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寄堂叢談——新文學論說集》是關于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專題研究論集,對魯迅的《狂人日記》、茅盾的《春蠶》和《子夜》、柳青的《創(chuàng)業(yè)史》、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和格非的《望春風》等小說有別開生面的解讀;對馮至、劉夢葦、老舍、廢名、何其芳、錢鍾書、卞之琳、吳興華及朱英誕等人的詩文及相關文獻,也有獨到的發(fā)掘和精細的解析。
解志熙 ·現當代隨筆 ·28.7萬字
有著多年健康節(jié)目與情感類節(jié)目主持經歷的悅悅,通過36個小故事,講述了她這些年所路過的人間喜劇。十年來,悅悅穿梭于舞臺和醫(yī)院之間——現實十分富有戲劇的兩站,一站是人們在鎂光燈下圍繞功成名就的奔襲,一站是人們在生死與健康之橋的殊死一搏。她目睹或親歷了那些關于愛、孤獨、健康、相遇與分別的故事,感受到令生活變好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面對時的心態(tài),從故事中察知,如果人生明白了愛、孤獨、死亡,那人生即明白了大半。這些故事,在你捧起一杯花草茶的夏日午后被她娓娓道來。
張君娜 悅悅 ·現當代隨筆 ·7.7萬字
《做一個內心明亮的人》是資深媒體人、作家、獨立書店Jetlag創(chuàng)始人【烏云裝扮者】繼《我很好啊,媽》之后的全新隨筆集。跟著烏云一起去世界各地旅行,透過烏云的文字看那些好玩的事情和人。29篇關于旅行、生活、城市與人的文章,29個奇妙世界的隱秘側面,獨自上路,感受每一次陌生、冒險、奇遇、別離……關于書店與閱讀、關于媒體行業(yè)、出版行業(yè)的觀察與思考。專文披露《那不勒斯四部曲》出版背后的故事。打開文藝青年的世界。
烏云裝扮者 ·現當代隨筆 ·10.5萬字
這本書選取了老舍先生的一些經典短篇小說和散雜文作品。這些作品多取材于市民生活,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沖突,挖掘對人們生存、命運的思考。這些文章或描寫城市平民的生活軌跡,或書寫知識分子的生活趣事,或描摹生活見聞,作品充滿生活情趣,文筆細致入微,更貫穿著老舍先生一貫的幽默風格,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體味人生哲思。老舍的創(chuàng)作受益于民間文藝的影響,他的作品從形式到內容都雅俗共賞,突破了知識分子的狹小圈子,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眾化、通俗性等特點,為廣大民眾所喜愛。
老舍著 老樹畫畫繪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在中國,北大、清華是家喻戶曉的高等學府。北大,起步于戊戌變法中改革派創(chuàng)建的京師大學堂。在20世紀20年代,它匯聚了中國幾乎整個知識分子精英群體。“北大精神”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某種精神。清華,最初是用庚子賠款建成的留美預備學校,經過歷代校長的抗爭和建設,終成獨立大學。清華貫徹“通識為本,專識為末”的教育理念,要求學生具備自然、社會、人文多方面的廣博知識。可以說,自清末建校以來,這兩所大學就深刻影響著中國社會,塑造了中國的近現代史。本書從北大紅樓、清華工字廳開始講述,涉及民國時期的學生運動,全面抗戰(zhàn)時期風雨飄搖的西南聯(lián),內戰(zhàn)時期各方勢力的博弈,故事中有大師,有學子。無論在什么時期,北大和清華的學人都以其洞見卓識和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為國家的生存與民族的發(fā)展貢獻著力量。
阿憶 ·現當代隨筆 ·7.3萬字
本書精選1911年以來關于國內外知名學者撰寫的關于四川十大歷史名人之一的蘇軾研究的經典文章,匯集老中青三代學人,展現每一代學人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徑上的推陳出新。同時所選論文涵蓋歷史、考古、文學、科技等多個學科,以此梳理和綜合多年來學術界對蘇軾的研究成果,并由分冊主編精心撰寫導讀、研究綜述和研究目錄索引,為后學研究提供指引。
李大明主編 ·現當代隨筆 ·31.3萬字
本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了作者在古巴、墨西哥兩地旅行的見聞與感受。在堅實的地面上行走,與草根階層的人們接觸,書中走心的文字和圖片,有別于純粹的游記,記錄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向讀者展示了古巴、墨西哥兩個神秘國度的美好風情。
侯萍 宋蘇晨 ·現當代隨筆 ·14.8萬字
本書以作者對舊時京城生活的回憶為主線,真實再現了許多已經消失了的老北京的生活樂趣、老北京人講究地道的性格特征。書中配有的大量手繪線圖、照片圖片,將眾多業(yè)已失傳的工藝和舊時的玩意兒再現出來,可謂圖文并茂,相輔相成。因此,這本書對于希望了解過去的歲月,了解祖輩的生活的讀者,特別是年輕的學生來說,是一本有用又有趣的書。
王世襄 ·現當代隨筆 ·14.8萬字
《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是治愈系作家盧思浩隨筆作品集。無論今天多么渾濁不堪,明天依舊會如約而至。你僅有的能把握的是變成很好的自己。本套書講述的都是一些瑣碎的片段,身邊真實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訴說,或者天馬行空地做夢,使讀者可以從中收獲微小的、錯綜復雜的、細枝末節(jié)的感動,得到一種共鳴和安慰。作者以治愈的風格和平實的文字打造溫暖的主題,讓讀者從書中得到慰藉。在需要力量的日子里,有個人出現,那么謝謝你。盡管你聽不到,盡管不知道未來的你會去哪里,都感謝曾經遇見你。如果我恰好路過你身旁,給了你一些力量,那么也不需要客氣。有些人相遇,就是為了告別。往后的日子里,我們都要不辜負自己。盧思浩從17歲開始寫文,他總是嘗試用最真實的文字記錄下身邊每件美好的事。他說:“只要心里有光,就不用害怕黑夜。”這套真誠的書用溫暖的文字告訴你,不懼怕黑夜,是因為心里有光。
盧思浩 ·現當代隨筆 ·19.6萬字
一日三餐、四季吃食、江南風物。樸素的食物,是人間至味。人生的樂趣,在這一日日的光陰里,樸素的日常,蔬菜、瓜果、飲食,以及細枝末節(jié)的事物上。煙火俗世,故土舊物,是這樣可親,也最令人迷戀陶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雖居于鬧市之中,然而一顆心靜下來了,亦如歸隱深山。滾滾紅塵,婆娑世界。如何讓自己持有一顆歡喜心,不焦慮,不浮躁,不彷徨,不迷茫。也許,這本書會給予你一些啟示和答案。
簡兒 ·現當代隨筆 ·8.8萬字
《中國二十問》是央視“面對面”欄目主持人古兵的記錄之書。本書分四部分,選擇了古兵對社會新聞、國家決策、文化、體育四個領域的熱點人物的訪談,既有轟動一時的大案、要案的主要當事人,也有普通民眾,更有相關領域的名人名家。作者通過文字和影像,表現出目前社會時代的剪影和切面,讓生活在不同層面的人們去了解這個時代的真實印記,讓讀者能以批判的視角來思考生活、探究藝術、關注社會,發(fā)人深省。
古兵 ·現當代隨筆 ·14.9萬字
賈平凹十一部作品橫跨鄉(xiāng)土魔幻、時代裂變與靈魂叩問,構筑中國當代文學的“秦嶺山脈”。從《廢都》到斬獲茅盾文學獎的《秦腔》,從野性迸發(fā)的《懷念狼》到血色浪漫的《極花》,賈平凹用魔幻的筆鋒解剖現實,以悲憫的視角追問永恒——在這里,遇見一個民族靈魂的震顫與回響。
賈平凹 ·現當代隨筆 ·311萬字
這本書中涉及的作家有三毛、張愛玲、沈從文、木心、谷崎潤一郎、紫式部、布羅茨基等俄國作家、杜拉斯、波德萊爾;導演則有宮崎駿、小津安二郎等,涉足的國家或城市是西班牙、日本、土耳其、威尼斯、南印度、越南、巴黎、舊金山。基本的調性,是很符合文藝青年的口味。
李黎 ·現當代隨筆 ·10.7萬字
收錄許地山散文、書信、序跋、講演、文論等作品,如《空山靈雨》《無法投遞之郵件》《無法投遞之郵件(續(xù))》《危巢墜簡》《上景山》《旅印家書》《讀書談》《牛津的書蟲》《民國一世》《青年節(jié)對青年的講話》《國粹與國學》《造成偉大民族底條件》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許地山的散文精煉雋永,質樸清新,富含哲理,兼具濃郁的異域色彩,他借自然的實體,邊描寫邊議論,來寄寓他對人生的理解;寫現實身邊所發(fā)生的事情,常以記事始,而以自我的哲理升華終;寫夫妻生活小景,相互理解或體貼,充滿人間濃郁的真情深意。
許地山 ·現當代隨筆 ·18.3萬字
本書講述在新疆緩慢而溫和的生活。守在一條河邊,約會二十四節(jié)氣。穿過尋常巷陌,細品人間滋味。在人生的中途,遠遠眺望。全書充滿濃郁的人間滋味,細數尋常生活中細碎的美好,與讀者分享簡單平實的快樂。
蔡立鵬 ·現當代隨筆 ·13.8萬字
明萬歷末年至清康熙初年,文學社群數量達到歷史高峰,對當時的文學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本文考察了“社群文人群體運作方式”這一明清特殊文學樣態(tài),具體分析了此期社群對當時文學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分別從文人心態(tài)、文學復古、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風氣、影響文學的媒介性等方面對文學社群與文學的關系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張濤 ·現當代隨筆 ·40.4萬字
一念之差,人生徹底逆轉!有人因為一念想錯,導致幸福人生徹底顛覆;有人則因為一念轉變,最后絕處逢生,迎來幸福曙光!無法控制和自主自己的心念,導致身不由己,睡眠、工作、學習難以順心!心念由潛意識生成,往往不受顯意識制止,刻意阻止,反而頭脹或者頭痛!心念每一剎那只有一念出現,永遠不會有二念同時升起的現象。當覺知心感受到某一個心念時,這個心念其實早已升起,猶如看到天空燕子時,燕子已經飛過頭頂上方。潛心研究自己和他人的四個意識層次,心念止念,自由自在!
亞諾 ·現當代隨筆 ·4.1萬字
本書以傅雷長子傅聰的留學打拼經歷、情感婚姻之路為主線,精心選編傅雷夫婦與傅聰及彌拉的往來家信,內容偏重“人倫日用”,突出傅雷“真誠待人,認真做事”的“做人”準則,少了文化藝術的長篇論述,多了日常生活的短小故事。這份兩代人雙向交流的文字實錄,嚴肅不失親切,深刻不離日常,以小見大,樂在其中。它不僅反映了親子交流的重要,也利于青年學子在閱讀中理解父輩、增進溝通。書中珍貴照片、樓適夷初版代序、傅聰家信及英法文信為獨家版權,2017年不隨傅雷著作權進入公版,其他任何家書選本不能收錄。作
傅雷 朱梅馥 傅聰著 傅敏編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汪曾祺的散文創(chuàng)作大致可分為:記人事,寫風景,談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魚蟲、瓜果食物等。因為他不僅喜歡品嘗各種小吃還喜歡親手做各種美味佳肴,寫小吃的特色、掌故、做法等,講的從容閑適,讀的人則津津有味,滿嘴噙香。用真實細膩的語言,表達了無限的生活熱情和雅致的韻味。這本書著重從這個角度選取他的散文,其中有《故鄉(xiāng)的食物》《五味》《食豆飲水齋閑筆》《魚我所欲也》《手把羊肉》《菌小譜》等等佳篇。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0.5萬字
作者罹患世界罕見癌癥透明細胞肉瘤,在與癌癥抗擊的五年半時光里,多次游走在生與死的邊緣。在臨終病榻上編輯整理近年來的部分文章成為本書,分享自己對于生命、愛情、家庭、教育特別是讀書、思考的人生感悟,啟發(fā)讀者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和生活空間里獲取最大化的幸福感與人生價值。
魏延政 ·現當代隨筆 ·1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