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以普通讀者身段,遨游光怪陸離的“西游”世界。輕松流暢,生動幽默。不同于學術論著,深入淺出,分享閱讀《西游記》的心得體會。脫離研究,回歸欣賞。從讀者視角重新出發,體會名著所特有的語言、人物、情節之美。直面作品,反復閱讀。力求保持初次閱讀的新鮮感和審美愉悅,表達最真切直接的感受。隨筆形式,專題講述。每篇文章圍繞一個話題,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發表對同一人物事件的看法。
苗懷明 ·文學評論 ·15.4萬字
本書對莫言的11部(全部)長篇小說進行了研究,包括總體研究和個案研究兩部分:總體研究把莫言的11部長篇小說作為一個整體,從內容、美學特征、主題、藝術表現、傳承、意義和價值等方面對之進行了研究;個案研究對每一部小說分別從其內容梗概、人物形象、主題、藝術表現、不足之處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既有研究者的個人心得,又有對小說文本以及學界專家真知灼見的引述……因此,既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它既是對莫言全部長篇小說的一次“集約型”、全方位的研究,又是對莫言長篇小說進行進一步研究的基礎;又具有普適性——它語言通俗流暢,內容全面而又簡明、扼要,既可供莫言的研究者用作研究的參考,又可供各類學生、文學愛好者,普通讀者閱讀。
廖四平 ·文學評論 ·49.6萬字
《紅樓夢》作為中華文化的經典之作一直以來受到各個領域讀者的廣泛重視,閱讀、研究的人都比較多,許多人對其都有深刻的見解,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這些見解當中,名家大師的見解由于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號召力,是備受推崇的。學術大師們讀書與治學的方法和富于創造性的學術活動中閃耀著的智慧的光芒,對我們確實有指點迷津的作用。據此,我們設計出版了《大師解讀中華文化經典》系列叢書,將名家、名作再次對接,使其更具生命力與感染力?!洞髱熃庾x紅樓夢》以鮮明的思想、獨特的視角、犀利的文字,用大量的文字資料,多角度地重新審視歷史。
漢唐 劉英楠 ·文學評論 ·15.1萬字
角谷美智子退休后出版的首部書評集,是她以“書迷”身份出具的一份私人藏書錄,推薦書籍上百本,題材內容包羅萬象。包含文學經典、暢銷小說、詩集、歷史政治、大眾社科、戲劇研究、名人傳記、演講集回憶錄、兒童文學等多種體裁,都是有質量保障的文壇佳作,為讀者提供了一份可以參考閱讀的權威書單。
(美)角谷美智子 ·文學評論 ·13.2萬字
本書分作家論、作品論、讀者論、比較論、附錄五大部分,主要內容涵蓋張恨水生平與創作道路、張恨水的文學成就、張恨水代表作的藝術特色、張恨水小說熱持續不衰的社會與文化根源、張恨水與同時代作家的交往與比較等,把張恨水及其作品放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大背景下考察,引導讀者走進張恨水的文學世界。
燕世超 ·文學評論 ·18.2萬字
這是與集團下屬公司五洲傳媒合作的中英文版圖書,在以前出版的《名家講唐詩》的文本寄出上,新增圖片近80幅,重新編輯排版,新增了葉嘉瑩先生的文章《唐詩的源流》一篇,為國內外對唐詩有興趣和喜愛研讀唐詩的讀者,提供一個精良的圖文并茂的唐詩選本。所選都是唐詩研究名家,質量上乘。
《文史知識》編輯部 ·文學評論 ·7.4萬字
《他山的石頭記》是宇文所安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一直以來評價都很高,這不僅有賴于譯者優質細膩的文筆,也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學術價值。書中的文章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對具體文本、名篇的細讀闡釋——《詩經》、《左傳》、司馬遷、劉勰、李商隱、《桃花扇》等等——這其中蘊含了作者歷史主義的解讀理路。另一類則是宏觀的思考,對文學史、文學史寫作的重新考量,在《瓠落的文學史》等文章中,他對中國文學史的傳統活力進行了整體思索,突破性地探討著中國文學、文化傳統在全球主義背景中的價值。身為“他山之石”,宇文所安用世界性的文化視域、豐富的歷史想象力、新穎奪目的觀點,沖擊著我們慣有的文學史認知。
(美)宇文所安 ·文學評論 ·21.2萬字
本書是一部對于《金瓶梅》的賞析文集,作者使用比較文學的手法,將《金瓶梅》置于中國傳統文學和世界名著兩個廣闊的文學維度中,從金(潘金蓮)、瓶(李瓶兒)、梅(龐春梅)、西門慶等代表性人物入手,重點分析了《金瓶梅》的寫實藝術、諷刺手法、對日常生活細節的關注、對死亡的獨特關心等,既說明《金瓶梅》為《紅樓夢》《儒林外史》等傳統文學經典所開啟的諸多先河,又旁征博引眾多世界一流作家如契訶夫、托爾斯泰、狄更斯等人的著作,深入淺出地闡述《金瓶梅》杰出的文學高度。同時,作者以與《金梅瓶》作者相通的心腸,體察人性的深不可測,尤其是對宋惠蓮、應伯爵、李桂姐等非主要人物進行解說,透徹地洞悉《金瓶梅》所包含的同情、慈悲和救贖。
孫述宇 ·文學評論 ·6.3萬字
本書是一部名家賞析外國散文戲劇經典著作的文學普及讀物,詳細解讀了外國散文戲劇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及其經典作品,包括莎士比亞、羅素、歌德、培根、雨果、蒙田、屠格涅夫、莫里哀、易卜生、契訶夫、拉辛、貝克特等,作者均為專力于文學研究與欣賞的學術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方平、高健、錢虹、王智量、谷羽、余鳳高、陳瘦竹、曾憲文、仵從巨、曾思藝等。所輯篇目,都是有生命力、有影響力,曾得到廣泛好評的優秀賞析文章,被賞析文章,亦為公認的名篇,引導讀者從更寬泛的背景、更專業的角度欣賞文學名篇、感受名篇魅力,是一本很好的了解、欣賞外國散文戲劇的普及讀物。
方平等 ·文學評論 ·14.7萬字
《盛京時報》是近現代東北文獻寶庫,刊有大量詩詞,反映出當時東北的詩壇盛況。這些詩詞具有時代、地域及中日交流特征,折射出清末東北的人才匯聚與文化繁榮。本書所梳理的東北詩人群,名家迭見。如閩派詩人、奉天民政使張元奇,其詩文、行跡頻見報端,很有時代感?!稏|三省日報》等報人詩作亦多。東北籍劉煥書、怡欽堪稱一時名家。這些詩詞充滿家國意識、社會責任感、維新進步傾向與城市文化特點。其間又有宮崎來城、森槐南等日人漢詩,可見《盛京時報》的日辦背景以及當時東北文化與政治的現實環境。
孫浩宇 ·文學評論 ·21.5萬字
書以漫談的隨筆形式,分析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各種問題,包括《幸與不幸》《門第傲人》《六朝情結》《魏晉風度》《人貴有自知之明》《雜覽和雜學》《理法與才氣》《勝者王侯敗者賊》《正途和異路》《船到碼頭車到站》《何吝之有》《好名之累》《金錢、才藝和門第》《全在綱常上做工夫》等篇,非評點而有評點的趣味,非考證而有考證的深度,非史學而有史學的嚴肅,不拘一格,拒絕程式,縱橫捭闔,涉筆成趣,如戲曲之有打諢,武術之有醉拳,書法之有狂草。一卷在手,使人忘懷得失,陶醉其中。
張國風 ·文學評論 ·12.1萬字
引經據典,全新解讀“水滸”英雄傳奇。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是英雄傳奇小說的代表作。原作由歷史上的宋江起義原型,講述一個以一百零八好漢為代表的江湖故事。本書以各種史料為佐證,條分縷析地追溯了水滸故事和小說的寫定過程,揭示了鐘相、楊幺洞庭湖起義和《水滸傳》的隱秘聯系,令人耳目一新。更附文反映了中國古代小說往往和民間宗教存在復雜聯系這一基本事實。
侯會 ·文學評論 ·19.4萬字
朱東潤先生《左傳選》以春秋大國爭霸為基本線索,兼顧文學價值,精選詳注。全書分為十三個專題,每個專題統領若干小節,將原著、注釋、講評有機結合,并冠以闡發《左傳選》多重意蘊的長篇導言,是文約義豐的大家手筆。本社請學者在尊重朱先生注釋的前提下對《左傳選》原文進行了白話語譯,并將標音改為現代漢語拼音。
朱東潤選注 ·文學評論 ·19.5萬字
《世說新語》是一部記錄魏晉名士言行風貌的志人小說,為我國古代文學珍品。但其文辭簡略,如果不知相關背景,則十分難解。本書作者戴建業,研究《世說新語》三十年,不僅能結合歷史背景完整還原書中的軼聞趣事,掃清閱讀障礙,更能帶你領會魏晉風度的神髓,領會一個時代的狂放不羈、率真灑脫。多虧了劉義慶留下一本《世說新語》,讓我們能見識什么叫超然脫俗,什么叫高潔優雅,什么叫瀟灑飄逸。
戴建業 ·文學評論 ·22.5萬字
八十年代是什么?《三聯生活周刊》前主編朱偉寫道:八十年代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聊文學的時代;是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整夜整夜地看電影錄像帶、看世界杯轉播的時代;是可以像“情人”一樣“軋”著馬路的時代。大家都被創新的狗在屁股后面追著提不起褲子,但都在其中親密無間其樂無窮。八十年代,是朱偉騎著自行車從一個作家家里,去見另一個作家的年代。在此期間,他相繼在《人民文學》推出莫言、余華、蘇童、劉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2013年,朱偉開始在博客中寫《我與八十年代》,期望以自己的生活軌跡回憶那個時代的每一個節點,記錄與一位位作家交往的過程。本書是朱偉三年閱讀和寫作的結晶,他逐一重讀了活躍在八十年代至今的重要作家的經典作品,條分縷析,系統解讀了王蒙、李陀、韓少功、陳村、史鐵生、王安憶、莫言、馬原、余華、蘇童10位標志性作家的作品,讓讀者能夠通過一篇文章讀懂一個作家。
朱偉 ·文學評論 ·17.4萬字
澳大利亞命名之后的兩百多年時間里,澳洲人發明了自己的文化傳統和諸多民族神話。這些神話包括“歐洲白人對澳洲無主土地的發現”,“澳大利亞的叢林神話”,“澳大利亞是白人的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幸福生活方式神話”,等等。澳大利亞當代著名作家彼得·凱里,在其小說中對澳大利亞社會歷史建構的這些神話進行了一系列的解構活動。作為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凱里致力于探討澳大利亞最普遍、最根本的社會問題,即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和文化認同的復雜性、含混性與待定性。本書從凱里小說創作中反映的澳英關系、澳美關系入手,研究澳大利亞民族認同的危機和轉機、國家認同的含混和澄明、文化認同的困境與超越、以及澳大利亞人對自我認同的探索等認同問題。
張計連 ·文學評論 ·18.6萬字
取自魏小河最早的微信公號名稱:不止讀書。《不止讀書》收錄馬爾克斯、海明威、珍妮特·溫特森、簡·奧斯汀、契訶夫、狄更斯、巴爾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塞林格、沈從文、張愛玲、木心、張北海、李娟、路內、雙雪濤、班宇、鄭執的小說鑒讀、作家生平、文學評論,以及魏小河的隨筆雜談。這部屬于青年人自己的“確認”之作,或許能幫助更多的青年人從閱讀中確認自我、更新自我、熱愛自我:讀書到最后,希望我們都能更加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的復雜。
魏小河 ·文學評論 ·10.9萬字
本書稿是陳思和教授近年關于現代文學史及比較文學研究及當代文學評論的重要成果。分為三輯:輯一收錄作者關于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的發展概況、理論范疇、語言問題以及對《新青年》陣營分化問題的實證分析。輯二收錄作者對關仁山的農村題材系列小說、嚴歌苓的《芳華》及賈平凹的《山本》的精彩評論,以及對新世紀以來四代作家群體的分析。輯三收錄作者在比較文學視野下對旅外華語文學的研究成果。
陳思和 ·文學評論 ·16.6萬字
有趣又好讀的詩詞入門讀本。在故事中與壯美山河相遇,在經典誦讀中培養孩子的審美,用唐詩宋詞奠定一生的國學根基。這是一本寫給青少的詩詞經典課外讀物,精選了歷代歌詠山川盛景的詩詞經典。作者所關注的是經典詩詞背后隱藏的那些個體的沉浮榮辱、家國情懷,以及詩人們對時代深沉的溫情與眷戀。讓小讀者在課本之外看到一個異常豐富的大千世界,銘記這些鐫刻在中國人血脈中的萬水千山……在經典誦讀中引領孩子見天地、見人間、見萬象、見真情。
張雙 ·文學評論 ·9.8萬字
《魏晉南北朝文學名作欣賞》從兩萬余篇文章中精選而出,名家行文,觀點鮮明,功底深厚,語言生動,不拘一格,有很強的閱讀性和欣賞性,值得珍藏。其內容包括誰謂古今殊,異世可同調、謝靈運《七里瀨》賞析、南朝樂府民歌的夢幻杰作、《西洲曲》賞析、利世疾時的奇文等。
施蟄存 吳小如 ·文學評論 ·1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