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認知”角度出發,在分析、比較東西方科學認知(思維)差異與人類大腦兩半球機能不對稱性的相似性和同構型基礎上,將東西方科學納入統一的時空模式當中,并通過人類大腦這個“原型”所具有的基本結構、功能和機制及其簡化的“類腦”模型,綜合性、類比性地說明人類科學認知的基本結構、主要形態和動力機制,進而嘗試解答科學中的相關問題。最后,從人類“全腦思維”的最優形態出發,展望人類“智慧圈”時代“全腦科學”的發展趨勢與基本樣貌。精彩片段:
蔣謙 ·認知心理 ·45.9萬字
神經現象學(Neurophenomenology)是一項聯合了神經科學和現象學,在強調“心智與生命的強連續性”、“認知的具身-生成條件”、“意識經驗的不可還原性”的基礎上,旨在通過現象學描述、內省與宗教沉思等第一人稱方法與神經科學實驗等第三人稱方法的互惠性約束來探索人類意識經驗或主觀經驗的跨學科運動。《神經現象學:整合腦與意識經驗的認知科學哲學進路》一書旨在全面回顧與追蹤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進展,在此基礎上系統梳理、闡發并推進神經現象學在救治甚至重構意識困難問題(hardproblemsofconsciousness)與他心問題(othermindsproblem)上的工作,進而為當代認知科學哲學提供一條整合腦與意識經驗的全新跨學科進路。
陳巍 ·認知心理 ·29.2萬字
《不要挑戰人性》(全2冊),用腦科學解鎖自律密碼!人性是一門科學,有規律可循。實現認知覺醒,就能重塑天性,用順應人性的方式實現爆發式成長!人性中有許多無法克服的弱點,比如想要成功,先要自律,而自律這件事情似乎是反人性的,怠惰才是更輕松的選項。教育子女、學生應試、職場打拼,都要求人們克服“弱點”才能達成目標。難道順應天性,只會得到變壞、變墮落的結局嗎?其實這些所謂的“弱點”,往往和我們的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相關。了解了人腦的特性,這些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一部重點還原經典心理學實驗現場,剖析實驗中的每一個細節,通過對人性的抽絲剝繭,來檢視心理學實驗中反映人性的邏輯內核,看見心靈,照見自我。第二部更聚焦在學習和生活認知層面的弱點和解法,深入探究人腦的運作機制,幫助我們去探索那些撲朔迷離的主觀體驗背后真正的科學解釋。
潘楷文 ·認知心理 ·28萬字
在學習認知行為療法時,不僅需要學習和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更要把理論轉變為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我們掌握相關的咨詢會談方法與技能。與學習體操或武術需要分解每個動作一樣,咨詢會談技能也需要被逐一分解學習。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認知行為療法的60余項會談技能。從開始會談到結束會談,從自動思維會談到核心信念會談,從評估性會談到鞏固性會談,這些會談技能涵蓋了認知行為療法的咨詢全程。本書還專門設置了“咨詢設置會談”和“咨詢關系會談”兩個章節,意在強調咨詢設置和咨詢關系在會談中的作用,同時也提供了相應技能的訓練方法。另外,針對各項技能,本書設置了“技能解析”“咨詢現場”“課堂練習”三個版塊,以幫助認知行為療法咨詢師夯實咨詢基本功。希望本書能夠幫助各位咨詢師、認知行為療法的學習者和愛好者有效掌握具體的會談技能,設計出科學的咨詢會談方案。
郭召良 ·認知心理 ·26萬字
《認知行為療法進階》是對《認知行為療法入門》內容的深入與升級,目的是增強讀者對認知行為療法的理論素養和實務工作能力。《認知行為療法進階》內容側重于心理咨詢師的職業素養,一方面,為了教導讀者從認知行為療法的角度分析來訪者的心理問題,而詳細講解了認知行為療法心理咨詢中的概念化、結構化、認知評估和干預策略;另一方面,強調實務操作,深入講解了自動思維階段、中間信念階段和核心信念階段會用到的各種認知行為療法的技術應用。另外,能夠恰當處理與來訪者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是心理咨詢師成長必須經歷的,本書還安排了咨詢設置和咨詢關系方面的內容來討論這些問題。希望讀完本書,能夠幫各位心理咨詢師、認知行為療法的初學者和愛好者以及有自助需求的朋友掌握認知行為療法技術,在工作與生活中應用。
郭召良 ·認知心理 ·24.9萬字
人心是這個世界上最復雜、最難看透的東西,因此對于心理學的認知日漸成為人們探究人性和為人處世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能,全新升級版的《人人都要用到的1000個心理學常識》將為讀者展現更多對人性的分析和對自我的認知。本書保留了上一版中肢體語言揭秘、重口味心理學剖析等精華內容,并新增了最新的哈佛心理學和繪畫心理學,將一個個嚴肅、復雜、抽象的心理學現象向讀者娓娓道來;繪畫心理學讓您通過無意識的繪畫,描繪出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并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深入剖析。本書將幫您快速掌握看透人心的要訣,準確把握自我性格,緩解心理壓力,妥善處理人際關系,有效提高生活品質。
九天科技 ·認知心理 ·24.4萬字
認知科學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經過爾后三十多年的發展,建立了以計算理論為基礎的研究范式。迄今為止,這一范式仍然被認知科學界看作是認知研究的標準范式或主流范式,并在認知科學研究領域里占統治地位。然而,自計算認知論于20世紀80年代成熟之時起,就開始遇到新思潮的挑戰。這些新思潮及其所帶來的新思維、新概念、新范式、新方法,經過十幾年的成長在本世紀初開始突破計算認知論的各種局限性,形成了重返人腦,重返人體,重返行為,重返環境,重返整體思維等學術潮流。其中每一個新潮流,都在挑戰計算認知論的基本假設。為討論方便,暫且將這些理論統稱為“超腦認知論”。本書系統地探討了與超腦認知論相關的重點問題。
李建會 于小晶 夏永紅 ·認知心理 ·21.4萬字
雖然學習了認知行為療法的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術,但是遇到具體的心理障礙時,許多心理咨詢師和還是不知道怎么做。針對這個問題,本書為各種心理問題的咨詢治療設計了可操作的咨詢方案。每套咨詢方案都包括心理障礙的臨床表現和評估診斷方法,如何從認知行為療法的角度介紹心理障礙的成因和心理咨詢干預的原理,明確心理障礙的咨詢目標和咨詢計劃,以及每種心理問題會用到的特殊技術等方面的具體實踐。本書涉及的10種心理障礙包含抑郁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驚恐障礙、場所恐怖癥、特定恐怖癥、社交焦慮障礙、強迫癥、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癥和雙相障礙。希望本書能夠幫助各位心理咨詢師、認知行為療法的學習者和愛好者以及有心理自助需求的朋友針對具體的心理問題設計出科學的治療方案,有效解決具體的心理問題。
郭召良 ·認知心理 ·20.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