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既有描繪水鄉詩意畫卷、閑情逸致的抒情之作,如《烏鎮的早晨》《千年的漿聲》,又有對歷史的回望、透視,感慨、思索,如《誰的宋朝眼淚在飛》《楚字是這樣寫成的》;更有對那些堪稱完人的歷史人物的深度描寫和評論,如寫岳飛的《江南滿江紅》,寫鄭和的《風帆起江南》。寫景狀物則文字雋永優美,感人至深;評史論道則大氣宏闊,入木三分。
劉漢俊 ·現當代隨筆 ·19.5萬字
“你能把你的心安靜下來嗎?”《瓦爾登湖》中文譯著的序言首先提出了這個問題。晦澀難懂、讀不進去,可能是許多人對《瓦爾登湖》這本書的第一印象。清華大學2016級的新生們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2016年暑假,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將《瓦爾登湖》這本書作為禮物送給了每一名即將入學的清華新生。初讀此書,同學們的反應和大多數人一樣,很難靜下心去走入作者的世界。但隨著閱讀的深入,同學們逐漸感受到了源自書中的“寧靜的力量”。入學后,新生們紛紛撰寫了讀后感,這本書,就是從眾多讀后感中反復遴選后匯編而成的。來自祖國各地的清華學子,或書寫對于作者梭羅極簡生活的思考,或抒發對身處塵囂而心靈寧靜的向往,或思索校園這片“瓦爾登湖”帶給自己的影響,或找尋追逐夢想道路上的拳拳初心……以不同的文字表達出他們的理解和感悟。
史宗愷 ·現當代隨筆 ·19.4萬字
本書收錄2007年至2017年十年來作者寫的散文、詩歌一百三十五篇。作者以十年為一個方陣,以清新、內斂的文字,從生活、教育、訪學、人文等多個視角,記載了作者十年的奮斗歷程、輯錄了作者的成長心路,散發著縷縷歲月清香,一路可以看見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看見一顆敞亮的內心和一段充盈的人生。靜心讀,時聞香,覺有情。
張晚艷 ·現當代隨筆 ·19萬字
《人間情味》內容簡介: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它的弱點是沒有計劃,沒有系統。看重邏輯統一性的人會輕視它,討厭它,但是西方建立邏輯學的大師亞里士多德的學派卻喚做“散步學派”,可見散步和邏輯并不是絕對不相容的。中國古代一位影響不小的哲學家——莊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觀看著鵬鳥、小蟲、蝴蝶、游魚,又在人間世里凝視一些奇形怪狀的人:駝背、跛腳、四肢不全、心靈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藝復興時大天才達·芬奇在米蘭街頭散步時速寫下來的一些“戲畫”,現在竟成為“畫院的奇葩”。莊子文章里所寫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來唐、宋畫家畫羅漢時心目中的范本。
豐子愷 ·現當代隨筆 ·18.9萬字
本書系李國文先生評《紅樓夢》隨筆集,集淵博學識與深遂思考于一體,喜笑怒罵皆成文章,以獨特的視角為中國紅學界提供了新鮮的眼光。
李國文 ·現當代隨筆 ·18.7萬字
這是一部包含著生命真性體驗的人文專著,一部獨特的自由野逸精神的懷鄉之作。作者通過生命體驗的全覆蓋,懷著濃濃的鄉愁,在故鄉的土地上尋根和思索,其筆法之細膩,見解之獨特,真情之流露,思想之高古,是這個時代不可多得的鄉土文學的巔峰之作。
劉德壽 ·現當代隨筆 ·18.4萬字
本書以隨筆的形式,分三個部分,向讀者介紹了作者在工作、旅行、生活中的所見、所感和所想。文筆平實、親切,把一位女性作家的人生歷程娓娓道來。誠如作者所言:微思、微念、微言、微行,甚至微文,那些每時每刻都發生著的平凡、瑣碎、細小,如隨風搖曳的萬千柳絲,述說著世間生動、豐饒的樣子。
龔莉 ·現當代隨筆 ·17.5萬字
作為曾經被詩歌的閃電照亮過的寫作者,龐余亮已在散文園地耕耘多年,斬獲過孫犁散文雙年獎、萬松浦文學獎、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等多種散文獎項,《半個父親在疼》和《小先生三部曲》更是近年廣受好評、不斷加印的優質散文。龐余亮散文主要有三個主題:父愛,母愛和成長,其風格則既天真又滄桑,淚水與笑聲齊飛,極具漢語溫潤之美,尤其受到中小學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多篇作品入選語文閱讀理解和考卷。本書精選作者不同時期的經典散文若干篇,共分為三輯:父親篇、母親篇、我之篇。有《半個父親在疼》《白露》《母親的香草》《我是平原兩棵樹的兒子》《八個女生跳大繩》《寂寞的雞蛋熟了》等。全書配若干照片,包括作家照片、手跡、書影等,圖文并茂地給讀者展現作者的人生和文學軌跡。
龐余亮 ·現當代隨筆 ·17.5萬字
本書為蘇青先生近年來原創的科學文化隨筆集,收錄的80篇文章涉及科學人文、科技文化場館、專家學者、旅行札記、社會熱點、情感世界等方面,絕大多數文章都包含至少一篇與內容高度融合的原創詩詞或楹聯,以體現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彰顯歷史感、時代感、大局觀、全球觀、知識性、趣味性。
蘇青 ·現當代隨筆 ·16.5萬字
鄭逸梅為海內外知名文史掌故大家,著述宏富。一九三四年,將其所撰關于花果掌故的隨筆結集出版,是為《花果小品》。周瘦鵑說“每一把誦,似賞名花而啖珍果,醰醰有余味”,朱天目贊其“文字雋永,考證精詳”,一時巨公名賢推崇備至,傳為經典。《花果小品》概而言之,前為花,自梅花至松,春萱秋蕙、夏蕖冬茶;后為果,自甘蔗至葫蘆,沉李浮瓜、交梨火棗;末附《香國附庸》,共計一百多篇。舉凡花果的掌故,前賢吟詠的詩文多有記述,燦燦群芳,離離嘉果,豐富非常。初版面世以來,一版再版,廣為流傳。但也有很多花果文章失收,鄭逸梅后來多次撰文引為憾事。現今推出的增訂本,廣搜博采,精審細校,比勘諸版,改訂訛誤,同時增補四十余篇,增配近百幅花果圖,可謂圖文并茂又并美。
鄭逸梅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譚談先生在其年近八十之際,行走在祖國大地,或采風,或探訪,或考察,足跡遍布生養的故鄉、寓居的云貴、戰貧的鄉村、繁華的都市,所道之事、所說之地、所寫之人,真切、真實、真摯。這種老夫不失少年狂的熱情和激情,來自對生活的熱愛,以及歷經苦難磨礪出的不服輸、不退縮的堅強意志,源自“外鄉亦故鄉”的大情懷,始于心貼人民、與時代合拍的責任擔當。
譚談 ·現當代隨筆 ·15.8萬字
《聲音之繭》以“聲音”為載體,以“海島”為空間原點,以“四季”“節氣”為時間節點,以“情感”為媒介,以“人生”為指向,將中國南方的風物人情與作者記憶深處最刻骨銘心的聲音、生命片段相結合,勾連古今中外,書寫萬物有靈、天地大美,挖掘人生哲理、中華美學,構建獨特視角下靈動幻美、大氣磅礴、深情無限的心靈時空。一本書,就是一個用文字織就的、充盈著溫暖和力量的“聲音之繭”,讓讀者重新聽見自己生命中的回響,微弱或響亮,幽暗或明朗,是潮汐,是渡船,是破繭成蝶,將你擁向闊遠的彼岸,找到最好的自己。
蘇滄桑 ·現當代隨筆 ·15.6萬字
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自問世以來就在民間廣為流傳,各種版本層出不窮,對其各種角度的解讀也屢見不鮮。《西游妖物志》共30章,聚焦“《西游記》中的動物視角”,按照“動物妖精”在《西游記》原著中的出場順序,細致考證了各類菩薩、取經團隊成員、取經路上制造出八十一難的各類魔怪的身世演變及其在現實中的動物原型。充滿趣味橫生的觀點交融與文化混搭。在書中,人神魔,佛道儒,民俗文化、動物科普……“虛”“實”兩個世界穿插且互為印證;移花接木、借尸還魂、層疊嵌套、摶土重塑……對比歷史版本如元雜劇,分析故事轉移、嫁接、人物重塑等演變,一窺吳承恩《西游記》的形成過程。作者文思活躍,文筆跳脫,用另類視角品讀西游,帶來一番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
趙爽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本書收錄了一些作者的散文,其中包括三類:一種是游記性散文,一種是人生道路探索散文,一種是古代哲理詩文賞析及中西文化比較。鑒于作者良好的文學功底,以及豐富的人生經歷,本書具有一定的可讀性。
章楚藩 ·現當代隨筆 ·14.8萬字
作者曾游學英國、日本、美國,經歷頗豐。在游學美國期間,萌發了記錄下所經歷的、所感悟的想法,于是有了這本《白米洋面:美媽攜子游學記》。本書共有65篇文章,分四部分,美國游學記、Homestay見聞錄、Lake美國求學記,以及日本再游篇。全書既可以說是散文隨筆,也可是稱之為海外游記,是作者經歷真實記錄。記錄了作者母子二人在異國他鄉生活點滴,所見所聞,民風民情,尤其突出文化交流、文化互通的重要意義。
王紅英 ·現當代隨筆 ·14.6萬字
說是看畫,實在讀人心,說是看畫,實在觀自己。《畫見》是一本藝術隨筆集。一場關于自我審美教育的成長之旅,一場美術館暢游的時光回顧,一場人與畫穿越時光的交流,一場情感放肆流淌的自我審視。說是看畫,實在觀自己。全書分女人、大自然、夢、時代四個部分,涉及高更、梵高、弗朗茨等現代藝術上不可錯過的藝術家,是止庵這幾年游覽歐美日本博物館看畫的心得。在色彩和線條繽紛交錯的世界中,作者借繪畫作品談了許多人生、歷史、文學、藝術方面的見解,使“觀看”的理念不再是束縛于“繪畫藝術”題目之下的狹隘畫論,而是從“視覺”到“情感”的深度開掘,集中體現了作者的現代審美意識和人生體驗。不再強調繪畫作為專業藝術領域的評論,而是觀者作為充滿情感的“人”與“繪畫作品”之間的聯系,去掉晦澀艱深的專業術語的私人審美體悟。
止庵 ·現當代隨筆 ·14.6萬字
本書為著名旅法學者祖慰在歐洲生活期間的行走、思考、交流、思辨的哲思文化隨筆集。祖慰通過旅居歐洲17年生活經歷,對歐洲歷史及文化藝術的觀察、與身旁友人的生活片段、與文學藝術大師的心靈碰撞,通過活潑且不拘一格的文字,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根源進行了思辨式的探尋,對于文明的起源、人本精神、人性和文化藝術的本質進行了深刻思考。
祖慰 ·現當代隨筆 ·14.2萬字
這本書是重度抑郁癥患者左燈對自己經歷過的抗抑郁過程的全程直播。2017年9月下旬,由于某些原因的觸動,左燈的抑郁癥被誘發。在經歷了病發、懷疑、確診、病重、自殺、送醫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事件以后,左燈被送進精神病院,可謂踏上了“人生新征程”。在這本書中,左燈記錄了自己在精神病院經歷的一切。通過她的文字,我們可以切膚體會到,抑郁癥患者的真實感受。
左燈 ·現當代隨筆 ·14.2萬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走過了四十年的光輝歷程。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參與并見證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成為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的堅強陣地、哲學社會科學出版重鎮、國家智庫成果的重要發布平臺和中國學術“走出去”的生力軍。其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旗下的社科書店不僅向社會推介好書、新書,展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在促進學者與編輯、作者與讀者的溝通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培養作者、促進學術成果轉化,為繁榮學術做出了巨大貢獻。本書收集了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如汝信、江小涓、陳來、卓新平、周弘、趙汀陽等的回憶文章,從一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展現了他們的書緣,他們心目中的社科書店。一瓣心香,國人共賞。
黃德志主編 ·現當代隨筆 ·14.2萬字
很久沒有好好吃飯了,跟蔡瀾一起好好吃飯,好好照顧自己!“食神”蔡瀾全新美食治愈散文集!一本書囊括蔡瀾80余年的美食經驗和人生智慧。精選蔡瀾美食經驗談54篇和食材講解71篇。蔡瀾在書中聊獨家美食心得,聊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碳水、吃肉、喝酒,聊世界各地美食,聊普通食材的絕佳做法,讓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會吃,愛上吃,重新燃起好好吃飯的熱情。愛吃的人才是愛生活的人,只有愛生活才能有快樂。——蔡瀾翻開本書,從今天開始好好吃飯!
(新加坡)蔡瀾 ·現當代隨筆 ·1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