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余斌老師在人物傳記之外,以散文寫作見長,尤以生活散文和文史小品文為主。本書即是集其周作人、張愛玲二人相關散論連綴而成的文史小品文集。此書之前,作者已成《張愛玲傳》《周作人》兩部人物傳記,本書是在傳記基礎上的進一步言說,兼論作者個人的一些“咬嚙性的小煩惱”。本書書名以書稿中一篇文章的篇名命名。內中文章包括《從名篇朗讀說到二周文風》《錢周過招》《讀周札記》《“金句”里的張愛玲》《海峽兩岸的“看張”》《風月國事張愛玲》等。
余斌 ·文集 ·14.1萬字
本書為文藝評論、文化隨筆集。收錄了本省知名作家蔡勛近年來發表的部分文學作品。全書為分五輯:第一輯為品讀,由作者的書評、讀后感、觀后感等作品組成;第二輯為發言,輯錄了作者在不同活動、會議上的發言稿;第三輯為文事,收錄的是作者在文學大賽、歌唱比賽,筆會等地的發言稿件;第四輯為雅品,是作者多年創作的文化散文隨筆集合;第五輯為漫談,以地方文化為主,表現了對九江的深情眷戀。所收錄作品體裁多樣,多為上品,具有出版價值。
蔡勛 ·文集 ·16萬字
在所有制造都被替代的今天,中國還剩下兩個手工業性質最顯著的業,一個是寫作,像早期的手工業者一樣,現在的文學創作仍是一個字、一個詞、一段話地書寫出來;另一個就是中國白酒,從制曲、發酵到窖藏,依然還保留著手工業時代的審美、態度和辛勞。根植于傳統的深刻美感,只有在這兩個行業中得以保持。可以說,寫作與釀酒在靈魂深處有著高度的契合和融合。
本書編委會主編 ·文集 ·6.7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武侯名家·面對面、武侯故事·非虛構、武侯散文·大視野、武侯評論·筆生花、武侯詩歌·新視界等內容。
張叉主編 ·文集 ·10.5萬字
為了便于大家了解、學習龍清秀同志的先進事跡,我們收集整理了巡回報告團成員的報告和一些主要媒體的報道匯編成冊。我們希望以此來紀念她、追憶她、學習她,使她的偉大精神和崇高品格,永遠銘記在各族人民的心中!
國家計委政策法規司 ·文集 ·11.1萬字
《時話實說》是江西工人報社副社長、副總編輯李松云近年來陸續發表在《人民日報》《工人日報》《江西日報》等各大報刊的文字作品。多數屬于新聞評論,少數為雜文,共計90余篇。這些作品以小見大,深入淺出,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當代人的精神物質生活中的焦點話題。文字通俗簡練,內容規范合法。通過對時事、新聞熱點、社會問題的分析透視,為讀者提供專業新聞人的視角和觀點,論據實在、說理客觀、邏輯清晰、建議務實,普遍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文,既體現出思考的價值,也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作品多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具有較好的社會影響力。
李松云 ·文集 ·14萬字
本書作者原浙江廣播電視集團主持人、記者、自由詩人,她將江南女子的柔情愛意融入西湖的春夏秋冬,用真摯、大氣的筆觸抒發一個長期在西湖邊生活的知性女士點點滴滴人生感悟及深厚情懷。本書將江南水鄉女子的詩性美與靈性意蘊的江南美、西湖情、以及與精致而豐滿的人生歷程相融合,更多地拓展了當前知性、前沿、獨立女性內在的世界觀、人生觀、愛情觀、育兒觀,同時展示出不同年齡段人生的詩情畫意,把忙碌生活過成靈魂深處的清泉,活出詩與遠方的向往和動力。
金影 ·文集 ·4.8萬字
這是路舒華近年來的一部散文新作集,全書共分三章,收錄了他近年來的大部分散文、隨筆和小品文。
路舒華 ·文集 ·12萬字
《情歸太行》是一本反映家鄉博愛縣鄉村風貌、鄉土傳統文化與風土人情、故鄉親情的詩歌、散文、游記合輯,其中何世國詩文分詩情篇、游記篇、鄉情篇、懷舊篇四個部分,包括詩歌38首,游記與散文32篇;賀淑幸詩文分山鄉情懷18篇,抒寫閑情35篇,親情永駐18篇,歲月記憶12篇。本書的內容以謳歌家鄉山水美景、鄉村新貌、淳樸民風、風土人情、頌揚社會新風為主,另有回憶家鄉與家庭親情的情感類作品,目的是弘揚家鄉文化,傳播社會正能量,主要意義是讓更多的年輕人傳承優良傳統,熱愛家鄉,牢記歷史。
何世國 賀淑幸 ·文集 ·17.4萬字
這是一部藝術隨筆,也可以稱作藝術漫談,小故事,小劇場,講述了藝術史上有名的作家、藝術家們的軼聞趣事,內容是關于創作、靈感、趣味等。作家巧妙設計了一個個故事小劇場,讓博爾赫斯、福樓拜、拉斐爾等藝術家,鮮活地從傳說中走出,生動地站在你的面前,談笑風生,好看好讀,令人倍感親切,也讓讀者了解到藝術家們異于常人的敏銳、痛苦和感知,以及那些山窮水盡時,突然迸發出的輝耀星空的思想火焰。
趙大河 ·文集 ·6.3萬字
嗨,你知道大魔術師胡迪尼吧,他可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天才魔術師了。尤其是他表演的死亡逃脫術,再戒備森嚴的密室、監獄,都關不住他。這一次,他老了,自知大限將至,他要表演一個轟動世界的更為驚險的魔術:從特制的青銅棺材里逃脫。他能逃出來嗎?有生之年,妻子貝絲不斷收到他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和禮物,雖然再也沒有見到過他……“沒有什么能阻斷我對你的愛,死神也不能。”他說,是生命里的愛情,為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本書共4部話劇劇本,包括《愛、奇跡和魔術師》《我想把孩子生下來》《帷幕后的笑聲》《主與仆》,其中三部附有小說文本。
趙大河 ·文集 ·10.8萬字
翻開《木心遺稿》叢書(第二輯),共三冊,發現木心默默留言——“像哈代一樣,非常厭惡別人為我寫傳記,嘿,你知道我是個什么東西。”木心說——“李叔同先生還是一個謎,留言‘悲欣交集’是個鑰匙孔,但沒有鑰匙……”今天,如何理解木心“最后的時刻還是要安排在烏鎮”?也“沒有鑰匙”嗎?“我還看不到我的結局哩。”幸好,我們還有木心遺稿——在木心辭世十年后,開始披露世間。在木心手稿里“重逢木心”,有一些文字你也只能在他的原始孤本里讀到!
木心 ·文集 ·13.3萬字
對大多數人而言,人生不是什么冒險,而是一股莫之能御的洪流。想要在大同小異的日常里抵住平凡和重復的磨損,只有專注于當下,投入地學習、開心地大笑、坦坦蕩蕩地悲傷。努力拼搏當然值得被稱贊,被窩里的回籠覺也是對閑暇時間的不辜負。無論如何,萬事都應該全力以赴,因為我們能掌握的只有眼前。書中作家用不同時代的感受,凝聚成或調侃、或鼓勵、或灑脫的文章,他們無一不在表達著“全力以赴不是竭盡全力的用力過猛,而是投入全身心去感受當下”。認真生活,使一個短暫的瞬間也擁有豐腴的過去,才是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豐子愷等 ·文集 ·9.4萬字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聽到這句年輕人時髦的說法,筆者不禁心生感慨:青春難留,故鄉難回!在求學與治學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不忘初心的同行者。筆者根據自己求學、教學以及治學的人生體會,以老子的《道德經》為基本框架,結合當下博士生、青年學者在求學、教學以及科研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和由此而產生的困惑、彷徨,撰寫出相應主題的文章,集結成書,與廣大讀者共同探討究竟什么是“學問人生”,什么是“人生學問”。
周南 ·文集 ·12.7萬字
本書由作者在管理學術與生命歷程的“千山萬水”之間跋涉求索時寫下的68篇文章結集而成,每一篇都借老子的《道德經》來詮釋。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談求知:談自己求學、教學與研究中的經驗、教訓、觀察和思考,以及與各行各業的師長、同事、學生交流的心得體會;第二部分,憶游歷:分享自己周游各地、身臨名勝的所思所想;第三部分:思人生,思考人生路上的“三生”(生計,生活,生命)與“三要”(要錢,要活好,要命),分享人生感悟。書中的內容直面當下大學生(主要是碩士生與博士生)、大學教師(包括青年教師)與企業管理人員(包括MBA與EMBA學員)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結合作者的觀察、實踐和體會,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周南 ·文集 ·13.9萬字
我想做一個能在你的葬禮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不是壯闊的海誓山盟,也不是似水柔情的情話,只是這樣一句凝重但又溫馨動人的描述,卻足以打動人心。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不同國別的作家審美個性有別,有的熱情奔放,有的內斂深沉,但人間的情感聯結卻是他們不變的靈感來源。很多人向往過詩一樣的生活,卻忘記了生活中的詩。本書作家,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凝結在文字中,匯聚成催人淚下的親情、熾烈甘美的愛情、互相鼓勵的友情。他們是靈魂的捕手,忠于感知和內心,在他們的筆下,滿是懷念和表白,還有對人世的觀察和對愛的哲思。
(德)赫爾曼·黑塞等 ·文集 ·2.8萬字
這是一部作家抒發流行音樂情懷的散文集。尹學蕓、余耕、周曉楓、肖復興、江波、蕭星寒、徐魯、酒徒等66位作家分別基于一首華語流行樂壇四十余年間兼具時代意義與個人情懷的歌曲進行創作,記錄下關于這首歌及其演唱者的經歷與體悟。所選作者幾乎涵蓋中國所有省份,所選歌曲包括《童年》(羅大佑)、《Monica》(張國榮)、《海闊天空》(Beyond)、《千千闕歌》(陳慧嫻)、《最后的戰役》(周杰倫)、《姐姐》(張楚)、《異鄉人》(李健)、《旅行》(許巍)等。
百花文藝出版社 ·文集 ·17.6萬字
集中展示了2013—2014年度《散文海外版》選發的散文佳作。寫作者那洞幽入微的觀察力、超凡脫俗的性情和細膩激揚的情志,或優雅,或激越,或犀利睿智,或婉轉優美的筆墨,在慰藉讀者精神勞頓的同時,又安撫了思想的浮躁氣象,正是溫暖心靈的美好文字。
《散文海外版》編輯部 ·文集 ·18.9萬字
本書集結了作者自2017年文學創作以來的130多篇詩歌、散文。生活中沒有完美,但生活中有美好。作者執著于美的發現和描墓,用筆起舞,向善而歌,是她的使命和追求。
劉君君 ·文集 ·18.5萬字
本書所有篇章可以反映作家近十年來的生活面貌和生活狀態。全書由自序“人生就是一場長跑”與“律動生活”“如歌歲月”“思想之城”“親情至上”“悠悠鄉愁”等部分組成。“律動生活”是一組與馬拉松有關的紀實散文;“如歌歲月”是一組生活散文;“思想之城”反映了作家的內心世界;“親情至上”是一組濃縮親情情感的散文;“悠悠鄉愁”是寫家鄉的散文組合,大多是作家陪母親在家鄉居住時創作。文筆優美、語言靈動、語句精煉、情感真摯,是本部作品的四個亮點。
劉小玲 ·文集 ·17.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