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多年愛書已成精》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書評人馬凌的最新作品。本書中,她選取了18位作家、畫家、文藝家,以一個“書蟲”的閱讀妙趣和“學院派”的學養視野,讓讀者更透徹的走近這些文藝名家。毛姆為何逃離英國并且拒絕出版自己的傳記?伍爾芙居然是著名“狗迷”?普魯斯特的書信中寫了多少瑣碎的日常?馬凌通過這些細小的關注點,以點帶面,穿透他們的人生、軼事、交叉時刻……把他們的人生和作品連接,給了他們人生與作品的雙重解釋。
馬凌 ·文學評論 ·10.6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的《難得瀟灑》、《“好漢奸”論》、《文人風骨》、《街上流行》、《文人的怪》、《話說王倫》等三十余篇文學評論。
李國文 ·文學評論 ·19.6萬字
傳統比興詩學,主要從兩個層面展開,一是詩教的價值觀念系統,二是文學的審美屬性。本書在梳理傳統比興詩學的基礎上,考察了十七年詩歌、朦朧詩與第三代詩歌,呈現了傳統比興詩學在當代的延續、更新與消逝,呈現了文學現代化的過程中,歷史影響的焦慮,以及遠離歷史后,詩歌寫作的尷尬。本書立足當下,打通古今,為詩歌研究提供了深度思考的空間。
張雨 ·文學評論 ·15.4萬字
唐詩宋詞是漢字之美的巔峰。一首首名篇背后有怎樣的故事?一個個大咖如何快意恩仇、神采飛揚?換個角度讀詩詞,會發現不同的詩意。超級憤青駱賓王、千古情圣杜甫、逆襲牛人高適、完美男神王維、文藝大叔孟浩然、花間浪子溫庭筠、大女主體質李清照、全能天才辛棄疾……三十位詩詞大神,涉及近三百首詩詞經典。全書考據精到,融詩、史于一體,串起唐宋文壇一個個耀眼的瞬間,從中可以窺見一部起伏跌宕的熱血歷史。這本讀起來非常過癮的“詩詞小說”,是一個以前沒見過的文學江湖。唐詩宋詞骨灰級愛好者、微信公眾號大V“少年怒馬”的致敬之作,隨便翻一頁,讀就對了。
少年怒馬 ·文學評論 ·11.9萬字
本書是一部文學評論專著。作為融貫中西的文學大家,楊絳先生以睿智、精純、真誠、曠達的文字俘獲了萬千讀者的心靈。本書深入淺出,詳盡解讀楊絳的全部戲劇、小說、散文作品,抉幽發微,引領讀者體察楊絳作品獨特的審美特征、精神意蘊與文化內涵,進入這位身披“隱身衣”的智者的內心世界,領略其幽默與悲憫交織、理性與感性并舉的智慧魅力。作為海內外第一部系統化、總體性闡述楊絳八十余年文學創作的專著,本書亦力圖通過個案分析把握二十世紀中國歷史變遷中知識分子的精神脈動。
呂約 ·文學評論 ·17萬字
東野圭吾的小說能在當代引起人們的共鳴,其原因在于他的小說不偏不倚地說中了人們的種種內心困惑。《當我們談論東野圭吾時,我們在談論什么》的作者指出,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表達了一種理想,那就是慰藉卑微者飽受死亡威脅的心靈。這種理想屬于所有對生命困境有真切感受的人類個體。他筆下的卑微者與現代化的社會形成對立,反抗科技理性及與之相伴的監控制度。《當我們談論東野圭吾時,我們在談論什么》就是利用東野圭吾的小說給我們找答案的書,告訴人們如何在生活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實現幸福。
彭麥峰 ·文學評論 ·11.1萬字
《中庸》提倡“中和”與“誠己”,以“中庸”作為儒家的優選道德標準,注重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要人天和諧,道法自然。為了便于廣大讀者閱讀,《大學中庸》對原文做了深入淺出的翻譯,并對難以理解的詞語做了詳細的注釋。
蒲曉娟 ·文學評論 ·8.3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講:娜拉走后怎樣;人生的足跡;著者自敘傳略;我的第一個師父;我的種痘;阿長與《山海經》;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女吊;父親的病;瑣記;忽然想到;致蕭軍;藤野先生;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我怎么做起小說來;范愛農;雜憶;《吶喊》自序;《自選集》自序;通信;我和《語絲》的始終;婦女與兒童的發現;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對人生的沉思等等。
魯迅 ·文學評論 ·18.9萬字
本書為中國古代詩歌中部分經典作品的鑒賞分析,中間穿插了對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簡史、歷代重要詩人及其作品和創作背景的簡要介紹,并根據受眾群體為社區中老年人的特點,按照他們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興趣,打破了傳統的教學體系,把古代詩歌的題材分成九個單元,優選古代詩歌中涉及人生態度、國計民生、親情愛情友情、養生怡情、熱愛自然等方面的作品進行深度剖析,希望為中老年人的生活增添色彩和傳遞積極力量。
姜小欣 ·文學評論 ·4.7萬字
本書系林庚先生于1936至1937年在國立北平師范大學講授新文學課程的授課講義,原是著名學者羅根澤教授的舊藏,近年才被發現整理而為世人所知。講義是對當時剛剛逝去的新文學的“現場”總結,簡約而完整地記錄了抗戰之前新文學的發展樣貌,堪稱中國新文學二十年的即時反思錄。這部完成于八十年前的講義,也凸顯了林庚先生作為一位文學研究者和現代詩人的雙重視角,提供了一系列原生態的文學圖景,洋溢著彌足珍貴的新鮮氣息和元氣淋漓的現場感。
酉堂 ·文學評論 ·6.9萬字
近代著名詩人學者俞陛云為家中孩童授課所寫的啟蒙讀物,觀點獨特,品評精到。
俞陛云 ·文學評論 ·9.9萬字
《圍爐夜話》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文學品評著作,全書分為221則,以“安身立業”為主旨,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教子、忠孝、勤儉等十個方面,揭示了人生的深刻含義,其獨到見解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永彬 ·文學評論 ·8.5萬字
《杜甫論》是研究杜甫的為人,包括詩人一生的生活和思想。詩人杜甫是中國的極為偉大的人物,主要的原因是他接近人民,他的生活,表現在詩里的他的思想感情,都是與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思想感情交織在一起的。杜甫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在當時那樣用功,作為千古后的讀者,我們完全可以感到他的一枝驚人的筆,讀了他的詩真喜悅,而且能夠推知他是怎樣下功夫的。杜甫的價值和杜詩的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從古及今,可以說是得到普遍的承認的,杜甫繼承而且發揮了我國民間文學的優良傳統。
廢名 ·文學評論 ·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