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深刻拆解群體行為背后的底層邏輯,帶你走出他人凝視、找回自我主體性的書。你是否也曾因為別人的眼光做出違心的選擇?你是否也曾覺得很難對別人的想法持反對意見?你是否身處信息爆炸的環境里,分不清網絡上的信息是真是假?如果你有,那很正常,因為人本就是群體性動物。在本書中,哈佛教授托德·羅斯會告訴你,這種跟隨群體的慣性會給我們帶來怎樣難以承受的后果。以及我們如何和這種慣性作斗爭,來捍衛我們的生活。
(美)托德·羅斯 ·社會心理 ·13萬字
武志紅老師這樣評價:“如果你想了解親密關系的奧秘,想化解親密關系中的難題,想懂得自己和伴侶是怎么回事,也想擁有莎蘭老師時刻處于理性和感性的整合狀態,莎蘭老師這本由課程而來的書非常值得學習。”本書是莎蘭老師10多年中國工作坊的經驗精華,不僅是對親密關系中困境的透析解讀,更是幫助你找到自身隱藏的不安、憤怒、恐懼和創傷,理解、接納、展示真實的自己,讓你在反依賴中看見自己、看見對方,從而獲得圓滿的親密關系。
(英)莎蘭·漢考克 ·社會心理 ·7.6萬字
貪婪已經過去,共情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人性自私嗎?當我們從生物性的角度評判社會問題,我們往往基于人類自私的屬性,但我們不該忘記,人類天性中同時有另一些特質,將人與人緊緊凝聚在一起,調整彼此的步調,關懷弱者,幫助他人。因此,人對另一個人的感情能夠感同身受,這種能力植根于漫漫歷史長河。本書記載了一個世界著名的靈長類動物學家對人類道德起源問題引人入勝、淺顯易懂的考察,它挑戰了一直以來人類對該問題最基本的假設。
(荷)弗朗斯·德瓦爾 ·社會心理 ·18.1萬字
本書從家庭幸福之道的內涵、本質、經營、管理、興盛、矛盾處理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地闡述,同時輔以一些擁抱幸福的秘笈和幸福家庭的哲思心語,讓你輕松明白家庭幸福的道和術,給你帶來希望,帶來真正的溫暖,成為你心靈的港灣、事業成功的后盾,以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幸福源泉。
劉鳳鳴 ·社會心理 ·12.9萬字
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不可能離開社會獨自一人生活,這使得我們少不了與他人交往。所以說,人際交往能力是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軟技能,但它絕不等同于“善于交往”“成功”“招人喜歡”這么簡單。可以這么說,人際交往能力是情商高的一個重要部分。《交際心理學》無疑是一本社交問題應急必備手冊,內容涉及社交所需技能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從心理學角度看待你的社會關系,從交朋友到找伴侶,從發表個人觀點到說服他人,從學會怎樣適時說話到解決日常社交沖突問題……可以說,《交際心理學》能教會你如何帶著自信和勇氣、充滿魅力、坦然無懼地應對每一個你身處的情形,并輕松地獲得任何你想要獲得的新工作、新朋友、新客戶或新戀情。
馬甲 ·社會心理 ·11.6萬字
亞洲頂尖級的情緒心理逆轉術。50個心理學逆轉法則,只需5分鐘就能改變你的負面情緒。本書是一本針對人生6大負面情緒而制定的心理逆轉術,這6大負面情緒源自:挫折、拒絕、折磨、不公、焦慮和壓力,無論你從事何種工作,是什么級別,你都會遇到這6種讓人產生負面情緒的情況,在這個時候,學會心理逆轉,及時調整自己,才是成功的關鍵。
李宇成著 ·社會心理 ·9.2萬字
“心理”是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東西,可是我們的生活卻與之息息相關,隨著社會的發展,他距離我們也越來越近,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書帶你分別從日常人際、氣場修煉、銷售、談判、職場、情感生活、教育理念以及消費這八個角度認識和了解心理學及其影響力的價值。我們可以把社交、銷售、談判、婚姻相處、教育、消費等方方面面的活動都視為不同形式的心理活動,通過了解這些心理狀況,并熟練掌握影響對方心理的技巧,將會讓你在無形中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在工作和生活中無往不利。
魯芳 ·社會心理 ·14.5萬字
人的心理世界是無比龐大的,當我們逆流而上,追根溯源時,會驚奇地發現,很多心理現象和行為自有其原因。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重新認識自身和他人的窗戶,介紹了身邊常見的怪癖行為及其產生原因。
何運燕 ·社會心理 ·10.2萬字
生活中,我們在與人交流時遇到的各種溝通問題大多都可以在心理學上得到解答。本書作者正是運用心理學知識,結合豐富的案例,全面分析生活中常見的溝通問題,并給出了實用的應對方法和建議。本書語言生動有趣,讀者可以在輕松的閱讀中學習高效溝通的技巧,提高共情能力,實現順暢交流,成為富有魅力的溝通達人。
吳曉磊 ·社會心理 ·10.1萬字
閱讀本書前,你可以先思考如下問題:你是如何看待時間的?你的時間觀是怎樣的?如何擁有平衡的時間觀,從而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我們知道,財富有價,但時間無價。人生是短暫且有限的,而時間是我們度過一生的媒介。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時間,那么我們將付出沉重的機會成本。我們對時間的態度形成了時間觀。世界知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和他的研究伙伴約翰·博伊德對時間觀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結論:在生活中,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重大選擇都取決于內在的時間觀。有關時間的問題,本質上就是有關人生意義的問題。我們的時間觀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我們自己卻很少會意識到這一點;此外,擁有平衡的時間觀預示著我們也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過于偏差的時間觀則會導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時間的悖論無所不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洞察時間的本質,然后通過塑造全新的時間觀,來重塑我們的人生。
(美)菲利普·津巴多 約翰· 博伊德 ·社會心理 ·18.4萬字
工業革命改變了社會,信息革命則改變著人類的內心。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的“家庭”在經歷城市化、工業化和核心家庭化后,即將迎來崩潰。信息革命極大程度地改變了社會系統,但重要的變化是改變了人類的大腦神經回路和情感系統。通常以數萬年、數十萬年的規模發生的生物學變化,正在這短短幾十年內發生著。急劇增長的“回避型人類”有如下特征:獨自生活,恐婚恐娃;重視規則,淡漠人情;難以融入集體;缺少情緒波動與共情;比起人更喜歡物品,比起物品更喜歡信息;找不到自我的意義,只能不斷追求刺激;……信息革命孕育了不尋求心靈羈絆的新人類。前線臨床醫生岡田尊司以進化論思想和30年的臨床經驗和研究數據,揭示了一個令人驚愕的未來。
(日)岡田尊司 ·社會心理 ·10萬字
《努力的意義:積極的自我理論》匯集了作者30余年自我理論研究之精華,提出了真正實現個體自身價值的核心因素,并給出了可操作性的教育建議。作者認為,每個人都擁有一套自己的信念系統(即自我理論)來建構世界和解釋經驗,從而在相同的情境中展現出不同的思考、感受和行動。有兩種持不同自我理論的人:實體論者和增長論者。實體論者的自我理論中僅包含內在的、固定的、靜止的自我和世界,增長論者的自我理論則指向一個動態的自我和世界。受實體論與表現目標支配的人,需要一次又一次逃避風險,以維持良好的自我形象;而受增長論與學習目標驅動的人則會逐漸積累各種有益的知識與技能,不管努力的結果如何,始終持有堅定的信念與熱情。作者主張,教育者要努力使學生獲得一種信念系統:努力是被期待與享受的事情,而挫敗是有教育意義和挑戰性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改變的潛能,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改變。
(美)卡羅爾·德韋克 ·社會心理 ·15.4萬字
本書巧妙地將心理學和社交學融為一體,面面俱到地講解了洞察內心、贏得喜愛、結交朋友、收獲支持、消除敵意、說服他人等多方面的技巧策略,對生活中有可能出現的種種心理博弈做了具體闡述,并提供了實戰效用的解決思路與方法。它會幫助你提升社交技巧和能力,了解人們外在行為背后的心理奧秘。
李靖編著 ·社會心理 ·12.1萬字
《烏合之眾》細致描述了群體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人們在群聚狀態下的心理、道德、行為特征。解釋了為何群體往往呈現出“盲目”、“沖動”、“狂熱”、“輕信”的特點,而統治者又是如何利用群體的這些特點建立和鞏固自身統治的。
(法)古斯塔夫·勒龐 ·社會心理 ·10.2萬字
世界上最聰明的網站Edge,每年一次,讓100位全球最偉大的頭腦坐在同一張桌子旁,共同解答關乎人類命運的同一個大問題,開啟一場智識的探險,一次思想的旅行!作為Edge系列之一,《心智》一書著重關注了心智、意識、人格和情緒的種種問題,以及大眾感興趣的幸福、學習、記憶等話題。心智是一個困擾哲學家、心理學家、生物學家和藝術家數千年的謎。約翰·布羅克曼匯集了偉大的科學家和思想家,用簡短易懂的文章介紹了涉及人類心智、意識和大腦的深刻思想和前沿理論。本書作者包括語言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認知科學家和語言學家喬治·萊考夫、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神經科學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等。
(美)約翰·布羅克曼 ·社會心理 ·15.8萬字
曾經有這樣一個問題:人類最本質的追求是什么?最高票數的答案:幸福。最科學的答案:關系。我們的關系里藏著我們獲得幸福的秘密。從出生開始,我們就開始和這個世界產生各種鏈接,建立各種關系。在這本書中,我會帶你一起從心理學的角度認識自己與自己的關系,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并洞悉自己與世界的關系,只有擁有了親愛的我自己,才有親愛的愛人、親愛的朋友和親愛的世界。
張曉文 ·社會心理 ·11.1萬字
本書詳細講解分裂型病態人格的成因、行為模式以及如何調整。在文中將列舉大量真實的患者案例,便于讀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從而抓住矛盾和恐懼的根本,以最為有效的間接手段解決生活中輾轉反側也難以通明的各種學習、工作、婚姻、社交的問題。通過了解人格心理理論,使我們更加理解社會問題,通達人情冷暖,學會回避社交風險,解決人際矛盾,成為高明的問題終結者和自己的心理醫生。
龐金玲 ·社會心理 ·7.3萬字
《人際關系心理學》是一本教讀者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應用心理學讀物。本書全面梳理了人們在社交活動中的言行特征,深入分析了各種行為背后的心理活動,針對許多人際交往難題提出了簡單易學的解決方法。《人際關系心理學》從十個方面循序漸進地指導讀者怎樣理解和處理人際關系。讀者能從中掌握更能打動人心的溝通方式,克服社交上的心理障礙,學會常用的社交禮儀,對如何經營人際關系、如何管理人脈等問題形成較為成熟的認識,成為一位社交高手。
元心語 ·社會心理 ·7萬字
墨菲定律其實并不是一種強調人為錯誤的概率性定理,而是闡述了一種偶然中的必然性。在很多事情上,人們總是盲目樂觀、心存僥幸,他們相信自己擔心的事情并不會發生,即便發生了,也很快會過去。這種盲目的樂觀與僥幸心理讓我們忘記了,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人類的智慧其實是膚淺且幼稚的。正是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世界是龐大而復雜的,雖然人類十分聰明,且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卻無法徹底地將萬事萬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人類有自身的局限性,即使再有智慧,也永遠無法完全了解世間萬物;即使再聰明,也不可避免地會犯各種錯誤。不論科技有多進步,有些不幸和錯誤總會發生,而且人類越是自以為手段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
梁素娟編著 ·社會心理 ·12.6萬字
本書是一本專門解讀生活中怪異現象的魔法心理書,這里沒有枯燥乏味的理論說教,只有鮮活豐富的生活案例,用簡潔淺顯的語言闡述心理學知識,用科學的方法探測復雜的人心,用心理學工具探索意識的秘密,打開它你的命運就會因此而改變。生活中的問題層出不窮,各種不可思議的現象也越來越多,我們很難對它們作出準確、恰當的解釋。如果我們能從這些現象中找到心理學密碼,就可以深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鄭淑寧 ·社會心理 ·1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