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認知診斷評價理論的基本原理、技術和方法。全書主要講述了認知診斷評價理論的興起及其優勢,詳細講解了基本概念、基本假設、基本模型與參數估計方法,介紹了認知診斷評價測驗及題目的編制方法以及認知診斷計算機化自適應測驗的編制方法,最后對這一理論中還未深入研究的等值和信息量問題進行了初步敘述。書中通過日常實例進行講解,并與國內外發展接軌,為讀者理解認知診斷評價理論中的模型、技術和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礎。
羅照盛 ·認知心理 ·11.6萬字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常常被視為瘋狂的人、不正常的人,很少有人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他們。通過《小眾行為心理學》,作者將帶我們帶入這個瘋狂的、不可思議的世界:也許,他們平時看起來比正常人還正常,可他們的荒謬行為卻常常令人感到震驚?!缎”娦袨樾睦韺W》視角獨特、思考深入,以通俗幽默的筆調刻畫了各種千奇百怪的人,不僅讓人一窺人類行為中隱秘部分的真相,還引發人們對當今世界狀況的種種思考。
蕭一兵 ·認知心理 ·11.2萬字
本書教你打破慣性思維,學會逆思倒想,你定會擺脫平庸,創造奇跡!
姚穎編著 ·認知心理 ·11.1萬字
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有蹤跡可尋、有端倪可察的。就算他掩蓋得再嚴實,各種微動作、微反應、微表情也會悄悄地泄密?!段⑿袨榻庾x學》的目的,就是以“客觀地觀察”為指導原則,發現隱藏在人們的微行為背后的秘密,了解對方的心理活動。通過閱讀本書,你可以輕松捕捉到他人各種日常小動作、小習慣、細微表情、隨口而出的三言兩語,從而輕松讀懂身邊的人,也更了解自己。
馬智鋒 ·認知心理 ·11.1萬字
本書實踐正能量思維導圖,是一本通俗的心理能量書,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易懂的思想,通過對心態、行動、交際處事三大方面的正思維引導,告訴你快樂的秘訣,開啟成功的大門,從而讓你擁有積極向上、幸福完滿的人生。
周樂編著 ·認知心理 ·10.8萬字
覺得自己有特權,喜歡操控,渴求認同?內向、敏感、玻璃心,但又覺得自己很特別?羞于表露真實的感情?經常覺得別人在針對你?如果你有以上心理,那么你的自尊很有可能處于一種失控的狀態,這導致我們自卑又自戀,陷入一種自我拉扯的痛苦。在本書中,作者深入剖析自信、自戀、自卑三種心理狀態。他認為,每個人的心理都在絕對無私與絕對自戀之間波動,適度的自戀對維持健康的自尊感不可或缺。同時,作者為人們如何識別及應對身邊的極端自戀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導。本書可以幫助人們避免陷入極端自戀的危險狀態,特別是幫助那些不夠自信的人,找到自己的聲音,自信且更具熱情地生活。
(美)克雷格·馬爾金 ·認知心理 ·10.1萬字
相比被動地接受環境的影響,人們更渴望發揮自主性,主動影響未來。然而,如果你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你是如何被環境影響的,你會很容易陷入誤區,你的決策和行動很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那么,應該如何有效地發揮自主性呢?本書基于具身認知、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原理、知覺受環境影響的規律、感知訓練等實驗研究,探討了自我的持續發展和自主決策未來的可能性。通過本書,讀者可以了解我們是如何被環境影響的,如何訓練知覺以促成積極影響,如何削弱外部影響,并盡可能地讓自己成為生活的主人。本書適合所有渴望探索自我,渴望改變、發揮潛能、自主創造未來的讀者。書中顛覆認知且非常有趣的知識點將促進讀者深度思考。
(德)露特·E.施瓦茨等 ·認知心理 ·9.8萬字
2013年,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去世的新聞發布后,很多人發現自己對他死亡時間的記憶出現了混亂,以為他已于20世紀80年代,在監獄中死亡。心理學上將這種記憶混亂的現象稱為曼德拉效應,這是一種典型的自我認知與事實不符的心理學現象。本書通過11個自我認知偏差的心理學現象,告訴我們如何避免自我認知偏差。
玄慧雯 ·認知心理 ·9.1萬字
本書將認知思維的理論概念場景化,讓我們認識到思維認知中的誤區。作者不僅設計了許多視覺化想象工具來模擬現實場景,還手把手地教我們如何重建思維方式并改變認知。本書包含60個小節,每個小節的內容都簡單明了,易于操作,是CBT(認知行為療法)的升級版,作者提出的視覺化想象練習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向認知,可以有效地提高認知,實現自我療愈和自我改變。
(美)埃里克·梅塞爾 ·認知心理 ·8.8萬字
當一切都變得復雜時讓判斷與決策成為常態環境太復雜,如何尋找有效信息?思維混亂、模糊,如何厘清邏輯?怎樣判斷與決策,才能直擊要點?在現代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信息越來越復雜,大腦對這些復雜信息的處理能力也需要逐步提高。想要擁有更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就要優化大腦的算法。腦熵是指大腦可以訪問的神經元的數量水平,用來衡量大腦對復雜信息的處理能力。腦熵越高,說明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越強。而信息的處理能力與我們的思考方式和決策能力息息相關。本書以知識的功能模式為主體,提出了優化心智算法“四部曲”,分析了人類如何描述表象、解釋現象、預測趨勢、改造自身和外界。同時,為改善思考方式和提高決策能力,本書通過拆解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得出有效改善信息處理能力的方法,幫助人們減少知識盲區、思維盲區和認知偏見,從而提升處理復雜信息的能力。
衛藍 ·認知心理 ·8.5萬字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睡不著,睡不夠,愛做夢,易醒來,醒后沒精神;經常性頭痛、喉嚨痛、肌肉痛、關節痛,四肢發麻,手腳汗濕;一點聲響就緊張難受,一起身就頭暈眼花,追個公交就喘不來氣,動不動就感冒肚子不舒服;忘東忘西,笨手笨腳,話到嘴邊就卡住,芝麻小事就抓狂……這些都是慢性疲勞的癥狀,輕則讓我們的生活質量受損,重則影響學業、工作、家庭及人際關系。本書由兩位在疲勞領域有著二三十年經驗的認知行為治療專家撰寫。其目的是幫助那些受疲勞問題(包括慢性疲勞)困擾的人,在不需要醫生指導的情況下,克服各種障礙,擺脫疲勞問題。書中提供的9大改善身心狀況的步驟、29種簡單易上手的工具圖表以及眾多針對疲勞康復過程中不同環節的策略,都是根據認知行為療法的相關原則設計并經專業治療實踐證實有效的。有了它們,你就能從疲勞中找回元氣滿滿的自己,重新變得活力四射!
(英)瑪麗·伯吉斯 特魯迪·查爾德 ·認知心理 ·7.7萬字
在遭遇挫折和失敗時,我們往往會譴責和批判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好像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并陷入不可自拔的自責和痛苦里。我們會覺得同情和安慰自己就是在為自己開脫,是逃避現實和不負責任的表現。其實,每個人需要“自我同情”。《與真實的自己和解》一書告訴我們,自我同情是一種全然接納和善待自己的態度,以溫和的心態理解自己的失敗,平靜地接納當下痛苦的想法和情緒。這不是對現實的妥協,而是與自己和解。
(美)蒂姆·德斯蒙德 ·認知心理 ·6.4萬字
每個人“問題行為”的背后,都有著更深層的原因,那些叛逆、對抗、逃避、成癮的行為,或許并沒有惡意的動機。有時候我們虛張聲勢的自信,實際上是畏懼失??;有時候我們選擇“躺平”,實際上是無力改變的自我保護;有的人表現得頹廢、孤獨,拒人于千里之外,實際上渴望被人照顧;有的人酗酒成癮,實際上希望一事無成的自己也能被愛;有的人常年失眠,實際上是希望多一些可以什么都不用做的時間……正是由于很難坦率地表達出這些不為人知的真心話,我們才會用那些別扭麻煩的方式來“脫困”,幫助自己不陷入孤獨與虛無中,有存在感地活下去。面對這些對創傷和渴望的扭曲表達,這些“錯位的自我療愈”,我們無須自責,更不應責備他人,因為那并不會使情況變好。認可一個人為了療愈自己、為了活下去所做出的努力,讓真實的渴望浮出水面,才是長久的療愈之道。
(日)齋藤學 ·認知心理 ·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