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四輯,收錄的文章均以愛為背景,展示人與人、人與自然、自然萬物之間的依存和關照。一物一屋一村莊,愛山愛水愛萬物,萬物有靈、萬物有愛,愛在山水人事間。在鄉愁里品味人生,在自然萬物里追尋溫暖和愛戀。用愛感化人間、用愛溫潤人生。愛是山谷里的風,愛是村頭飄蕩的炊煙,愛是莊稼地里的情話,愛是日月星辰間的輪回,愛是山川河流里的秘境。村莊和莊稼地里隱藏著一個有愛的江湖,有愛的世界。
趙鋒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本書稿是作家胡冬林先生的散文作品,講述在長白山原始森林中馬鹿群的故事。在長白山深處,強壯的鹿王被獵人追擊,聰明的它利用冬眠的熊嚇走了獵人,此后在鹿王和獵人的多次遭遇中,彼此斗智斗勇,最后獵人把鹿王逼到了絕境。可是鹿王不肯把自己的身體留給人類,自己跳崖自殺了。獵人在最后一刻,也對鹿王心生敬佩,選擇放下獵槍。故事留給讀者清新的閱讀體驗和深刻的內心思索,是一部優秀的自然文學佳作,適合青少年閱讀。書稿配有11幅根據情節而來的插圖,使讀者如同身臨其境。
胡冬林 ·現當代隨筆 ·4.1萬字
本書選入《剪網》《漸》《藝術三昧》《山水間的生活》《自然》《兒女》《閑居》《從孩子得到的啟示》《憶兒時》《白象》《佛無靈》《還我緣緣堂》《告緣緣堂在天之靈》《中國就像棵大樹》等文章,展示出豐子愷關于文學、藝術、哲學、生命、戰爭、人生等方面的思考,書中配有多幅豐子愷各個時期的照片及其漫畫作品為插圖,提升讀者閱讀的樂趣。本書將自然無飾的言語和詼諧風趣的圖片相結合,展現出豐子愷關于人生、生活的信步從容的姿態。
豐子愷 ·現當代隨筆 ·15.8萬字
本書為著名作家肖復興的全新散文集,全書收錄了作者新作散文45篇,并附錄新作格律詩,配以作者手繪圖。散文、詩歌、繪畫,豐盈了作者囿于家中的漫長時光,這些愛好結出了果實,以這本《記不住的日子》呈現給讀者。書中有作者對生活的感悟,有對過往的回憶,有日常讀書后的感悟,也有對親人友人的思念,作者用他生動的筆觸記錄平常日子里自己的所讀所感、所思所悟、所憶所嘆。文筆清新獨到,內容通俗曉暢,以簡單的語言生動表達生活之中蘊藏的意義。從他親切樸實的敘事中,能體會到作者對生活的熱愛。生命中似乎有許多平凡得記不住的日子,作者說:記不住的日子,也是生活。作者從細微處著手,記錄平常日子里的思考,呈現生活的紛紜和人物的多樣,在這些記錄中,可以感知時間的力量和歲月的悠長。
肖復興 ·現當代隨筆 ·11.9萬字
《深思與省悟》一書是梁漱溟長子梁培寬先生,編選其父文稿三十余年,從讀過的無數文章中,精選出印象特深、一讀再讀、不忍釋手的四十篇,并親自為每篇撰寫了編者導言。
梁漱溟 ·現當代隨筆 ·5.8萬字
臺北有一種詭異的胭脂體味,仿佛一塊混合各式花精的香膏,無意間掉入發皺的廢池塘,慢慢在雨淋日曬中舒放,活起來,云騰騰地蒸出妖霧,學會俘虜路人,讓他們在狂野與守舊之間受苦、在混沌與清明中輪回、癡戀與遺忘里纏縛、在神圣與庸俗的夾縫喘息、背棄與歸航間躑躅、在絕望與憧憬中不斷匍匐。書中大量記錄了一個尚未根治飄泊宿疾的中年靈魂“我”在名為“臺北”城市里的見習生涯。從《胭脂盆地》開始,簡媜將關注的焦點從早年抒發個人經驗的內省,轉向對城鄉差距、浮世人情的觀察。
簡媜 ·現當代隨筆 ·6.8萬字
本書是作者近年來的學術和文化領域方面成果的結集,44篇,共25萬字,全書內容歸屬史學與文學類,落墨于“文史之間”,以深入淺出,明白曉暢為特色。大體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并以某一篇名作為小標題。一、“守望”:收文12篇,是關于中外史學的一些思考,而側重對西方史學的思考。但述史體例大多文學化(散文化)了,屬學術隨筆之類。二、“無花果樹下”:收文12篇,這些篇什集中反映了這一兩年作者“不務正業”,屬于跨界于散文創作而又情系學術的一些文章。三、“長相憶”:收文8篇,散文體裁,多為對士林交游往事的追憶。四、“讓克麗奧走向坊間”:收文11篇,含括近年來的書評、序文等。
張廣智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你提出分手,顯得那么平靜,不帶一絲惋惜。當你來到我的身旁,我發現,平靜的你是如此的美麗!真的想抱住你,吻你……但我不能!你知道嗎,你的這份美麗讓我憑添了許多痛苦?我拽著我的心向你近似乞求的說:“不要離開我,好不好!不要分手,好不好!不要傷害我,好不好!”你仍然是那么平靜……難道你就不知道那是我在傷痕累累的苦痛中的掙扎嗎?你就不知道那是為了守住我那份唯一的愛情而做出的哀求嗎?你就不知道那是一個男人為了挽救愛情而情愿跪在你面前的請求嗎?難道這次你就真的把美好的事物一點點撕碎了給我看嗎?你就真的在你曾經愛過的人面前焚毀他的愛情嗎?難道你就一點都看不出我已經是用最后的力氣強支撐著自己不要倒下嗎?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5.8萬字
林中洋長期生活在德國,對那里的人民和歐洲這塊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在長期的生活工作中,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和特色的表述,使得《我在德國這些年》成為讀者了解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人民的思想、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的窗口。作者因多年的寫作經驗而使她在描寫寫作對象時帶著強烈的典型性。作者長期進行散文創作,而使得作者的寫作更加細膩生動。
林中洋 ·現當代隨筆 ·9.2萬字
本書是廬隱的散文精選集,收錄廬隱散文代表作《東京小品》《離開東京的前一天》《文學與革命》等,所選篇章側重于抒情,敘事;題材大至社會、人生,小至離情、花草;風格既有雄渾、酣暢,亦有委婉,含蓄,廣采博取,兼容并包。她的作品帶有濃厚的自敘色彩,語言流利、自然、真切,纖細而不失酣暢廬隱的散文作品既是中國新文學的寶貴財富,又是我們了解那個時代透鏡。通過本書能讓讀者更好地了解廬隱作為我國現代著名女作家的心路歷程,了解她的文學創作成就。
廬隱 ·現當代隨筆 ·11.4萬字
《半畝荷塘留清夢》收錄了朱自清先生的46篇經典散文。這些散文在內容上或是寫親友間的交往、家庭里的瑣事,或是寫真實的見聞和感受,或是發表真實的議論,雖然題材上較為狹窄,但是思想內涵極為豐富,包含了作者對社會與時事的思索以及對生活的獨特理解?!栋氘€荷塘留清夢》中作品構思精巧,文筆秀麗,語言質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創作面貌,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可讀性。
朱自清 ·現當代隨筆 ·11.9萬字
《精神之魂:趙鑫珊隨筆》主要內容:我交的朋友,不論男女老少,個個都很“性格”。在我的文友中,數鑫珊兄最奇特。他那凝視星空、超然物外的神態,總讓我感到他是一個從天上掉下來的外星人。身為哲人,這些年趙兄開辟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他將哲學散文化,用散文來包裝哲學,透過人的日常生活的感覺去探尋人的本源,尋覓人生的意義和詩化結構。他的散文其實是他的心靈的日記,有著他獨特的語言個性。語言個性就是“講自己心里流淌出來的話”。沒有人的個性就沒有文的個性。富有個性的語言,是與作者心靈感受的獨特和氣質的獨特分不開的。語言個性,既決定語言的“撞擊力”,也決定散文的“張力效應”。
趙鑫珊 ·現當代隨筆 ·14.9萬字
那些花兒都還在吧?那些花兒都老了吧?我不禁想起那時的歲月,是??!回憶已經在那時定格,那時的歡笑,那時的愛戀……我沒有向別人傾訴,因為我早已習慣這樣的孤獨。光與流云一起消逝,黑夜的來臨開始撫慰我的內心。蜷縮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靜,那么靜。我試圖找到自己的方向,卻又那么無能為力。我只知道我在循著這條路漫步。路燈灑下的光那么明亮,而欣賞的人卻只有一個。風呼嘯著,長發在風中搖擺。我的雙目已經干涸,卻執著地望著前方??v使我極目眺望,我只能看見遠方的一條黃線,星星點點閃爍著醉人的光芒。我知道,我的心底還是那單調的灰色。夜,依舊這般地靜,夜里的人,依舊是一個人。關于愛情、夢想、追星、成長、感悟的散文集。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8萬字
這部散文集收錄了作者2019年以來創作的六十余篇作品,關涉親情、友情、愛情,文字飽含著從皮囊到靈魂、從人文到人性、從異鄉到故鄉的款款深情,展現了作者美好的精神品格、獨特的人格氣質,定格了作者贊美和追求真善美的心路歷程,是作者以教師、新聞記者、心理咨詢師、作家等多重角色觀望世界、思量人生的個性化記錄與表達,文字氤氳或濃或淡的智慧、哲理、暖意,韻味悠遠綿長。
王利萍 ·現當代隨筆 ·7.5萬字
季羨林經歷過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的跌宕起伏。然而先生的一生,不爭不辯,不怨不艾,滿懷天真,執著自己的執著,安于當下。是世界上僅有的精通于吐火羅文的幾位學者之一,同時又用質樸的文字向世人傳達一個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歸處。
季羨林 ·現當代隨筆 ·10.2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兩年創作的詩歌和散文。作者感恩時代賦予的幸福生活,除了工作時盡職盡責,與人相處時善莫大焉,也想用神奇的漢字記錄下來,梳理編織成一首和樂的歌曲,能自娛,也娛人。所以把十幾年來,尤其是近兩年的詩歌、散文編輯在一起,不揣冒昧,和大家共享。文章內容平淡真實,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十分適合大眾讀者閱讀。
王克彥 ·現當代隨筆 ·3.2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來創作的部分文學作品。純情真摯、清新秀美是它們的共同基調。內容豐富多彩,整體記錄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展示了真實的自我。大部分作品情感豐富,文字清麗靈動,讀來如惠風吹衣,荏苒留香。作者喜歡純真,喜歡誠摯,熱烈又深沉的愛,體現在這本集子中,可謂美不勝收。
陳平沙 ·現當代隨筆 ·5.1萬字
600萬冊暢銷書作家蔡崇達,繼《皮囊》《命運》《草民》后全新力作,講述閩南小鎮里,童年黑狗達與6個小動物的成長陪伴故事,交織阿太、爸爸媽媽以及鄉親鄰里的瑣碎溫暖。笑中帶淚的講述中,我們會理解:在孤獨漫長的時光里,這世界永遠想以某種方式陪伴你,和你交朋友。獻給所有渴望關懷的敏感小孩,獻給所有孤獨無根可依的大人,讓每個人最終找到心安之處。
蔡崇達 ·現當代隨筆 ·8.3萬字
本書稿是中華杞鄉文藝叢書八卷中的一卷。書稿編錄了十余篇與枸杞相關的作品。作品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展示了枸杞之鄉的人們辛勤勞作的豐碩成果,并再一次向世人的展現了枸杞之鄉的精彩畫卷,表達了作者們熱愛中寧、喜愛枸杞的感情。
王海榮編 ·現當代隨筆 ·6.6萬字
《書的誘惑》收入黃仕忠教授求學、讀書、懷人、尋訪文獻等的隨筆、序跋文數十篇,并“附錄”新聞報道和鄭尚憲教授為《中國戲曲史研究》所撰序言各一篇。本書所收文章涉及黃仕忠教授求學與探索學術道路上的感悟與思考、對師輩學者的追記,以及在海內外尋訪稀見戲曲類文獻的經歷與整理出版過程、日本學人近代以來在中國搜集尋訪文獻的故實等,在整體上輕松活潑的文字中,處處可見其身為學者的學術成長經歷及嚴謹求實的學術感悟,可以為讀者全面了解和認識黃仕忠教授的治學經歷與學術思想發展提供鮮活的資料,也可經由文字對黃仕忠教授學術之外的生活溫情有更多的體會。本書在寫作上既有學者的謹嚴,也有學術之余輕松愉悅的日常之思,總體內容豐富、文筆輕快,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黃仕忠 ·現當代隨筆 ·16.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