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夢幻的窗口:夢窗詞選》選收吳夢窗的91首詞,箋譯者陶爾夫把密麗深曲的夢窗詞譯成了淺近疏朗的白話詩。全書體例包括原詞、箋注、譯詩、說明、匯評五部分,“箋注”準確詳盡,是最能體現作者學術功力的一部分;“說明”評析作品的藝術性細膩到位,它和“譯詩”部分共同顯示出作者在文學創作方面比別的學者的過人之處;“翻譯”和“匯評”又為一般選本所無,從而體現出這一體例的特點。
陶爾夫 ·現當代詩 ·22.5萬字
作為當代著名漢學家,謝列布里亞科夫20世紀50年代至今任職于圣彼得堡大學東方系,在中國古典詩詞研究方面有極高的造詣,以研究杜甫、陸游聞名,與中國的俄蘇文學翻譯界曹靖華、戈寶權等人也有著長久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誼,積極從事著魯迅研究與其作品在俄羅斯的傳播。著有《杜甫評傳》(1958)、《陸游的生平與創作》(1973)、《中國10世紀的詩詞》(1979)等。譯有陸游《入蜀記》(1968)、茅盾《動搖》(1956)等。本書收集并譯介了他在以上幾方面的代表性文章和評論,展示了俄羅斯漢學界對中國詩詞、古典哲學的多方面的認識,和對現當代中俄文學交流的評價。
(俄羅斯)E.A.謝列布里亞科夫 ·現當代詩 ·22.3萬字
本書以情性本位觀念為統領,緊扣《人間詞話》詮釋的中國文學特性這一問題,從情性是中國文學的本體,人生藝術化境界即成就中國文學特性的主體精神條件,內在情性的客觀化即詩性話語結構,道藝為一即中國文學藝術的至境四個方面展開論述。共分五章,依據《人間詞話》“境界”的內涵,采取總—分—總的結構,即第一章闡述王國維對中國傳統情性本體觀的繼承和發展,是全書的基礎,是總;第二、三、四章是從文學主體和文學文本兩個角度在情性本體論基礎上對《人間詞話》總結的中國文學特性的闡述展開,是分;最后一章是前四章的綜合提升,闡述文學藝術在本真的情性、文學的詩性話語和審美化的人生境界三者做最純粹、最完美的融合后達志的最高藝術境界——“道藝為一”之境,是總。
霍俊國 ·現當代詩 ·22.1萬字
辭賦研究領域向來重兩漢大賦及唐宋律賦,于明清辭賦雖有關注,但未能與前代相提并論。本書著重探討清代賦學,以期推動該領域研究的深化。本書從五個方面展開討論:一是清初的文化政策與賦學的復興,尤其是康熙十八年召開的博學鴻詞科考試,為吸納漢族士子入仕,以詩賦命題。此舉刺激賦學創作及理論的興盛。二是清代館閣翰苑重賦,廷試、館課、散館、大考等都考賦,因此賦的學習是時人重要的功課。為此,各種館閣賦選涌現,翰苑賦風引領文壇風尚。三是由于翰苑考賦,對賦法的探討成為清代賦學理論的重點,賦選尤其注重賦法的揭示。四是與前代相比,清代賦學不僅盛行于館閣,也凸顯出濃厚的地域色彩。五是清代賦學與其他藝術形式的關系極為密切,書賦、畫賦及以賦寫小說的現象比較盛行,賦體向各種藝術門類旁衍。本書將文獻考索與理論闡釋相結合,通過個案研究揭示清代賦學發展規律,力圖彌補賦學研究之不足。
潘務正 ·現當代詩 ·22萬字
這本寫給大眾的詩歌鑒賞書希望引領讀者認識古典文學的藝術特點,主旨是引導和幫助讀者學會分析與鑒賞作品。本書選了上百首古典詩歌,對每一首都作了具體解析。這上百首古典詩歌,從作者說,包括了從《詩經》《楚辭》起,直到“五四”時期近兩千來年中的一些著名詩人;從作品體裁說,包括了詩經體,楚辭體,樂府體,五、七言古詩(包括歌行),五、七言近體詩(律詩和絕句),從短至二十個字的五言絕句,至長到一千七百字的五言古詩,可以說,囊括了古代各種體裁、各類特點的詩歌;從詩歌筆路來說,有抒情,有敘事,有頌揚,有諷刺,有以韻勝、興象豐滿之唐音,有以意勝、生澀瘦勁之宋調,有以意境勝之陶詩,有以朦朧著之李詩,各有其獨特的創造與貢獻。相信經過這一百余首詩的解讀的鍛煉,當能進一步提高識解古詩文字的水平,也能大大提高賞識古詩藝術創造的能力,會向讀懂古典詩歌邁進一大步。本書對所選的詩歌,按主題或風格分組編排,以便讀者比較和揣摩。
孫靜 ·現當代詩 ·21.9萬字
本書是作者近年來所做的詩歌細讀批評的合集,內容涉及先鋒詩人中的食指、海子、張曙光、陳超、桑克、安琪、寒煙、朵漁,以及實力詩人吉狄馬加、大解、馮晏、潘洗塵、駱英、長征、陳陟云,由底層成長起來的鄭小瓊、余秀華等,還涉及當代詩歌民刊的評介與諸多詩歌問題的求解。哲學的視野,詩意的筆觸,細讀的方法,獨到的眼力,作者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充滿語詞魔力和思想啟示的世界,展示了詩歌閱讀與領悟的別樣蹊徑。——————
張清華 ·現當代詩 ·21.9萬字
本書探討了元代儒學學派與詩文流派之間的互動關系。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總論部分,對南宋金元時期學術變遷與派別分化、學術與詩文的聯動、理學門派傳承與詩文流派的生成加以宏觀性論述;同時重點考察了許衡與元代中州文派、劉因與元代北方文派、許謙與元代金華文派、李齊賢與元代高麗文派等的儒學承傳和文學創作。下編為考證部分,匯輯了元代高麗士人李齊賢研究資料,并考撰了“元代中朝(韓)越日間文學活動編年”。
羅海燕 ·現當代詩 ·21.8萬字
本書收錄了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寒松、詠箏、詠青苔、別范安成、玩庭、初春、秋夜、詠桃、春思、詠月、行園詩、詠雪應令、詠湖中雁、和王中書德充詠白云等作品。
高宗華 ·現當代詩 ·21.7萬字
《中國詩歌研究史先秦卷》立足于新世紀,全面反思了20世紀先秦詩歌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全書分為五個時間段,即20世紀前20年、20世紀20年代、20世紀中葉之前20年、20世紀中葉之后20年、20世紀后20年,詳細分析了每個時段先秦詩歌研究的主要特點和學術成就。對于進一步研究先秦詩歌具有借鑒意義。
左東嶺主編 李炳海著 ·現當代詩 ·21.3萬字
書中收輯的八篇論詞之作,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從事古典文學研究三十年來,由對個別詞人詞作的評賞到批評理論探討不懈求索的堅實足跡。在八篇評賞文字中,作者有意選擇了一些不崇高不完美的作品,并借以成就扭轉學界偏見之功。如晏殊、吳文英、王沂孫等人品略有缺憾的作家及其被某些目為晦澀不通的毀譽參半之作均被目為評賞對象。二篇理論探討文字則對花間詞派及王國維的境界說都做出了深入的探究。
葉嘉瑩 ·現當代詩 ·21.2萬字
中國現代詩歌作為獨特的文本存在,歷史性地受到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科學精神、科學知識及技術文明的影響。從傳播與接受的角度看,科學一方面是中國現代詩歌發生發展的語境動力,另一方面也塑造了現代受眾的閱讀習慣。該著從科學思潮與詩歌理論、科學思維與詩歌思維、科學主義與詩歌意象、科學語境與詩歌語言、科學風格與詩歌審美等五個方面系統闡釋了科學對中國詩歌現代轉型的系統性影響,從而形成了中國現代詩歌不同于古代詩歌,具有現代性的理論創設、思維模式與語言運用的特點。該著從科學傳播與接受的角度進入詩歌研究,較為立體地梳理科學與中國現代詩歌的關系,對于中國現代詩歌詩體建構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參考價值。
金新利 ·現當代詩 ·21.1萬字
木心詩歌系列6種(10)《西班牙三棵樹》——木心的長短句,一部處處潛伏著“精神密碼”的木心詩集。(11)《我紛紛的情欲》——“尤其靜夜,我的情欲大,紛紛飄下……”收入100多首詩作,詩集首版時已72歲,可見當年舊跡。(12)《詩經演》——依據《詩經》創造性地注入現代內容,每首14行,整整300首。(13)《巴瓏》——“巴瓏”本是馬德里的一種酒壺,在西班牙,也在木心的收藏里。(14)《偽所羅門書》——不期然而然的“木心”個人成長史,一個抒情詩人的史詩。(15)《云雀叫了一整天》——特別收有《從前慢》原汁原味的小詩。
木心 ·現當代詩 ·21萬字
作者以研究古代文學為專業,同時謙稱“票友”幾十年研究魯迅,寫出大量文章,本書是關于魯迅詩作的集中釋讀,包括新舊體詩、散文詩集《野草》,其中《野草》研究很有心得,從80年代起不斷深入、增補、甚至重寫;而對于魯迅的舊體詩,得益于作者研究古代文學的功力,釋讀寫得格外有心得。書稿水平高、有識見,既懂魯迅又有深厚古典學養,解詩特色在于詩史互見、詩文互證,而行文簡勁、沒有學術八股腔、人云亦云的套話。書稿結構分三個部分,編得好:舊體詩,散文詩,譯詩、新詩、還包括魯迅手書古人詩詞、《集外集》及其拾遺中的舊體詩,總起來是魯迅詩全編加解讀了。這個“全”很好——圖書市場上魯迅作品及相關的書太多了,要從中跳出來必須有特色。
顧農 ·現當代詩 ·20.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