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龍港是中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第一個由鄉鎮變為城市的行政管理范例,首開我國治理體系先例,龍港改革的成功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十九屆四中全會思想的最好的實踐與成果。這部書全面記錄了龍港發展艱難而輝煌的歷史,講述了以龍港老書記陳定模為首的龍港人不畏艱難,銳意改革,成功走出了一條“農民集資建城”“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農村城鎮化路子的動人故事。龍港的故事,是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奔向小康道路的最好典范和成果。
朱曉軍 ·紀實文學 ·20.4萬字
央視大型情感節目《朗讀者》在大江南北引起轟動,閱讀和朗讀成為全民追捧的風尚。朗讀將人的感情和經典文字融合,給人情感上的共鳴和震撼。由鳳凰聯動隆重推出的“朗讀者系列”強勢來襲。“朗讀者系列”共分為四本,分別是給孩子、給愛人、給自己和給長輩,除了收錄著名作家的經典文字,對作者的主要人生經歷和基本情況進行了概述,也對文字所創作的背景進行分析,還給讀者提供了不少朗讀的建議,讓讀者更立體地了解文字的內容,更順暢地抒發自己的情感。包含《愿你慢慢長大:給孩子朗讀》、《和你一起變老:給愛人朗讀》、《人生慢:給自己朗讀》、《讓陪伴很長:給長輩朗讀》。
鳳凰聯動編著 ·名家作品 ·33.1萬字
《希臘神話》“眾神的傳說”“人類英雄”和“史詩故事”三個部分,作者引人入勝而又娓娓動聽地講述了宙斯、阿波羅、雅典娜、普羅米修斯、阿佛洛狄忒、阿伽門農、俄底修斯、阿喀琉斯的腳踵、帕里斯的蘋果、木馬計等故事。這些古希臘神話與傳說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德)斯威布 ·民間文學 ·22.5萬字
陳嘉映2007—2018自選文集。《何為良好生活》后新作,認真思考,認真表述這些思考,召喚愛思考的人來一道思考。在危機與紛爭爆發的時代,哲學如何協助我們反思生活。“我們與其說需要共識,不如說需要學會,沒有共識的人應該如何一起生存。”本書是陳嘉映先生選編自己于2007—2018年間所作演講、訪談與評論結集。有不同的道,從前有不同的道,現在有不同的道,將來還有不同的道。重要的問題不是找到唯一的道,而是這些不同的道之間怎樣呼應,怎樣交流,怎樣斗爭。你要是堅持說,哲學要的就是唯一的真理體系,那我不得不說,哲學已經死了。哲學,尤其今天的哲學,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們之所求,首先不是讓別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我個人想要的是,認真思考,認真表述這些思考,召喚愛思考的人來一道思考。”
陳嘉映 ·文集 ·24萬字
本書著重討論初盛唐至中晚唐各個時期儒學與文學之間的聯系和特點,對唐代儒學在不同時代社會政治背景下的歷史樣態、功能與地位進行重新考量,如初唐時認同的構建、高宗武則天時期的“古典”與“當世”之爭、盛唐詩的文化精神、中晚唐的文學與儒學轉型等。既注重文學與政治一般性關系的考察,也注重其作為“政治行動”的意義。在關注儒學對文學觀念、主題、體式、風格乃至認知模式之影響的同時,也關注文學作為“一種思想的方式”的價值。
劉順 ·文學理論 ·26.4萬字
本書是第六屆廣西網絡文學大賽獲獎作品選集,輯選了大賽小說、散文、詩歌類的獲獎作品。本作品集圍繞“全民共筑中國夢,勠力同心奔小康”的主題,描寫鄉村如何脫貧的故事及扶貧干部事跡;贊美鄉村日新月異的變化,抒發對故土及親人的懷念;抒寫新時代的中國故事,記錄普通人在決勝全面小康路上奮發有為的人生。本書佳作云集,反映了廣西網絡文學新的水平和高度,對進一步推動我區乃至全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的創作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參考價值。
廣西網絡文學大賽組委會編 ·文集 ·23.4萬字
家庭是20世紀中國文學的一個貫穿性的書寫對象。本書以20世紀中國文學對家庭的建構為線索,以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民族國家、個人、家庭之間的關系為出發點,以80年代小說為研究對象,選取有代表性的文本,探討了民族國家話語和個人話語如何在80年代小說中建構家庭表象。一方面,80年代小說存在著一個“回家”的方向和情結,人道主義思潮重新賦予了家庭倫理以“人性”的正面價值,家庭成為反思的載體和“人性”復歸的家園,拯救了歷經劫難的個人。另一方面,家庭表象的卑微瑣屑顯示了啟蒙視野之下日常生活的異化,個人又尋求超越家庭走向自我實現的道路。
王莉 ·文學理論 ·20.2萬字
本書共采訪就職于棒約翰餐廳的16個智障人士家庭。每個家庭的口述史包括訪談和觀察兩部分。訪談一般為2-5篇,分別是對家長、同事、智障人士本人的訪談。觀察是對智障人士某天的工作情況的觀察記錄,以表格的形式體現。訪談問題多集中于智障人士的病因、入學、就業、婚戀等成長問題。書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世界上很無私的父母之愛,16個家庭中絕大多數選擇了只要一個孩子,她們要給予智障孩子完整的父母之愛。這些家庭的家境大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她們對于孩子的對生命負責的決心和勇于承擔責任的態度,她們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盡已之很大努力讓這些孩子可以積極的融入社會,不與社會脫節,并掌握一技之長,在工作崗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廖梅主編 ·紀實文學 ·37.5萬字
杰夫·戴爾用他創意非凡的浪漫小說以及精彩的、無法歸類的非虛構作品,贏得了大西洋兩岸熱情粉絲的傾心。同時,他還寫出了一些最機智、最精辟的評論,涉及的主題令人吃驚——音樂、文學、攝影和旅游新聞——在戴爾的筆下,成為一種不可抗拒的自我報道。《人類狀況百科全書》收錄了杰夫·戴爾25年來的散文、評論和不幸的經歷。書中,他在阿爾及利亞追尋加繆的影子,回憶八十年代布里斯頓的救濟金生活;他反思爵士樂的地位,也反思高級時裝和當代藝術。無論他寫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始終會令讀者驚訝。對他來說,批評家的反思工作和小說家對生活經驗的承諾之間沒有任何分歧:它們是相互啟發的方式,以銳化我們的認知。
(英)杰夫·戴爾 ·文集 ·32.9萬字
演講、對話、接受采訪是釋放思想、感覺的明快方式和“簡易程序(韓少功語)”,作為當代中國文學界為數不多的一位。韓少功學養深厚、思想敏銳、具有勃勃的創造活力,總是走在時代思潮與文學的最前沿。《大題小作——韓少功、王堯對話錄》精彩紛呈,其第一章《革命追問》獲2005年《當代作家評論》年度獎。
韓少功 ·文集 ·26.1萬字
本書為南京大學世界史專業學術論文集,主要涉及世界現代化研究、英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歐盟、英聯邦國家等問題的研究。
陳曉律 ·文集 ·24.9萬字
反奉戰爭起后,S市華界的居民,大半因著前次戰爭所遺留的深刻的印象,對于自己的生命,以及細微的家具,都感覺絕大的危險,稍擁資產的都紛紛向租界移去;因此,城北仁義弄第二十號的房子也在這時空了,只有住在灶披間的兩個寒酸學生沒搬走。
彭家煌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20.3萬字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較為全面、系統譯介戴維·洛奇文論的著作。收入了洛奇那些被學界廣為引用的名篇,涵蓋了四十年間他文學理論與批評各個發展時期(包括“新批評”、“結構主義”、“巴赫金理論”、“新世紀”等時期)的理論精華,并盡力體現其演變的邏輯和整體性。本書包含洛奇文論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小說詩學探索,包括“小說的語言”、小說話語類型學、小說與意識的關系、傳記小說的特征等;二、小說發展史的梳理和研究;三、現代文學,特別是英國現代文學發展史及各流派的梳理和經典分析(如“鐘擺”理論);四、小說創作實踐研究,包括作家與讀者及其接受的關系、作家及其創作與出版、文學市場的關系研究;五、小說與其他媒介的關系研究;等等。洛奇睿智的語言、富于啟發性的論說、深入淺出的闡釋、精辟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盡現于本書精選的各篇論文。
(英)戴維·洛奇 ·文集 ·31.2萬字
《騙中局》的故事情節頗像法官審理的復雜案情,個中人物也像案件當事人一樣有血有肉、性格鮮活,他們或質樸或精明,或奸詐或厚道,或狠毒或善良,或守法或犯罪……閱讀這部精彩作品,讓我似有“閱卷”的感覺。作品對法治精神的弘揚尊崇,對違法犯罪的揭露鞭撻,對善良百姓的提醒警示,與司法懲惡揚善的價值追求息息相通,也使我生發“法治時代的文學也可以是法學”的聯想。
李強 ·紀實文學 ·23.5萬字
《筆記小說精粹》是一部精心編選的古代筆記小說合集,匯聚了歷代文人墨客筆下最富想象力與趣味性的短篇故事。這些故事或記錄奇聞異事,或描繪市井百態,或抒發人生哲理,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韻味。書中既有驚心動魄的志怪傳奇,也有細膩入微的情感描繪,每一篇都是對人性、社會與自然的深刻洞察,讓讀者在輕松閱讀中領略到古代文學的魅力與智慧。
李上卿編 ·文集 ·28.9萬字
《二十四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中國歷史典籍。它從西漢司馬遷的《史記》開始,經由2000多年來歷朝著名的歷史學家精心編撰而成,是一部紀傳體史書合集,全套書共3259卷,約4000萬字,記敘了從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到明崇禎十七年長達4000多年里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內容,是我國最詳細、最權威的一部歷史巨著。
王小寬 張明林 ·文學評論 ·20.7萬字
《宋代湖湘詩人群體與地域文化形象研究》從詩人群體與地域文學的角度展開論述。對于詩人群的研究,重點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這種關系下進行的詩歌創作,將詩人置于具體的時空當中,考察其與周圍的人及環境產生的聯系,而非孤立地靜態地描述詩人個體與作品。著作從地域文學的角度立論,探討宋代湖湘文學的獨有特色,上編通過隱士、僧人、學者、遷客等不同身份類型的詩人群體對湖湘的書寫來展示宋人筆下的湖湘,下編從“瀟湘八景”、“瀟湘意象”、“瀟湘石刻”三個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層面來考察宋詩中的湖湘地域文化形象。此外,著作對地方石刻文獻的特別關注。本著通過對湘中多地石刻群的實地考察與文本整理,獲得了大量一手材料,包括許多尚未披露于世的珍貴文獻。著作在具體的研究當中,選取宋刻最多的浯溪、朝陽巖、澹巖為重點研究對象,逐一進行探討。作者并非將石刻當作冷冰冰的文物,而是透過石刻去發掘刻石之人的經歷與故事,呈現出一個傳承千年的文明序列。
彭敏 ·文學理論 ·21.8萬字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阿拉伯民間故事集。相傳一國王痛恨王后與人有私,將其殺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即殺掉。宰相女兒為拯救無辜女子,自愿嫁給國王,每夜講故事,以引起國王興趣,她的故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終使國王感化。
無名氏 ·民間文學 ·37.7萬字
在美國,窮是一種原罪。為什么人們越窮越忙,越忙越窮?教育、醫療和住房,就業、稅收和福利,乃至性別、地域和文化。窮,永遠都是一個“系統”問題。普利策獎得主,聚焦美國“窮忙族”,看見“看不見的美國”。這是被人們遺忘了的美國。洗車工無車可開,銀行職員的戶頭只有2.02美元,醫學教科書女編輯十年的收入,也趕不上一個牙醫。這本書講述的就是他們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們的家人,他們夢想,他們的失敗。而比他們更失敗的,是他們的國家。盡管美國的富裕程度前所未有,盡管美國宣揚“勞動致富”的信條,低收入人群的問題卻令這一切飽受質疑。對于書中寫到的大部分人來說,憤怒是一種奢侈。他們苦苦掙扎,筋疲力盡,找不到出路。他們的工資沒有改善他們的生活,讓他們脫離貧困,相反,他們為生活所累。人們常常用“窮忙族”來形容他們,而這個詞本身就是個矛盾。在美國,辛勤工作的人不應該是窮人。美國的經濟起起落落,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貧困人口的生活除了更顯艱辛之外,基本沒有改變。最富有的和最貧窮的家庭之間的資產凈值差異加大,形成兩級分化的局面。富人學區與其他學區的資源差距進一步擴大。因哮喘缺課的孩子更多了,享受不到醫療保險的人更多了,忍饑挨餓的人更多了,遭受牢獄之災的人更多了,做底層工作的非法移民更多了。美國人普遍不了解貧困的成因,因此也不清楚該如何解決貧困問題。他們信仰美國夢,認為即使是出身最貧寒的人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這也讓人們找到了責備窮人的借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工資低是工人本身的錯,因為工資低不過就是說明他的勞動價值低。在美國的大環境中,貧窮總是帶有原罪的氣息。的確,在一個富有的國家當一個窮人,要比在一個貧困的國度當一個窮人,難熬得多。
(美)戴維·希普勒 ·紀實文學 ·26.2萬字
郁達夫的作品風格在新文化運動中是獨樹一幟的。他作品中的“傷感”與“頹廢”迅速打動了那些剛從封建禮教的桎梏下脫離出來,卻又陷入彷徨的青年的心,“沉淪”幾乎成了戰亂時代青年苦悶憂郁的代名詞。本書不僅收錄了郁達夫以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遲桂花》,散文《故都的秋》《一個人在途中》,膾炙人口的古體詩,表露心跡的日記等,還還收錄了一些郁達夫與親人、愛人及友人來往的重要書信。另外,在分類上,編者沒有根據以往廣義的散文概念進行分類,而是把游記和自傳單獨編排,以求用更清晰的視角讓讀者領略郁達夫散文的魅力。
郁達夫 ·文集 ·49.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