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呼蘭河傳》是蕭紅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1940年完成于香港。此作以蕭紅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為原型,藝術形式獨特。蕭紅嫻熟的回憶技巧、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回憶式”文體的巔峰之作。本次重版,以1941年上海雜志公司初版本為底本,并參照其他幾個版本進行了校訂。另附有蕭紅的其他幾篇名作《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小城三月》等,讀者借由這些作品,已基本可以領略蕭紅創作的精華了。
蕭紅 ·名家作品 ·14.7萬字
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4.8萬字
《文學與出汗/魯迅小全集》收錄了魯迅雜文專輯《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中的代表作品。魯迅的雜文,在現當代仍然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尤其是他的雜文對現代傳播中各種評論性文體的出現和影響,雜文創作題材、體裁、手段的開拓,對現代文語言運用的自由無拘、富有創造力的貢獻,以及想象思維的逆向運用和正反結合可謂影響至深。
魯迅 ·名家作品 ·15.1萬字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由序、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記共五個部分構成,其中序和后記以作者口吻敘說,三個手札則以主人公葉藏的口吻敘述。主人公葉藏膽小懦弱,懼怕世間的情感,不了解人類復雜的思想,繼而通過搞笑取樂別人,隱藏真實的自己。后來發現飲酒作樂似乎更能逃避這個世界,于是終日放浪形骸,通過酒精、藥物、女人來麻痹自己,最終走向毀滅。他被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終其一生都在自我厭倦下尋求愛,逃避愛,最后只能毀滅自己。
(日)太宰治 ·名家作品 ·11萬字
這是一部提升處世智慧的品性之書。全書濃縮了221則處世智慧,講透中國人的處世哲學,將謀事、溝通、用人、立業、交往、教育等方面的秘訣娓娓道來。全書以格言為體裁,語言簡短精煉,字字珠璣,處處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翻開本書,讓您處世自如,樹立待人接物之準則。本書以1935年明善書局版為底本,修復八大山人經典畫作61幅。
(清)王永彬著 八大山人繪 ·名家作品 ·1.2萬字
本書選取了從漢代到清末的近兩千年間的30篇墓志銘,每一篇都自帶話題,串聯起整個帝制時代的中國歷史,并聚焦大歷史下的人物命運。這些墓志銘揭示了個人行為、家庭與地方環境,以及社會、文化和宗教習俗的細節,同時闡釋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日常生活的現實。大多數文本都可以在多個層面上閱讀和分析,它們激發了對諸如家庭關系的情感基調、與生老病死相關的儀式、儒家價值觀、男性筆下的女性生活,以及被認為有偏見的資料的使用等話題的調查。當與更易獲得的其他文獻(如官方文件、宗教和知識分子的話語以及小說軼事)相結合時,這些墓志銘文本便顯出它們獨特而無可替代的價值,并有望引發讀者們對文學流派、歷史學家使用資料的方式,以及寫作者如何塑造他們的敘述等話題的,具有挑戰性的討論。
(美)伊沛霞 姚平 張聰主編 ·名家作品 ·11萬字
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其戲劇在世界范圍內影響巨大,是難以逾越的文學高峰。本版精選《哈姆萊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雅典的泰門》六個代表性悲劇故事,展現了莎劇生動的人物形象、巧妙的情節設置與豐富的人文情懷。
(英)威廉·莎士比亞著 伊迪絲·內斯比特改寫 ·名家作品 ·3.8萬字
周汝昌、葉嘉瑩等所著的《隋唐五代文學名作欣賞》所輯篇目,從兩萬余篇文章中精選而出,名家行文,觀點鮮明,功底深厚,語言生動,不拘一格,有很強的閱讀性和欣賞性,值得珍藏。
周汝昌 葉嘉瑩 ·名家作品 ·14.8萬字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的代表作,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是一部融中西美學思想于一爐的中國現代美學奠基之作,是一部提升審美,啟迪智慧的名著。本書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其總結的理論問題又具有相當普遍的意義,在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書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該書觀點新穎,立論精辟,自成體系,特別是書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說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
王國維 ·名家作品 ·11.6萬字
《借我心動如初見》是散文家梁遇春的散文集,收錄了談讀書、論學問、聊愛情、議朋友等方面的內容。梁遇春被譽為“中國的伊利亞”,其散文深得英國小品文的精髓,又扎根于中國古典文學的土壤,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他短暫的一生留下為數不多的散文,多為傳世精品。好友馮至稱他足以媲美中國唐代的李賀、英國的濟慈、德國的諾瓦利斯;胡適認為他是“一個極有文學興趣與天才的少年作家”。正如梁遇春所言:只有對人生有了清澈的觀照,世上的榮辱禍福不足以擾亂內心的恬靜,我們的心靈因此可以獲得長久的自由。這正是本書魅力所在。
梁遇春 ·名家作品 ·9.6萬字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后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后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它包羅萬象,而又融會貫通,脈絡清晰,翔實地記錄了上古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史記》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從史學價值看,它保留了幾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學價值,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它開創了紀傳體記事法,受歷代史官、學者推崇。從文學價值看,它的描寫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敘理透徹,記事靈活。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本版本為一百三十一篇,除原有的一百三十篇外,還將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也收錄在內,便于讀者更全面、更精準地理解司馬遷的理念與思路。
(西漢)司馬遷 ·名家作品 ·19.5萬字
“中國現代文學名家作品集”叢書實質是中國現代文學肇基和發展階段的創作總集,收錄了幾乎當時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朱自清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17.5萬字
“德國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譯,收入長篇小說、中短篇作品、詩歌、散文、童話與畫作,全面展示黑塞創作生涯。《荒原狼》是黑塞中期創作的代表作,亦是他創作生涯中的里程碑。小說的主人公哈勒爾是個正直的作家,他鄙視現代社會生活方式,常常閉門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氣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爾讀到一本《評荒原狼》的小書,頓覺大夢初醒,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應邀參加聚會,發現與會者都有狹隘的民族主義觀點,而他的反戰言論遭到斥責,更覺自己孤獨;回家時他遇到酒巴女郎赫米納,獲得肉欲歡樂;經赫米納介紹他又結識了音樂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瑪麗亞,他在音樂和感官享受中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憂慮。但當他看到赫米納和帕布洛親近時,便“狼性”大發,出于嫉妒將赫米納殺死。小說幻想色彩濃郁,象征意味深遠,被認為有“超現實主義”風格;托馬斯·曼稱它為“德國的尤利西斯”。
(德)赫爾曼·黑塞 ·名家作品 ·13.6萬字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5.2萬字
《朝花夕拾》的風格與同時期許多散文作家的作品明顯地區別開來。作者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這幾種表現方法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使筆底波瀾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態勢。所有這些無不體現了魯迅作為思想解放的先驅和藝術革新的旗手的特色,使《朝花夕拾》成為中國現代回憶散文的典范之作。本書稿是研究魯迅和現代文學史不能繞過的文本作品。
魯迅 ·名家作品 ·6.4萬字
這是一本以懷念為主題的書。我們將一些文學名家關于懷念的文章集結成冊,其中既有對親人的追思,也有對友人的緬懷。當然,也少不了有關離愁別緒的感悟。萬物總有離別時,正如花謝花開,潮落潮起。因為有了離別,所以才有了無盡的思念與追憶。在這本書中,我們所看到的,既有對具體的人事物進行的感懷,也有對過去時光的追憶。
李異鳴 ·名家作品 ·10.7萬字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寫給中學生的一部介紹我國古文經典、指導學生閱讀經典的作品,讓學生從本國語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閱讀經典作品,既是語言文字的學習,也是對我國寶貴文化遺產的繼承。朱自清看到拋棄“素讀”經典的問題的嚴重性,針對眾多讀者對古文作品望而生畏、敬而遠之的情況,梳理了中國數千年文化的精粹,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十三篇,進行深入淺出的解析與評論,以“培養學生讀解古書,欣賞中國文學名著之能力”。《經典常談》不囿于陳腐的舊學框架,采擇近人新說,親切自然,通俗易懂。對當今中學生亦具有教育意義,是經典訓練的入門必讀書。
朱自清 ·名家作品 ·8萬字
《而已集》是魯迅1927年所作雜文集,1928年出版。面對反動軍閥大肆屠殺革命黨人和進步人士,魯迅先生既憤恨,又無能為力,“這半年我又看見了許多血和許多淚,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淚揩了,血消了,屠伯們逍遙復逍遙,用鋼刀的,用軟刀的。而我只有‘雜感’而已。連‘雜感’也被‘放進了應該去的地方’時,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
魯迅 ·名家作品 ·6萬字
一個時代的開拓者和各種文學形式的集大成者,他們的作品來源于他們生活的時代,記載了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縮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對社會、生活的體驗與思考,影響著社會的發展進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們是我們心靈的工程師,能夠指導我們的人生發展,給予我們心靈雞湯般的精神滋養。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4.5萬字
“上海女兒:程乃珊”為作家程乃珊逝世5周年的紀念收藏文集,含《上海Color》《上海Memory》《上海Lady》《上海Taste》4本,精選其30年創作生涯中傾心著墨上海文化的經典之作,為上海的克勒腔調、弄堂記憶、女性剪影、舌尖風云留下張張畢肖的畫像。本書精選其重點描繪老上海精英階層生活格調及審美趣味的作品,從而素描出海派文化中獨具魅力的老克勒文化。
程乃珊 ·名家作品 ·1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