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俞平伯散文》是“中華散文插圖珍藏本”第二輯中的一個品種,從俞平伯的5本散文集及集外集中精選,收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我想》《眠月》等名篇,精選大約20萬字的內容,并配以俞平伯個人黑白照片十幾張,按文章發表時間順序排列全書內容。俞平伯散文為言志派散文一脈,文風清新,語言樸素流暢,有士大夫之風,極適合初高中學生閱讀,作為學習寫作的范本。
俞平伯 ·名家作品 ·14.4萬字
本書是梭羅的最后力作,是他傾注其生命最后十年的全部心血,陸續寫成的一組有關野果的散文。與《瓦爾登湖》中的哲人不同,在本書中,梭羅就像一位和藹可親、知識豐富的游伴和植物學老師,他滿懷對大自然的神圣摯愛,以其仔細考察野外行程為線索,娓娓動聽地詳細描述了各類野果在北美地區的分布狀況,它們的花期、結果的具體時段和各自形態等生命藝術,以及當地各類昆蟲、鳥獸(如各種鳥、黑熊、松鼠、牛羊等)與之的自然關系。讓人感到身邊一切草木的和諧、可愛和寶貴,各類生命間的相互依賴、相互扶持的重要。
(美)亨利·梭羅 ·外國隨筆 ·14.4萬字
賈平凹是當代著名作家,其文學成就除了大量小說外,更擅長散文寫作,并以自然、質樸、空靈的寫作風格蜚聲文壇,擁有很牢固而龐大的讀者群。應該說每一篇都是作家對生活思考的精華總結,語言從容自然,對漢語寫作起到了切實的推動作用。
賈平凹 ·現當代隨筆 ·14.4萬字
本書以元代刊刻的雜劇劇本《元刊雜劇三十種》作為研究底本,以描寫語言學和歷史比較語言學理論為指導,借鑒傳統訓話學和現代語義學研究成果,采用定量統計與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對《元刊雜劇三十種》中的復字詞語進行了科學的描寫、分析和闡釋。在此基礎上,本書對《元刊雜劇三十種》的復字詞特點進行了梳理和總結。本書屬于漢語史的斷代、專書詞匯研究,對近代漢語詞匯研究具有重要的補充和參考價值。
曲麗瑋 ·戲劇 ·14.4萬字
本書以唐代著名詩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現存文獻的歸納,詩歌作品的分析,并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皇甫冉、皇甫曾的生卒年、仕宦經歷等生平問題進行了迄今為止最深入、細致的考證;對皇甫冉、皇甫曾的思想觀念、宗教信仰、藝術特點等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展現出二人在各個方面的區別;對前人尚未說清的《二皇甫詩集》版本的源流及遞藏情況進行了考辨。力圖使本書成為唐代文學研究,尤其是肅、代兩朝文學研究中一部有價值的基礎性研究著作。
王超 ·文學理論 ·14.3萬字
辛棄疾是南宋詞人,豪放詞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詞中之龍”,與蘇軾并稱“蘇辛”。其詞以豪放雄邁著稱,有詞集《稼軒長短句》。本書精選了詞人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對詞中生疏的語詞做了簡潔的注釋并附有譯文,能夠帶領大家輕而易舉地進入辛詞的世界,領略辛詞的藝術魅力。
(宋)辛棄疾著 東籬子編譯 ·古詩詞 ·14.3萬字
本書通過卷帙浩繁的史料,爬梳許地山的生活環境、成長經歷和創作背景,在其“顛沛流離”的生活經歷和復雜的文化境遇中辨析其文化選擇和精神之根,在宗教與信仰之間探索其人生哲學和生命求索,從“此岸”與“彼岸”的游弋中建構其作品中的形象譜系和情感脈絡,從審美體驗的回憶和想象中書寫其創作中的“異域性”和詩意棲居。許地山獨特的精神氣韻貫穿他的整個人生和整體的文學創作,本書以更立體更全面的視角虔誠點燃許地山的精神之火,照亮他的每一處“獨特”,在其逝世80周年之際以為緬懷。
寧芳 ·文學理論 ·14.3萬字
本書為著名旅法學者祖慰在歐洲生活期間的行走、思考、交流、思辨的哲思文化隨筆集。祖慰通過旅居歐洲17年生活經歷,對歐洲歷史及文化藝術的觀察、與身旁友人的生活片段、與文學藝術大師的心靈碰撞,通過活潑且不拘一格的文字,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根源進行了思辨式的探尋,對于文明的起源、人本精神、人性和文化藝術的本質進行了深刻思考。
祖慰 ·現當代隨筆 ·14.2萬字
自2002年起,被譽為“中國小品文大王”的黃小平寫小品文已23年有余,在8000多個日子里,他堅持每天早上5點起床,堅持日均完成2篇小品文,風雨無阻。粗略盤點,已寫小品文16000余篇。在其即將退休之際,為總結經驗,重整旗鼓,重新出發,作者從自己海量的小品文中,精心挑選166篇,可謂是百里挑一,故取書名《百里挑一》,結集出版,以作留念。
黃小平 ·現當代隨筆 ·14.2萬字
這本書是重度抑郁癥患者左燈對自己經歷過的抗抑郁過程的全程直播。2017年9月下旬,由于某些原因的觸動,左燈的抑郁癥被誘發。在經歷了病發、懷疑、確診、病重、自殺、送醫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事件以后,左燈被送進精神病院,可謂踏上了“人生新征程”。在這本書中,左燈記錄了自己在精神病院經歷的一切。通過她的文字,我們可以切膚體會到,抑郁癥患者的真實感受。
左燈 ·現當代隨筆 ·14.2萬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走過了四十年的光輝歷程。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參與并見證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成為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的堅強陣地、哲學社會科學出版重鎮、國家智庫成果的重要發布平臺和中國學術“走出去”的生力軍。其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旗下的社科書店不僅向社會推介好書、新書,展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在促進學者與編輯、作者與讀者的溝通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培養作者、促進學術成果轉化,為繁榮學術做出了巨大貢獻。本書收集了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如汝信、江小涓、陳來、卓新平、周弘、趙汀陽等的回憶文章,從一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展現了他們的書緣,他們心目中的社科書店。一瓣心香,國人共賞。
黃德志主編 ·現當代隨筆 ·14.2萬字
《唐詩歲時記(套裝共4冊)》是青年學者陸蓓容解讀與四季相關的唐詩的文學普及讀物。該書在編排上,每日都以詩加圖的方式呈現,錯落別致,并在輯封里加強了歲時輪轉的設計感。在唐詩選擇方面,秉承四時流轉,古今同趣的初衷,著重挑選與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物候相關的唐詩。另有意趣盎然的評注,輔助閱讀。書中的配畫大多為各大博物館的歷代典藏名作,畫中的他們勒馬,耕耘,佇立,游蕩,更讓人有古今時空呼應之感。含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相關唐詩。
陸蓓容編著 ·古詩詞 ·14.2萬字
本書以部分具有音樂性的中國現代小說為考察對象,從隱性音樂性與顯性音樂性層面,試圖以跨藝術的視點來敞開小說與音樂之間的微妙關系,理解這兩種藝術互為創造和批評的參照時彼此之間的重疊與落差,從而在這些重疊與落差的縫隙背后,介入人性、文化與藝術的深層解讀。書中小說的音樂性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是一種把握和理解作品、乃至世界的方式,甚至可以說是一種任何有機生命形式的內在深層結構。
李雪梅 ·文學理論 ·14.1萬字
很久沒有好好吃飯了,跟蔡瀾一起好好吃飯,好好照顧自己!“食神”蔡瀾全新美食治愈散文集!一本書囊括蔡瀾80余年的美食經驗和人生智慧。精選蔡瀾美食經驗談54篇和食材講解71篇。蔡瀾在書中聊獨家美食心得,聊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碳水、吃肉、喝酒,聊世界各地美食,聊普通食材的絕佳做法,讓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會吃,愛上吃,重新燃起好好吃飯的熱情。愛吃的人才是愛生活的人,只有愛生活才能有快樂。——蔡瀾翻開本書,從今天開始好好吃飯!
(新加坡)蔡瀾 ·現當代隨筆 ·14.1萬字
郭沫若是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在詩歌、劇本、考古、歷史、翻譯等領域均有著述,有《郭沫若全集》共三十八卷。郭沫若一生涉足廣泛、著作甚豐。他的散文氣勢浩蕩,清麗、浪漫,富有藝術魅力。自傳性構成了郭沫若散文明顯的特征,是作者個性張揚的產物。他的感時型散文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詠物抒懷型作品善于運用多種藝術手法,營造詩的意境。本書含有多幅照片,形象直觀地展示郭沫若人生的一些片段。
郭沫若 ·名家作品 ·14.1萬字
本書為作者在博士畢業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本書圍繞拉美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文學思想,以后殖民與后現代文學相關理論視角重點考察和探討了其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思想的意識形態問題。作者以種族、權力與文化身份作為切入點,對馬爾克斯的作品進行考察,全書從后殖民景觀,魔幻現實主義風格,權力架構變化以及身份身份多個方面梳理研究重點,最后梳理了馬爾克斯對當代中國文學的影響與傳播,全面呈現了馬爾克斯文學創作思想及社會意義,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于萍 ·文學理論 ·14.1萬字
馮積岐是陜西第三代作家中的領軍人物,本書以馮積岐小說創作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從傳記研究、創作心理學、主題學、敘事學、女性批評、影響硏究與平行研究等維度,全面、深入地分析和闡釋了馮積岐小說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質,呈現了馮積岐小說獨特的藝術魅力。
王祖基等 ·文學理論 ·14.1萬字
《唐詩一百零一夜》仿照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以故事結撰101首唐詩,生動鮮活地展示了唐詩名篇的寫作因緣與唐代詩人的生命氣象。書中收錄了72位詩人的佳作,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時代順序和詩歌發展邏輯歸為四輯,通過講述詩人生平際遇、交游唱和,及詩作背景與情境,讓唐詩故事回到歷史現場,展現了唐代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詩人幽微的內心世界。
彭元鶴 ·古詩詞 ·14萬字
艾麗斯·沃克(1944—)是美國當代杰出的黑人女性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不僅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小說、詩歌、散文作品,而且以倡導婦女主義思想成為美國社會關注人類生存環境的領軍人物。本書為沃克小說(主要是長篇小說)的主題研究,內容涉及作者評介、文獻回顧、婦女主義理論探微、文本分析等。文本分析(第四至七章)是全書的重心,將沃克小說納入婦女主義視野,解讀了其中諸如黑人男子氣節及人性的回歸、黑人女性顛覆男性和白人霸權的斗爭、黑人民俗文化的傳承以及兩性和諧、種族和諧乃至人與自然的和諧等關乎美國黑人乃至整個人類生存的共同主題。
水彩琴 ·文學理論 ·14萬字
《熱血與詩情》一書是作者所寫自由詩集。其中詩作貼近生活、意境鮮明、通俗易懂,涉及內容廣泛。此書作為《詩懷與夢想》的續本,延續并發展了后者的思想高度,從宏觀與微觀的結合上,試圖從辯證唯物主義的哲理高度,深刻揭示自然、社會的種種相互關系。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準和哲學啟示性。
林文肯 ·現當代詩 ·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