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人這一輩子,常會經歷挫折和磨難,也常遭他人不解和埋怨。面對質疑,我們往往難以做到不為所動、寵辱不驚;面對困境,也難以讓自己心無旁騖、處之泰然。我們需要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擁有強大的內心,才能在生活中無所畏懼,昂揚激越;才能逆轉人生,創造奇跡。本書運用心理學理論,悉心對讀者進行心理指導,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自己,養成習慣,掌控環境,激發潛能;幫助讀者修煉心理,擺脫束縛,做內心強大的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
隋巖 ·百科 ·13.4萬字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們有時需要做出重要改變。在面臨重要改變時,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幫助。理查德教授及其團隊發現:在助人工作中,專注于“修復”他人、糾正問題或填補現狀和理想水平之間的差距,并不能很好地激發他人實現積極的改變。這種以問題為中心的方式會引發生理反應,使人產生防御心理。要想讓改變持續發生,人必須是有意愿的,內在驅動的,而不是從外部驅動的。幫助他人學習和改變的方式不能只專注于解決問題,而必須關注這個人對自己的積極看法或者長期持有的鼓舞人心的夢想或目標。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一種積極的教練模式——同理心教練,并使用豐富的案例展示了同理心教練如何打開人們的創造性思維,幫助人們實現自己真正渴望的成長。本書不僅飽含理查德教授及其團隊數十年的研究依據,還充滿了探究性的問題和鼓勵自我反思的練習。閱讀本書,你可以理解如何更好地挖掘他人學習和改變的意愿,以更富有同理心的方式教練或領導他人。
(美)理查德·博亞特茲等 ·百科 ·13.4萬字
我們都渴望得到認同和被愛,于是希望通過壓抑自己的內在需求、隱藏自己的個性來討好他人,適應這個世界所謂的“規則”。阿德勒說過,人只有徹底了解自己,才有能力面對困境,也只有足夠自信,才能徹底擺脫刻意討好與自我否定。作者將自己從業20多年的心理輔導經驗匯集成16則暖心故事,希望讀到這本書的每一位讀者都能重新認識與肯定自己。強大有很多種,而每一種強大的最終落腳點,都是內心的平衡與安寧。
孫晶 ·百科 ·13.4萬字
本書是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約翰·華生的經典名著。行為心理學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它誕生于20世紀初的美國,誕生的意義是針對馮特學派理論的缺陷而進行的一場心理學革命。行為心理學一反傳統心理學采用內省的方法,研究飄忽不定、轉瞬即逝的“意識”的研究方向,主張研究能夠直接反應人意識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一些特征,即對人的行為本身進行研究,因而影響深刻。作者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不是意識而是行為,主張研究行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必須拋棄內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學常用的實驗法和觀察法。他在使心理學客觀化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對美國心理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美)約翰·華生 ·百科 ·13.4萬字
我們每個人都清楚,機會是要靠我們自己去爭取的。假如我們能通過這本書學到那些看懂別人微表情的本領,那么我們對機會的嗅覺就會更加敏銳。與其他人相比,我們也就能相對比較容易地捕捉到機會,進而通過自己的努力,自然獲得成功。
徐謙編著 ·百科 ·13.4萬字
自我的不滿足是能被認知、被超越的——認知自我,發展自我,最終超越自我。改變生活態度,在工作、事業上有所突破,完善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超越自卑》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巔峰之作,創作于阿德勒思想最成熟的時期(1932年),包含著大師的主要思想,結構嚴謹、通俗易懂,處處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在《超越自卑》書中,作者指出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消除自卑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優越感。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超越自卑,只有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所有問題,才能超越自卑,實現自我。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百科 ·13.3萬字
《間諜心理戰》講述的是從事間諜工作的人們如何用心理學的知識,在形勢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不僅保證自身安全,還能成功完成任務的。《間諜心理戰》一書中提到了許多心理學知識,閱讀這本書,不僅可以滿足我們對心理戰的好奇,還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儲備,更能讓我們借助所了解的心理學知識,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此外,《間諜心理戰》這本書中還介紹了許多歷史知識,相信對于眾多的歷史愛好者來說,它也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金圣榮 ·百科 ·13.3萬字
休·麥凱講述了個體生命中一個具探索性的問題——我到底是誰?通過分析我們所處的世界以及羅列出具體的案例,麥凱清晰地解釋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如何將真實的自我隱藏起來的,他探索了我們的20個“藏身之處”:從上癮到物質主義,從懷舊到受害者心理,這些機制將真我層層包裹,妨礙我們認識真正的自己,也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當我們用愛解放真實的自我之后,我們會發現,生活的面目將完全不同。
(澳)休·麥凱 ·百科 ·13.3萬字
美國心理學會和相關的科學研究報告發現:年輕人的壓力和焦慮情緒普遍有所上升。研究報告證實,女孩的焦慮情緒呈驟增趨勢,有焦慮癥狀的女孩和年輕女性高達31%;從2009年到2014年,聲稱自己經常感到緊張、擔憂或恐懼的女孩數量增加了55%,而青春期男孩的可比數字則保持不變;從2005年到2014年,患抑郁癥的女孩比例從13%上升到17%,即12~17歲之間女孩患抑郁癥的概率幾乎是同一年齡段男孩的3倍。作為一名專門向女孩提供咨詢的臨床心理學家,麗莎·達穆爾博士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私人診所里以及她擔任咨詢師的女子學校中親眼目睹了壓力和焦慮的這種上升趨勢。她在書中以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和令人寬慰的語調,令人耳目一新的、基于研究的實用性解決方案,幫助了成千上萬的年輕女孩走出壓力的困境。
(美)麗莎·達穆爾 ·百科 ·13.3萬字
格局大,要把情緒控制好。本書從心理學專業角度出發,實打實教你認識情緒、管理情緒、表達情緒和應用情緒,讀完本書,你就是自己情緒的主人!
穆臣剛 ·百科 ·13.3萬字
俗話說:“意志創造人”。大腦是你在這一世界上取得成功的唯一源泉。在你的大腦中,儲藏著取之不盡的財富。通過提高意志力,你可以獲得人生的富貴,擁有生活中的各種成就。這種意志之力,默默地潛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之內。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創造人生奇跡者乃人的意志力。意志是人的最高領袖,意志是各種命令的發布者,當這些命令被完全執行時,意志的指導作用對世上每個人的價值將無法估量。
張振 ·百科 ·13.3萬字
亞隆博士在《媽媽及生命的意義》中再度扮演大無畏心靈探險者的角色,引導病人和他自己邁向生命的轉變。《媽媽及生命的意義》以六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展開,真實與虛構交錯,記錄了他自己和病人應對人生最深刻挑戰的經過,探索了心理治療的奧秘及核心。他的生花妙筆和敏銳觀察,讓我們得以窺見治療師的理智和心靈,也讓我們看到難以忘懷的人物:“死亡顧問”葆拉、因偷聽而使治療意外好轉的梅娜、令亞隆渴望投入其懷抱求她撫慰的梅格諾莉亞、義憤填膺但表面冷冰冰的艾琳,她們都迫使亞隆不得不面對自己的人生,并且學到難忘的一課;還有他的媽媽一個頤指氣使、脾氣火暴的媽媽,她的愛與非難幾乎使兒子窒息,她在他的夢中漫游,蹂躪他的思緒。
(美)歐文·亞隆 ·百科 ·13.3萬字
“洞察人性”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研究目標,但它并不是一門只允許少數專家研究的科學,其本質決定了人性必須由全人類共同探討,協力挖掘其蘊含的秘密。《洞察人性》一書旨在普及心理學的基本原理,通過這些原理解釋我們與生活的世界、人類活動的關系,并闡釋了這些原理在群體生活中的應用,對人的性格進行了科學的剖析。阿德勒曾說,創作本書有三個目的:指出錯誤的個體行為會破壞社會和群居生活;向普通大眾介紹辨別自身錯誤的方法;告知人們應對方法,以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
本書內容涵蓋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要面對的基本心理問題,如大學生的環境適應、人際交往、戀愛、自我意識、職業發展、情緒調節、壓力應對等。本書結合心理學的理論和知識分析大學生常見的心理現象,幫助太學生學習如何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運用案例分析、思考題、小練習等多種方式促進學生實際應用心理學知識的能力。本書運用通俗的語言,使用貼近大學生心理和生活的實例,讓大學生掌握為人處世的基本技巧和心理健康有關的基本常識。
董惠娟 李金亮 鄭吉安 湯寧 ·百科 ·13.2萬字
情商大師丹尼爾·戈爾曼說過:“情商高者,能清醒地了解并把握自己的情感,敏銳地感受并有效地反饋他人情緒的變化,在生活各個層面占盡優勢。”顯然,情商高者在生活中更容易獲得成功。本書從自我認知、情緒管理、自我激勵、人際交往等方面入手,介紹了100種提高情商的方法。這些方法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看似簡單卻實用性極強,為您提供實實在在的指引與幫助,助您成為內心強大的高情商者。
白麗潔 ·百科 ·13.2萬字
本書薈萃了奧里森·馬登成功學之大成,告訴人們成功的密碼在自己手里,激發你的潛能,一切都將成為可能。本書通過一個個事例指導讀者如何克服煩悶、消極、悲觀、頹唐等一系列消極情緒,擺脫束縛心靈的枷鎖,肯定自己,發掘自身能力,激勵年輕人努力奮起、走向成功。書中的觀點引人思考,給人以啟迪,是一部現代職場白領的必讀圖書。
(美)奧里森·馬登 ·百科 ·13.2萬字
這真是一個瘋狂的世界,有那么多看似“不正常”的人在手舞足蹈,精神病人的世界也許我們不懂,但實際上,沒有誰生下來就愿意自己“有病”,生活的背景、家庭的教育模式以及遺傳的因素,都可以左右一個人人格的形成,如果我們深入探索一下,看到了他們那些反常行為背后的心理機制,本書選取了24個不同的類型故事進行講述和深入的剖析,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那些不被關注的,縮在陰影里的一群人的生活和心理。事實上,精神病患者的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豐富多彩,充滿單純的美好。
祈莫昕 ·百科 ·13.2萬字
本書將從身心整合的總體理論出發,解讀身體和心靈之間的關系。當身體開始出現狀況的時候,除了看病遵醫囑外,我們也可以嘗試去覺知身體,和身體對話。當咳嗽時想一想:如果不咳嗽,我想說什么?是想少說話嗎?當胃痛時想一想:如果不胃痛,我想說什么?是想得到某些人的關心嗎?身體和心靈一體兩面,唇齒相依。許多身體問題來自無法言說的心靈傷痛,許多心靈的痛楚會通過身體來釋放和表達。本書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從覺知出發,告訴你如何與身體建立連接。怎樣感知身體的信號,邁出開啟生命能量的第一步。第二部分,我將帶你了解你的身體問題,告訴你身體問題背后的深層含義。帶你看看你的身體給出的答案,并向你介紹身體疼痛和疾病的意義,身體和情緒的關系。第三部分,帶你一起去理解你和身體的關系,告訴你如何看懂身體的關系地圖。身體是如何成為你親密關系的替罪羊的?你和父母的關系模式是怎樣藏在身體里的?第四部分,將打開身體塵封已久的記憶,告訴你如何疏通隱藏在身體的心結。我們一起探索身體的記憶地圖,擁抱身體幫你留住的記憶,治愈時間不能療愈的傷。第五部分,我將從身體智慧的角度來告訴你,如何讓靈魂跟上身體的腳步。身體是心靈的鏡子,尊重身體,你將擁有智慧與力量,也能夠提示我們,達到身心和諧該從哪里出發。讓我們一起來擁抱身體,與之共舞,讓靈魂跟上身體的腳步!
王宇赤 ·百科 ·13.2萬字
本書中提到的許多人受到“病痛”的嚴重折磨,以致他們的生活變得支離破碎。然而事實上,他們大多數人沒有患上疾病。這一非常重要的差別事關病痛患者以及周圍的人如何感知他們自己的失能癥狀,這種感知反過來會決定病痛后來如何發展。對大部分患者而言,接受診斷結果與否取決于他們對病痛的態度。那些持接受態度的人更有可能康復,但要使患者接受診斷,我們需要改變一些施加于心身病痛上的普遍成見和評價。我們在每個患者的故事里都能看到那些成見和評價,它們是本書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美)約瑟夫·布爾戈 ·百科 ·13.2萬字
本書以理論與事例相結合,分析日常生活中人際關系的常見問題與處理方法。幫我們深入理解人性,更和諧地與他人相處,進而改善我們的社會關系。本書旨在普及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其中不僅舉例說明這些原理如何解釋我們與生活的世界和人類活動的關系,而且還闡明了這些原理在群體生活中的應用。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百科 ·1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