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書以歷年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全真試題為例,結合考試大綱和考點,詳細解析了每道題的答題過程和答題依據。同時,分門別類、有針對性地介紹了考試涉及的基礎獸醫科目、預防獸醫科目、臨床獸醫科目、綜合科目的考點,并進行了模擬試題的解析,介紹了考試中一些科學、巧妙、快速的答題方法或技巧。另外,書中還附有兩套2016年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模擬題供讀者實踐和訓練。
孫永學主編 ·動物醫學 ·49.1萬字
孫永學主編 ·動物醫學 ·48萬字
農諺是諺語的大宗,是重要的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甘肅農諺即歷代躬耕于隴原的勞動人民,對天、地、人、稼各種傳統農業要素的規律性認知和總結,集中反映了他們關于農業生產生活的樸素智慧。本書歷時十年,廣采歷代文獻中的甘肅農諺一萬六千多條,共分為農本、氣象、農時、農藝、作物、災害、畜牧、林副漁八編,每編之下,再詳為之分類,校訂異文,并按時代先后依次注明所有采錄文獻,以明其流傳,兼存前人之功。本書以嚴格的文獻整理方法,詳細校錄每一條農諺文本,是目前最為全面、可信的甘肅農諺集成之作。
吉順平編 ·農業基礎 ·47.8萬字
孫永學主編 ·動物醫學 ·47.6萬字
本書以寧夏中部干旱帶為背景,以海原縣為例總結了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實踐,結合當代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發展區域特色優勢及種植管理栽培技術,為廣大農民朋友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指導。
蔣儒齡 ·農業工程 ·39.7萬字
本書是參加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人員的考前復習必備參考書。全書內容共5章,包括動物解剖學、組織學及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動物病理學,獸醫藥理學。本書以考試大綱為依據,對每門課程的重點、難點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編寫內容既全面,又重點突出、簡明扼要,并附有大量的練習題,有助于讀者鞏固教材知識。
鄧樺主編 ·動物醫學 ·37.7萬字
《300種觀賞樹木栽培與養護(全彩圖鑒版)》共分三篇七章。第一篇緒論簡要介紹了觀賞樹木的概念,中國觀賞樹木資源的特點,觀賞樹木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第二篇總論分為兩章:第一章是觀賞樹木概述,介紹了觀賞樹木的分類、觀賞特性和園林應用;第二章是觀賞樹木的繁殖、栽培與管理,介紹了觀賞樹木的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觀賞樹木的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第三篇各論按常綠喬木、落葉喬木、常綠灌木、落葉灌木和木本攀緣植物來編寫,共五章,介紹了310個常見樹種的中文名及別名、拉丁學名、科屬、形態及分布、主要習性、栽培養護和園林用途,其中重點是觀賞樹木的栽培和養護。全書采用彩色印刷,每種樹木至少附彩圖1幅。本書可作為園藝技術專業人士的重要工具書,也適合于業主、設計者、建設者以及園丁等不同類型的專業和非專業人士閱讀與參考。
劉建斌 張炎主編 ·園藝 ·36.2萬字
本書介紹了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特點、考試相關說明及題型示例與解題技巧,另外,全書按考試內容及題型特點設計了基礎獸醫學綜合練習題、預防獸醫學綜合練習題、臨床獸醫學綜合練習題、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綜合模擬題,所有練習題和模擬題均附有參考答案
孫衛東主編 ·動物醫學 ·35.8萬字
丁煥中主編 ·動物醫學 ·35.3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動物養殖中各種病毒?。òㄇ萘鞲?、新城疫、馬立克氏病、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病、產蛋下降綜合征、禽白血病、鴨病毒性腸炎、豬瘟、非洲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圓環病毒病、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等)、細菌病(包括季白痢、雞傷寒、禽傳染性鼻炎、豬丹毒、豬肺疫、豬鏈球菌病、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牛出血性敗血病等)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另外,還介紹了我國與動物防疫、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規。全書內非常全面實用,是廣大獸醫實驗室檢驗員及獸醫工作者的良好參考用書。
姬普雨 張川 張博主編 ·動物醫學 ·34萬字
《新階段新農業新探索:寧夏農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緊緊圍繞寧夏農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主題,從綜合類、種植業和養殖業三個方面系統概述了寧夏養殖業、種植業、新農村建設及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和一些適用技術。該論文集既有試驗性的,也有綜述性的。綜合篇主要包括寧夏能源發展動態、新農村建設以及農業經濟發展的概況等。種植業篇主要包括綠色蔬菜、馬鈴薯、小麥、玉米和釀酒葡萄等作物的發展現狀以及病蟲害的預防措施。養殖業篇主要包括奶牛、羊和魚等飼養管理技術、疾病防治措施以及養殖業中一些高新技術的應用。
郭秉晨主編 ·農業工程 ·34萬字
孫衛東主編 ·動物醫學 ·33.1萬字
農業起源與人類起源、文明起源并稱考古學三大“起源”問題。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起源”事件。它引發的一連串變革,可與工業革命對近現代世界產生的影響相媲美。它是歐洲考古學泰斗柴爾德眼中的“新石器革命”,也是這本書探討的“史前的現代化”。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環境復雜,在不同地域生活的狩獵采集者各有其生存策略,不同地區農業起源的過程也完全不同。從狩獵采集到農業產生,發生了哪些轉折性事件?為什么在有的地方農業呈燎原之勢,而有的地方遲遲不肯出現農業的萌芽?本書介紹了關于農業起源問題的各種定義和理論方法,利用當今氣象站資料模擬了史前狩獵采集者的生計策略,結合考古發現回答了中國農業起源過程中種種復雜的問題,為我們重現這一變革中的細節。
陳勝前 ·農業基礎 ·31.9萬字
本書在簡述農資經營管理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330種農藥品種、43種肥料品種以及10余種農膜及種子等農資情況。其中農藥部分,按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與殺鼠劑分類,重點介紹了當前主流農藥品種的中英文通用名、結構式、分子式、分子量、CAS登錄號、其他中英文名稱、主要劑型、作用特點、防治對象、注意事項以及生產廠家;肥料部分則在簡述肥料的質量標準與分類的同時,詳細介紹了氮肥、磷肥、鉀肥、復混肥料以及葉面肥等。另外,還收錄了相關農資的法律法規文件,以方便農資經營者查閱。本書適合廣大農資經營者、農業技術人員、農業大中專院校師生參考使用,也可作為科技下鄉的專用圖書和培訓教材。
駱焱平 ·農業基礎 ·31.6萬字
本教材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力求在觀點、體系上創新。教材以食用農產品為特點,從農產品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演變、農產品物流市場分析開始,沿著供應鏈管理的核心環節,對其主要概念、運營內容及前沿問題探討進行編排。與同類教材相比,本教材突出理論性、前沿性和實踐性的特色,很多實踐閱讀材料來自浙大管理學院案例研究中心的案例大賽以及企業基地建設,主要增加了生鮮農產品物流及循環物流內容,并增加案例、作業與PPT等,做成立方書。
周潔紅 ·農業基礎 ·31.6萬字
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后,中國人開始進行植物馴化來生產食物。在長期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國人不但發展出輝煌的中華文明,而且也造就了世界上一個主要的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作者結合地理環境、區域開發、發展生產的指導思想和民族融合等,總結了我國栽培植物種類繁多的原因,指出稷、水稻、大豆、桑樹、苧麻、桃、柑橘、茶、漆樹等是獨具中華文明特色的一類作物。它們在中華傳統文化形成過程中發揮獨特作用。作者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的植物區系、植物地理和遺傳學資料,分糧食、蔬菜、水果、纖維、油料、糖料、飲料和嗜好等門類,對我國種類紛繁的農作物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考察研究。書中還分析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僅作物的名稱發生變化,用于發展生產的栽培植物也在不斷變化,提出為了人類的未來,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潛在的作物資源非常必要。
羅桂環 ·農業基礎 ·31.3萬字
該書以清代圍場資源利用和環境變遷為考察對象,通過對構成清代圍場體系各圍場與行圍制度的梳理,論證了國家對圍場資源所行使的干預、組織和調控的作用,分析了人們在資源利用目的和利益分配上的不同而引發的矛盾沖突及各層面間的關系,探討了人口及其需求的增長是沖突發生與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進而導致圍場資源結構與環境狀況及質量的改變,聚落村鎮替代了原有的生物區系,也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存與生活方式,乃至社會結構。
趙珍 ·畜牧 ·30.5萬字
本書以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為主線,突出水果生產發展的新理念、新成果、新技術與傳統經驗和常規技術的有機結合。全書共分為四篇,分別是產業發展篇,介紹了蘋果、梨、葡萄、甜櫻桃和桃等主栽樹種的生產現狀及發展趨勢;優良品種篇和綠色生產關鍵技術篇,介紹了蘋果、梨、桃、葡萄、甜櫻桃、草莓、山楂、獼猴桃、石榴、無花果等樹種和設施果樹栽培的優良品種及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專項技術篇分別介紹了蘋果矮砧集約栽培技術、壁蜂授粉技術、果園水肥一體化技術、果園生草覆蓋技術、品質綜合提升技術、蘋果郁閉園改造技術、蘋果防災減災技術、果園重茬障礙、果園病害防控技術、果園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和果品產業經濟等。本書內容新穎,重點突出,技術先進,科學實用,淺顯易懂,適合從事果業生產的科技人員、廣大農民朋友等參考使用,也可供高等學校園藝及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山東省果茶技術推廣站組織編寫 王志剛 崔秀峰 高文勝主編 ·農作物 ·29.7萬字
我國養豬業規?;潭炔粩嗵岣撸i病越來越復雜,對豬群健康、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轉變疾病控制理念,盡快由“治療獸醫”轉變為“預防獸醫”,對規模化豬場豬病進行綜合防控是養豬業發展的必然。本書就豬場生物安全與疫情控制、豬場消毒、防疫、免疫以及豬病的診斷、治療、安全用藥等內容進行了全方位的闡述,適合基層豬場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專職獸醫、飼養員及其他養殖工作者參考使用,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畜牧獸醫專業的參考教材。
常德雄編著 ·動物醫學 ·29.5萬字
本書從種植者的角度出發,對設施內所種植的各樹種的周年管理關鍵技術做了詳細敘述,并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如葡萄大小粒與隔年結果現象、棗坐果率低與裂果嚴重、土壤鹽漬化與缺素引起的黃化等難題如何解決,做了較為詳細的解答。
王振平 王文舉 ·農業基礎 ·29.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