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論述的是對人類大腦獨特愈合方式的探索。理解它之后,從前被認為是不可治愈或無法逆轉的大腦問題得到了大幅改善。我們會看到,許多病例痊愈了。我將解釋治愈這一過程怎樣從大腦高度專業分工的特點中發展出來。人們從前一直認為,這些高度分工的特點非常復雜,要付出成本才能換來:大腦和身體其他器官不一樣,無法自我修復或恢復失去的功能。本書想要說明,實情恰好相反:大腦的復雜性令它具備一種獨特的自我修復、全面改善其功能的方式。
(美)諾曼·道伊奇 ·意識 ·26.2萬字
本書是一部杰作。作者充滿感情和同理心的深入視角,令人深信今后對心理創傷幸存者的治療會日益人性化,極大地拓展了自我調控和療愈的方式,同時也激發了更多關于創傷及其有效治療方式的研究創新。作者范德考克通過充分呈現他人工作中令人信服的證據,連同他自己的開拓性探索以及在此過程中獲取的經驗,證實了身體會記錄創傷的經歷。除此之外,他開發了一套借助瑜伽、運動和戲劇表演的方法,巧妙地將人們的身體和心靈(以及他們的思想和情感)聯系起來。這個新鮮觀點是美好和令人歡迎的,并為心理治療界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美)范德考克 ·心靈療愈 ·27.1萬字
你是否有一些不能觸碰的往事,只要一想起,瞬間就痛苦不堪?你是否覺得自己沒有力量,不能控制任何事?你是否覺得自尊心很低,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你是否沉溺在吸煙、喝酒、色情、暴力等不良習慣中?你是否無法獲得美滿的親密關系,缺乏安全感,覺得沒人會真的無條件愛你?你是否感到身體不舒服,夜里睡不好,但醫生卻說你根本沒有生理疾病。你的記憶是這一切問題的根源。在脆弱的童年時代,每個孩子都容易遭遇情感傷害。成年以后,人們也躲不開痛苦事件帶來的心理創傷。不論經歷的是輕微挫折還是重大創傷,負面記憶都會真切地存儲在腦細胞網絡里,構成我們的無意識心理,讓我們形成了很多自動的不良習慣和負面情緒,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無法得到幸福和快樂。本書是治療心理創傷最有效的療法之一——眼動脫敏與再處理療法(emdr)的創始人。她用人人都能看懂的語言詮釋了大腦科學,揭開人們被往事困擾的神秘面紗,并且提供簡單易學、實用有效的自助技巧幫助讀者自己循序漸進地了解并掌控自己的反應和情緒,克服阻止自我前行的各種不良認知、情緒、習慣甚至人格特質,從而實現真正的心靈改變,滿懷力量地去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美)弗朗辛·夏皮羅(Francine Shapiro) ·心靈療愈 ·20.2萬字
本書是給教師和父母提供的有關兒童和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的應對指南。作者從專業角度概述了兒童和青少年經常出現的10種情緒與行為問題,從4個維度去分析這些問題,包括問題的界定、問題的來源與成因、行為癥狀的判斷與問題的處理,將專業科普知識與豐富的實際案例、多層次的解決方法結合起來,為廣大教師與家長提供實用建議與貼心指導。
施顯烇 ·兒童心理 ·30.7萬字
在《實現自我:神經癥與人的成長》一書中,霍妮指出人出現神經癥的過程是人的成長過程的一種特殊形式,是與健康成長相對立的過程。她全面闡釋了出現這一特殊狀況的不同時期及表現,描述了病態自負、病態自卑、病態要求、病態依賴以及人際關系與工作中的神經癥障礙,更為可貴的是,作者在書后提出了解決這些具體神經癥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整部著作中,作者都在用深刻的洞察力去努力詮釋人類自身擁有的為實現自己的潛力而奮斗的巨大潛力。《實現自我:神經癥與人的成長》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經典著作,也是精神分析流派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不僅有嚴格的理論支撐,更有解決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常見問題的方法,對于普通人的自我修復與自我成長也有很大的啟示。
(美)卡倫·霍妮 ·經典著作 ·30.1萬字
此套裝書包含《兒童行為心理學》《兒童情緒心理學》《孩子自控心理學》。掌握0~14歲兒童的情緒特點與心理變化,幫助他們培養內在感知力,更容易讓孩子成為情緒的朋友。針對成長過程中的妒忌、焦慮、恐懼、抱怨、害羞、憤怒、悲傷、后悔、憂郁、猜忌、偏執、痛苦、仇恨、孤獨等不良情緒,幫助孩子進行情緒調節與心理疏導,有助于他們提升情緒控制力,成為情商高的人。孩子的很多行為,常常會令父母感到困惑。玩具不離手,真的是因為孩子喜歡嗎?每個孩子的行為方式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糾正表面的行為不如了解背后的心理,培養好孩子,做懂心理學的好父母,你,一定可以!0~2歲:針對不同情緒進行自我安慰;3~4歲:理解快樂和傷心等簡單情緒;5~7歲:關注個人主張和情緒體驗;8~10歲:學會辨別自我與他人情緒;11~14歲:做好心理準備進入青春期。
龐向前 王銀杰 李巖 ·兒童心理 ·43.1萬字
人性真的經得起實驗和檢驗嗎?一本洞察人性、反思自我、思考社會現象的醍醐灌頂之作社會心理學是探討人性最深入的學科。這本書展示了28個有趣的社會心理學實驗,如米爾格拉姆的服從權威實驗、阿希的從眾實驗。這些實驗大大提升了我們對人類社會心理和行為的理解。每一章不僅側重于某一項研究的具體內容和研究意義,還引用了相關研究和生活實例。所有章節相互獨立,讀者們可以按任意順序閱讀,無需擔心會失去閱讀的連貫性。第二版包含了許多新研究;并且采用的是生動、對話式的風格。本書不僅可作為讀者學習社會心理學、心理學導論或研究設計課程的理想教材,對于普通讀者洞察人性、反思自我、思考社會現象都能提到醍醐灌頂之效。
(美)庫爾特·P.弗雷等 ·社會心理 ·26.2萬字
《心理類型》是榮格的經典之作,榮格分析心理學的核心理論。榮格認為人的性格取決于個人的8種心理傾向,不同心理傾向的人表現出來的行為方式差異較大。本書發表后,各國學者對這8種心理類型也進行了研究,從更多角度探討這些心理傾向。這一理論的誕生對后期眾多心理學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瑞士)榮格 ·入門 ·35萬字
為什么許多文化背景下的女人在兩性關系中都更保守?為什么許多文化背景下的人都看重社會地位?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都會有內疚感?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都信奉“善有善報”?我們是基因的牽線木偶嗎?孕育更多的子女會讓我們更深愛自己的配偶嗎?感激、羞恥、悔恨、驕傲、怨恨、榮譽感、同理心與愛……那張困縛著所有人的緊密而錯綜的人性之網,到底是如何編織成的?《道德動物:我們為何如此思考、如此選擇?》這本進化心理學經典之作,試圖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我們的日常行為、思想和情感。作者以達爾文個人的人生經歷為案例,探討愛情、親情、友情、道德感、負罪感、利他心、同情心、仇外心理、手足之爭等等現象背后的進化邏輯。這本書將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基本的人性和道德準則,改變我們思考和感受生活的方式。一旦真正理解進化心理學,我們對社會現實的看法將會被完全顛覆。一種新的世界觀正在形成……
(美)羅伯特·賴特 ·社會心理 ·30.7萬字
《每天讀點重口味心理學》是心理學博士通過近距離接觸真實案例,解密每天影響你的那些怪異行為和秘密人性的弱點的背后邏輯。《重口味愛情心理學》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了愛情中的心理學現象,揭開了心理學中隱秘、重口味的部分。以生動而真實的案例進行通俗而簡明的心理分析,為讀者揭秘愛情中晦澀難懂的心理。
何瑞 吾漫漫 ·應用心理 ·28.9萬字
本套書從拖延癥的行為模式,到拖延的可怕危害,再到拖延產生的深層原因,我們循序漸地解了這些謎團。為了喚醒那些沉睡的心,幫更多的人甩掉拖延的裹挾,我們精心策劃了這本抗惰性生活方式的作品。面對拖延頑疾,我們要如何對抗?書中針對每一種原因導致的拖延情況都給出了詳細的戰拖策略,力求因病施藥。事實上,每一場戰拖的戰役,都是與另一個自己和解的過程。
辰格 ·應用心理 ·25.1萬字
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提升工程系列叢書的出版就是為了更好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讓每一名大學生都懂事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識。《向陽而生的力量:100篇朋輩心理咨詢員的心靈成長故事》里面收錄了100篇學生朋輩心理咨詢員的成長故事,包含情感、人際、人生、大學、自律、成長等等內容。涉及到大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文章內容通俗易懂,用非常平時、接地氣的方式呈現,受到學生的喜愛,引起學生們的共鳴。為了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本書的所有內容都有音頻資源,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通過掃描本書提供的二維碼獲得。
丁閩江主編 ·百科 ·29.8萬字
本套裝收錄《自卑與超越》《烏合之眾》《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其中《自卑與超越》立足于個體心理學觀點,從教育、家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的實例為論述基礎,闡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烏合之眾》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群體的種種特點及其成因,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了巨大影響。《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是卡耐基成功學著作。
(奧)阿德勒 (法)古斯塔夫·勒龐 (美)戴爾·卡內基 ·經典著作 ·48萬字
本書對內在家庭系統(簡稱IFS,俗稱部分心理學)進行了介紹,IFS模型在世界各地被廣泛教授和實踐。IFS揭示了每個個體心理的子人格或“部分”如何像家庭成員一樣相互聯系,以及部分之間的對立極化如何導致情緒上的痛苦。IFS創始人理查德·C.施瓦茨和資深治療師瑪莎·斯威齊在書中介紹了IFS的核心概念及應用方法,為正在與創傷、焦慮、抑郁、飲食失調、成癮和其他行為問題斗爭的人提供了實用的治療策略,并提出了IFS在家庭治療、夫妻治療和社會系統中的應用前景。
(美)理查德·C.施瓦茨 瑪莎·斯威齊 ·應用心理 ·22.5萬字
《整體養育》內容簡介:孩子膽小、沒有安全感,怎么辦?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幾乎每一位焦慮父母,都在尋找“藥到病除”的育兒解藥,希望專家給出一個標準育兒答案。然而,世界上并不存在一個統一的育兒公式。如果父母可以了解兒童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以及一些為人父母的原則和方法,很多問題可能就會迎刃而解。《養育的選擇》內容簡介:這本書的分目的不在于代替父母思考和選擇,而是享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以及作者和其他父母在實踐中對這些理論的運用。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父母不學點兒童心理學知識,將永遠不可能在面對棘手的育兒難題時撥開迷霧,直抵問題本質,進而獨立思考與判斷,而以兒童發展的全局作為考慮養育問題的基石,才能站得高看得遠。
陳忻 ·兒童心理 ·27.6萬字
《心理撫養》是一種全新的育兒理念。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往往特別重視孩子是否吃飽穿暖、身高體重如何、是否活潑健康,把這些當成愛的全部,卻因為疏于了解、關注嬰幼兒、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從而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了一些難以逆轉的心理困境,特別是進入青春期后,會出現拒絕交流、出走、頂撞、不合群、學習困難等問題。對此,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在《心理撫養》一書中向父母傳遞了這樣一種理念:養育孩子,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加重要。作者認為,心理撫養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觀念、能力四個方面,父母必須參與心理撫養的全過程,通過陪伴、關愛、獲得孩子的依戀感,進而獲得管教孩子、“立規矩”的資本。家長通過參與孩子成長,進行情感撫育,教他做人做事,這種心理撫養比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更重要。“父母親自陪伴孩子成長,比給孩子掙錢更有價值”,我們不能錯過塑造孩子未來人生的Z佳和Z關鍵時期。《幽微的人性》取材自李玫瑾在電視談話節目中的訪談內容。她在書中以通俗的語言介紹了犯罪心理畫像理論,并通過近年來國內外轟動一時的惡性犯罪案件剖析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闡釋了犯罪心理學在預防和懲治犯罪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全社會關愛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兒童,重視他們的成長環境,對他們加強心理教育。
李玫瑾 ·青少年 ·35.8萬字
在學習認知行為療法時,不僅需要學習和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更要把理論轉變為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我們掌握相關的咨詢會談方法與技能。與學習體操或武術需要分解每個動作一樣,咨詢會談技能也需要被逐一分解學習。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認知行為療法的60余項會談技能。從開始會談到結束會談,從自動思維會談到核心信念會談,從評估性會談到鞏固性會談,這些會談技能涵蓋了認知行為療法的咨詢全程。本書還專門設置了“咨詢設置會談”和“咨詢關系會談”兩個章節,意在強調咨詢設置和咨詢關系在會談中的作用,同時也提供了相應技能的訓練方法。另外,針對各項技能,本書設置了“技能解析”“咨詢現場”“課堂練習”三個版塊,以幫助認知行為療法咨詢師夯實咨詢基本功。希望本書能夠幫助各位咨詢師、認知行為療法的學習者和愛好者有效掌握具體的會談技能,設計出科學的咨詢會談方案。
郭召良 ·認知心理 ·26萬字
本書在《人格心理學》第一版的基礎上增補學科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和成果,闡述人格的定義及內涵、人格理論的發展歷程和人格的應用研究。全書既注重人格理論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更注重人格領域在實際中的應用,尤其是人格領域與現實的廣泛結合,進一步借鑒國內外優秀人格教材的特點和優點,力圖做到人格理論及其實證研究有機結合。
陳少華編著 ·人格心理 ·28.3萬字
“與自我和解”系列,包含《恰到好處的親密》《輕療愈》《凈化心靈的力量》套裝共3冊。《恰到好處的親密》:指導你與家人、戀人、朋友、團隊建立健康、長久、穩定的親密關系。《輕療愈》敲開過往創傷與負面經驗,我們才能騰出空間,真正地放下、尋回內心的平靜與自在,迎接更正面、更健康、更快樂的自己。《凈化心靈的力量》:作者不僅告訴了人們為什么簡單思維能得到最好的結果,而且還告訴人們如何擺脫思維的束縛,得到理想的結果。
(美)基拉·阿薩特里安等 ·心靈療愈 ·33萬字
互聯網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各類電子產品將兒童和青少年牢牢鎖在其中。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不僅影響了孩子們的學業,而且嚴重損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讓孩子學會科學地使用電子產品,避免網絡沉迷,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這是家長和廣大教育者亟須解決的大問題,它緊密關系到孩子的健康和未來。本書作者為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專家、網癮癥臨床和心理治療專家銀子,她基于多年的臨床經驗,在書中詳細分析了電子產品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并提出了科學的建議。她認為,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也是學生獲得信息和資源的重要途徑,我們不能完全將電子產品“妖魔化”。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電子產品對孩子的正面及負面影響,進行積極正向的引導,幫助孩子找到他們對科學與大自然的興趣點和愛好,一起探索這個美好的世界,從而取代他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此外,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理解,因為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網絡或電子游戲,而是父母全身心的陪伴。作者倡議,家庭、學校、相關教育部門乃至全社會都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與愛護,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網絡觀和價值觀,引導孩子走進自律、健康的電子生活,保證其身心的健康發展。
銀子 ·青少年 ·25.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