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是梁曉聲的散文集,以“說東北”為綱,以他的童年回憶、親情記述、友情描寫為主要遴選內容,重點反映東北的風土人情。梁曉聲創作的大量散文都是此類題材。他對童年生活的詳細描述,對父親、母親和兄弟姐妹親情的描述,對童年伙伴和知青朋友的回憶等等,都具有質樸而打動人心的力量,也帶著鮮明的東北印記。本書在梁曉聲文集基礎上進行編選,賦予舊內容以新的主題、新的形式,旨在滿足廣大讀者因《人世間》火爆而生發的對東北生活的興趣。
梁曉聲 ·名家作品 ·12.5萬字
徐雁著的這本《越蹤集》是“蠹魚文叢”系列叢書其中一本。本書以“行記”“紀行”為主題的文章有26篇。本書得以入選浙江古籍出版社的“蠹魚文叢”。本書為讀書愛好者提供了專業指導,分享了讀書的快樂。本書包含了“秀州書香紀行”、“戊子冬日杭州歸去來記”等內容。
徐雁 ·名家作品 ·15.6萬字
《談修養》是一代學術宗師朱光潛先生闡發人生修養途徑的著作,出版迄今已六十年,依然是青年學子的最愛。全書由二十來篇文章組成,以“尊崇理性和意志,卻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為中心,涉及與青年人密切相關的種種問題,如以“三此主義”立志、培養奮斗精神、把握個人與社群國族間的互動,乃至談心性、學問、讀書、交友、性愛、戀愛結婚乃至價值意識、美感教育等等。
朱光潛 ·名家作品 ·9.2萬字
本書作者梁曉聲以小說家的生動筆法,社會觀察家的敏銳思考,記錄了各色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百態,淋漓盡致地繪制了他們五光十色的精神圖譜。諸多普通人的故事和平凡人的生活的拼接與組合,形成了這個國家的溫度與性情。作者所記錄的中國人的日常,飽含對小人物的關懷,對人性的關照,對人文情懷的推崇,進行著對當前中國社會世道人心的追問。
梁曉聲 ·名家作品 ·14.9萬字
“中國現代文學名家作品集”叢書實質是中國現代文學肇基和發展階段的創作總集,收錄了幾乎當時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滕固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18.1萬字
本書是感悟文學大師經典,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5萬字
《園圃之樂》是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爾曼·黑塞的隨筆集,收錄61篇文章和詩歌。除了廣為人知的作家身份,黑塞還是一位生活藝術家,是畫家和園丁。本書文字便主要記錄了黑塞一生中不同時期與自然的對話和游戲。
(德)赫爾曼·黑塞 ·名家作品 ·6.7萬字
《人物不打折扣》收錄了老舍先生描寫人物的多篇經典散文和長篇小說《駱駝祥子》。這些作品用有聲有色、生動活潑的語言,刻畫了當時一些人物的形象,在他所描繪的范圍之內,將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及各種人物的喜怒哀樂、微妙心態都結合在一起。讓人在歷史和現實之中品味生活人生百態。
老舍 ·名家作品 ·15.5萬字
密爾在引論中開宗明義地說,他在《論自由》中要討論的是“公民自由或社會自由,也就是要探討社會所能合法施用于個人的力的性質和限度”。全書要義可以概括為兩條基本原則:一、個人的行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個人就有接近的行動自由,不必向社會負責;他人對于這個人的行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進行忠告、規勸或避而不理。二、只有當個人的行為危害到他人利益時,個人才應當接受社會的或法律的懲罰。社會只有在這個時候,才對個人的行為有裁判,也才能對個人施加強制力量。
(英)約翰·斯圖亞特·密爾 ·名家作品 ·4.6萬字
選譯契訶夫的書信與隨筆共300多則。契訶夫生性謙遜,不喜高談闊論,極少寫評論文章,而他對文學和藝術的見解,對人情世故的體察,對同時代名人的評價,都散見于書信與隨筆中。契訶夫在私人書信中極少抒情,而是像普通人那樣吐槽瑣事、抱怨缺錢、自我調侃。他常年重病纏身,但極少流露憂傷;他熱愛自然,喜歡坐雪橇,養了一只獴;他制定各種計劃,比如種60棵櫻桃樹和80棵蘋果樹、出版1000種書等。隨筆部分則是契訶夫的創作隨感,記錄下一個個靈光乍現的時刻,從中可看出許多名作的雛形。哲理與趣味兼具,幽默與毒舌盡現。
(俄羅斯)安東·契訶夫 ·名家作品 ·12.7萬字
《正紅旗下》是老舍自傳體長篇小說。清朝末年,社會動蕩,民風腐化,旗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窘迫。庚子年間,隨著義和團的到來,老北京順民們看似平靜的生活陡起波瀾。面對這破碎的河山、殘存的家園,經受了劫掠的老北京人只能將這段歷史永遠地銘記在心。
老舍 ·名家作品 ·19.7萬字
《人間草木》是汪曾祺散文最有代表性的書名。本書收錄汪曾祺有關生活情趣的散文共31篇,約8.5萬字。全書由梁永安教授選篇,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人間草木”,收錄了汪先生寫草木美食的名作15篇;第二部分“我的世界”,收錄汪先生自述回憶文章,及談興趣愛好的隨筆16篇。汪曾祺一生通達樂觀,雖歷經坎坷,但都能隨遇而安,從容面對。他深感現代社會生活的喧囂和緊張,用恬淡、質樸的文字,勾勒出瑣碎日常中的點滴美好。他愛好廣泛,喜好美食,作品中充滿了對生活真實的熱愛:吃一頓好飯,讀一本好書,看一朵好花,欣賞一片好風光……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世間之美,去熱愛真實的人間。本書由復旦大學中文系梁永安教授選篇并撰寫4500字的導讀,對汪曾祺的文學價值以及在當代生活中的閱讀價值進行了解讀和分析,幫助用戶更好的理解本書內容。本書選用漫畫家林帝浣的作品作為封面和內文插畫,增加閱讀趣味。
汪曾祺著 梁永安編 ·名家作品 ·8.6萬字
《男人沉默女人雄辯》分為“男女有別”、“用戀愛恢復活力”、“老而知之”三部分。在書中,渡邊淳一倡議“活到老,愛到老”,對男女之間的差異和戀愛那些事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雄辯長壽,沉默短壽,戀愛就是要變化,什么樣的男人不受歡迎,什么樣的女人才是結婚理想型,追求愛情,要勇于“當備胎”,為獲真愛,要敢于“廣撒網”等等,顛覆了兩性傳統認知,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愛情教學課程。
(日)渡邊淳一 ·名家作品 ·4.8萬字
《二十四詩品導讀》,本書收錄的詩歌包括雄渾、沖淡、纖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等,并對每首詩歌進行了解讀。
郁沅 ·名家作品 ·9.7萬字
阿迪契收到兒時好友的一封來信,詢問她應該如何將女兒養育成一個女性主義者。《親愛的安吉維拉》即是她的一封回信。在信中,阿迪契給出了十五條直接而坦誠的建議,涉及育兒、母職、婚姻、職場、身份認同等方方面面。關于養育女孩,更是一場關于女性應該如何定義并塑造真實自我的探討。“因為你是女孩”從來不是任何事的理由。從來不是。
(尼日利亞)奇瑪曼達·恩戈茲·阿迪契 ·名家作品 ·1.7萬字
“歸根結底,是因為我一直無法參透人生,而那遠大的志向又重壓著我,令我無比苦悶。”本書是日本自然主義文學先驅國木田獨步的短篇小說杰作,收錄包括《武藏野》《富岡先生》《畫的悲哀》等在內14篇作品。國木田一生只有短短三十七年,創作了幾十篇短篇小說和大量詩歌。他在世時的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卻在小說集《命運》剛開始收獲大量好評時就染上了肺結核,匆匆離世。國木田的這份遺憾與理想終究難以完滿的形象也充斥在他作品之中,在風云變幻的時代,無法獲得任何的主人公只能“獨步”于山林,將自己交付于都市郊外的豐富自然之中,這反倒成就了國木田生動而獨特的風格,他的作品歷經百年,讀起來仍令人感到清新、自由,在寂寥之中傳達著率真。在一個風云變化、機遇充沛的時代,國木田被動又主動地與熱鬧的世界保持著距離,像一個失意的隱士,又像一個睿智的哲人,他面對過渡時代的心境變化在今天依然能帶來無限共鳴。
(日)國木田獨步 ·名家作品 ·12.4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部回憶性散文集,包括十篇散文,較完整地記錄了他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脈絡,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會風貌圖。那些難以忘懷的童年趣事,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在魯迅先生充滿愛與溫情的回憶中躍然紙上。
魯迅 ·名家作品 ·19.9萬字
《疾病的隱喻》一書收錄了桑塔格兩篇重要論文《作為隱喻的疾病》及《艾滋病及其隱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諸如結核病、艾滋病、癌癥等如何在社會的演繹中一步步隱喻化,從“僅僅是身體的一種病”轉換成了一種道德批判,并進而轉換成一種政治壓迫的過程。
(美)蘇珊·桑塔格 ·名家作品 ·10.9萬字
文學大師是一個時代的開拓者和各種文學形式的集大成者,他們的作品來源于他們生活的時代,記載了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縮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對社會、生活的體驗與思考,影響著社會的發展進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們是我們心靈的工程師,能夠指導我們的人生發展,給予我們心靈雞湯般的精神滋養。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4.7萬字
本書是作家賈平凹走出書齋,親身走訪目前尚為中國貧困地區之一的定西,用心去關注、用眼去觀察當地的生存環境和風土人情而寫就的作品。底層、民生、土地等事關國計民生的問題,躍然于這部《定西筆記》中。作者在開篇便說:“在我的認識里,中國有三塊地方是很值得行走的,一是山西的運城和臨汾一帶,二是陜兩的韓城合陽朝邑一帶,再就是甘肅隴右了。這三塊地方歷史悠久,文化淳厚,都是國家的大德之域,其德剛健而文明,但同樣的命運則是它們都長期以來被國人忽略甚至遺忘。現代的經濟發展遮蔽了它們曾經的光榮,人們無限向往著東南沿海地區的繁華;追逐那些新興旅游勝地的奇異,很少有人再肯光顧這三塊地方,去了解別一樣的地理環境,和別一樣的人的生存狀態。”
賈平凹 ·名家作品 ·10.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