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父母是子女最堅實的倚靠。他們盼你長大,又怕你長大;希望你能乘風破浪,又擔心你被風吹雨打。長大后才慢慢明白,所謂的長大成人,其實就是你一天比一天接近天空,父母一寸又一寸地歸于土地。來日并不方長,別等,別讓“子欲養而親不待”成為永恒的遺憾。這本書收錄了史鐵生、豐子愷、蕭紅等近20位文學大家寫給親人的經典散文,飽含了他們最深沉的愛與愧疚、溫馨與離別、感恩與遺憾。
史鐵生等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本書作者曾親赴新疆,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以真實細膩的筆觸再現了馬漢慶的罪惡人生。
牛伯成 ·紀實文學 ·13.4萬字
作品時間來源:從2011年到2024年,歲月如同江河流水般悠悠流過,在時光的痕跡里,有些事物卻始終停留在我們的筆尖。那是一段對生活細致觀察與深入思考的旅程,記錄著我的成長、經歷與情感。那一年,我在北國的雪山上欣賞過絕美的景色。冰雪皚皚,大地如同一幅潔白的畫卷,映照出我們內心的純凈與向往。我們在那里留下了足跡,也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也曾瞻仰過海的浩瀚,那片蔚藍的海洋仿佛無邊無際,承載著我的夢想與希望。海浪拍打著海岸線,如同生活的節奏,有起有落,有喜有悲。我站在海邊,感受著海風的拂面,也感受著生活的韻律。四季分明與四季不變的事物都在我的身邊流轉。春天的嫩綠、夏天的繁花、秋天的金黃、冬天的雪白,每一季都有其獨特的色彩與韻味。而那些不變的事物,如親情的溫暖、友情的陪伴、愛情的甜蜜,都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在歲月的流轉中,我經歷了開心與難過,希望與失望。這些情感如同潮水般涌上心頭,有時讓我歡笑,有時讓我哭泣,那些文字如同情感的種子,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成為了我成長的養分。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我經歷了許多事情,也遇到了許多人,但無論怎樣,他們都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跡,也在我的筆記本里留下了故事。
王亞普 ·現當代詩 ·2.6萬字
二十四節氣七言絕句組詩,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廖夢得 ·現當代詩 ·1774字
本書作者受到自己崇拜的英雄——《白鯨》作者梅爾維爾和《金銀島》作者史蒂文森——的激勵,決心去太平洋上作一次探險航行。1907年他與妻子和船員一道,駕駛蛇鯊號船從舊金山出發。盡管暈船并患上熱帶疾病,但倫敦堅持寫作,除創作出一些重要的長短篇小說外,還寫了這本非虛構的作品,其中包括《莫洛凱島的麻風病人》、《“太陽之屋”火山口》和《泰比谷探秘》等游記。這些不乏幽默風趣和神奇探險的篇章記錄了倫敦在海上及諸島的探險經歷和故事,反映出他那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男子漢氣概。倫敦不滿足于現狀、喜歡探索的心理和行為在書中得到了很好體現。讀者會看到環游世界給人帶來激動與喜悅的同時,也充滿了危險、考驗和挑戰,而這對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不無啟示。本作品以其特有的魅力,被收入世界著名的“企鵝經典”系列。
(美)杰克·倫敦 ·外國隨筆 ·11.5萬字
本書是一部文學(評論、研究)類圖書,講述了中國俠文學史的發展和流變脈絡與圖譜(早期歷史之俠,古代俠義書寫,百年武俠小說,網絡奇幻武俠),通過對中國之俠(歷史上的俠)基本問題的梳理與分析,提出一種從理想人格的角度(俠介于“圣賢”和“英雄”兩大理想人格之間)來重新認識俠的思路,進而探尋俠文學由古代到現代再到當代發展和演變的軌跡、脈絡(由史傳到散文到詩歌到小說,由古代俠文學到武俠小說到網絡小說),從而對2500年間中國俠歷史、俠文學進行綜合研究和把握。2023年是武俠小說誕生百年,2024年是金庸、梁羽生百年誕辰。值此之際,對中國俠文學史進行整體書寫和研究顯得特別有必要,而目前學界及市面上尚無一本此類兼具學術性和科普性閱讀的著作,作為個人第一部獨立署名的著作,也是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期為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俠義文化傳統和俠義精神的當代建構和重構提供借鑒和參考,也是武俠文學、網絡文學研究的一種有益補充和推進。
侯向學 ·文學評論 ·16萬字
本書為旅日作家毛丹青繼《來日方長》后,創作的又一部雙語手繪隨筆集。作者著眼于日常小事,將自己三十余年來在日生活的經歷、對中日兩國文學和文化的見解、對中文和日文的關系的理解,以清新細膩的筆觸融進一段段雋永的文字中。在作者眼中,語言遠非單單用來交流的工具。語言有其本身之美,而他自身作為雙語寫作者,則能通過兩種語言體驗更多的美好——雙語讓他得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探索,使他得到了不同的領悟和感受;讓他能夠切身體會不同語言背景下的文化底蘊;使他得以站在雙語交匯之處,將有著不同的韻律的文化,奏成最終曲調和諧的交響樂?!半p語寫作,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換一種角度看世界,世界或許會呈現出另一種生機勃勃,另一種絢爛多彩。
毛丹青 ·現當代隨筆 ·13.2萬字
一本獻給所有精神遠足者的散文“地圖”,帶你重新定義“抵達”。收錄汪曾祺、老舍、朱自清等十余位文學巨匠的精神圖譜,匯聚近40篇經過時光淬煉的經典散文。這些智者以沾滿人間煙火的筆觸,將市井煙火與山河遠闊編織成錦繡的精神長卷。這些穿越時空的書寫,既是作家對生命本質的凝視,更是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自傳,于字里行間流淌著東方哲學特有的從容智慧。每個人都在述說:生命的要義從不在于疾行。我們所要追求的,從來不是成為最先到達終點的人,而是成為最懂得欣賞沿途風景的人。
汪曾祺等 ·現當代隨筆 ·8.6萬字
《滄浪詩話》是南宋嚴羽所著詩歌理論著作。以禪喻詩,提出“妙悟”“興趣”等詩論觀點,對詩歌的體制、格律、創作等方面進行探討,影響后世詩歌創作與理論發展。
嚴羽 ·文學理論 ·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