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之悟
1965年,為了尋找“讓-路易·勒布里·德·凱魯亞克”這個名字,凱魯亞克只身前往巴黎。在巴黎(還有布列塔尼)的10天當中,他像個孤獨旅者那樣,漫步在杜伊勒里花園筆直的林蔭道,跨越熱鬧非凡的塞納河上晃動的橋梁,聆聽圣日耳曼德普雷教堂的《安魂曲》,同時邂逅了各種各樣的人:藍黑頭發、綠眼睛的布列塔尼人,門牙有縫隙,正好嵌在可舔可吻的雙唇中;溫柔女郎酒吧的侍者,不停地跟他說著“巴黎腐爛了”;像拿破侖那樣帶著雙角帽的警衛,佩著刺刀,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點燃一個煙蒂……然后某個時刻,他獲得了某種啟示,某種改變了他、能讓他在接下去7年或更長時間里按那樣的模式生活的啟示,確切地說,是“悟”:即“突然開竅”“突然覺醒”,或者簡單點兒,就是“眼睛突然睜開”。正是懷著這樣的頓悟,凱魯亞克為我們娓娓道來這一場醉人的巴黎之旅。
·4.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