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各階層之間也發生了迅速的分化和重組。我們高興地看到那些在黃土地、黑土地、紅土地上辛勤耕作的傳統農民,在現代商品觀念的沐浴下成了西裝革履的農民企業家。隨著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入,多種經濟成分的出現,規模巨大的工人群體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有些已進入白領階層。本書以記實的手法記錄了當今的一些人群,揭開了他們神秘的面紗以及討論了滋生這些危險人物的外部因素等,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及教育性。
海劍 ·紀實文學 ·24.5萬字
中國網絡文學蓬勃發展離不開批評家的鼓勵與鞭策,本書采取“以人帶史,以史引論”的方式,選取國內10位最具代表性的網絡文學批評家黃鳴奮、歐陽友權、陳定家、單小曦、周志雄、馬季、邵燕君、夏烈、許苗苗、肖驚鴻,通過對他們網絡文學理論批評成果的分析,展現他們的學術貢獻,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地揭示中國網絡文學理論批評的發展水平和學術貢獻。本書以批評家個體的批評實踐入手,通過個體的批評癥候獲得中國網絡文學批評的理論縱深與研究廣度,從這里可以看出中國網絡文學理論批評的發展脈絡、基本面貌和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對中國網絡文學批評的先行者致敬,正是因為他們的學術探索,網絡文學才得登堂入室,網絡文學研究才得以成為顯學。
禹建湘 ·文學理論 ·21.2萬字
本書通過對著名作家張平的一系列代表性小說作品,諸如《姐姐》《祭妻》《法撼汾西》《天網》《抉擇》《孤兒淚》《國家干部》《重新生活》等的深度文本細讀,一方面結合相關的生平傳記資料,另一方面也把作家納入總體的新時期文學思潮發展演進過程之中,展開具有綜合性的全面研究,并最終提煉概括出張平文學寫作的基本特質。張平的小說創作先后經歷了“家庭苦情”系列、“社會問題文學作品”和“政治小說”這樣三個不同的發展的階段,他所持有的是一種為老百姓寫作的文學觀,更多地關注表現老百姓的民生疾苦。從創作類型來說,他是一位優秀的體驗型作家,他的文學創作總是與重要的現實問題短兵相接,總是對時代尖銳激烈的中心矛盾沖突進行深入的關注與思考??傊瑥埰讲粌H是一位主旋律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在他長期的寫作過程中,不僅奉獻出一系列具有人性深度的人物形象,而且也在文體形式上形成了一些特別的個性化特征。
王春林 ·文學理論 ·35.8萬字
本書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沃土計劃”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近年來多支優秀團隊實踐報告重新梳理匯編的成果,分為五部分,內容包括:鄉村振興與特色產業、旅游業與經濟發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地方財政與金融發展。
滕飛 鞠曉主編 ·文集 ·26.1萬字
《紅樓夢》傳入韓國始于程刻本出現后的19世紀初期。此書以《紅樓夢》在韓國的傳入,樂善齋譯本《紅樓夢》及其續書,現代翻譯家的翻譯本等值得探討研究的課題為重點,分為十章,對《紅樓夢》在韓國的傳播與翻譯作了深入探討。
崔溶澈 ·文學評論 ·21萬字
本套書是快速了解唐宋詩詞大家的入門讀本,由備受北大學子追捧的古典文學課老師、北大文學博士張一南全面導讀、注釋、賞析。每本書開篇都有詩人小傳作為導讀,讓你在他們的故事中理解詩詞,和詩詞背后的溫涼。精選詩詞大家傳世佳作,并以生平年譜為線索進行排序。每首詩詞輔以簡析及注釋,生僻字有注音。小傳導讀和詩詞簡析相結合的形式,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詩詞和詩人的一生。
(唐)杜甫 李商隱 李白 王維 白居易 (宋)蘇軾 李清照著 張一南編校 ·古詩詞 ·28.6萬字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后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后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它包羅萬象,而又融會貫通,脈絡清晰,翔實地記錄了上古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妒酚洝肥且徊績炐愕奈膶W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從史學價值看,它保留了幾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學價值,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它開創了紀傳體記事法,受歷代史官、學者推崇。從文學價值看,它的描寫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敘理透徹,記事靈活。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本版本為一百三十一篇,除原有的一百三十篇外,還將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也收錄在內,便于讀者更全面、更精準地理解司馬遷的理念與思路。
(西漢)司馬遷 ·名家作品 ·22萬字
本書主要對解構批評的基本形態及其價值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探討。具體包括對解構內涵的分析研究、對解構批評“史”和“論”兩個層次上的把握、對解構批評范式的探究,并相對集中地探討了解構批評的文學觀、文本觀、批評觀、語境觀等等。而且,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這一形態,本書還結合一些具體的作品對其進行闡釋或說明。當然,對于形態的梳理只是本書的一個構成部分。另一個重要的部分,集中體現在對這一批評理論的評判,以及對這一批評形態之理論價值、現實意義及其應用可能性方面的探究??梢哉f,還是體現了較強的問題意識,具有較為突出的當下意義,對我國當代文學批評形態的建構,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蘇勇 ·文學理論 ·32.4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度酚刹淘嗳沃飨聂斞赶壬o念委員會負責編校。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按原版編排,共分20卷。其中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依然按照時間先后排序。其中通假字和魯迅習慣用字,完全按照原版保留。另有外國人名、地名等,均保留魯迅當時的譯法。
魯迅 ·文集 ·32.6萬字
本書記錄了“反疫苗運動之父”英國醫生安德魯·韋克菲爾德針對麻腮風三聯疫苗進行科研欺詐,引發全球性疫苗信任危機的全過程。1998年,韋克菲爾德在《柳葉刀》上發表論文,基于對12位兒童的研究,提出麻腮風三聯疫苗中的麻疹病毒與自閉癥之間存在關聯。這篇論文產生了爆炸性的影響和一系列的科研爭議,引發了麻腮風三聯疫苗全球接種率的大幅度下降,麻疹感染潮再次復蘇。2003年,《星期日泰晤士報》記者布萊恩·迪爾經過詳盡深入的調查,發現了潛藏在這篇論文背后的驚世騙局,曝光了韋克菲爾德及其借此牟利的同伙,律師理查德·巴爾之間的秘密交易。最終,論文被《柳葉刀》撤回,韋克菲爾德的行醫執照也被吊銷。但隨著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的興起,韋克菲爾德改頭換面卷土重來,迪爾對他的追蹤還在持續。
(英)布萊恩·迪爾 ·紀實文學 ·24.2萬字
本書立足于中國本土的文化語境和文學土壤,從多個方面入手考察新歷史主義在中國的批評與實踐經驗,既有縱向的史的線索,也有橫向的中西文論對比研討,還包括對具體作家、作品的解讀,全書試以宏觀視野分析新歷史主義在中國的本土化歷程及其影響。
盧絮 ·文學理論 ·21.3萬字
新時期以來,當大部分作家致力于向西方文學學習藝術經驗的時候,以孫犁、汪曾祺為代表的一批作家,卻創作了數量不菲、深受傳統文學藝術影響、尤其是受到傳統筆記小說影響的小說。這些創作使傳統文學的影響在八十年代由潛流再度變為一股文學創作的明顯潮流,并產生了一定影響。這些小說被一些評論家和讀者稱為筆記體小說或新筆記小說。新筆記小說形成了八十年代文壇上一個獨特的景觀,不僅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產生了一些優秀的作品,而且為中國文學如何繼承傳統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其中的經驗教訓,都值得認真總結。本書稿對新筆記小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上編對四位有代表性的新筆記小說作家孫犁、汪曾祺、林斤瀾、賈平凹的創作做了細致的探討。下編分別從審美范疇、作家的主體精神以及新筆記小說的文學史意義幾個方面對新筆記小說繼承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的創作成就及文學史影響進行了綜合論述。
張舟子 ·文學評論 ·20.5萬字
本雅明思想以紛繁奇詭、變幻莫測著稱,而救贖思想則是一條貫穿始終的線索。本書以救贖為視角,收錄了本雅明文學批評方面的重要文獻,試圖展示救贖思想在其文學批評領域中的運行軌跡,并管窺本雅明思想全貌。本雅明的文學批評對象無一不是西方現代文學巨擎,如歌德、荷爾德林等,他們同時也是診療西方現代性危機的思想家,因此,本書實際上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幅解讀近現代西方思想、文學的地形圖。
(德)瓦爾特·本雅明 ·文學理論 ·20.6萬字
《古詩詞課》根據駱玉明老師多年來備受歡迎的《古典詩詞導讀》一課整理而來,在他的講述中讀者和詩詞作者之間沒有了時空上的距離,站在同一種處境上品味人生,讀者在讀懂詩詞的同時感受自己的生命歷程,治愈生活的焦慮。語言或俏皮幽默,或尖銳深刻,絲毫沒有“說教感”,只有深切的關懷,讓讀者產生深深的共鳴。從《詩經》楚辭講到唐詩宋詞,這21節治愈人心的詩詞課,用極具代表性的經典詩詞還原古詩詞中的人生境遇,深刻展現亙古不變的人性。翻開本書,在駱老師的帶領下輕松走進詩詞深處,獲得發自內心的感動!
駱玉明 ·古詩詞 ·20萬字
本書是第一本研究新世紀文學的個人論集,收錄作者近年來跟蹤研究新世紀文學的論說三十篇。內容涉及新世紀文學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對新世紀文學歷史的整體研究,從宏觀的角度縱論新世紀文學的發展和現狀、困境和問題,以及影響新世紀文學發展的文化理念問題,又有對新世紀文學創作的具體論析,尤其是對新世紀文學中一枝獨秀的長篇小說創作問題,關注甚多,內容包括新世紀長篇小說的主要特點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評論,以及對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的分析和評價等。與此同時,又對在新世紀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湖北文學創作,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論析,對湖北武漢地區新世紀重要作家作品,尤其是茅獎獲獎作品,作了重點的分析、評論。此外,本書還收錄了作者在新世紀發表的文學史、文學批評和寫作學研究的論文,以及這期間在相關國際會議上宣讀的學術論文和在各種講座上發表的演講文稿等。全書集中展示了新世紀文學的綜合景觀,是研究新世紀文學的必備參考。
於可訓 ·文學評論 ·26.7萬字
本書由六編組成,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西漢時代的《詩》學研究,另一類是西漢時代詩歌創作形態研究,包括楚騷創作、“三大組詩”以及《易林》繇辭等。與一般按照程式寫作的專著不同的是,每一編文章都體現了強烈的“問題意識”,具有很強的概括性。這些文章積聚在一起,西漢《詩》學闡釋的詩性風格以及詩歌創作風貌也就大體呈現出來了。
張樹國 ·古詩詞 ·25.3萬字
《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第四輯)包括文學傳播與接受理論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中外文學相互傳播與接受研究等內容,既有對傳播研究的理論思考和整體格局的建構,也有具體的個案分析;既探討中國古代文學的傳播方式及其特點,也探討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傳播過程及其規律,同時還研究中外文學的雙向互動傳播及其影響。
尚永亮 譚新紅主編 ·文集 ·25萬字
本書是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著名學者陳平原以“北京大學中文系”為中心撰寫的一部散文集,借追懷“往事如煙”,鑒賞“師友風流”,勾勒“另類系史”,以體現自家的“中文情懷”。書中追懷或描述的,多是作者接觸過的師友,以北大中文系為主,如吳組緗、林庚、樂黛云、錢理群、溫儒敏、夏曉虹等;擴展到整個中外學界,如王元化、錢谷融、王富仁等。以議論為主的第二輯、第五輯,話題集中在文學教育,可作為其他三輯的背景來閱讀。
陳平原 ·現當代隨筆 ·20.7萬字
本書搜羅程嘉隧詩文書畫匯為一編,按照古籍整理規范要求進行整理。
上海市嘉定區地方志辦公室 ·文集 ·35.8萬字
開卷慢讀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選擇的版本是2005年亞登(Arden)版(KatherineDuncan-Jones編)Shakespeare’sSonnets。打開詩集,發現除了154首十四行詩,還有另一篇詩歌也在同一個標題《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之下,此詩題為《情女怨》(ALover’sComplaint)。據介紹,這首長詩的并入是為了達成某種平衡或比照,或互補,即十四行詩是男性表達,而《情女怨》則是女性敘述。若說前者揭示了男性受挫的情愛渴望,那么后者就以奇妙的呼應,表達了女性的悲情訴苦,塑造了一個男性情愛受害對象的形象。這種性別上的平衡,若是成為作品可以合而為一的理由,倒十分有趣。
末之 ·文學評論 ·2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