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這部文筆優雅、極具可讀性的著作中,著名莎士比亞學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以獨特的視角,探討了莎士比亞筆下的暴君及其暴政——他們可怕而自戀的愚蠢行徑,他們的篡逆、瘋狂和殘忍,他們的傲慢自大和缺德少才,他們的偏執與邪惡,他們的虛偽欺騙和對諂媚的渴求。在此之前,那些滿身血腥的人物幾乎從未這樣活靈活現,如在目前。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文學評論 ·10.1萬字
《森林報》是蘇聯著名科普作家維塔利·瓦連季諾維奇·比安基的代表作。這部書1927年出版,著者以其擅長描寫動植物生活的藝術才能,用輕快的筆調、采用報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個月,有層次、有類別地報道森林中的新聞,森林中愉快的節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強盜,將動植物的生活表現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著者還告訴了孩子們應如何去觀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蘇)比安基 ·外國隨筆 ·18.7萬字
《百年如花》是一部散文集,包括:《一場宿醉》《與時間無關》《中國水墨畫及文化認同》《五月槐想》《俗人飲茶》《千百年前的那樹桃花》《四十有惑》《夜深沉》《怒放的夏季》《情系果香》等共計23個散文作品,作品中既有抒情散文,也有敘事散文,都是作者經過多年積淀創作的。
柴可 ·現當代隨筆 ·3.2萬字
《少些浮華,多些踏實》是一部散文集,匯集了《這一方水土》《期待一場雪》《這一次是永別》《山泉》《不一樣的父親》《少些浮華,多些踏實》等15部散文作品,作品中既有抒情散文,也有敘事散文,都是作者經過多年積淀創作的。
天下塵埃 ·現當代隨筆 ·5.6萬字
從家門口到南半球,十余年的尋花之旅,十余個國家,80余幅植物攝影,記錄與植物相伴的美好生活。一年四季,花開花落。看花,是對抗忙碌生活的解藥。跟著資深的看花人讀懂植物之美。從牙買加風味獨特的“阿基果”、新加坡著名的斑蘭、日本庭園里的紫珠、印度的菩提樹,到尋常生活中的金橘、草坪上不起眼的各種小草,作者呈現一個美麗新奇、生機勃勃的世界。他通過多年的行走和考證,講述植物的故事,幫助讀者認識植物如何作用于人類千百年的生活以及我們的內心世界。
李葉飛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本書選擇了100首精美的唐詩,分為經典的十類題材,加以重新的詮釋。其中既有對春花秋月等自然風物的細心描摹,又有登山臨水時的深情詠嘆,更有面對歷史古跡時的深沉反思,其內容基本上涵蓋了唐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對十類詩歌的解讀中,既可以感知到唐代詩人們五彩斑斕的詩性生活,開闊自己的歷史文化視野,豐富自己的歷史文化知識,從而接受美的熏陶,愉悅精神,享受快樂;又可以涵養性情,調適心境;更能夠濡染古人崇高的精神,提高人生修為。
李靜 ·古詩詞 ·16.9萬字
忙碌的生活中亦有美好之事物,平淡的日常中亦有未知之詩意。于身邊、于眼前,總有一件事情、一處風景、一種心情打動你。這本詩集記錄了作者在生活中被觸動的時刻。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直白的感悟和生活的記錄。在這珍貴的人間,希望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方純粹干凈的天地。在這方天地之間,作者讓詩歌住了進來。
耕云種月 ·現當代詩 ·1.4萬字
你知道一本書是“文學名著”,但你是否知道它何以成為名著?“荒島種田流”始祖何以成為名著?人變成蟲的荒誕事何以成為名著?“三觀不正”的出軌故事何以成為名著?……本書針對大眾讀者閱讀名著的常見問題,以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讀者更新文學認知,構建起品讀名著的閱讀體系,從而真正領略文學名著的魅力,重拾閱讀樂趣。當你合上書時,那些曾被貼上“枯燥”“難懂”標簽的經典,將成為你丈量文學世界的標尺。
凱鵝 ·文學評論 ·12.5萬字
《蝶變女王》是一部散文集作品,主要涉及的是女性題材,包含《孟晚舟是如何蝶變成女王的》《香港“公主”何超瓊如何成長為“女王”》《兩個女人,兩種人生》三個作品,人物有現在的也有過去的,不同時期的女性都有不同的觀念。
天下塵埃 ·現當代隨筆 ·7597字
本書收錄了梁實秋、徐志摩、朱自清、郁達夫等中國現當代文學大家的40余篇關于孤獨、獨處的散文。他們或直擊主題,或慢慢鋪敘,書寫著自己對孤獨、對人生的思考。他們用真實又細膩的筆觸告訴讀者,孤獨并不可怕,那是直面自己、與自己相處的最佳時刻。一個人如果能夠直面孤獨,與孤獨和諧共處,他必然也有能力承擔起自己生命中的責任來,成為一個內心堅定、無所畏懼的人。
梁實秋等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本書是法國女作家馬塞爾·索瓦熱的隨筆集。30歲她因患肺結核住進療養院,但是男友卻要和她分手另娶他人。萬念俱灰之下,她寫下這封信,冷靜剖析這段感情,決定重新獨自一人。
(法)馬塞爾·索瓦熱 ·外國隨筆 ·2.3萬字
《有一種流淌的紅色》是一部散文集,包含《有一種流淌的紅色》《我的寫作觀》《重返文學圣殿》《站在文學的軸心》《飛越文學的海峽》五個散文作品,涉及文學、寫作等方面的內容,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和寫作的獨到見解。
天下塵埃 ·現當代隨筆 ·1.2萬字
英國、新加坡、南非、北京、青海玉珠峰,五個目的地,三個大洲,一本豐盈而精彩的旅行筆記,獻給每一個熱愛“在路上”的你。繼《明天還會在路上》之后,木恩又一次提筆,記錄她的旅行見聞。在北京,她拜訪各類新興企業,領略“破圈”的智慧。在英國,她傾聽諾貝爾獎得主的人生故事,跟著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學習。在新加坡,她探訪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等機構,感受現代城市躍動的脈搏。青海玉珠峰的登山之行是一段驚心動魄的旅程,攀登的艱辛與挑戰的痛快并存。揭開非洲神秘面紗的南非之旅,又帶給她更多關于生命的感悟。以熱愛為指引,她旅行、寫作,記錄世界的精彩,也見證自我的成長。
木恩 ·現當代隨筆 ·5.3萬字
本書是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T.S.艾略特的部分文學評論合集。艾略特以詩享有盛名,是英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詩人。其詩作,在現代文化的背景下重現了人性的荒蕪和對人類困境的永恒追問,曲折而有節制地表現了人文精神的復蘇。與此同時,他亦是位卓越的文學批評家,在西方產生過重要影響。艾略特的文學批評著作可歸結為三大類:一類主張詩歌必須增強它的客觀性,再一類討論詩歌形式和風格,尤其是對某些作家或作家集團進行重新評價,又一類則是論文學和文學批評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他的文學批評態度謙遜而條理清晰,非常言之有物。任何讀者通過他的批評都能學會理解一首詩或一篇散文。
(英)T.S.艾略特 ·文學評論 ·18.1萬字
本書是一部打破常規的回憶錄,它講述的是當我們至親至愛之人死亡,離我們而去之后,作為剩下的人,我們該怎樣處理我們的哀傷,怎樣哀悼并接受我們的失去,怎樣繼續生活。作者艾米·林以第一視角記錄了在丈夫意外去世后一年里的時光。當丈夫柯蒂斯在一場半程馬拉松中猝然離世時,她只有31歲,兩人還沉浸在新婚后準備共度未來的喜悅中,一切卻突然四分五裂。通過一個個與柯蒂斯相遇相愛和失去他的片段,我們看到兩人一起生活時濃厚的愛意,感受到當靈魂伴侶逝去,隨之而來的沉重與痛苦。當下與回憶之間的交錯既描繪了無比真實的愛與失去,又展現了人性的脆弱,以至于讀完最后一頁的時候,那份令人心碎的情感力量還是會在心頭回蕩。
(加)艾米·林 ·外國隨筆 ·5.9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是現代回憶性散文的典范之作。它由十篇散文組成,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童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成長道路。在回憶往事的基礎上,魯迅對當時的社會現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使它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我們可從這些文章中,透視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了解當時的社會面貌。
魯迅 ·文集 ·7.8萬字
死是容易的,活下去才更為勇敢。“90后”M3白血病女孩,坦誠記錄患病后的重生之旅!張夸夸,一個“90后”職場女孩,看起來和別人沒什么不同。她從沒想過年輕時也可能會死,直到27歲生日那天,她被送進中心ICU搶救,醫生幾次建議家人為她準備后事。擺脫死亡很難,人生沒法一下子就變好、變順。她歷經了4次大化療、8輪維持治療。病情逐漸好轉,但人生的難題并不只有死的威脅,不是活下去就萬事大吉了。5年間,身體變差、工作停擺、婚戀無望,她的人生密布著各種困境。她講述的不僅是她的“存活奇跡”,更是她的“重生之旅”。人的一生總會遇到低谷,當你感到痛苦、絕望的時候,也許你可以從她的故事中找到解決自己困難的勇氣。
張夸夸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母親終于意識到她要失去我了,意識到我們之間的隔閡。她開始努力表現她對我的愛,可是我已經不需要了。”“我們把你當成兒子養育的”“再給你生個弟弟,好不好?”這是母親最常說的話。女孩在不被期待中長大,曾經意氣風發的父親變得嗜賭成性,期待兒子的母親在外人面前偽裝得更喜歡女孩。女孩成長的過程中伴隨了粗魯的謾罵和響亮的耳光,所幸女孩還有一段被祖母庇護的小時光。“胎記”既是被送人的三妹臉上的一道天然瘡疤,更是刻在女孩心底揮之不去的隱痛,那是重男輕女的父母留給女孩的童年陰影,原生家庭里一顆荊棘的種子。但是,女孩終究靠著自己的努力開始了新的生活,她將“賽男”改為“蘇南”,在寫作中一點點救贖自己。
蘇南 ·現當代隨筆 ·6.8萬字
本書為“文學館·學術青年”系列叢書之二,由中國現代文學館編選,收錄第十二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的五篇獲獎論文,集中展現一批兼具現實關切與歷史意識的青年學人對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評論的相關研究成果,為學界推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前沿力量。
中國現代文學館編 ·文學理論 ·8萬字
這是一本記錄了作者過往數年旅行和成長經歷的“筆記”,作者除了分享旅途,還配上了多幅手繪旅行線路圖。作者每次出游歸來,都會按比例尺繪制一幅旅行線路圖,注明時間、方向、交通工具、事由和旅伴,一部分旅行線路圖也會在本書中隨文呈現,作者至今已畫滿八個大小不一的筆記本。而更有趣的是,本書收納了7條20世紀70年代外國元首訪華的線路行程圖,也均為作者親筆繪制。最早的一張是理查德·尼克松首次訪華線路,當年8歲的作者密切關注并手繪了這位美國前總統的訪華行程圖,之后他又按照報紙上的新聞報道,記錄下那個年代多位外國元首的訪華行蹤。
蔡天新 ·現當代隨筆 ·1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