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1)
張賢亮
如今,人們提起書記、省長、主席、主任種種職務,一般只會想到是黨和國家行政架構中的級別、官銜或符號,往往忽略在這個級別上,在這個官銜下,以這種符號為標識的某一個人,其實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性有情的人。“公務員”不只從事“公務”,這支隊伍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私人空間,即使在他從事公務時,也會有他真性情的流露,而他在公務上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個人性情和素養決定的。我認識啟智同志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算來已經二十多年了。那時他還是一個“小官”,而我在作家的職稱上已被公眾加了“著名”二字,并“榮任”了寧夏文聯主席。那年,王蒙千里迢迢從北京來寧夏看我,我們一起游覽銀川附近的幾個市縣,到了吳忠。當時在吳忠市工作的啟智同志聞訊趕來看望我倆,我們三人在吳忠市的招待所暢談甚歡。文學、藝術、歷史、寧夏的掌故和未來的前景等等,天南海北,聊天的范圍廣泛。談到契合處撫掌大笑,有相見恨晚之感。啟智同志走后,王蒙說:“想不到這小地方還有這樣的人才!”我和王蒙都比啟智同志年長,王蒙回去不久就被中央任命為文化部部長,吳忠比起北京當然是“小地方”了,他有資格發出這種居高臨下式的感嘆。
果然,用《三國演義》中的話說,啟智同志“非百里之才”,幾年后,他就調到銀川,主管寧夏的宣傳工作。應該客觀的評價,寧夏這個“小地方”雖然面積不大,人口較少,經濟發展又較為滯后,但文學藝術作品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影響,中國文藝界一致公認,在全國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排行中,寧夏是處于中間偏上位置的。這樣的成就足以讓寧夏人感到自豪,而這是與啟智同志對寧夏文學藝術人才的愛護與支持是分不開的。
啟智同志是個性情中人,言談直率,表現了他的胸懷坦蕩,行事果斷,表現了他以人民利益為重的人生宗旨。他的詩里,常見“辛勞為酬家鄉情”、“百姓何時露笑臉”、“報定終生為民搏”等表露情系于民的詩句。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貫穿著“學而優則仕”的選拔人才制度,所以古今官員皆是文人。一部中國文學史中的大詩人大文豪幾乎沒有一個不同時是當時的官員,高至丞相小到縣吏。他們的詩文中,當然有許多憂國憂民之作,“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一向是中國文人的優秀傳統,但極少有當政者將他轄區內發生的災禍入詩的。因而,當我讀到啟智這部詩集收錄的《“2·5”特大交通事故記》時怦然心動,不禁肅然起敬。那場發生在寧夏同心縣的交通事故是偶然的突發事件,這種事故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非常普遍,有的傷亡人數更多。從行政上說,處理妥善并引以為訓,進一步加強交通管理已屬盡職盡責。而啟智同志卻有更深一層的感情上的觸動,寫下了“車禍猛于虎,其情其景,令人傷痛,難以忘懷”的前言并成詩一首。表現了啟智同志雖是現代的“公務員”,又深居“廟堂”之上,其風骨卻繼承了中國文人優秀的傳統心態。
我們現在奉行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及“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等等原則,實際上都能從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中尋找到淵源。我們說我們建設的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現代中國的“國情”不過是中國歷史的延續而已。所以,現在要當一個好“公務員”、“好官”,首先就應該是一個繼承了中國古代優秀文化傳統的文人。我以為,啟智同志在行政事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政聲,是和他本人內在繼承有豐富的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素養分不開的。也就是說,啟智同志骨子里還是一個文人,一個學者。
“詩言志”;“詩之基,其人之胸襟中也”;孟子又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萬章下》)。我因為“知其人”,知“其世”,所以讀啟智同志的詩倍感親切。啟智同志這部詩集里有一部分詩是游覽國外時觸景生情而作,但詩中極少單純的景物描繪,其情多于景、重于景,偏重于從文化與歷史的角度思考而發出感慨,所以有的詩句令我感同身受。
我不能說啟智同志的詩在技巧上已經達到成熟,其中有些句子在平仄韻律方面都需進一步推敲。但“文如其人”,文人一旦處于“廟堂”,自有其廣闊的襟抱,作文時常常會逸出文章的規則,只顧達意而不拘小節。近年來,學者研究毛澤東詩詞時,也發現許多地方不合平仄韻律,犯詩之大忌處也不少,可是不能因此就貶低他詩詞的藝術性與境界的高度。啟智雖然不能和毛澤東相提并論,但正如《淮南子》中說“以近論遠,以小知大”,這里面的道理是相通的。《孟子·萬章上》中說:“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讀者如果能不拘于詩句本身,用自己的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這就對了。啟智同志在賀政府大樓落成一詩中寫道:“五年功過何足論,評說只在青史間”,確實,區區“五年”在人的一生中真如白駒過隙,“逝者如斯夫!”這里,我舉清代一位不出名的詩人的一句詩:“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送給啟智同志。文章即使“草草”,也是“千古”事。“仕宦”別說“五年”,“十年”也不過“匆匆”而已。二十多年前,我和王蒙在與啟智同志聊天時就發現他有豐富的學養,淵博的學問功底,我希望他一邊“仕宦”一邊做學問,一直保持中國文人學者的本色,那他對人民群眾的貢獻就會更大了。
Preface
Zhang Xianliang
When we mention about such titles as Party Secretary,Provincial Governor or Chairman,we just mean they are government officials with different ranks.But on contrary,we neglect a fact that although possessing these titles,people of this group are still common ones with blood and flesh.Frankly speaking,although serving posts as a "public civil servant ",any "public "people still have their own time.And in time of conducting public affairs,people of this group could also express their personal feeling and emotions.From my perspective,whether people belonging to this group end in success or failure in political career is chiefly depended upon their personal characters and dispos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