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梭羅七易其稿,1854年才終出版。《瓦爾登湖》記錄了梭羅在瓦爾登湖畔兩年多的隱居生活和期間的思考,展示了有人類出席的自然。以樹木、植物、土壤和野生動物為參照,思考了人類的命運。本書以季節為結構,混合了箴言、史實和軼事,將科學性的觀察融入到高度的詩意中。
(美)亨利·戴維·梭羅 ·外國隨筆 ·18.8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創作生涯中惟一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包括十篇散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則寫于廈門。這十篇散文,按照魯迅先生的說法是“回憶的記事”,比較完整地記錄了他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脈絡,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會風貌圖,是研究魯迅先生早期思想和生活的重要資料。這些作品,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
魯迅 ·名家作品 ·14.8萬字
巴金直面“文革”帶來的災難,直面自己人格曾經出現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實的寫作,填補一度出現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終于寫作了在當代中國產生巨大影響的《隨想錄》,以此來履行一個知識分子應盡的歷史責任,從而達到了文學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書堪稱一本偉大的書。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經驗來傾心創作的。沒有對美好理想的追求,沒有對完美人格的追求,沒有高度嚴肅的歷史態度,老年巴金就不會動筆。他在書中痛苦回憶;他在書中深刻反思;他在書中重新開始青年時代的追求;他在書中完成了一個真實人格的塑造。
巴金 ·文集 ·37.8萬字
當代詞學宗師葉嘉瑩女士力作。在風格多樣的北宋名家詞中,有人喜歡晏、歐的曠達,有人喜歡柳永的旖旎,有人喜歡秦觀的柔婉,有人喜歡蘇軾的豪放,有人喜歡周邦彥的功力。但是,你可知道他們為什么會形成這種種不同的風格?你可知道如何去欣賞這種種不同的風格?葉嘉瑩教授帶領我們穿越時代走近作者的心靈,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領會他們藏在內心深處不肯說出來的幽約怨悱。而當我們近距離欣賞了這么多北宋名家詞作之后,對詞體那種難以言說的不同于詩的特色,恐怕已經有些心領神會了吧?
葉嘉瑩 ·古詩詞 ·26.8萬字
本書根據作者謝麗爾·斯特雷德的真實經歷寫成。謝麗爾·斯特雷德,一個普通的美國女子。6歲時,嗜酒暴烈的父親從她的生命中消失,22歲時,親密無間的母親因病突然去世,自此,家不成家,姐弟間日漸疏離,自己的婚姻也搖搖欲墜。有4年7個月零3天,她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迷失了自己。一次,她偶然看到一張太平洋屋脊步道的圖片,心門倏地打開了,當即決定上路。毫無經驗的她,心中只有一個想法:期盼著能至少做點什么,改變這一切。94天,1100多英里。這是謝麗爾一個人的徒步旅程,更是她由痛苦迷茫到漸漸篤定的內心旅程。旅程結束,她發現,連同一路的艱險,那些痛苦的記憶也都成為了過去,她在萬物中,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美)謝麗爾·斯特雷德 ·外國隨筆 ·23.9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回顧了他童年和青年時代難忘的人與事,用魯迅先生自己的話說,《朝花夕拾》“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書中既有童趣與溫情,也有諷刺與批判,自1928年未名社出版后,暢銷不衰。本次出版以1928年未名社初版為底本,遵循原文,逐字校對,并力求還原初版封面,以期將近百年前的古雅和靈動分享給讀者,向經典致敬。
魯迅 ·名家作品 ·4.2萬字
《神曲》講述意大利詩人但丁在其“人生旅途過半”時,在某個夜晚誤入了一座幽暗險惡的森林。當太陽升起時,有三只兇猛的野獸——獅、豹、狼分別擋住了但丁的去路,這時偉大的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出現了。維吉爾受但丁心愛的女子——圣女貝雅特麗齊之托,幫助但丁脫離險境并帶他游歷了地獄和煉獄。在到達地上樂園時,貝雅特麗齊出現并接替維吉爾的向導工作,帶領但丁游歷了天堂,使他最終見到了真善美,感受到了真正的愛與歡樂。
(意)但丁 ·名家作品 ·19萬字
泰戈爾用他的哲學和世界給了世人許多智慧,許多啟迪。輕輕地翻,閑閑地逡巡。驀然間,便會有一篇篇地美文闖入眼簾。那是一個植根于印度哲學思潮,成長在印度文學的海洋又徘徊在印度藝術的月華之中,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詩人的肺腑之言。是泰戈爾對生活的認識,對宇宙的思考,對生命的遐想……
(印)泰戈爾 ·外國詩歌 ·12萬字
馮唐繼《無所畏》之后暌違三年的全新作品,一本寫在人生轉折點的前行之作。全書包括財務自由了解一下、從請客吃飯開始成事、如果還有最后一天可活、和好玩好看的人消磨時光、一個人的樂園5個部分,馮唐將自己對金錢、做事、處世、追求、情感、生命等等的思索娓娓道來。在這本書里,你能讀懂,一個成大事的人,如何把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如何修煉安身立命的本事以及豐饒強大的內核,在任何年齡階段里都能有所成;一個追求生命質量的人,如何有人情味兒地活著,享受親情、愛情、友情,又如何面對復雜的人性、變化和失去。無常是常,在無常的世界里,一個人有本事,才能行得穩、走得遠,才是靠得住的財富。
馮唐 ·現當代隨筆 ·9.3萬字
本書精選了當代廣受讀者喜愛的“天才詩人”海子的五十余首抒情詩佳作,配以“天才畫家”韋爾喬的數十幅精美插畫,并由詩人、詩歌評論家譚五昌教授逐篇撰文點評導讀,文圖兼美,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美感。深入淺出的導讀文字,可領讀者進入詩歌海子詩歌藝術的堂奧。該書由設計藝術家、“中國最美的書”設計獎獲得者趙清擔任設計。
海子 ·文學評論 ·2.9萬字
它無孔不入,世界上最偉大的間諜都為之服務,全世界的風吹草動盡在掌握之中,令對手心驚膽戰;它冷酷無情。跨國追殺前任領導人,使其喋血他國;密探遍布全國,國人談之無不色變:高效!強悍!無所不為!一個人抵得上一支軍隊,這就是它——前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本書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級間諜組織。
程景 ·紀實文學 ·25.7萬字
庫布里克經典電影《發條橙》原著小說,入選《時代》周刊“英語小說百強”,未刪節版,全新譯本。“當你無法選擇,你也就不再為人了。”《發條橙》是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代表作,該書以天才的想象力書寫自由與強權的碰撞,一出版便震驚了世界,也催生庫布里克的同名經典影片。小說對青春迷失的寫照,對自由意志的反思,在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發條橙”也成為一個重要意象,寫入流行文化。這次新版的《發條橙》基于英國未刪節版翻譯而成,全新譯本還原酣暢閱讀體驗。誠意收錄:初版《發條橙》打字稿(含作家手跡),英國50周年紀念版獨家長文,50余條原創注釋,作家回顧小說及電影的珍貴文章《發條橙果醬》。
(英)安東尼·伯吉斯 ·外國隨筆 ·11.4萬字
《樹上的男爵》是卡爾維諾“我們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騎士》《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這三個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個階段,關于人如何實現自我的經驗:在《不存在的騎士》中爭取生存,在《分成兩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會摧殘的完整人生,在《樹上的男爵》中有一條通向完整的道路——這是通過對個人的自我抉擇矢志不移的努力而達到的非個人主義的完整。一次倔強的反抗,讓科希莫從十二歲起就決定永不下樹。從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樹上,卻將生命更緊密地與大地相連。是不是真的只有先與人疏離,才能最終與他們在一起?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外國隨筆 ·14.1萬字
《基度山伯爵》主要描寫的是法國波旁王朝時期發生的一個報恩復仇的故事。法老號船的年輕大副唐戴斯受船長臨終之托為拿破侖黨人送一封信,遭兩個卑鄙小人和陰險檢察官維爾福的陷害,被關入死牢。剝奪了本該屬于他的美好陽光、愛情和前程。
(法)大仲馬 ·外國隨筆 ·85.5萬字
《安妮日記》出自一位年僅十四歲的猶太女孩,為了躲避德國納粹黨的迫害,安妮一家被迫遷徙到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秘密小屋中,在兩年多的暗無天日的隱藏期,安妮用她樂觀向上的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對生活愛情的憧憬度過了痛苦壓抑的日子。這本日記是作者遇難前兩年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發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記錄了25個月的密室生活,把密室生活的艱辛、戰爭時期人們的恐懼表現得淋漓盡致。
(德)弗蘭克 ·外國隨筆 ·14.2萬字
本書收錄了季羨林關于人生、治學、生活等方面的文章,從中我們可以窺見這位學術大家的生活態度,以及對于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追尋過程,是其結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體驗,對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季羨林 ·現當代隨筆 ·24萬字
在快速變動的時代當中,閱讀似乎成了少數得以延續的精神活動。本書共分為七個類別:“準備做一個讀者”、“不正常讀者”、“政治花邊”、“經典常談”和“學點文藝腔”、“常識補充”和“都世界杯了,你還讀書?”。有談論北京文化地標的《壯哉萬圣》,有關注女工的《打工妹的聲音》,也談到足球運動真正的趣味及其勇猛的精神理念,批判商業行為帶來的異化,等等。在輕松的文字背后,展現的是一個基于堅實閱讀基礎的“正常讀者”的追求和努力。
梁文道 ·現當代隨筆 ·12.9萬字
這是蔣勛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數十次閱讀《紅樓夢》后的心血之作。無關紅學,不涉及考證,作者從青春與美的角度出發,帶領讀者逐字逐句細讀小說本身,梳理《紅樓夢》中的人物與情感,探尋書中表達的繁華的幻滅、逝去的哀傷,講述青春的孤獨、寂寞與彷徨。這是一個生命對其余生命的叩問與聆聽。跟蔣勛讀《紅樓夢》,仿佛是在閱讀自己的一生。蔣勛說:我是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的,因為處處都是慈悲,也處處都是覺悟。
蔣勛 ·文學評論 ·164萬字
本書收錄了梁曉聲關于個人成長和人生價值思索的經典散文篇目。梁曉聲的文字真摯、憂郁、深刻、豪邁,充滿深切的人文關懷。這里既有理想主義者犀利的一面——用文字叩問社會良知,探尋時代脈搏;也有溫情、感性和質樸的一面——用細膩的筆觸,寫母親的慈愛、父親的老、兄弟姐妹間的手足情深以及對人生的感悟……其中收錄了入選人教版教材,并被作者在央視“朗讀者”欄目中朗讀的名篇《慈母情深》,其他部分作品(節選)被收入香港小學語文課本、多所大學對外漢語言教材以及美國某大學人文文學教材,日本國家漢語言義務教學教材。
梁曉聲 ·文集 ·12.9萬字
還記得第一次聽童話的時刻嗎?是爺爺奶奶在秋日午后的“很久很久以前”,還是爸爸媽媽臨睡前為你讀的故事?長大之后才發現,對待生活的方式中蘊含著這些童話的影子:勇敢、堅韌、善良、坦誠……黑塞的童話,同樣具有這些特質,同時,又有很多不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黑塞,用詩意的語言解構童話,如電影腳本般,呈現全世界童話故事的另一面,呈現被我們忽略的細節。在構建童話,也在呈現生活的真相。勇敢的成年人,請翻開這本《黑塞童話》。
(德)赫爾曼·黑塞 ·民間文學 ·2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