登錄???|???注冊
由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后流動站、遼寧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承辦,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華商晨報協辦的第五屆中國社會學博士后論壇在沈陽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城市·空間·社會”。60余人圍繞主題從不同角度展開交流與討論,本書即是從本次論壇中遴選出的優秀研究成果的匯編。
張翼 張文博 黃麗娜 ·社會學 ·27.7萬字
本卷收錄作者1957年至1965年、1979年至1989年間發表的雜文代表作品199篇。作品緊扣時代脈搏,或針砭時弊,或謳歌新風,或商討問題,或直擊熱點,深刻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面貌。
徐惟誠 ·作品集 ·27.7萬字
本書選取朝陽轎車為例,以其改革開放之后(1978-2008年)引進奧美轎車技術、整合小陽光轎車整車與關鍵總成生產技術以及引進通達轎車技術這三個發展階段為線索,分別從平臺技術關系、整-零技術關系和工序技術關系層面,探討了技術層級結構和部門間關系結構之間匹配關系,并基于“行動者-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制度”綜合模型,納入制度、行動者因素的限定性或建構性影響。
王旭輝 ·社科總論 ·27.7萬字
《文獻語言學》為學術集刊,每年兩輯。主要欄目有:經典重刊、原創報道、學術綜述、爭鳴書評、青年論壇。本刊著重刊發原創性研究作品,主要包括文獻語言學理論與方法、漢字與漢字史、訓詁與詞匯史、音韻與語音史、語法與語法史、方俗語與方言史、語文與語言學史等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也刊登學術熱點與重點的研究綜述、有重要影響的學術著作的書評、重要論題的純學術爭鳴或商榷性文章,并刊布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文獻語言學研究數據。
華學誠主編 ·語言文字 ·27.7萬字
本書從性別公正的視角出發,回顧北京世婦會召開20年來性別平等取得的成就與面臨的挑戰,從政策的制定、執行、效果等角度分析與婦女發展相關的政策法規,全面檢視政策法規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不足,分析性別歧視、盲視、中立與敏感的政策,探究這些政策如何促進或阻礙了婦女發展,倡導出臺和執行更有利于性別平等的政策法規。
柯倩婷 ·社會學 ·27.7萬字
《新生代名師文庫》既有感性的故事,又有客觀的分析;既有深入淺出的理論闡發,又有豐富多彩的實踐案例。我們期待《新生代名師文庫》成為廣大青年教師成長的指南和工作參考手冊,對廣大青年教師汲取名師經驗和智慧產生廣泛和深遠的影響。
李哲峰 ·教育 ·27.7萬字
在公元前一世紀晚期,中國上古文獻的文本形式發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巨變,其劇烈程度甚至超過了孔子時代。同一部書,在此界限前后,我們需區別對待,而非等而視之。這不僅關乎我們對傳世文獻的認知,也會左右我們對出土文獻價值的評判。若混同這種前后的變化,以東漢以來的傳世文本為基礎,以《漢書?藝文志》為想象模型,來描述先秦學術或文學,我們勾勒出的只是先秦的鏡像,而非早期知識世界的真實圖景。觀察西漢以前的知識世界,劉向和《漢書?藝文志》是必要的起點,但也是特別需要超越的視點。劉向、劉歆父子所描繪的早期知識世界,被班固簡化為《漢書?藝文志》中的六藝、諸子等清晰的線描圖譜。但是,這個圖譜只是一種敘事的結構,我們后來的人被這個敘事結構給“規范”了。如何站在學術傳統之外觀察這個結構,以及如何超越它對我們的“規范”,乃是此書研究的中心問題和元方法。
徐建委 ·語言文字 ·27.7萬字
本書分三篇,第一篇工業化運動與教育現代化;第二篇全球化運動與教育現代化;第三篇廣東教育現代化運動及新進步。第一篇第二篇主要是結合實際理論方面的研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廣東改革開放和經濟起飛階段,廣東教育現代化的目標主要是適應工業化的要求,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紀初以來,世界逐步進入知識經濟和全球化時代,適應新世紀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立足本國本地實際,鞏固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擴大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現了大眾化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發展過程中,貫穿著教育體制、教育結構、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改革。第一篇第二篇主要是對工業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現代化理論的探討。第三篇廣東教育現代化運動及新進步,主要收錄了我在擔任江門市副市長、省教育廳長、肇慶市市長期間所發表的有關教育方面的文章和講話,以展示這段時期廣東教育的發展和進步。
江海燕 ·教育 ·27.7萬字
在黨政機關、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團體中,公文寫作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掌握公文寫作方法,及時高效地完成文書寫作任務,是領導干部和辦公室文員必須具備的能力和素質。寫好一份公文,不僅能使公文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如通知、規范等作用,同時也能體現公文寫作者的水平和能力。能寫出高水平公文的工作人員有更多機會能得到用人單位的賞識和重用。
辛輝 榮麗雙編著 ·語言文字 ·27.7萬字
美國關于城市開放空間領域最有影響力的評論家威廉·懷特代表作;入選美國《新聞周刊》雜志“我們這個時代的50本書”《城市:重新發現市中心》是威廉·懷特16年直接的和持續地觀察城市公共空間的結晶。懷特使用錄像機,記錄下城市中心地區的廣場、街道、小公園和市場里人的行為,然后再做具體分析,從整體上評估城市中心的健康。本書可謂美國城市思想核心中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堪比《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模式語言》和《城市史》,至今仍然是許多國家城市規劃協會推薦給它們會員們必讀的經典著作之一。
(美)威廉·H.懷特 ·社會學 ·27.7萬字
本書以“轉型與創新”為主線,著眼于新階段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升級,圍繞綜合性、戰略性、前瞻性重大問題,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提出針對性強、符合實際的對策建議,為省委、省政府領導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是2015~2016年省咨詢委決策咨詢優秀成果的濃縮和精萃。
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 章猛進 ·社科總論 ·27.6萬字
本書通過對國家文化治理理念轉變的宏觀背景的勾勒,用實踐的觀點來敘述、以文化治理的理論視域來探析多元主體在大都市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實踐的不同情境中的行動策略,描繪出當前城市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場域中政府部門的行動邏輯、居民參與公共文化生活的真實意圖和文化組織介入公共文化服務的真實訴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剖析在公共文化服務協同治理場域中三個行動主體基于不同目的而形成的互動關系,認清各參與主體間的利益關聯和權力關系,審視在現實情境中不同主體的互動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構與消解作用,進而解釋這種作用的形成機制。
顏玉凡 ·社會學 ·27.6萬字
本書共分3篇。第一篇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介紹該院17個研究單位在建院40年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學術研究、學術活動、科研成果、治院經驗,以及該部門的成立、發展和變化;第二篇智庫平臺與交流合作,介紹了該院智庫建設與創新工程、期刊信息平臺、國際國內合作交流;第三篇為保障與服務,對辦公、科研、人事、共青團以及民主黨派的工作加以介紹;最后是附錄及后記,介紹了歷任院長、直屬機構歷任負責人、獲各類稱號的專家、創新團隊、各種獲獎等。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 ·作品集 ·27.6萬字
《公文寫作與處理》以國務院《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為依據,密切結合機關公文寫作與處理實際,全面系統地闡釋了公文寫作與處理過程中的文種辨析、公文的整體構思和表達技巧、行文規則、公文格式、文稿交擬與領導人的意圖、法定及常用公文的撰寫、收發文處理規范、立卷歸檔等各個環節,并附有正反實例和練習材料,有很強的實用性、科學性和示范性。《公文寫作與處理》既可以作為各級各類公務員、秘書、文員的必讀書,又可以作為高校文秘、中文、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檔案、新聞、商貿、會計、金融和法律等專業的必修課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夏海波 ·語言文字 ·27.6萬字
自單位制產生以來,單位組織形態發生過兩次重大變動,即廠辦大集體的產生所帶來的單位組織規模的膨脹,以及國企改制所帶來的傳統單位組織結構的瓦解,這一變動實則是單位組織內邊界形塑、組織外邊界式微并瓦解的過程。本書主要以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大型國有工業企業為研究對象,圍繞東北地區Y廠和T廠兩所大型國有工業企業進行實證研究,在歷時的縱向變動過程中考察單位組織邊界的塑造及變動過程,以此來回視作為“共同體”的單位從產生到衰落的總體性變遷,并對其變遷的內在邏輯加以分析和思考。
李珮瑤 ·社科總論 ·27.6萬字
本書共收錄10篇研究專論、2篇書評及1篇講座紀要,包括《反思五四白話文的理論、實踐,及其歷史意義》《講杜興繪畫:試論五山時期杜甫忠君形象之再定義與固化》《羅依果與中國學者的通信》等,體現了國內外漢學界在中國文學、文獻、歷史、中西交流等傳統人文領域的新近研究成果。
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編 ·語言文字 ·27.6萬字
本書闡述了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的概念、特征,分析了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面臨的國際國內挑戰,歸納了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特點、功能與目標、原則,從加強思想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豐富話語內容等方面提出了掌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的路徑。
王永進 ·社科總論 ·27.6萬字
本書從制度變遷分析的視角,全面分析新中國衛生健康制度系統的結構、功能、特征,及其形成、運行和演變的規律,并分析醫療衛生服務、公共衛生服務、醫療保障、藥物管理、衛生人力資源等核心子系統的制度變遷特點。本書將有助于全面了解和分析我國衛生健康制度中政府、市場與社會角色定位,總結和反思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歷程和經驗教訓,找出衛生健康制度面臨的核心問題和未來發展的機遇,找出完善衛生健康制度的有效方法。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及全面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供借鑒和參考。本書也有助于探索如何開展與其它制度相配套的衛生健康制度改革與發展,實現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整體協調統一,提高國民的福祉。
徐程 何歡 黃志勇 臧文斌 謝鵬鑫 ·社科總論 ·27.6萬字
在全世界,從馬爾薩斯到《增長的極限》,都受到學術界強烈而持久的抨擊,而鼓吹增長的學者則很少受到同樣的待遇。在這樣的條件下,哈丁的這本書矛頭直指增長本身,對所謂"增長教"進行徹底的批判。無論人口增長、經濟增長,還是銀行的利息增長,哈丁都認為是不可持續的。他的邏輯是簡單而有力的:只要我們承認這個世界是有限的,那么,一切指數增長終將是虛幻,是泡沫,總會有煙消云散的一天。
(美)加勒特·哈丁 ·社會學 ·27.6萬字
本書是為有效提高高等院校大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而設計的,其重點是普及人際溝通知識、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書在內容安排上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全書共分12章,前4章講述人際溝通的基本知識,為后續學習打下理論基礎;中間6章講述和訓練大學生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溝通技能;最后2章內容是對人際溝通能力的拓展和深化,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提供幫助。為方便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本書提供課件、教案、習題答案、模擬試卷等資料,索取方式參見“配套資料索取說明”。本書可作為本專科各類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供社會各行業人員使用和參考。
麻友平 ·社會學 ·2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