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所寫為一個江湖醫生鐵英(也被稱為老殘)在游歷途中的見聞與作為。老殘行醫以糊口,搖著串鈴浪跡江湖。其人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卻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又是非分明而俠肝義膽,同情民間疾苦,盡其所能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隨老殘的足跡所至,我們可以在書中清晰地看到清末山東一帶社會生活的面貌,也能發現發現舊時的一些社會矛盾。
劉鶚 ·古代隨筆 ·19.3萬字
《金樓子》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部重要子書,是研究生活在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大交流、南北民族大融合前夕的蕭繹的思想、生平、著述和齊梁社會歷史的不可多得的直接材料之一。《金樓子》一般是采用札記、隨感的形式,或前引名言成句,后加自己的看法;或借題發揮以闡發自己的思想;或記述史實以勸誡子女;或追敘往事,聊以自慰;或轉志奇事,欲廣聞見;或記東交游,以敘友情等。
蕭繹 ·古代隨筆 ·5.9萬字
江南才子沈復的“絕美情書”,唯美傳記作家桑妮的“如水譯文”!《浮生六記》,薄薄一冊,流動兩百年,是清代文人沈復寫的一本自傳體散文,也是他寫給妻子陳蕓的絕美情書。其以真言述深情,渾然天成、獨樹一幟,而深受后世文人之推崇,自晚清至今,已流傳一百余年,且成為古典生活美學之范本!我們讀《浮生六記》,所為不僅僅是沈復“不染鉛華的靜美”,而更多的是他和蕓的詩意生活,纏綿情深。
沈復 ·古代隨筆 ·7.6萬字
這本雜文集,收錄了近兩年來的文章,多發表于頭條號和微信公眾號。內容包括,詩詞介紹,生活隨感,影評,歷史人物評傳等。沒有詳細分類,就隨便雜糅在一起,大概是按照寫作時間順序排列。這樣也有好處,可以通過看這些文章,了解作者這兩年都干了些什么,寫作很隨機,泥沙俱下,當然也可能在泥沙中發現一兩顆珍珠。作為一個理科生,覺得生活本身具有很強的隨機性,不用非要分門別類的去編輯,那樣看文章就會有到了豐臺世界公園的感受,一進門是希臘雕像,再往里走,就見到埃及金字塔,一回頭,哇,還有法國凱旋門在腳邊,很容易驚喜。
秦黎明 ·古代隨筆 ·22.6萬字
《古文觀止》由清代吳楚材、吳調侯于康熙三十三年選編,是清代以來最為流行的古代散文選本之一。全書共有十二卷,二百二十二篇,所選文章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反映了這個時間段內中國散文發展的大體輪廓和主要面貌,其選文語言凝練、眾體兼備,乃千古傳誦之佳作。
楊春光主編 朱昌平 楊宏鋒副主編 ·古代隨筆 ·4萬字
《菜根譚》是以處世思想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語錄體,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從結構上《菜根譚》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遠,耐人尋味,是一部有益于人們陶冶情操、磨煉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作者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煉才能獲得”。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洪應明 ·古代隨筆 ·1.9萬字
《溫氏母訓》由明末賢才溫璜編訂,其真實作者是溫璜的母親陸氏。這位偉大的母親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孩子樹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讓兒子終生踐行著母親說教的為人處事之準則,并編輯整理成書,供子孫后世瞻仰。對家長朋友來說,本書不可不讀。本書包括祖業的守成、家道的維系、子女的教育等內容。細細品味,能發現其文章的主干,便是人情世故。作品概括了社會間的種種關系,又可貴地抒發了作者自己深有感悟的見解。即便在今天讀來,仍然具有極深的啟發意義。本書寫的是一位母親對子女的關愛與教導,也是一位古代女性對社會世故的獨到見解。家訓雖然是日用的常言,但對于立身處事的要點、理家應對的方法,簡要完備而又懇切周到,字字都是從閱歷當中而來,含義深刻,發人深省。《溫氏母訓》點點滴滴的教誡,體現出陸氏的深厚德行與慈悲教導。《溫氏母訓》來源于溫母貞良的節操,與人生深厚的閱歷,富含了修身齊家的深遠智慧。
溫璜 ·古代隨筆 ·5102字
《浮生六記》以作者夫婦生活為主線,贏余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見所聞。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陳蕓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由于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
沈復 ·古代隨筆 ·18.5萬字
《幽夢影》是一部喚醒審美力的品味之書。全書共收錄219則語錄體隨筆,每則附有作者友人精彩點評。山水園林、四時風物、詩詞歌賦、書畫器玩……世間閑趣風雅,為人處世智慧,無不包羅其中,句句經典,短小精悍,耐人尋味。翻開本書,發現生活意趣,全面提升感知力與審美力。
(清)張潮 ·古代隨筆 ·3.5萬字
《歲華紀麗譜》是元代費著所編的地方風俗志。附《箋紙譜》一卷、《蜀錦譜一卷》。主要記述了蜀中自元旦至冬至的節候風俗,敘述詳盡,內容豐富。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自唐至宋,作者常以宰臣出守成都。當時社會環境奢靡成風,而至南宋時,因戰亂而衰落。費著追述舊事,撰成此書。作品按照時間順序記載了從正月元日開始,到歲末冬至的各個節慶日,成都當地的官府和百姓是如何游樂慶賀的。文字形象生動又不乏細致。歷代關于唐宋時期成都社會以及民俗的研究,都離不開其中的記載。從這個角度說,本書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書中對成都風物民情的記述,為讀者再現了古代成都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畫卷以及文化特質形成的歷史淵源。書中所附的《蜀錦譜》是研究兩宋絲綢生產的重要文獻,記述了成都錦院的設置、規模、分工、產量、產品用途,管理方法、建置沿革和所產八答暈錦、盤球錦、簇四金雕錦等,是研究古代蜀錦的專書。
(元)費著 ·古代隨筆 ·5391字
《陶庵夢憶》共八卷,凡一百二十三篇。寄托了作者對已亡故國和已逝歲月的深深眷戀。行文兼公安、竟陵兩派之長,抒寫真性情,流傳甚廣,曾對現代散文產生過積極影響。書中還記錄了一些市民生活和曲藝的資料。
(明)張岱 ·古代隨筆 ·3.9萬字
《莊子》為道家經典之一,由莊子及其后學撰寫而成。約成書于先秦時期,共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組成。莊子的哲學思想博大玄妙,文筆恣肆放浪,因此倍受推崇。《莊子選譯》選取該書最著名的篇目,加以注釋、翻譯、講解,以便現代讀者更好地閱讀理解該書的精髓。
韓暉選譯 ·古代隨筆 ·19.7萬字
本書精心匯集了納蘭性德《納蘭詞》的古本手稿,結合原文、詞譯、評論賞析、注釋解疑,輔以情真意切的美畫,以圖釋文,唯美唯真,為廣大讀者傾力奉上一代才子筆下中國古典詩詞的絕美與情韻。
(清)納蘭性德 ·古代隨筆 ·6.2萬字
《長物志》中國重要的造園文獻之一。共包含十二卷,其中室廬、花木、水石、禽魚、蔬果等卷與造園理論及技術有較密切的關系。尤以水石一卷,備述園林中廣池、小池、瀑布的設計,以及靈璧石、英石、太湖石、昆山石登的選用;提出水與石相結合的論點,有獨到之處。由此可見,《長物志》一書中講解到的諸多內容,展示了晚明文人高雅的生活和審美趣味。
文震亨 ·古代隨筆 ·2.8萬字
本書在梳理行記文獻的基礎上,主要圍繞行記的起源與發展、行記與其他文體的關系、文人行記的文化轉向、交聘行記中的夷夏觀念、僧人行記中所反映的僧人旅行心態等問題對唐宋行記做整體的文學與思想文化研究,力圖在宏觀的視野下對唐宋行記的價值和意義進行全面挖掘,為唐宋文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田峰 ·古代隨筆 ·26.4萬字
本書選了明清時期夏完淳、宋濂、施補華、黃宗羲、林則徐、宋應星等人的文章,有家書、序、說明文、政論等。夏完淳少年英雄,《獄中上母書》寫得大氣磅礴,血性與溫情共舉,文采與人格并耀。《別弟文》這封家書表現了經過赤貧、屈辱洗禮的人,是如何不忘初心、戒欲戒貪的志節操守。作者對母親的追思與懷念,以及對她苦難、勞累、堅強的描述,尤其催人淚下。《荔枝圖序》是白居易寫的一篇說明文,用詞簡練而準確,寫作上值得取法之處甚多。《晏子善諫》一個反問句使得君主幡然悔悟,斷然改過,可謂口才之極致。
摩羅 楊帆編著 ·古代隨筆 ·10.4萬字
《梁啟超家書》主要收錄了1898—1928年間梁啟超寫給妻子和子女們的書信,字里行間表達了他對妻子和子女的深切關懷。從一百多封家書里,我們可以窺見梁啟超是一位和藹開明的慈父,關心子女的情感生活;是一位頗具智慧的導師,指導子女的學業理財;是自立自強的民族脊梁,培育的子女個個成為精英。其中建筑學專家梁思成、考古學專家梁思永、火箭專家梁思禮被評選為院士,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這其中不乏個人因素,但與梁啟超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他的教育理念,對當今中國家庭教育仍有著重要的借鑒及啟示價值。
梁啟超 ·古代隨筆 ·10.6萬字
本書是清代人沈復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所寫的一部自傳體散文,以作者夫婦生活為主線,記錄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漫游經歷。沈復與蕓娘的愛情感動了無數人,他們兩小無猜,深情不悔,“年愈久而情愈深”,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讓我們感到溫馨、甜蜜;沈復筆下的蕓娘更是聰穎明慧,癡情一生,林語堂曾形容她:“蕓,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沈復 ·古代隨筆 ·12萬字
《幽夢影》是一部隨筆體格言小品文集。全書共收錄了212條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自然的欣賞,同時每則隨筆之后都附有作者友人的精煉評論。其內容精彩豐富,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山川園林、四季風物、花草蟲魚……生活中的風雅趣物、人生的處世之道,均包含在內。語言雅致清新,文筆精煉暢達,展現了作者的閑情雅致。
(清)張潮撰 ·古代隨筆 ·2.7萬字
《浮生六記》是清朝文學家沈復所著的一部自傳體散文。該散文文辭樸素,情感真摯,記敘了作者夫婦間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際遇和各地浪游聞見,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讀之心醉”的評語。書中內容或纏綿繾綣,或閑適淡然,或凄婉斷腸,或山水陶然。情傷處令人潸然淚下,不能自己意適處使人欣然頷首,樂在其中。語言不加雕飾,質樸清新,頗得自然之趣。白話則拓展了文言的意境,簡潔如話,卻又不失原文的優雅別致,可謂相得益彰。《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影響頗大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該書的特點在于真純率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富有創造性。
沈復 ·古代隨筆 ·1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