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為愛繁華誤入秋》收錄了郁達夫所著的最經典、最純美、最精致的作品,包括小說和散文。書中的小說多帶有“自敘傳”的色彩,有的注重內心的紛爭與苦悶描寫,有的側重反映社會底層民眾的疾苦。書中的散文,無論是游記還是寫景的散文,也深深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個性和人生際遇。全書內容香艷而沉郁,語言感傷而率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作者的思想風貌、創作風格以及濃郁的浪漫主義傾向。
郁達夫 ·文集 ·13.5萬字
本書收錄了上百篇經典作品,凝聚了古今中外的文學精髓,體裁涉及散文、詩辭、小說、戲劇,充分呈現出經典文學作品的不朽魅力。書中遴選季羨林、朱光潛、胡適、老舍等北大名師的名言作引開篇,在北大學者的引導與點評中,吟詠綿綿古韻,重溫民國經典,觀賞異域風情,追尋生活之美。上完這一課,從此愛上經典,讓我們在詩詞中邂逅一段純美感情,于戲劇故事里領略幾番悲歡離合吧。
經典課程編委會編著 ·文集 ·11.2萬字
本書收錄的都是林徽因作品中的經典,體裁包括散文、小說、戲劇和詩歌等。這些作品或是抒寫生命體悟,或是寫照真實靈魂,或是從細處闡發幽思,語言溫婉含蓄、典雅清麗,處處充滿了知性與靈性的妙語絕響,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林徽因的創作氣質、品性本源。然而細細讀來,你很難想象有些文字會是她在經受病痛折磨或是情感煎熬下創作出來的,其才其情,其堅忍與真誠,無法不令人仰視和佩服。也許金岳霖的一句“極贊欲何詞!”正是對林徽因最忠實的評價!
林徽因 ·文集 ·11.8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風貌。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
魯迅 ·文集 ·19.3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風貌。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按原版編排……
魯迅 ·文集 ·18.6萬字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歷代家書》收錄了上起先秦,下迄明清的一百余份家書,堪為家書中的佳品。其中當然有部分與我們現在的價值觀念、倫理意識不相符合之處,但去蕪以存真、披沙以見金,唯看讀者朋友鑒別與取舍。
李穆南 郄智毅 劉金玲主編 ·文集 ·6.7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按原版編排,共分20卷。其中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依然按照時間先后排序。其中通假字和魯迅習慣用字,完全按照原版保留。另有外國人名、地名等,均保留魯迅當時的譯法。
魯迅 ·文集 ·14.2萬字
在這套叢書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張不狂、馬自軍他們的后生可畏,也為王涂鴉、牛愚、劉民、周旋他們的持之以恒、“寶刀不老”而感到欣慰。無論是《馬后炮》《杯中窺人》,還是《思想雜碎》《享受苦難》,其中的許多篇什都無不呈現出作者的犀利與睿智、幽默與厚實。他們并無取悅讀者的刻意,亦少把玩文字的虛情,其思想性雖不無淺薄,但落腳點卻特別扎實,是植根生活、順應時代發展的激揚文字。這些書中的作品,有被《雜文選刊》選載的,也有榮獲寧夏雜文歷屆大賽各類獎項的。從這些飽蘸濃情的字里行間,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寧夏雜文作者對祖國的大愛,對事業的信心,對民族的厚望。
路雅琴 ·文集 ·10萬字
張祥聽以教中學語文為生,愛好讀書,愛好思考,愛好寫作,從小到大樂此不疲。本書是他的作品集,內容包括小樓一夜聽春雨·散文卷、夜夜書為媒·悅讀卷、隔世的抒情·詩歌卷、別人的生活·小說卷、靜夜功課·教育隨想錄五個部分。
張祥聽 ·文集 ·8.7萬字
小品散文的一種形式。篇幅較短,多以深入淺出的手法,夾敘夾議地說明一些道理,或生動活潑地記述事實,抒發情懷。我國古代即有此種文學樣式,明清更為盛行。
李穆南 郄智毅 劉金玲主編 ·文集 ·7.7萬字
本書分為三部分,“思辨”包括近二十年來寫的各種論文,主要是做新聞記者時寫的電視研究方面的論文。“采擷”是以書評、散文為主,以及在報紙、雜志、圖書上發表或選錄的文章。“呈現”是2000年以后所做的電視專題節目的文稿,其中不乏在全國獲獎之作。
張妤 ·文集 ·12.1萬字
本書是馬啟智同志詩詞結集,收錄了詩詞數十首,分為“海外旅痕”、“行色匆匆”、“大地情愫”三部分。
馬啟智 ·文集 ·4.7萬字
中國著名詩人、翻譯家朱生豪的情書精選集。朱生豪自1933年與宋清如相遇,至1944年英年早逝,十年之中,鴻雁不絕,留下了數百封情感真摯、文筆高妙的情書。在這愛情變成了快消品的時代,重溫車、馬、郵件都很慢的時代的喁喁情話,品味優雅、浪漫、呆萌的暖心呢喃,發現愛情本真的模樣。
朱生豪 ·文集 ·10.3萬字
絕無僅有的精美版本,凝萃大師的精氣風神精選30篇散文、收錄全部課標名篇,最具誠意還原豐子愷大師漫畫清新、自然的本色。
豐子愷 ·文集 ·6.6萬字
12個愛情故事,12種寂寞柔軟人生。張愛玲、戴望舒、胡適、顧城、林徽因、冰心、三毛、沈從文......有的愛情傷痛的令人崩潰,有的愛情堅定若磐石般令人感動,有的愛情許你歲月靜好,有的愛情給你一世寂寞。品味不同的愛情,體會不同的辛酸苦楚、哀怨情愁。看他們的愛情故事,悟自己的人生哲學。愿他們的眼淚,成為你愛的力量。
洛青辰 ·文集 ·8.7萬字
“大家書齋”以“名家經典”的形式組合而成,匯集了中國現當代文學、歷史、教育、哲學等人文社科領域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內容短小精悍、可讀性強,有游記,有散文,有雜文,亦有學術普及性的作品。這些作品皆為各學科領域久負盛名、家喻戶曉之作,對于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提升讀者的人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會大眾書架的暢銷長銷圖書。本書是陶行知在擔任上海《申報》顧問期間,在“自由談”專欄中所發表的一百多篇雜文的結集。
陶行知 ·文集 ·6.3萬字
我最喜歡看兩只猩猩打架了,它們打架的樣子好有趣,就像在撓癢癢。打著打著,哪還會有什么力氣啊?笑都要笑死了。最后啊,就抱成了一團。我對媽媽說,電視里的這兩只猩猩是好朋友,它們誰也不想打過誰,就是在一起打著玩。我們男孩子打架可不是這樣。我和蔡澤陽就喜歡打架,我們胳膊打胳膊,拳頭有時碰在一起會很疼。有一次,他把我的拳頭打得都沒法寫字了。寫出的字,胡老師說像是螃蟹爬的。媽媽,你摸我的脖子,我一點也不會癢的。我把嘴巴閉得緊緊的,手也攥成拳頭,站得直直的。
王涂鴉 ·文集 ·10.5萬字
《一束往事的追憶》作者俞灝東、楊秀琴以隨筆的形式,追憶學生時代的恩師。講述參加學運的艱辛及親歷開國大典的喜悅。懷念在中央外事部門工作期間接觸到的周恩來、張聞天、習仲勛等領導人和龔澎、鄧拓、季羨林、姜椿芳等著名人士,許多往事栩栩如生,歷久彌新。
俞灝東 楊秀琴 ·文集 ·6.6萬字
《東方奇人傳》是一部報告文學集,文中對新型的農民企業家,對于有卓越眼光的創造發明的支持者,對于有首創精神和堅韌毅力的黃河大橋的設計者,對于氣功大師神秘的功法及魅力……進行了一個一個深入地探尋和挖掘。這本報告文學,還有一個明顯特征,即他不像一些“社會問題報告文學”那樣,較多停留于一般理性的思辨和浮泛的個體熱情之上,而是努力去把握形象,刻寫人物,為一個一個東方奇人塑像,將他們神奇而曲折的成長經歷和動人故事活現于紙面,因而有相當的形象魅力和感人之處的。編輯推薦: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劉玉民傾情力作!塑造了東方奇人群像!打破長篇小說的局限!看作者如何用另一種文學形式深入生活!
劉玉民 ·文集 ·15.3萬字
這是一本徐志摩的書信日記集,從中可以窺見徐志摩的真實點滴。書中收錄了志摩寫給梁啟超、胡適、梁實秋以及張幼儀、林徽因、凌叔華、陸小曼等人的信札,還有志摩留下的部分日記,既能滿足讀者的八卦欲望,又具有突出的文學色彩。愛、美、自由是志摩終其一生的理想追求,他為之生,亦為之死。全書配有大量精美插圖,全彩印刷,裝幀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徐志摩 ·文集 ·1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