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論述圍繞著特里·伊格爾頓的“非文學理論”著述展開,但對其“文學理論”的探究亦是這本小書的目的之一。作者始終相信,就如人們永遠不可能在“理論之后”一樣,人們也不能真的置身于“理論之外”。相反,面對不同歷史境遇中的現實問題,人們只能不斷破除以往理論所強加的語言樊籠和概念枷鎖,不懈探索新的理論所提供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在持守自身理論立場的同時嘗試做出自己的理論應對。
耿幼壯 ·文學理論 ·13萬字
本書依據《中國新文學大系》體例,將1919-1949年間香港文學的代表作品按類別整理為11卷,另加一卷〈史料及索引卷〉,合共12卷,供讀者及研究人員了解這段期間的香港文學面貌,是了解上世紀上半葉香港文學發展的必備用書。本卷選錄一八四三至一九四九年間的香港舊體文學作品,其中各體俱備,唐宋風格,中西思想,兼采并重;題材豐富,或述人生際遇,或寫江山風月,或反映香港時局、家國災禍,如鼠疫、馬棚大火、省港大罷工、烽火國難等,時代色彩極為鮮明。
程中山主編 ·文學理論 ·13萬字
《中國文學十講》是現代中國文學史研究奠基者之一胡云翼先生的文學史經典作品。全書共10講,基本按“文學性”來定位布局,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曲四大塊,尤重小說和戲曲。這是一部接近采用了“純文學史觀”的“純文學”著作,曾被譯成日文在日本發行。
胡云翼 ·文學理論 ·12.9萬字
《金瓶梅》是一部傳世杰作,被稱為“第一奇書”。《金瓶梅》主要描寫了西門慶的一生及其家庭從發跡到敗落的興衰史,并以西門慶為中心,一方面輻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場社會,展現了一個時代的廣闊圖景和政治與社會的眾生相,刻畫了西門慶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蓮、李瓶兒等諸多女性。徐景洲的這本《讀破金瓶梅》以札記形式笑談《金瓶梅》這部奇書里的奇人奇事,點評人物性格,品味藝術技巧,閱讀注重細節,行文親切有味。
徐景洲 ·文學理論 ·12.8萬字
這是一本有關詩詞格律的普及讀物,次第清晰,既周到細致,又簡明扼要,既有對基本常識的一一解說,又有許多自己創作詩詞的心得體會,很適合學詩者隨手參看使用。
梅振才編著 ·文學理論 ·12.8萬字
本書介紹了鄭振鐸先生如何以獨特的視角重新審視中國文學史,本著弘揚平民通俗文學、貶斥歌功頌德文學的原則,以平民化的文學觀、史學觀、美學觀統馭全書,同時又以具有獨立氣骨的精英知識分子的眼光對文學和歷史做出精辟分析,用優美的文筆將中國數千年的文學史娓娓道來,以散文式手法鋪陳行文,曉暢雅致,是一部集思想性、知識性、可讀性于一身的文史學名著。
鄭振鐸 ·文學理論 ·12.8萬字
勢頭強勁的敘事學熱潮如今正席卷中國,然而敘事學又是一門頗具理論難度的學問,國內真正諳熟這門學問的人并不多。本來敘事學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敘事現象,但是一些經典敘事學家卻傲慢地聲稱結構分析不是“闡釋的侍女”,“敘事學的目的就是做分類和描述工作”,這不啻是將敘事學幽禁在高高的象牙塔之內。《趣味敘事學》每節均用問句為標題,文字清新,通俗易懂,改變某些讀者認為敘事學枯燥乏味的印象,力求完成一部內容淺顯、引人入勝的趣味敘事學。
傅修延 ·文學理論 ·12.7萬字
無論是新人作者還是資深作家,都會遭遇寫作瓶頸期。對此,暢銷書作家、資深寫作導師詹姆斯·斯科特·貝爾給出的解決方法是:放手寫吧,直面自己心中的恐懼、疑慮和眼前的挫折,憑借對寫出佳作的熱切渴望,讓自己深深沉浸在寫作這門手藝中。在本書中,作者結合自身的寫作經歷,介紹了寫出令人難忘的故事并度過有意義的寫作生涯的方法。他為想要有所成就的寫作者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探明讀者真正想要的東西,并堅持不懈地學習寫作技巧,滿懷熱情地投身到創作中,直至寫出成功的作品。
(美)詹姆斯·斯科特·貝爾 ·文學理論 ·12.6萬字
辜鴻銘可謂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位詩人,他精通九種語言,學貫中西,是第一位致力于向西方介紹中國典籍、中國精神的人,他保守的思想、古怪的言行在國內曾引起廣泛關注和爭議。本書選取辜鴻銘先生有關國學方面的論著,向讀者展示這位【怪老頭】眼中獨特的國學文化和思想的精髓。
辜鴻銘 ·文學理論 ·12.6萬字
目前存世的516篇子弟書中,有79%改編自唐宋詩文、明清戲曲小說,21%是原創作品。本書考證了現存所有子弟書的題材來源,并將子弟書同原文比對,分析其改編水平的高本書還對每一篇子弟書的內容進行了簡單介紹,使讀者一書在手,可以立刻了解所有子弟書的故事梗概和文學價值。
冷紀平 郭曉婷 ·文學理論 ·12.6萬字
民國時期風云變幻,學人輩出,學術名作紛紛涌現,此次結集百冊經典出版,欲為復興中華文化,助力全民閱讀貢獻力量。
魯迅 ·文學理論 ·12.6萬字
本書為《詞學十講》姐妹篇,亦為龍先生在大學授課時所撰教材,是一部少見的貫通詞曲,由韻文本質出發探討其發展規律,指示創作、欣賞方法的經典著作。此書上編論源流,首先概述詞、曲特性及二者異同,隨后依次介紹自唐至明清各時期的代表韻文體裁,從小令到慢曲,從諸宮調到散曲、雜劇、傳奇,結合名家名作,使讀者對詞曲之關系和各種不同面目獲得通盤的理解。下編論法式,分析平仄四聲、韻位疏密等在詞曲創作中的運用,是極細致而切實的教學。作者以自身深厚的學識功底為基礎,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龍榆生 ·文學理論 ·12.5萬字
《中國詩歌研究史(唐代卷)》立足于新世紀,全面地梳理了20世紀唐代詩歌研究的成就。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以時代為序,分別考察了20世紀上半葉、20世紀50—70年代、20世紀后二十年在唐詩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每部分內容涉及文獻整理、詩人生平事跡考證、重要詩人研究、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特征等多個角度,比較全面地反思了20世紀唐代詩歌研究的歷史,對于當下的唐代詩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吳相洲 ·文學理論 ·12.4萬字
《遇飲紅樓醉經年(紅樓詩詞的繾綣深情)》簡介:紅樓韻味,如同酒香,歷經兩百多年的光陰,兩百多年日月交替,到如今,恰似一樽陳年佳釀,歷經時間的發酵和滌蕩,愈發醞得鮮亮醇美、既濃且清,引人遇飲難忘、回味悠長。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將自己的血肉,都研碎在蘸筆的墨硯里。嘔心瀝血,慘淡經營,方才釀出這既醇厚又清洌的奇釀美酒,以饗后人蕓生各各悲喜。
玉彤 ·文學理論 ·12.4萬字
《藥欄詩話》是晚清云南著名詩人嚴廷中的一部重要詩學著作。本書以云南省圖書館藏《藥欄詩話》為底本,進行詳細校勘、注釋與箋補,并輯錄嚴廷中傳記、詩文序等相關重要文獻。本書是《藥欄詩話》的首次系統整理。
(清)嚴廷中著 劉煒箋注 ·文學理論 ·12.4萬字
《寧杰詩書集》是施永康同志繼《寧杰唱和集》《寧杰行歌集》之后,創作的以古典詩詞為主的第三本詩詞集。書中收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凡40余年作者作品328首,詩書手稿40篇,詩詞界吟友和唱約190多首。該詩書集表現的形式多樣,涵蓋的內容豐富,主要是為改革開放鼓與呼,給予人們正能量。
施永康 ·文學理論 ·12.4萬字
英美文學的發展過程展示著人文主義思想發展演繹的歷程,為讀者理解西方人文主義思想傳統提供了一種媒介。在英美文學作品中,人文主義思想廣泛地表現出來,演繹出具有特定文學形態的人文情結。本書選取英美文學中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過闡釋這些作品中的人文情結,探索西方文化中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歷程。
劉磊 ·文學理論 ·12.4萬字
本書對王嘉及其《拾遺記》進行了宗教本位和文學視閾相結合的綜合考察。具體而言,書中對王嘉的籍貫和卒年進行了考證,對其交游和著述作了深入的探究,并從儒、釋、道及讖緯之學四個方面對王嘉的思想進行了全方位的觀照。對《拾遺記》的研究首先是梳理了歷代官修、私修書目對《拾遺記》的著錄,并對《拾遺記》的版本及體例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其次是對《拾遺記》文本內容和藝術特色等的專題研究,涉及到了《拾遺記》中的女性、神話,《拾遺記》的語言特色,有意而為的志怪小說《拾遺記》,蕭綺及其《拾遺記錄》五個方面。
王興芬 ·文學理論 ·12.4萬字
1989年浦安迪教授應樂黛云教授邀請,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和比較文學研究所的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學生開設了一門課程,題為“中國古典文學與敘事文學理論”。該課程的目標旨在從比較文學理論的角度,探討中國古典小說的敘事方式,并且進一步闡釋它與世界其他各國敘事文學的關聯。本書就是該課程講稿的整理結集。曾收在“北大學術演講叢書”于1996年在我社出版。直到現在,本書的引用率和評價都比較高。誠如其課程目標,本書將中國的敘事傳統放在世界文學的范圍內進行考量,而且以此為課程的切入點,再慢慢地引入中國敘事文學的代表性文體——明清“奇書文體”,再對奇書文體的代表著作進行細讀分析。對敘事學、比較文學感興趣,又或者對《金瓶梅》《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的作品闡釋有疑惑的讀者,相信都可以在這本小書中獲得智慧的啟發,找到入門的道路,做更加深入的探索。
(美)浦安迪 ·文學理論 ·12.4萬字
本專著考察中西散文、小說、戲劇、詩歌等文學體裁翻譯作品的鑒賞、詮釋、批評問題,內容涉及《浮生六記》林語堂英譯本、《聊齋志異》Denis與Mair英譯本、《魯迅小說全集》Lovell英譯本、《紅樓夢》Hawkes英譯本、《簡愛》李霽野漢譯本、《哈姆雷特》王宏印漢譯本等眾多經典文學翻譯作品,在此基礎上探討文學翻譯實踐與批評的原理、標準、方法、價值與功用等重要理論問題。
王洪濤 ·文學理論 ·1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