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傳統文學鑒賞批評為基礎,借鑒結構主義,新批評理論、闡釋學和接受美學的研究方法,結合時代、社會背景、作家生平等相關內容,從字義、情感、語調、用意等層面對每一時期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文本進行全面解讀,對宋代桃源詩歌進行全面分析討論,力圖在桃源詩歌研究領域中有所突破。
楊宏 ·文學理論 ·19.6萬字
本書研究的是當代世界文學理論,及其在中國語境中的適用與變化的問題。“世界文學”一詞,自1827年歌德提及開始,一百多年間有許多學者回應了世界文學相關的種種問題,但是直到2000年后世界文學理論才有了長足的發展。本書便是在總結近廿年來世界文學理論的基礎上,討論這些理論在中國語境的適用與否和變化的問題。本書附緒論外,共有八章。依次討論如下議題;(1)什么是世界文學?(2)什么是世界詩歌?(3)翻譯研究對世界文學理論的啟示。(4)諾貝文學獎如何制造世界文學?(5)東方主義、漢學主義和旅行的理論等研究范式對世界文學研究有何啟示?(6)莫萊蒂如何運用“樹”和“波浪”等文化史概念來解釋世界文學?有何貢獻?(7)“遠讀”理論有何貢獻?大數據和數字人文如何改變世界文學研究?(8)艾普特“反對世界文學”觀念的是與非如何?最后,以“世界文學”觀念的百年變遷作為總結。
姚達兌 ·文學理論 ·19.6萬字
愛情,就像杯子裝著水,而水也依附著杯子的空間,有了兩者的配合,我們才可以安逸地解渴。愛情,就像杯子里的水,一點一點喝完剩下的時候,新鮮也跟著飄散,我們因此會去另求新歡?愛情,其實就是一杯水,深厚不是嘴上說來的,心里感悟的才是真實,而我們到底賦予了它多大的價值在里面?有寬容,有諒解,有寄托,還有習慣……
劉燁 ·文集 ·19.6萬字
梭羅遠離塵囂,他想在自然的安謐中尋找一種本真的生存狀態,尋求一種更詩意的生活。《瓦爾登湖》一書,詳細地記錄了作家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的日常生活狀態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開荒種地,春種秋收,自給自足。他是一個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與自然交朋友,與湖水、森林和飛鳥對話,在林中觀察動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邊釣魚,晚上,在小木屋中記下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關注靈魂的成長,他驕傲地宣稱:“每個人都是自己王國的國王,與這個王國相比,沙皇帝國也不過是一個卑微小國,猶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團。”梭羅以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人們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謂生活的舒適,非但沒有必要,而且對人類進步大有妨礙。《瓦爾登湖》記述了作者在簡單生活中深入思考與重塑自我的心路歷程,文筆寧靜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種使人沉靜的力量。
(美)亨利·戴維·梭羅 ·外國隨筆 ·19.6萬字
全集是對丁玲一生文學創作的全面總結。收入她六十年間創作的小說、劇作、詩歌、散文、評論、雜感、講話、回憶錄、論文等四百三十萬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為長篇小說,第三卷為短篇小說,第四卷為短篇小說、詩歌、劇作,第五、第六卷為散文、隨筆,第七、第八卷為散文、雜感,第九卷為序跋、評論,第十卷為回憶錄,第十一卷為家信、日記,第十二卷為書信、年表。全集中相當數量的書信和日記都是經過四處搜尋,首次公開出版。
丁玲 ·文集 ·19.6萬字
“篤學講堂”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進一步開闊同學們的視野,以社會面臨的重大學術課題、經濟熱點問題等為切入點,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舉辦的專題講座,主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歷史、藝術等諸多領域。本書是這些名家與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師生互動的真實記錄。
黃曉勇主編 ·文集 ·19.6萬字
本書是一部詩學及人文隨筆集,全書約20萬字。其中既有對當下諸世相的發言,以及詩學的闡發、詩性的沉思、讀書札記及藝術斷想等,也有對中西思想、文學大師的狀寫。闡述人物命運,閱微藝術精神,所最為關切者,依然是藝術家與生活世界的對抗、對人性惡的揭發,以及對黑暗時代的啟明。本書思想性與故事性相融合,傳記資料扎實,觀點鮮明,文風曉暢,真情流露,閱讀受眾廣泛。
朵漁 ·現當代隨筆 ·19.6萬字
奈保爾作為印度裔英國作家,曾獲布克獎、毛姆獎、諾貝爾文學獎等,出生于拉丁美洲殖民地的邊緣身份對他進入英國文學的主流地位造成種種障礙。本書從常人與作家、歷史與文學、社會與自我等方面論述奈保爾的文學創作。與國內外已有的有關奈保爾的研究著作相比,本書側重于對奈保爾與印度之間關系的分析,顯示了作者獨到的學術眼光。
石海軍 ·文學理論 ·19.6萬字
本書以唐詩對語法修辭方法的運用為研究對象,從詞法修辭、句法修辭、篇法修辭三個方面對唐詩語法修辭方法的運用進行系統描寫和多維解釋,并選取了《詩經》、《楚辭》、新詩三個不同時代的詩歌語法修辭作為參照,在共時考察的基礎上對唐詩語法修辭的繼承、成就和影響也做了概要的梳理,最后概括總結了唐詩語法修辭方法的基本原則、構成體系、運用特點和規律等。對于當今語法學界一直在尋找對漢語語法、漢語詩歌語法的科學解釋,本書的出版也能提供有益的啟示。
段曹林 ·文學理論 ·19.6萬字
2021年是100周年,北京大學作為中國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陣地、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基地,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和光榮的紅色基因。特別是北大老同志在黨的領導下,攻堅克難、無私奉獻,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是我們的寶貴財富。為慶祝100周年,北京大學邀請30余位老同志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撰寫回憶文章,抒發愛國愛黨情懷,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的時代主旋律,展示了老一輩北大人與黨同心同向同行、與祖國和人民共奮進的歷程,為百年華誕獻禮,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生動的學習讀本。
邱水平主編 ·文集 ·19.6萬字
新世紀以來,文學新聞、敘事新聞、長報道、非虛構寫作等概念相繼出現,其內涵有所差別又大同小異。2005年,紐約大學教授羅伯特·博因頓(RobertS.Boynton)把新新聞主義的最新表現形式稱為“新新新聞主義”。可以說,新新聞主義寫作運動曲折前行。今天,新新聞主義寫作理念、風格與技巧被傳統媒體如報紙、雜志以及新媒體廣泛采用,成為媒體間“講故事”競爭的重要技藝。特別是近年來,新媒體超越傳統媒體成為新聞傳播的主要平臺,但其快速、便捷傳播新聞信息的優勢有帶來“速朽”與“易碎”的先天缺陷。在此背景下,新舊媒體都重建新新聞主義寫作的傳統。在這種背景下,重新回顧新新聞主義的發展過程與寫作理念,對媒體“講好故事”,提升內容生產能力,加強競爭優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本書分訪談的是活躍在寫作一線的著名非虛構作家,所有書籍都是通力合作的成果,本書更是如此。我特此向在百忙之中參加訪談的所有作家表示感謝。本書關軍、遲宇宙、衛毅、柴春芽、張贊波、陳徒手、南香紅、楊海軍、周華誠、易小荷、范承剛、王天挺、楊瀟、葉偉民、田毅20等作家整個過程中都給予熱心的支持。
劉蒙之 張煥敏 ·文學理論 ·19.6萬字
本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寫大學時光發生的事,用回憶的手法緬懷那段永不復返的舊時光。第二部分主要寫社會上的經歷感悟,現實而又尖銳的刻畫出人間百態。第三部分主要寫作者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領略作者平凡而不平靜的生活。作者文學功底深厚,文章內容豐富,極富閱讀快感。引導讀者閱覽他全部記憶。
邱美煊 ·現當代隨筆 ·19.6萬字
本書為斯蒂芬·沃爾弗拉姆的隨筆集,匯集了其過去十余年不同場合的文章、講稿等,以計算思維范式為中心,講述了沃爾弗拉姆在科學、技術、藝術、哲學、商業等多個領域的思想探索與實踐。從為電影《降臨》提供科學咨詢、解決人工智能道德規范問題、尋找一個不尋常的多面體的來源、與外星人交流,到建立Mathematica和Wolfram|Alpha,再到尋找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探索π,本書捕捉到了計算世界偉大先驅之一的感染力和好奇心,向讀者展示了計算思維在當代科技發展中的無限可能。本書適合所有對科技史、科學哲學感興趣,對開闊視野、提升認知與思考能力有需求的讀者閱讀。
(美)斯蒂芬·沃爾弗拉姆 ·外國隨筆 ·19.6萬字
《不隨時光消逝的美:唐宋詞名作析評》選錄了唐、五代及兩宋優秀詞作共二百四十余闋,闕闋煉字遣詞,搖曳跌宕,或豪放或婉約,各盡其美,各臻其盛。校注、析評部分由一代詞學家、臺灣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弘治先生完成。陳弘治先生專攻詩詞,胸有丘壑,妙筆生花。他筆觸下的每一闕詞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和美學價值。讀陳先生的唐宋詞析評《不隨時光消逝的美:唐宋詞名作析評》,不僅在于欣賞詞的格律和藝術之美、感受詞面背后特定時代的家國情懷,更在于筆鋒處對個體的生命關照。讓人極易沉淀于喧囂繁雜的日常瑣事之外,一杯清茶一闋好詞間,灌溉自身的精神之花。
陳弘治 ·現當代詩 ·19.6萬字
權威版本:以劍橋勒伯古典版古希臘文本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臘的傳世戲劇作品。名家名譯:古希臘羅馬文學、文化專家張竹明教授和王煥生教授傾十年之功,從古希臘原文精心譯成。全新亮相:絕版多年,全面修訂,裝幀升級,典雅尊貴,極具收藏價值。大獎作品:曾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第二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重大獎項。位于地中海東北部的希臘,是歐洲文化的搖籃,人類戲劇的最早發源地。古希臘悲、喜劇都與酒神慶典和民間滑稽演出有著血緣關系。
(古希臘)埃斯庫羅斯等 ·戲劇 ·19.6萬字
1946年春,我在家鄉一個小學當語文老師,時年19歲。在摯友的影響下,我接觸了大量的古典詩詞。但是我發現其多為男性作者的作品,而女性作者除了李清照、魏夫人、朱淑真之外,很少再見得到其他人的名字。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搜集中國歷代女詞人的作品,在搜集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在中國詞壇上,女性詞人人才濟濟、群星璀璨。于是我萌發了編寫一本《中國歷代女詞人作品選析》的念頭。直至1983年退休之后,我終于有了時間來了此心愿。此后近20年,盡管由于患腦溢血后遺癥臥病在床,但為了圓一個開始于青年時代的夢,我從無間斷地進行女詞的搜集、整理、撰寫注釋的工作。為成名媛集,不惜鬢毛衰。留得此書在,雖死也心慰。
董昭明 ·文學評論 ·19.6萬字
鄭杭生先生作為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學重建的重要領導人和新時期中國社會學理論的重要開拓者,不僅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學術遺產,而且他高尚的人格、兼容并包的學術精神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都堪為垂世風范。此紀念文集是鄭杭生先生的老朋友、學界同人及其弟子對先生的追思與緬懷,以及對其學術與人生的回顧與感悟,鮮活地展示出鄭先生為國為民、為人為學和教書育人的方方面面。
張建明 馮仕政主編 ·文集 ·19.6萬字
本書是專為青少年讀者背誦唐宋絕句而編著的一種選本。姚奠中先生從眾多唐宋詩人中選取140位詞人的329首適合背誦的絕句名篇,并由秀龍、陸渾兩位先生予以注釋、點評,每首絕句的注釋和點評文字,有助于讀者加深對所要背誦的絕句名篇的理解,而建立在涵泳理解基礎上的背誦,則是更有效的記憶性背誦。全書約315千字,作者在“前言”中對唐宋絕句的創作狀況、發展流變、主要詩人和重要作品、風格特點等作了簡要介紹,注釋簡扼而明快,評點則文筆省凈、用語典雅,有傳統詩文評之筆致。該書編排得當,是一本青少年讀者相約傳統文學經典,走進唐宋絕句名篇,通過涵泳背誦而培植文氣詩情的普及性強、人文品位高的讀物。
姚奠中 ·文學評論 ·19.6萬字
《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是治愈系作家盧思浩隨筆作品集。無論今天多么渾濁不堪,明天依舊會如約而至。你僅有的能把握的是變成很好的自己。本套書講述的都是一些瑣碎的片段,身邊真實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訴說,或者天馬行空地做夢,使讀者可以從中收獲微小的、錯綜復雜的、細枝末節的感動,得到一種共鳴和安慰。作者以治愈的風格和平實的文字打造溫暖的主題,讓讀者從書中得到慰藉。在需要力量的日子里,有個人出現,那么謝謝你。盡管你聽不到,盡管不知道未來的你會去哪里,都感謝曾經遇見你。如果我恰好路過你身旁,給了你一些力量,那么也不需要客氣。有些人相遇,就是為了告別。往后的日子里,我們都要不辜負自己。盧思浩從17歲開始寫文,他總是嘗試用最真實的文字記錄下身邊每件美好的事。他說:“只要心里有光,就不用害怕黑夜。”這套真誠的書用溫暖的文字告訴你,不懼怕黑夜,是因為心里有光。
盧思浩 ·現當代隨筆 ·19.6萬字
自20世紀新時期農民進城謀生為社會主潮以來,以農民工為主要描寫對象的打工文學應運而生。文學創作“無非是在空間的改變中尋找悲哀與歡樂,尋找種種主題與種種美學趣味”,任何故事也必須在一定的空間發生,因此,本書主要立足于空間敘事的角度,對新時期以來的打工文學進行研究。主要包括探究打工文學的“打工作家”與“主流作家”不同的創作心理空間特性,分析打工文學中“城市”“農村”“城中村”等空間表征,研究農民工的形象及生存心態以及打工者如何通過“心靈空間”“他者文化空間”及“身體空間”等空間的建構實現身份認同與心靈寄托,探討不同空間下所呈現的“還鄉”敘事差異等。
劉麗娟 ·文學理論 ·19.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