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主要為陳從周先生1987年至1989年的散文和書信,是繼《書帶集》《春苔集》《簾青集》之后的第四部隨筆、小品文集。其中記述了當時陳老與昆曲界的往來情誼,以及一些淺顯的園林學說理散文。陳老力倡文理想通之道,以學者的睿智,詩文家的靈感,博古匯今,縱筆書懷。談景,抒情,懷人,言之有物,每篇自成一世界,別有洞天。文字婉約清麗,蘊藉含蓄,見解獨到精辟,意境幽深。內中可透映出陳老對傳統文化的深厚理解、對祖國山河和故鄉的深長眷戀。
陳從周 ·現當代隨筆 ·10.4萬字
《談園錄》是中國園林學大師陳從周先生的經典之作,匯集了他多年對園林的深入研究與獨到見解。本書從園林的靜觀與動觀、山水布局、植物配置、建筑風格、裝飾細節等多方面,全面剖析了中國園林的造園理念、藝術手法與美學追求。陳從周先生以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深厚的學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輔以大量園林名畫,將園林的精髓娓娓道來,讓讀者輕松領略到中國園林的獨特魅力。同時,書中還關注現代園林發展,對園林保護、修復及設計等提出寶貴建議,強調歷史傳承與創新發展。《談園錄》不僅是園林愛好者提升審美鑒賞力的佳作,也為園林設計者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與靈感,堪稱園林領域的經典著作,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與實用意義。
陳從周 ·現當代隨筆 ·2.4萬字
《知知的大院子》是著名作家劉亮程與小孫女知知“你寫我畫”,全家合作完成的一本小書。二十篇優美純凈的故事,童趣手繪,講述愛與成長。姥爺家的大院子在天山腳下的村莊里,有古老的大樹、神秘的小路、各種蔬菜瓜果和可愛的小動物。大院子是知知的小宇宙,也是她探索世界的起點。書中的每個故事都像一幅小畫,捕捉著童年蕞美好的瞬間:打沙包,捉迷藏,看風領走雪地的腳印,和蟲子一起趕路,與一只貓頭鷹的友誼……姥爺很少給知知讀書,而是帶她“下地”,拔蘿卜,打杏子,栽木柵欄……姥爺說:“孩子到世上,首先是來親身感受陽光雨露,親眼看自然萬物的。”姥爺寫故事,爺爺畫風景,太奶奶添花,知知繪奇想。這本啟人心扉的小書,可以喚起每個人心底那個“童年的大院子”。世界即使被大人看過無數遍,也永遠需要用孩子的天真之眼再看一遍。《知知的大院子》是大人給孩子的美妙之書,也是孩子給大人的天真之書,相信你和你的孩子都會喜歡的。
劉亮程著 李興駿 柴楓林 知知繪 ·現當代隨筆 ·9382字
本書是張祥龍先生新近編著的一部隨筆集,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期待儒家再臨”“賀麟恩師思想闡發及受教追記”“品味人與思”“中華之大美”和“中西比較視域中的哲學與儒家”。該書較全面地記錄了作者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一些生活經歷和思想上的追求歷程,是其與師友一起在大時代中顛簸后的思考,去摸索人生的真理——仁道。閱讀這部隨筆集,讀者能夠了解張祥龍先生這一輩人所共同經歷的一些事情,對仁道的摸索。或許這些記錄和思考也將啟發和影響下一代人對“仁道的摸索”。
張祥龍 ·現當代隨筆 ·21.2萬字
“地理學人隨筆”系列是國內地理學知名學者的散文、隨筆集,旨在反映學者以地理資源為基礎所進行的人生思考與感悟。本書是該系列中的一本,作者是國內知名地理學者,書中收入其近幾年來的隨筆,內容包括作者關于人與地理、時間與空間、時間與空間、歷史與世界、寫作與生活幾個方面,闡釋了中外先賢和哲人的地理思想,展示了作者對地理學,尤其是人文地理學的一些思考。本書主要內容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地理學海”為作者對地理學的認識、對地理學發展的梳理。第二部分“攜手深海”,作者表達了對地理學的熱愛,以及地理學受其他學科影響和對其他學科的影響。第三部分“巨人之肩”,介紹了我國地理學界的幾位先賢,與讀者分享了其與各位先生交往時的感悟。第四部分“人法自然”,梳理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一些觀點。
蔡運龍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黑夜中不要走有光的路》收錄了31篇生動精彩的音樂人故事,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他們的音樂作品,以及他們的生活與情感世界。在這本書里,胡德夫說:造物主就是把我們放在這里恍游一下,等時間到了就回去了。周云蓬說:愛是沒有一個固定總量的,不是說你先付出一部分就還剩一部分,要全部付出了就沒有了。愛是互相激發的,很少有單向度付出的愛。只要遇到能激發你的人,你還是能喚起新的愛的能力的。萬芳說:我們必須要永遠回到初衷,永遠放掉昨天的挫折和成功,回到干凈的初衷。
小婧 ·現當代隨筆 ·10.6萬字
一本中國版的《人生果實》,借由蔡瀾的插畫師蘇美璐的母親——何淑珍女士思念已逝丈夫的42封書信,探索深藏于時間長河中的愛情瑰寶。生活中細碎的點滴經歷,一年四季的萬千景致,生前庭園栽植的小樹,經由何淑珍的筆端都成了53年愛情不可磨滅的見證。本書給我們還原了一段不被時間改變、不因時空轉換的純粹的愛情故事,這在當今時代、當今世界尤其顯得珍貴與震撼。
何淑珍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本書為張信剛“大絲路行紀”系列的第一冊,著眼于草原絲綢之路這一歷史悠久的文明通道。草原絲路由貫穿歐亞大陸北部的大草原連接而成,東起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西端則是注入黑海的第聶伯河下游地區。這片廣闊的大草原,孕育了歐亞大陸歷史上獨特的文明風景。本書主要依托于作者四十多年的旅行和據此所作研究之成果,行程上萬公里,涉及草原絲路上各地的文化特色和歷史掌故。從內蒙古到寧夏,從貝加爾湖到阿爾泰山,從哈薩克草原到黑海—里海草原……作者有感于草原絲路上多樣的風土人情與地理風貌,用鏡頭記錄下數十年間的時代變遷,以深厚的筆力觀照古今,爬梳不同文明間千絲萬縷的歷史淵源,串聯起一張廣闊浩瀚、流動不居的草原文明地圖。
張信剛 ·現當代隨筆 ·14.6萬字
2021年是北京協和成立100歲華誕。此為一部獻給百年協和與“萬嬰之母”林巧稚及她同輩、晚輩醫生們的書。但這并非紀念集,而為一部有血有肉、充滿感性細節和故事的醫學人文之著。林巧稚帶動與推動了協和婦產科與整個中國婦產科學的發展,是協和乃至全國醫學的一面大旗。作者郎景和先生青年時期為林巧稚的學術秘書,在林身邊工作多年,其醫術、學術及為人處事風格深受林的影響。全書每篇文章體量不大,但有很多可讀之處,如民間對林巧稚大夫有著諸多的解讀,也有一些不符真實的編排:林巧稚對愛情與婚姻的問題、林巧稚拒絕了開國大典的請柬、林巧稚為何不入黨,等等,作者則從林大夫生前與之對談的回憶做了令人信服的解答。書中還呈現出以林巧稚為核心的一代協和人風采,以及張孝騫、林巧稚、宋鴻釗、吳葆楨、葛秦生、連利娟、嚴仁英、朗景和等老中青三代的傳承和發展。
郎景和 ·現當代隨筆 ·7.5萬字
本書開篇梳理了沙龍進入中國的最初形態,分辨它與傳統文人雅集、清談的關聯與差異,并梳理它的歷史脈絡。主體擇取曾樸的沙龍邵洵美的花廳林徽因的太太客廳朱光潛的讀詩會等現代文壇上較有代表性的幾個沙龍的起源和發展為切入點,借助空間的考察來研究現代中國某幾類知識分子的精神文化史,與此同時,從知識分子的視野來觀察沙龍這一特定的都市空間如何在中國興起、發展和衰落,以及它對都會文學、影射小說、中國現代散文乃至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
費冬梅 ·現當代隨筆 ·27萬字
《牛津閑語》主要包括四月、這一天、異國的孤寂、初次購物、復活彩蛋、遭遇警局、初識牛津、賬號申請、惦念、藍天白云、第一次正餐、巧合三則、小陳、第二十天、跳河迎春、五月、彩虹旗飄市政廳、路邊乞丐和街頭藝人等內容。
張克定 ·現當代隨筆 ·6.3萬字
由自由、浪漫、夢想和愛組成的生命是什么樣?理想中的家與生活又是什么樣?十三和阿全的這座小木屋給出了一份答案。在小木屋的日子里,砍柴、養馬、取暖、修家具,一點一點親手建立起一個家,過程是波折的,也是美好的;一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是獨一無二的生活,也是五彩斑斕的人生。全書共4章,分別講述小木屋的故事、小木屋的鄰居、作者的感情觀和暫別草原的不舍之情。作者用溫柔有力、率真炙熱的文字,將生活在呼倫貝爾的小木屋中的思考感悟、生活趣事、風土人情記錄下來,配以生活氣息濃郁、治愈力十足的照片,為讀者呈現呼倫貝爾獨特的人情風貌與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讀者不僅能從書中感受到草原風情的魅力,還能從中看到感同身受的自己。讀完這本書,你會哭、會笑、會被治愈,更會獲得積極向上的生命力。我們都向往著遠離都市的喧囂,回歸自然的寧靜,卻沒有多少人有勇氣邁出第一步。而這座木屋里的生活,不僅是十三和阿全的夢想,也是當今社會許多年輕人心中的夢想。希望讀者能通過本書重拾為夢想和愛而努力的動力。本書適合各年齡段讀者閱讀。
十三 阿全編著 ·現當代隨筆 ·8.1萬字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縣境內的一片山巒,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他們安于山里的一蔬一飯,改造房屋、經營餐廳、研究植物……在未老之前,變成一個深入山林的“無業青年”,用詩意的世界包裝自己的理想,再造內心的大樂之野。本書除了恰如其分地描繪出離的生活外,更多的是接地氣的山居生活狀態的展示,那些游客們表面看不到的趣味和無奈。它們是有矛盾、煩惱、爭執的,也是回歸傳統的、睦鄰友好的、自給自足的。
蔣瞰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納蘭性德在詞中表現出的深情,讓他被后人稱為“清代第一情種”,而他短暫的一生也如他的詞,令人傷感、嘆息。納蘭性德,字容若,又被稱為納蘭容若,是清代最著名的詞人之一,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清初第一詞手””。他的詞作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多抒發個人情感與人生感慨。他的詞集初名為《側帽集》,后更名為《飲水詞》,寓意其詞作中蘊含的深刻情感和自我體悟。本書介紹納蘭性德的作品和生平,旨在讓讀者對其有進一步了解。
楊昭 ·現當代隨筆 ·3萬字
柳永的詞作中,深情與愁緒往往交織在一起,難以分割。他對愛情的渴望與執著,對女性的同情與贊美,對生活的熱愛與關注,以及對仕途、人生、宇宙的感慨與無奈,都化作了詞中深情的筆觸和愁緒的抒發。這種深情與愁緒的交融,使得柳永的詞作具有了獨特的藝術魅力,也讓他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一位不朽的詞人。本書以柳永的生平、仕途與經典詞作為線索,對柳永詞中深情與愁緒進行了淺說,力圖展現出一個擁有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獨特的藝術才華的詞人與他如夢似幻的一生。
楊昭 ·現當代隨筆 ·3.1萬字
本書以李清照的經典詞作與人生起伏為線索,結合歷史背景,將李清照波瀾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希望讀者能從本書中,窺見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才華與人格魅力,銘記這位杰出的文學家。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中除了詞作與詞作賞析外,關于李清照的晚年小傳部分注入了作者的遐想,旨在豐富文章的可讀性,同時以另一種方式致敬這位偉大的詞人。
本書的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啟先生自作的古體詩,第二部分是啟先生書法作品賞析。
愛新覺羅·啟驤 ·現當代隨筆 ·3444字
這是一本有關北京地域文化的書,介紹了北京著名的地標風景區——環境優美、具有豐富人文底蘊的什剎海。本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了什剎海近八百年的豐富歷史和風俗文化,對什剎海地區的每一條胡同的歷史與現狀都進行了深入而翔實的考證。全書配有百余幅精美圖片,文字生動、圖文并茂,全方位展示了這里的道路與胡同,并以此為基點描述了深藏在這里的王府遺存、寺廟、店鋪、名人故居、四合院以及胡同景觀。
徐秀珊 ·現當代隨筆 ·8.3萬字
本書記錄了前丁村人的日常生活瑣事、勞作場景以及在改革開放這一時代浪潮沖擊下,身為社會最底層最普通農民的種種遭遇、生老病死與人生百態。
季美君 ·現當代隨筆 ·19.3萬字
12萬靈動熨帖的文字,書寫我們這一代人細微的煩惱與歡愉。本書是青年作者、網易云音樂熱門情感電臺“阿綠酒館”主播少女綠妖,繼《萬一我們一輩子單身》后全新青春成長勵志隨筆集。在本書中,她寫自己親歷親聞的故事,以犀利、幽默的視角,獨到的思考方式,講述當下年輕人的生活面貌和狀態,將青春里的美好與失落盡數呈現。這里不僅有青春的迷茫與沮喪,更有面對生活的勇氣與希冀。“我的理想還是去尋找生活中的愛和自由,像我的人生信條一樣。我的興趣還是在于緩慢地改變世界的一點點,哪怕只是讓世界稍微多一點兒安慰和希望也好。”愿閱讀本書的你,在看清生活的本質之后,依然能義無反顧地熱愛它。
少女綠妖 ·現當代隨筆 ·1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