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每個人都有與他人建立人際關系的需求和愿望,只不過有的人表現得明顯,而有的人表現得不明顯。從性別的角度出發,女性對于人際關系的需求表現得更為明顯。女性情感豐富,渴求與珍惜友誼,在交際中講究情投意合與心靈深處的共鳴;女人情感不穩定,容易在交際中用感情取代理智;女人天性敏感,在人際交往中容易遭受挫折感,更常表現出渴求交往和自我封閉的雙重特征。
蘇曼 ·女性心理 ·11.5萬字
人生中的事分為兩類,你能控制的,你不能控制的。不能控制的包括:已發生的事,你的記憶,別人的感覺,別人怎么想,別人怎么說,別人的看法,別人的行為,別人如何回應你,政治決策,全球發展方向,衰老,失去親人,生病,天氣……能控制的包括:你的行為,你的應對方式,你的價值觀和目標,你的界限,你的信仰,你關注什么,你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你如何度過休閑時間,你選擇誰做朋友,你的生活方式,你為實現目標而采取的行動,你如何維持身心健康,你怎樣為錯誤行為承擔后果,你如何表達你的需求……心理治療就是幫助你更好地控制你能控制的事。這本書中分享的方法多是在心理治療中使用的,經多年臨床驗證有效,但它們并不專用于治療,而是適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幫助我們了解大腦和身體的工作機制,了解思維是如何運作的,了解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常心理健康,用更有效的方式來處理情緒,構建強大的復原力,度過人生中的艱難時刻。
(英)朱莉·史密斯 ·百科 ·11.5萬字
每個人都能在書中看到真實的自己,發現內心隱藏著的孤獨、不安全感、失望等的心理真相,進而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本書指出,由于深受生活環境的影響,我們總是與我們想成為的人背道而馳,于是產生了這些足以主宰我們人生的內心沖突。為了解決這些沖突,我們不但自欺欺人地虛構了各種“理想化意象”,通過“外化”把責任推給他人,還基于不同的性格傾向發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御策略:順從型選擇了親近他人、對抗型選擇了抗拒他人、疏離型選擇了疏遠他人。但這些策略更像是精致的代償與逃避,不但沒有消除沖突,反而使我們深感恐懼、焦慮和絕望,無法真誠地投入任何關系或者工作中,覺得一切已經定型,在糟糕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美)卡倫·霍妮 ·心靈療愈 ·11.5萬字
心理學是專門研究人的心理的科學,而博物館心理學則注重適用于對博物館觀眾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因為觀眾是博物館服務的對象,而博物館服務的對象是整個社會的廣大成員,具有極大的廣泛性,包括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國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知識層次等。博物館觀眾的參觀需要、興趣和參觀動機、態度,觀眾參觀流線等,都是博物館心理學研究的范圍。作者積多年研究成果,又借鑒國內外學術成果,寫成了這部專著,對專業人員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李家成 ·百科 ·11.5萬字
《FBI微表情》通過收集和分析FBI特工破案的過程,詳細介紹了FBI特工的特殊本領——通過他人面部細微的表情洞察人心的技能。從這些生動的案例和作者深入的分析中,我們能夠迅速掌握如何識別犯罪分子、識破犯罪分子的謊言、防范犯罪分子的侵害,讓我們提高對自己的保護能力,瞬間掌握他人表情背后的復雜內心活動。
趙舜 ·百科 ·11.5萬字
這是一本神奇的心理學讀本,能給幫助讀者快速治愈自己心靈的創傷,讓封閉已久的心重新打開,并獲得人生的成功。活在當下,我們難免要遭受各種各樣的挫折和不公平,讓我們的心變得疲憊和焦慮,甚至陷入痛苦的深淵。如何治愈我們受傷的心,如何喚醒積極的情緒,實際上已經成為多數都市人必修要去思考的問題。這本書教會你一個思維的原理——正向思考,一旦你擁有它,就像擁有一種魔力一樣,可以盡快擺脫負面情緒的困擾,走上成功。
萊恩 ·心靈療愈 ·11.5萬字
父母怎么說,孩子才會聽?所有正在煩惱的父母都應該了解一門教育藝術——正面管教。通過愛的力量正面引導孩子的行為,不懲罰、不驕縱,和善而堅定地進行教育。本書以正面管教為核心,詳細闡述父母在思想、價值觀、感受等方面該如何引導孩子的行為,給予廣大父母們中肯的建議及有效的教育方法引領。本書巧妙地講解了如何正面管教又不使氣氛尷尬的心理學知識,并且通過有趣的案例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了生動、形象地講解。掌握了正面管教心理學的知識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從而使你在各種社交活動中都能游刃有余,為自己贏得更好更廣泛的人際圈,這樣也就離成功更近了一步。魏星,男,漢族,中共黨員,1978年9月生于山東高密,濰坊學院副教授,2008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獲碩士研究生學位,曾任濰坊學院體育系團總支書記,輔導員辦公室主任,黨支部書記,濰坊市濰城區團委副書記等職務,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指導師、活動策劃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體育教學等工作。趙玉臻,女,漢族,1966年9月生,1983年參加工作,1983年12月至1993年7月在安丘市輝渠鎮溫泉小學任教。1993年8月至今任教于安丘市凌河鎮紅沙溝小學。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用辛勞澆灌,用心血滋潤每一名學生心田。講授數學、科學等科目,一直默默奉獻,不求回報,換來的是知識的傳承和道德的延續,她關心學生心理成長,深受學生愛戴。
魏星 趙玉臻 ·兒童心理 ·11.5萬字
所有的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希望把最好的東西都給他們。父母會竭盡所能地為孩子提供他們獲取成功和幸福所需的任何東西。許多父母都希望能夠幫助孩子增強自信,期待孩子能有所收獲。哪怕只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父母都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幫助孩子成長。更有甚者,有的家長要求教師不用紅筆批改孩子的作業,以確保自家孩子的自尊心不受傷害,孩子的獨特性不被抹殺。然而,我們滿懷善意的養育方式本是為了讓孩子變得自信而從容,卻不曾想竟然與研究結論背道而馳,實際的效果不盡如人意。這樣看來,我們的良好初衷與我們的養育方式是相互矛盾的。
(美)艾琳·肯尼迪-穆爾 ·教育心理 ·11.5萬字
旅行的本質是人類追求幸福的一種活動。所謂“山水之游、可釋我憂”。當我們感到疲憊時、幾乎會下意識想到要去哪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旅游、以此來放松一下。本書基于馬丁·塞利格曼“幸福2.0”理論、借鑒多種心理療法及理論、將其運用到旅行的體驗講述中、以此幫助旅行中的人得到療愈。
姜超著 王禹宸繪 ·心靈療愈 ·11.5萬字
本書介紹了弗洛伊德、阿德勒、等心理學專家對焦慮心理的認知和觀點,從本質上分析兒童出現焦慮心理的原因,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說服力。并且分別從特殊恐懼、社交恐懼、強迫癥、分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創傷后應激障礙、恐慌癥、失眠等方面解讀兒童的焦慮心理,結構嚴謹,條理分明。另外,在理論之外,本書特意精選許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很好地解決了理論過于枯燥、晦澀的問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各種不同的兒童焦慮心理的表現。理論和實際的完美地融合,相信可以給讀者帶去良好的閱讀體驗。
蔡仲淮 ·理論研究 ·11.5萬字
世界上有很多人擠人的“紅海”,也有一些“少有人走的路”靠人際關系打開。本書三位作者所有神奇的機會,幾乎都是靠第二條路來的。這是一本讓你后悔沒在18歲就看到的書。?你會知道在世界名校,為何師生們將社交能力看得跟學分一樣重要。?你會看到他們如何通過構建人際關系網絡,爭取各種不可能的機會,讓自己脫穎而出;如何打破地域、專業限制,交到三觀一致的好朋友;如何主動結識優秀的學長學姐;如何平衡好學業壓力和同儕競爭;如何讓厲害的導師愿意指導你;如何獲得心儀的異性的好感;如何在校園中構建真誠的友誼和支持網。?你會看到各種有趣的學術研究成果,從社會學和心理學角度得到更有力的支撐和鼓勵。?你會看到李奕專門寫作的“中文版專屬”內容,學習當下中國社會中關于人際關系的“硬技能”,運用到工作和學習中,收獲更有價值的人脈。
(美)唐文理等 ·理論研究 ·11.5萬字
起點低,如何改良簡歷,漂亮逆襲?遇到挫折,怎樣精進自我,彎道超車?打造個人品牌,哪些細節決定成敗?作為世界500強高管,躋身埃森哲全球法律部管委會的中國人,本書作者出身平凡,少年時代跟隨家人從福建移居香港,在社會底層掙扎,靠自身努力并依循正確路徑最終改變命運。他在書中現身說法,回顧了自己從半工半讀、經常掛科瀕臨輟學的境地,逆襲為高級律師的經歷,著眼困擾年輕人的成長難題,坦誠分享如果你資質普通、資源有限,如何突破“先天”局限;在持續變化的時代,有哪些不變的原則和方法,能幫助你突破職場天花板,實現終身學習與成長。
施俊侃 ·人格心理 ·11.5萬字
本書為應用心理學的經典之作。深入分析了人類性格的典型特質,將其分成九種迥然不同的性格類型,每一種性格類型都對應一類人群的深層心理需求。讓讀者在多維、辯證的分析中學會探尋自我、洞悉他人。在人際交流中主動發揮自身性格的應用價值,以真實的外在表達贏得更優質的人脈關系。
宏宇 ·應用心理 ·11.5萬字
相比謊話連篇的口頭語言,微行為提供了洞察一個人內心真實想法、態度和情緒的寶貴線索。下意識的表情和動作是無法偽裝和掩飾的,它們會在不經意間泄露“天機”。如果你正在為人際關系而苦惱,為揣摩周圍人的心思絞盡腦汁,因為會錯意而陷入尷尬的困境,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和接納,不妨學習一下《微行為心理學》。微行為心理知識為我們的人際交往打開了一扇奇妙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戶,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人的內心世界,我們在與人互動時占據先機,無往不利。
王小軍 魏冰冰 ·百科 ·11.4萬字
《心理危機干預36計》基于古代軍事著作《三十六計》,闡述了36個青少年學生心理危機案例,每個案例自成一體,既有理論支撐,又有實操提煉,可為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社會大眾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參考途徑和方法。心理危機干預對于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對于身心健康青少年的培養都具有重大意義。
徐中收 ·心理咨詢 ·11.4萬字
所謂隱形天賦,就是你自身具備的某種特質,無關好與壞,有用或無用,只是你專享的,與他人不一樣的地方,但它能促使你在某個領域深耕細作,成為稀缺人才。它讓你具備了潛能和思維天賦,也帶來了阻礙和傷害;外界對你充滿期待,也心存質疑,面對巨大的落差,你寧可假裝平庸也不想表現特殊。天賦怎樣才不會被辜負?適宜的環境固然重要,但具備隱形天賦的你很需要的是不斷地自我審視,充分體驗自身的特質,借助思維工具突破進階瓶頸,通過練習和訓練建立情緒緩沖地帶,把握外界賦予的機會,激發創造力,將天賦轉化為成功、幸福。
(比)泰莎·基伯姆 卡特琳·芬德里克斯 ·人格心理 ·11.4萬字
本書旨在解決日益嚴重的心理亞健康問題。針對疲勞感、失眠、冷漠、怯場、焦慮、壓力、孤獨、強迫、疑病、抑郁等,作者設計了不同的自我催眠法和具體的治療方案。書中附有圖表和圖片,讀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治療的要點與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邰啟揚等 ·催眠 ·11.4萬字
《突破個人成長瓶頸》講述了10個故事,包括職業經理人發展到高職位的故事、發展到總監以后轉型創業的故事、發展到總監以后成為自由職業者的故事,等等,這些職場故事告訴職場人在遇到職業發展瓶頸、困惑、誘惑和挫折時該如何面對并解決,提煉出成功職場人士的共同特征、基本素質要求和職場成長秘訣,供讀者學習和參考。
嚴明花 肖維 王少暉 ·人格心理 ·11.4萬字
本書的內容圍繞著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心理過程和人格來展開,在每一章里,將心理學概念的來龍去脈、前世今生做了詳細地介紹。通過妙趣橫生的心理課,讓您充分掌握究竟什么是心理學。
隋巖 ·百科 ·11.4萬字
本書為2004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處境不利兒童心理發展狀況與教育對策研究》成果。經濟資源稀缺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哪些影響?城市貧困家庭如何創立更有利的教養環境?逆境成長的孩子具備哪些心理特質?本書從心理與行為研究的角度與方法,觀察、解析中國城市貧困家庭兒童群體。了解他們的心理發展現狀,直面他們的生存困境,解決與探討他們的發展資源,為逆境中成長兒童的成長、教育、心理疏導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議。本研究采用量化與質性雙重研究方法,既有定量數據,亦有個案分析,全書充滿科學嚴謹之風的同時,亦飽含人性關懷。
申繼亮 ·兒童心理 ·1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