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是關于唐宋詩詞綜合性研究,就晉至唐詩人表現自然美的方法、唐代絕句秒回任務的藝術、宋代山水詩的會話意趣、宋詩的荒寒意境、唐宋詞的戲劇性、宋詞繪影繪聲的藝術等進行了研究,如《傳神肖貌詩畫交融——論唐詩對唐代人物畫的借鑒吸收》等。下篇就孟浩然、杜甫、李白、陸游等詩人詞人的詩詞藝術特色進行了專題研究,如《論孟浩然的詩歌美學觀》《論李賀詩歌的色彩表現藝術》《蘇軾山水詩的諧趣、奇趣和理趣》等。
陶文鵬 ·文學評論 ·36萬字
本書從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切入,著力挖掘魏晉美學產生的哲學基礎和社會根源,引領讀者通過《世說新語》中漢末三國兩晉士人極具個性的言談舉止和特色鮮明的遺聞軼事,感悟和領略魏晉美學的生命之美,體悟和把握魏晉六朝文學藝術的審美精神,以及對后世中國人審美精神和文藝創作的影響。哲理與悟思相結合,理論闡釋的深入與文字表述的靈動相結合,是本書的一大特點。
楊星映 江南 管才君 ·文學評論 ·15.8萬字
小說家白先勇與藝術家奚淞——一位歷經身世浮沉、家國變遷;一位修佛數十載,深諳佛理。一對相識半世紀的老友,聯手暢談《紅樓夢》,深度探索古典巨著中隱藏的謎題。細膩解讀紅樓故事,從絳珠仙草報恩本質、寶玉出家真相、風月寶鑒的愛欲與死亡、大觀園與母系社會、太虛幻境的象征意義,延伸出民族集體潛意識、儒釋道三家思想、佛學內涵哲理,二位老師結合多年的人生閱歷與修行體悟,糅以文學與美學評析,穿透表層文字,剖析紅樓中的幽微意象與隱喻,以獨特的視角詮釋角色眾生相,道破紅樓主旨。在書中,圍繞《紅樓夢》第一個登場又最后一個離場的角色——英蓮,奚淞憑借精到的洞察,提出前所未聞的新解,解讀英蓮這條“草蛇灰線”對整部紅樓的重大意義,揭示文本背后的隱秘真相。此外,本書還附有“紅樓夢神話結構示意圖”,由奚淞老師親筆繪制。隨著二位作者對談的展開,一筆一線,逐次搭建出《紅樓夢》上層綿密的神話結構,撥開繁華表象,深入背面潛藏的“明心見性”心靈世界。這是一場“觸及靈魂”的對談,完整詮釋了這出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夢幻劇,創造出一個如夢如幻的紅樓舞臺。
白先勇 奚淞 ·文學評論 ·7.5萬字
《文章家與先知》精心揀擇最富啟發性的批評杰作,編輯出版上千種名家批評文集,以幫助讀者增進文學鑒賞力。布魯姆坦言,在這一力求賅備的宏圖大業中,自己亦深受教益,學會了如何為大眾寫作;文學批評不只是個體的洞察,更是公眾的事業。二十年后,他把自己為這些批評文集所撰寫的導言,分門別類匯成六卷,以紀念這場堂吉訶德式的冒險。六卷書中所呈現的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堪稱一位稀世天才與文學史上無數偉大心靈所碰撞出的炫目火花。布魯姆指出文章作者在人類社會中常常扮演先知的角色,他們不僅為人類指引前路,而且也會用短小精悍的文章為我們提供審美的體驗。
(美)哈羅德·布魯姆 ·文學評論 ·17.8萬字
本書收集整理了蒼南縣文化館同名展覽的百余件書法作品,分“天下蘭亭”“與古為徒”“入古出新”三個版塊,同時穿插各個參展作者臨摹的心得感受、展覽現場的圖片以及展覽過程中社會各界對展覽的評價等材料,力求做成一本有一定影響力、有一定學術價值、獨具一格的書法臨摹集。
梁元甫編著 ·文學評論 ·1.9萬字
本套叢書貫通陶爾夫和諸葛憶兵兩代學者的大家精髓。詞的抒情功能在他們筆下有了極致的表達和多樣的呈現,既從歷時性方向揭示出了宋詞階段性的發展過程,也從共時性角度展示出了每一階段詞壇豐富多元的審美形態,從深度上推進了宋詞史的研究層次,也從廣度上拓展了宋詞史的研究領域。全書以天然的多元互補和繁復開放的優勢,令讀者感受到南北宋詞學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對研究古代文學的專業人士及愛好者來說,是一部值得珍藏的文化積淀著作。
陶爾夫 諸葛憶兵 ·文學評論 ·42萬字
美國猶太作家善于從表現空間規范的性別、族裔、階級、倫理等審視自身存在或民族的空間生存狀況,他們將自身的空間體驗和猶太民族的空間變遷以小說敘事的形式參與到小說主人公空間身份的建構之中,揭示了猶太主人公在異族空間條件下從個體走向主體之成長的復雜與艱辛。本書主要借用梅洛-龐蒂的身體空間理論、列裴伏爾“空間三一”理論以及??碌目臻g權力理論探討美國猶太成長小說中猶太主人公在美國社會空間關系中從個體走向主體的空間生成過程和生成機制。
寧云中 ·文學評論 ·6.2萬字
《水滸傳》是家喻戶曉的古典名著之一,蘊涵著豐盛的中國社會文化傳統。自問世起,不絕對其解讀和研究,本書就是最為經典的賞析作品之一。作者劉烈茂先生曾任中山大學古文獻研究所所長,對中國古典小說有相當深厚的研究。全書言簡意賅、邏輯清晰明了,內容涉及對《水滸傳》的文學魅力、梁山眾多人物的分析評點等,或在眾說紛紜中拔云見日,或摒棄成見做翻案文章,皆平心而論,新見疊出,讀來令人撫掌叫絕。是研究《水滸傳》的絕佳參考資料,更是廣大普通讀者閱讀《水滸傳》、增進見聞的妙品。
劉烈茂 ·文學評論 ·10.5萬字
這是一本解讀《水滸傳》人物的書。書中寫了林沖、魯智深、宋江、吳用、晁蓋、武松、李逵、扈三娘、石秀、燕青、史進、雷橫、朱仝、楊志等十幾個人物,作者“努力去理解他們的心理,推敲他們的行為,分析他們的性格,搞清楚他們何以會如此行事”,從而讓每個人物都展現出他復雜的一面,展現出他們人性深處的善與惡。
押沙龍 ·文學評論 ·10.9萬字
本書是當前國內系統地對王禹偁散文進行分體研究和整理的一部著作,體現了作者極高的文獻解讀能力,論文論證較為充分,對作家作品進行分體研究,準確把握了當前學術界的主流做法,選題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研究也比較深入。王禹偁是北宋初期重要的作家,在唐宋古文運動中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研究他的散文對了解宋代古文運動的形成與發展和把握宋代文學的整體風貌有著很大的幫助。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除緒論和結語外,重在按文體對王禹偁散文進行分類研究;下面對王禹偁散文進行校注,這也是國內首次對王禹偁散文進行校注。
陳為兵 ·文學評論 ·18.9萬字
陳其泰先生受教陳寅恪弟子劉節先生、師從史學大家白壽彝先生,主要在先秦兩漢史學、清代及近代學術史、20世紀中國史學領域耕耘,《陳其泰史學萃編》是他三十余年勤勤懇懇治學的結晶。《陳其泰史學萃編》全書共九卷,約300萬字,包括《學術史沉思錄》《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歷史編纂與民族精神》《史學與民族精神》《清代春秋公羊學通論》《中國近代史學的歷程》《再建豐碑——班固與漢書》《梁啟超評傳》《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全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和重大創新。《陳其泰史學萃編》是對時代需要的回應。陳其泰先生的著作通過更加準確評價優秀史家、史著的成就,增加了我們對中國優秀文化傳統豐富蘊涵的了解,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刻認識中華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偉大創造力。陳其泰先生滿腔熱忱,對民族和國家的赤子之心字里行間可見,這種家國情懷是中國傳統優秀士人精神的薪火傳承。
陳其泰 ·文學評論 ·33.4萬字
本書是批評家張定浩代表作《愛欲與哀矜》的增訂本,時隔六年,最終增加四萬余字。愛不只是激情,也意味著失控,更是復雜的心智生活;憐憫則代表道德與責任。這兩者都常讓人難以承受,卻是大多數旨在書寫人類生活的出色小說家的選擇。從格雷厄姆·格林、愛麗絲·門羅到奧登、布羅茨基,從《斯通納》到《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書中所涉,基本都是作者鐘愛的作家與作品。某種意義上,這是一本閱讀與寫作之書,也是一部躬身自察之書。一個人同時覺察言語的力量與無力,愛的豐盈與貧乏。但他仍在寫,為取悅那些不可企及的影子。
張定浩 ·文學評論 ·13.6萬字
《秉燭夜話》,全是給藝術家朋友的信,而且,基本上都是給靠近身邊的,接近“心邊”的藝術家朋友的信。圍繞藝術創作說話,更像促膝談心。話題可大可小,情懷可近可遠,思考須嚴謹而走筆可信馬由韁。討論藝術問題,信里珠璣金句俯拾即是。一閃身進入了更親切的話語私域,大都是與最親近的人絮絮叨叨的私語。顯然更能看到作為大藝術家的張繼剛先生個人的真實“姿勢”。不僅是藝術的“姿勢”,更是人生的“姿勢”。
張繼剛 ·文學評論 ·7.9萬字
《金瓶梅風俗譚》,一本堪稱與文化大家鄧云鄉先生的《紅樓風俗譚》前后輝映的好書。白維國先生是研究明清白話小說的專家,尤其以對《金瓶梅》的研究見長。本書以隨筆的形式,講述了《金瓶梅》中涉及的各種風俗,包括當時的節俗、游娛、曲藝、服飾、飲食等各個方面。除引述《金瓶梅》中的原文之外,每一種風俗均引經據典,詳細講述風俗的成因、源流等,給讀者展示了一幅明代末期的風俗畫卷。全書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白維國 ·文學評論 ·17.8萬字
本書圍繞現代文學里的“情色”書寫安排書的結構,兼及探討現代文學史的生成與建構的多元性?!靶颉奔啊皩д撘?、二”力圖從相對客觀的視角對“情色”書寫進行學理性的描述。導論三通過對明清小說(延伸至整個中國古代文學)的情色書寫的簡單概觀,梳理出現代文學與古代文學的血脈相連,并借由古代文學的情色觀探討(現代)文學應該如何書寫“情色”。本論通過對現代文學作家的專案分析,以此為窗口,探討“情色”的各種形態與可能性。申論是對本論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采用的方法、價值觀進行歸納與分析,為現代文學史的書寫探索可能的道路。
張曉東 ·文學評論 ·19.5萬字
《詩經》作為經典,產生于“人文化成”時期,建構了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和民族品格。本書以專題形式串講、細講《詩經》,站在古老文明何以生發的高度,再現了西周至春秋時期華夏禮樂文明的泱泱大美。關注普通人的心靈與命運,細致描摹女性婚戀心理,深具現實精神與人道精神。全書彩印,隨文配有42幅今人手繪彩圖,可多識鳥獸草木之名,令閱讀之旅賞心悅目。
李山 ·文學評論 ·19萬字
這是蔣勛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數十次閱讀《紅樓夢》后的心血之作。無關紅學,不涉及考證,作者從青春與美的角度出發,帶領讀者逐字逐句細讀小說本身,梳理《紅樓夢》中的人物與情感,探尋書中表達的繁華的幻滅、逝去的哀傷,講述青春的孤獨、寂寞與彷徨。這是一個生命對其余生命的叩問與聆聽。跟蔣勛讀《紅樓夢》,仿佛是在閱讀自己的一生。蔣勛說:我是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的,因為處處都是慈悲,也處處都是覺悟。
蔣勛 ·文學評論 ·20萬字
北美中國文學研究是西語世界中國文學研究的中心,不僅教學科研機構、人員、出版物和成果的數量最多,研究的整體質量和影響力也居于世界領先水平。本書以2001-2003年間的北美中國文學研究資訊為收集對象,分為研究簡介和文獻索引兩個部分?!把芯亢喗椤卑ㄖ袊膶W研究重要著作簡介及要目,中國文學學者、翻譯家簡介,中國文學教學研究機構簡介,重要學術期刊簡介,北美華裔文學簡介;“文獻索引”包括中國文學譯本索引,中國文學研究博士學位論文索引,中國文學研究期刊論文索引,中國文學研究著作索引,北美華裔作家著作索引。書后附人名西中文對照表,提供本書中出現的人名西中文拼寫。本書第一次以編年的形式,為漢語學術界提供21世紀北美中國文學研究的文獻資訊,是從事中國文學研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漢學研究的重要工具書。
劉洪濤 黃承元主編 ·文學評論 ·20.3萬字
《內心活動》精選了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J.M.庫切寫于2000至2005年間的20篇文學評論。庫切在此深入討論了塞繆爾·貝克特、君特·格拉斯、加西亞·馬爾克斯、菲利普·羅斯等多位20世紀文學大師。他的每一篇文章乃至每一個詞都富于深刻的見解和敏銳的洞察力。本書看似頗具挑戰實則文風親和,平實而精準的寫作為讀者打開一扇得以欣賞那些不朽著作的文學之窗。書中評論的作家對于中文世界的讀者和出版人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導意義,相信如今仍是如此。
(南非)J.M.庫切 ·文學評論 ·18.1萬字
全書共分五輯,第一輯是《古文品讀》,第二輯是《洋文筆記》,第三輯是《書畫欣賞》,第四輯是《淘書隨筆》,第五輯是《序跋絮語》。通過對古今中外經典著作的賞析,窺探文學背后的人性和人品。
張澤勇 ·文學評論 ·18.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