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在中國詩話、詞話發展史上堪稱劃時代的作品。該書觀點新穎,特別是書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說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度碎g詞話》的版本較為復雜,本書是依據1982年第5期《河南師大學報》發表陳杏珍、劉烜重訂《人間詞話》重新排印出版的。書前的導讀詳細地介紹了作者和作品的情況,能幫助廣大讀者更好地閱讀和理解本書。此次以精裝形式修訂出版。
王國維著 黃霖 周興陸導讀 ·文學理論 ·6萬字
關鍵詞研究不只是一種研究方法,而是一種思想方式,可以說一個關鍵詞就意味著一種思想觀念。但這種思想觀念不只是思想本身,它與歷史、時代、文化、傳統、體驗等等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中國現代文學的“啟蒙”“科學”“人文主義”這三個關鍵詞,既具有代表性而又能融匯中西古今,它們貌似來自異域,但實際上浸潤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汁液。就其邏輯關系而言,“啟蒙”是總論(政治、人文),后兩者是分論,“科學”是從科學、文化角度來說,“人文主義”是從人性、個體來探討。這三個關鍵詞有一條貫穿的紅線,就是都有著被遮蔽(西方遮蔽)下的傳統文化精神的底蘊,即中國現代作家如士大夫一樣的精英意識以及積極入世、經世致用的實用理性,因為說到底傳統不是“斷裂”,而是“生長”。
黎保榮 ·文學理論 ·10.9萬字
本書討論了近幾十年來“文學研究的文化批評化”現象,從文化批評的開端、展開、國內外資源等方面做了學術史的梳理,重點分析了“文學研究的文化批評化”的原因和背景,并在此基礎上綜述與評騭文化批評各學派的學術主張與理路、各學派間的論爭。作為完整的學術史文獻綜述,本書還預測了“文學研究的文化批評化”的發展趨向,指引拓展路徑。
姚朝文 ·文學理論 ·15.8萬字
本書是龍榆生先生在上海戲劇學院創作研究班上課時所用的講義。共有十講,前兩講主要講詞的起源和特征,第三講至第八講是關于此的音樂性論述,最后兩講則主要講詞的藝術手法和欣賞創作。正文之后,本書收錄了四篇龍榆生先生關于詞學的經典篇章,旨在使讀者在了解詞的基礎之上,了解到更豐富更深刻的知識。
龍榆生 ·文學理論 ·10.2萬字
本書是吉林大學公共選修課“古典名著與當代中國”的課堂實錄,來自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不同學科的9位學者,以各自獨特的視角,對以四大名著為代表的中國古典名著進行了細致、深入、有趣的解讀。他們的解讀是一次有趣而又有意義的嘗試,不僅僅是對古典名著的分析和鑒賞,更是在中國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在思想史、政治學、法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的視野下,對古典名著現代性意義和多重意蘊的新的挖掘。
何志鵬 李龍 ·文學理論 ·19.1萬字
“主旋律”文學,指的是反映國家所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或社會文化價值的文學作品,以小說為主。近年來,“主旋律”文學的發展已經超越了早期的單調格局,在內容表現上呈現多樣性,在藝術技巧上也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取得了思想和藝術上的成就與突破。本書以歷史小說、新革命歷史小說、大廠小說、反腐小說為研究對象,考察“主旋律”文學的現狀和走向,并以此觀察整個當代文學體制中的“詢喚”與“協商”。
劉復生 汪榮 ·文學理論 ·13萬字
敘事空白指的是敘事作品中的某些意義在文本中未被傳達出來或未被明確傳達出來的現象。它是一種十分普遍而又重要的敘事交流現象。小說中的省略讓文本意義“隱而愈顯”;戲劇中的靜默讓觀眾感受到更大的震撼;電影中的空鏡頭讓觀眾久久回味……迄今尚未有人從敘事學的角度對此加以深入研究。本書試圖從廣義敘事學的角度,采用理論闡釋法和文本分析法,對敘事空白的成因、表述、填補和價值四個方面作一個全面、系統的研究。
涂年 ·文學理論 ·18.7萬字
本書以晚明時期的人情小說為研究對象,以個體生命存在為邏輯起點,通過“情”的演變,即從“情欲”的覺醒到“欲”的泛濫,再到“理”的回歸,展現生命的內向探索過程。以生命存在為視角對晚明文化的考察,展現了儒家正統意識形態與世俗大眾文化的對立與融合的過程。在理與欲、感性與理性、自然性與社會性的一系列矛盾中,個體生命如何實現二者的協調,即一種審美與倫理的統一,既是歷史問題,也是建構當代社會的新的意識形態與價值體系的重要任務。
姜家君 ·文學理論 ·19.2萬字
“文人”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傳承久遠的獨特社會文化階層,伴隨著社會歷史的演進,其角色與身份也在不斷地衍變、轉型。而在衍變流傳中,文人階層的面貌保持了薪火相傳之連續性,此與中國社會的超穩定結構之間自有某種耦合與關聯。本書的研究時段集中在1840年至1945年,重點研究了近代揚州文人這一群體,對其進行了系統深入的挖掘和分析,考察了揚州文人之整體嬗變,及其與城市社會變遷互動的關系,展現出了近代揚州知識分子與城市文化命運之相關性。
王寧寧 ·文學理論 ·15.7萬字
意象及其相關論題(如“意”與“象”、“興象”、“氣象”等),是構筑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核心范疇和基礎問題,也是進入并真正理解中國傳統文學藝術審美特性的根本途徑。本書分別從字源學考辨、中國古代傳統意象觀、唐詩意象構成特點、重要作家意象創作分析以及在敘事學和現象學維度下重新審視意象等多角度、多層次展開研究,既有對前輩學術成果的繼承和借鑒,也有研究者自己更深入的考辨和全新的闡釋。
熊開發 李彩霞 朱小寧 張平 ·文學理論 ·13.3萬字
本書借助反諷理論,推敲魯迅在小說創作過程中的文體選擇及其文體效果,追問其背后的文體訴求,發現魯迅小說中的反諷是一種言說策略,與其身處多變轉折的時代環境、虛無的人生體驗以及反抗絕望的人生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人性和現實的絕望沒有使他甘于彷徨、陷于頹廢,相反,理性擔當的個性和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感驅使他選擇對虛無反抗到底:徹底地勇敢直面并無情地解剖現實的黑暗,包括自己的內心,最終成為一個徹底的反諷者。
王沁 ·文學理論 ·10.2萬字
胡浚源(1748?-1824?),字甫淵,號乙燈,武鄉帶溪(今江西省銅鼓縣帶溪鄉)人。舉人,曾在河南商水等縣任知縣。該書對歷代學者注釋多有批評,注釋通俗易懂,善于鉤沉文章脈絡,且尋派盡源也煞費苦心。
(清)胡濬源 ·文學理論 ·17.4萬字
本書以語言學理論為指導,對奧斯丁的主要小說的文本進行分析,旨在全面系統地研究揭示人物關系的語言藝術。作者根據合作原則、人際意義和言語表達理論對簡·奧斯丁不同時期三部重要小說《傲慢與偏見》《愛瑪》和《勸導》中刻畫人際關系的語言進行系統詳盡的研究。
魏麗娟 ·文學理論 ·5.6萬字
本書是英語文學與生態批評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入選論文用了較多現代社會科學、交叉科學的方法探討會議主題,論文格式規范,行文流暢,豐富了英語文學研究。在當今世界面臨氣候變化、全球變暖、環境污染、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下降等環境問題的大背景下,該論文集從文學的角度探討作品中的生態思想,并思考生態保護的問題,對于現實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寧梅 周杰 ·文學理論 ·17.9萬字
易代之際的吳中文人,在應彰顯個人本色、抒情寫意的時期,他們卻關注社會現實、抨擊時政;在應為新政權搖旗吶喊的時期,他們卻向往自由,追求散漫無拘。本書以此思路為主導,全景展現了吳中文人在元政權、張士誠政權、明政權三個政權更迭中的共時性和歷時性特點。在研究思路上,本書采用文學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以文人心態為中介,打通社會文化變遷與文學思想的關聯。
周海濤 ·文學理論 ·19.5萬字
本書以文學史發展為脈絡,梳理出中外從文學發展初期至近代主要的文學樣式和成就。全書共二十二章,分成上、下兩冊。編排體例上每章由章節概述、作品選讀、相關評述和問題探究四個部分構成。編排體例上既有宏觀介紹,也有經典作品選讀,還有相關評論加以深化認識,有助于學生既全面又深入地了解。
石駿 楊贏 ·文學理論 ·19.4萬字
中國現代女作家在本土文化與西方文化、啟蒙現代性與審美現代性的影響之下,在權力話語與個人話語糾結之中,在個性主義與女性主義追求之上形成特有的女性文學意識,并把這種意識付諸創作實踐。中國現代女作家在為什么寫、寫什么、怎樣寫以及寫給誰的問題上有自己獨到的思考,如果說這形成了她們特有的文學意識;那么,或隱或顯的女性意識在理論與實踐雙文本中的潛行與流淌,則創構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女性文學意識。
李東 吳玉杰 劉巍 李東 王春榮 穆重懷 ·文學理論 ·18.1萬字
18世紀英國著名文學家約翰生以其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善良之人格受世人敬仰。這位地道英國人,伴同鮑斯威爾記錄其睿智談話的《約翰生傳》,成為世界文壇史上常議常新的永恒話題。本書匯集作者十余篇文論,分別介紹《約翰生傳》和約翰生小說《幸福谷》、約翰生與啟蒙運動、約翰生的詩學觀及其政治、宗教、哲學和全球化思想。國外約翰生學研究概況,呈現英美澳的研究進展和學習活動常態?!跺X鍾書與約翰生》一文,對兩位博學大家、智慧學者做了比較闡釋。
蔡田明 ·文學理論 ·19.3萬字
本書稿著眼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的互動及影響,對清及近代長三角地區的女性文學進行分析,探尋這一地區文化發展的人文軌跡,以期讓積淀深厚的江南傳統走向現代,為當下長三角都市群的社會經濟建設提供文化參考。本稿188頁,計25萬字,內容豐富,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對上海學的愛好者和研究者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學習價值。
段繼紅 ·文學理論 ·17.2萬字
有人說,寫作天賦是天生的,是教不來的。這句話只對了一半。有太多人的寫作天賦在后天被磨滅;也有太多人經過合適而恰當的訓練,逐漸接近或走上了作家之路。好的寫作訓練,重點不在于教授寫作技巧,而在于啟發和感悟,它會激發寫作者的想象力和思維力,以培養寫作者對世界更深刻、更獨特的認知。而這些,正是造就一篇優秀作品最本質、最珍貴的條件。寫作是一個緩慢而優美的過程,學習寫作更是如此。翻開本書,打開“創意寫作”這扇門,我們將從對自我更深層次的挖掘入手,重新梳理該如何下筆、如何收集素材,如何獲得靈感等寫作過程中的普遍問題,靜聽作者在書中分享的經驗與感悟,學會通過閱讀、體驗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認知,從而審視內心、找到自己未來的寫作方向。
王小麥 ·文學理論 ·1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