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中榮格介紹了共時性的理念,擯棄掉圍繞在令人吃驚,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些互相關聯的事件周圍的幻想和迷信,它們只是“有意義的巧合”。榮格還介紹了使人困惑的實驗:他引用了J.B.Rhine的研究以支持自己的論點。Rhine對意念力實驗的統計分析使榮格找到了實驗者對卡片上號碼的猜測與卡片上實際號碼之間的關系,并分析了建立在統計基礎上的深層心理與外部事件的關系,拓展了心理學研究的視野。
(瑞士)榮格 ·經典著作 ·7.1萬字
真正主宰我們命運的,不是我們經歷過什么,而是我們賦予這些經歷什么意義,以及用什么方式應對他們。幸福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源自意識到自己是無可替代的有價值的個體,值得需要和認可。沖破自卑羈絆,活出真實、勇敢、自信的自我。《生命的意義》是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經典之作。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7.6萬字
自信并不在自卑的反面,而是對自卑的自覺和超越。暢銷百年的心理學經典。個體心理流派大師阿德勒經典代表作品。每個人都必須生活在與他人的聯系之中,自卑往往導致我們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如果我們想要重新獲得人生的意義感,就必須超越自卑。本書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精華之作,通過教育、家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的大量實例為論述基礎,深入淺出,激勵讀者超越自卑,獲得更好的自我,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自卑與超越》是阿德勒的代表作品,是一部暢銷近百年,在全球累計銷量超千萬冊的經典心理學作品。該書深入剖析了人的自卑情結,探討了人如何超越自卑實現自我價值的問題。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5.1萬字
《達·芬奇及其童年的回憶》是2006年1月1日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奧)弗洛伊德。本書是佛洛伊德有關達·芬奇童年記憶的心理史學經典著作,利用臨床精神分析法對達·芬奇的自戀癥、同性戀、戀母傾向、性啟蒙與性沖動都作了手術刀般的剖析,都無例外地呈現于讀者面前。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經典著作 ·8.7萬字
在生命的最后幾年,蘭克將目光轉向人類歷史上最難探討的主題之一:靈魂。《心理學與靈魂》這本經典之作即是對這一概念之起源、演化與本質的探索。與20世紀的其他知識分子不同,蘭克為靈魂保留了一個位置,而不是將它當成一種幻想而摒棄。在這本書中,蘭克將靈魂視作人類個體和社會一種普遍和必要的信仰,認為它在功能上一直沒變,雖然在形式上歷經千年演變。蘭克認為靈魂是在不可抗拒的心靈力量與不可改變的生物事實的碰撞中產生的,這一碰撞在我們的個人和社會意識中產生火花,并在歷史的傳承下轉化為我們的精神源泉。人類歷史上的所有意識形態都反映了這種現象,并修正其表達以適應時代。而心理學及其對意識、自我意識和人格的復雜分析,正是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蘭克在書中還試圖表明,群體信仰的表達,使得靈魂的觀念獲得了最為強大的力量。
(奧)奧托·蘭克 ·經典著作 ·12.1萬字
個體心理學泰斗阿德勒寫給每個人的心理啟蒙書,完全忠實于英文原版的經典譯本。改變全球無數人命運的心理經典,必將幫你超越自卑,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影響了馬斯洛、華生、羅杰斯等眾多心理學大師。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3.4萬字
《烏合之眾》作者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自1894年始寫下一系列社會心理學著作,以本書最為著名;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有的著作中,影響深遠的也是這本并不很厚的《烏合之眾》。作者論述在傳統社會因素毀滅、工業時代巨變的基礎上,“群體的時代”已經到來。書中極為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了巨大影響。《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在西方已印至第29版,其觀點新穎,語言生動,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佳作。
(法)勒龐 ·經典著作 ·15.7萬字
通過涂鴉、夢境述說,探索出兒童部分潛意識內容;對希望能更好地養育孩子的父母、提供良好服務的心理咨詢師或心理治療師來說,本書是豐富的滋養源泉。當乖孩子突然成了個磨人精;小麻煩在學校天天闖禍,還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爸爸媽媽該怎么處理?面對正經歷強烈情緒困擾的孩童,專業人員在晤談時又該如何誘導,才能洞悉孩子無法表達的苦惱及恐懼?本書是溫尼科特的顛峰之作,書中介紹了21個案例分析,以獨特的細膩、敏銳及對人性深層的關懷,讓小小孩深藏的情緒、夢境與苦惱,通過涂鴉,得以一一表現出來。
(英)唐納德·W.溫尼科特 ·經典著作 ·15.5萬字
《我們內心的沖突》討論了人內心的主要的沖突類型和它們的各種表現形式,分析并歸納了各種相互矛盾的態度和傾向,指出了被這些沖突所擾之人旨在解決沖突的努力結果怎樣導致失敗并陷入惡性循環,提出了解決這些沖突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設想。本書的主旨是為了推動心理分析的發展。它的內容主要來自于對病人和自身的的心理分析的經驗總結。本書對致力于提高我們的理論和治療方法的精神分析工作者有所幫助。
(美)卡倫·霍尼 ·經典著作 ·11.9萬字
自我分析也稱自我檢查,是霍妮在總結自已,及其同行和者經歷的基礎上,為治療輕度神經癥設計出來的方法。它把專業精神分析療法中的分析師和患者兩個角色適用部分合而為一,交由患者單獨承擔,獨自操作,因此,它是“患者與分析師一身擔的嘗試”。自我分析所用的主要技術稱為自由聯想,即實施自我分析的人,盡量使自己保持放松狀態,讓自已的思想自由流轉,讓瞬時的一阿之念,如各種念頭、想法、記憶、幻想、幻黨等等,自行出現在腦海中(實質上,是讓潛意識中的各種東西瞬間浮到意識層面來),并把這樣出現的東西,“無情而誠實地”用心或用筆扼要記下,無論這些東西是好是壞,是連貫還是散亂,是合理還是荒謬,或是內心深處見不得人的秘密。
(美)卡倫·霍妮 ·經典著作 ·15.6萬字
《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原理》描述的格式塔心理學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是德文“整體”的譯音),也稱為完形心理學,在心理學史上留有不可磨滅的痕跡,它向舊的傳統進行挑戰,給整個心理學以推動和促進,使歐洲逐漸形成一股現象學的心理學思潮,直至今天仍有廣泛影響。《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原理》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格式塔心理學派的觀點和原理。論述格式塔的場論思想,把"物理場"和"心理場"等概念普遍應用于生理過程、行為過程和意識過程。主張同形論,認為生理過程與心理過程在結構形式方面完全相同。提出頓悟學習觀點。《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原理》是考夫卡的代表作,也是格式塔心理學派將自己的學說加以系統化的第一部著作。
(美)庫爾特·考夫卡 ·經典著作 ·15.2萬字
本書收錄了弗洛伊德后期的三部最重要的著作:《超越快樂原則》《集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以及《自我與本我》,這三部論著分別于1920、1921、1923年發表,提出了生本能與死本能的二元對立,集體中的力比多聯系以及人格三分結構法等理論,在內容上具有的承接性,共同構成了弗洛伊德后期的精神分析學理論體系。希望可以通過本書,將精神分析學系統有序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經典著作 ·10.9萬字
《走出孤獨》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經典之作。孤獨本質是未能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聯結。書中通過剖析自卑與超越的辯證關系,指出人唯有通過奉獻與合作實現自我價值,才能打破孤立困境。阿德勒以通俗易懂的筆觸,將個體心理學融入現實生活,引導讀者在接納自我的基礎上,主動構建平等互助的社交網絡,最終在群體歸屬感中找到生命意義。全書洋溢著人文關懷,為當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孤獨焦慮提供了充滿希望的解決方案。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7.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