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錢江學術文叢”之一種。本書稿以唐宋記體散文為研究對象,從文體學與文化學兩方面入手,梳理“記”這一興于唐、盛于宋的散文文體的淵源和流變,探究其文體邊界及分類,進而考察其流變過程中文體發展與時代的審美選擇之間的互動關系;梳理記體散文與其他文體的互滲離合關系,確定其在唐宋散文文體價值序列中的位置,以期深入發掘記體散文的文體特征及文化內蘊。
趙燕 ·文學評論 ·18萬字
吳興華翻譯過許多外國著名詩人的作品,如拜侖詩鈔、濟慈詩鈔、葉之詩鈔,還有未發表的但丁的神曲的部分章節等。可能也有西洋詩的影響,他自己的詩不論在意境上、文字上和舊詩、西洋詩存在著深締的因緣,是一種中國古典和西洋現代之間的有機融合。這本譯文收錄了《運命》《撿東西》《危急時期的祈禱(選譯)》《達·芬奇軼事》《富蘭克林散文書簡選》《危機》《城市里的一周》等文章。通過本書中的內容,可以從側面解讀吳興華的深刻蘊涵。
(美)富蘭克林等 ·文學評論 ·5.1萬字
本書是《解放日報》朝花副刊文藝評論版2021年度文藝評論集萃,從將近200篇作品中細選知名評論家、學者、理論工作者及活躍報章評論員的評論佳作、力作46篇。其中,既涉及對于文化發展、文藝創作、文化趨勢的前沿追蹤、深度解讀、思考把脈,也有站在階段性評論史維度上的年度文藝大類盤點評論,有堅持直言快語、銳評風格的現象批評,更有快、熱、短、準的作品快評,能夠比較準確地通過評論這面鏡子,反映中國影視劇、文壇、舞臺、展陳、文創等領域2021年度的熱點內容。書名以“翻滾的鉆石”喻批評需要多元聲音、多面切磨,方見光澤,也從書中收文《戲曲電影如何做“翻滾的鉆石”》得到靈感。
伍斌主編 ·文學評論 ·11.7萬字
本書是《解放日報》朝花副刊文藝評論版2022年度文藝評論集萃,從將近200篇作品中細選知名評論家、學者、理論工作者及活躍報章評論員的評論佳作、力作44篇。其中,既涉及對于文化發展、文藝創作、文化趨勢的前沿追蹤、深度解讀、思考把脈,也有站在階段性評論史維度上的年度文藝大類盤點評論,有堅持直言快語、銳評風格的現象批評,有快、熱、短、準的作品快評,能夠比較準確地通過評論這面鏡子,反映中國影視劇、文壇、舞臺、展陳、文創等領域2022年度的熱點內容。書名“響亮的張望”略文藝地點出評論的兩個屬性:發聲、客觀。
黃瑋主編 ·文學評論 ·12.1萬字
本書對清代中期浙派詩人群體領袖人物厲鶚的文學思想和詩詞等創作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厲鶚詩詞創作數量可觀,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在當時產生了很大影響。詩詞之外,厲鶚的散文和散曲創作也頗有成就。本書對厲鶚的多方面文學創作做了深人研究;同時,對其在清代中期浙派詩人群詩文化活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響也做了必要探究,以期引起學術界重視。
王小恒 ·文學評論 ·18.7萬字
本書為詩歌欣賞,由張桂鑫詩80首及阿明簡評80篇組成。分為“山水行吟”“四時雜興”“人生感懷”三輯。詩歌集中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思考,傳遞出樂觀、曠達的情懷。評析作者以讀者和兒子的雙重眼光,對詩歌思想內容和寫作手法作了言簡意賅的解讀。
張桂鑫 阿明 ·文學評論 ·4.2萬字
本書對宋末元初東南文章大家戴表元及其文學作品進行系統研究,對戴表元生平及作品進行全面解讀,在對其作品思想性研究的基礎上,側重對其詩歌與散文的風格特色進行仔細梳理,從傳承、創新及影響等方面深入挖掘其價值。
楊鳳琴 ·文學評論 ·17.9萬字
本書共計19篇網絡文學評論。內容包括網絡現實題材小說中的“里程碑式”作品、凸顯網絡現實題材創作的典型性、在硬核“工業流”中抒寫家國情懷、敏銳感知風云激蕩的時代洪流、“大女主”主題意識的三重構建等。
桫欏 ·文學評論 ·5.9萬字
本書包括對作者林海聽濤的作品《冠軍教父》比較全面的介紹及評論,以及對作者安靜的九喬其作品《我在紅樓修文物》進行了文學方面評論,作者對兩部作品分別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并且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了評論剖析。
桫欏 ·文學評論 ·10.2萬字
本書共計21篇網絡文學評論類作品,內容包括流行文藝的現實表達與理想關懷、網文題材之變中的歷史意識與時代精神、網絡文學要增強文化責任感、在時代敘事中彰顯文化身份,在寓教于樂中傳遞人文價值、網絡文學的底脈是中華文化傳統等。
桫欏 ·文學評論 ·6.1萬字
本書是一部圍繞“大雅”品牌,以細讀方式深入眾多大詩人名作之詩歌藝術和奧秘的作品。“大雅”是廣西人民出版社旗下,以詩歌為主打的人文出版品牌。作者圍繞“大雅”,一是以推動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回憶十余年來“大雅”從動議、創辦到產生品牌影響力的過程,總結打造小眾品牌的經驗,講好不為人知的“大雅”故事。二是作者以研究者的身份,按“理想的詩歌讀者”的要求,細讀了“大雅”系列中休斯、希尼、洛威爾、沃爾科特、史蒂文斯等國內外多位大詩人的代表作,從聲音、意象、語言、修辭、結構、意義等方面,解剖麻雀般全面剖析這些詩歌名作,解析現代詩的精微和美妙,觸及其審美話語的核心,呈現“大雅”品牌及其系列詩歌作品背后的“無字之書”。
吳小龍 ·文學評論 ·16.6萬字
本書從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切入,著力挖掘魏晉美學產生的哲學基礎和社會根源,引領讀者通過《世說新語》中漢末三國兩晉士人極具個性的言談舉止和特色鮮明的遺聞軼事,感悟和領略魏晉美學的生命之美,體悟和把握魏晉六朝文學藝術的審美精神,以及對后世中國人審美精神和文藝創作的影響。哲理與悟思相結合,理論闡釋的深入與文字表述的靈動相結合,是本書的一大特點。
楊星映 江南 管才君 ·文學評論 ·15.8萬字
本書是當前國內系統地對王禹偁散文進行分體研究和整理的一部著作,體現了作者極高的文獻解讀能力,論文論證較為充分,對作家作品進行分體研究,準確把握了當前學術界的主流做法,選題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研究也比較深入。王禹偁是北宋初期重要的作家,在唐宋古文運動中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研究他的散文對了解宋代古文運動的形成與發展和把握宋代文學的整體風貌有著很大的幫助。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除緒論和結語外,重在按文體對王禹偁散文進行分類研究;下面對王禹偁散文進行校注,這也是國內首次對王禹偁散文進行校注。
陳為兵 ·文學評論 ·18.9萬字
本書為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成果。本書以《紅樓夢》前80回中具有代表性及典型性的女性形象為研究對象,選取十二金釵正冊、副冊、又副冊中的主要人物為切入點,通過與楊憲益夫婦的譯本對比研究,探尋霍克斯筆下的紅樓女兒形象。本書創建“一對二”平行語料庫:《紅樓夢》原文語料庫及霍、楊譯本語料庫,采取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統計、對比及分析,發現了霍克斯寫形追像的兩類范式:其一,寫其言說神情,動態勾形;其二,追其屬性氣質,靜態定像。本書研究結論可為新世紀我國典籍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英譯提供有益范式。
姚琴 ·文學評論 ·9.2萬字
本書是“錢鍾書研究文庫”叢書之一。《石語》系錢鍾書于1932年陰歷除夕與陳衍(石遺)的一次談話記述。內容為對當時一些文苑翹楚、詩壇名流的文品、人品、性情、愛好的直言不諱的評騭,也不乏對這些學者、文人道德的臧否鑒衡。由于各種原因,直到20世紀末才得以影印面世。因為全篇錢先生用文言寫下,加上時隔多年,當時的文壇翹楚、詩界健將對于當下的一般讀者來講,已十分陌生。為此,香港作家林行止建議劉衍文教授寫寫《石語》,于是有了本書稿。
劉衍文 ·文學評論 ·17.2萬字
《大學》是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本書則是作者以普通人的視角,對《大學》進行的解讀。作者從一位普通百姓的視角,重新注析解讀了《大學》,用簡單易懂的話語講明了在修身養性和治國平天下上的哲學思想,從而達到互動交流的目的,共抵至境。本書的編撰體例包括原文、注析、人物簡介、譯文、歷代論引和札記等部分,旨在方便讀者閱讀,達到聯系現實、學以致用、提高修養的目的。
(戰國)曾參原著 劉強編著 ·文學評論 ·9萬字
本書共計12篇網絡文學評論研究類作品,內容包括網絡現實題材寫作的理論與實踐考察、激發網絡作家自發寫作與自我約束的內在動力、網絡文學批評的有效性原則、新文藝群體批評的媒介語境與主體建構、網絡文學理論評論要引導提升創作質量等。
桫欏 ·文學評論 ·8.6萬字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五言詩逐漸發展、成熟的關鍵時期,而“擬詩”是此期五言詩創作中出現的新現象。當時許多^疏的大詩人都有許多擬作,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本書通過對江淹《雜體詩三十首》及其序文的研究,探討這種特殊的文學現象與當時士人創作心態之間的關系,與當時的詩歌創作和文學批評的關系,并將這三十首詩放在整個南朝文學發展的大環境中加以考察,給這種“為文造文”、“為藝術而藝術”的文學思潮一種相對客觀公允的評價。
郭晨光 ·文學評論 ·17.8萬字
本書是馬大勇教授長期課堂講授的《三國演義》和“喜馬拉雅FM”發布的音頻課基礎上增訂整理而成的。歷史是什么有人說,歷史是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只能無限接近而不能真正找到答案。這或許是對的,而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小說恰恰走在了歷史和文學的夾縫里,如同高明的雜技演員走鋼絲,它用精美的文學手段對這個本來已經驚心動魄進行了再創作,建構出了作者自己心目中的“三國”。它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沒有遭循歷史的真實,但是卻展現了“演義”——也就是文學——的魅力,而且開啟了歷史演義小說之門。
馬大勇 ·文學評論 ·10.4萬字
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從涉酒作品去認識杜甫的全新視角。主要內容包括杜甫人生經歷與涉酒詩文概說、涉酒詩文、解題、注釋、集評五個部分。選錄杜甫涉酒詩文共三百一十八首,基本囊括了他與酒有關聯的作品。杜甫人生經歷與涉酒詩文概說及解題部分,盡量用簡要的文字勾勒出杜南在該階段的人生軌跡及其涉酒詩所反映的心路歷程。注釋部分則抓住重難點,用簡潔易明的文字加以解釋,不作繁瑣的考證。集評是選錄后人有代表性的評價,不追求全面。
高正偉 ·文學評論 ·1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