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經絡和穴位的神奇之處在于,它們遍布全身,每條經絡、每個穴位都有獨特的養生功效,我們在平時揉胳膊、按腿腳、拍肩背的過程中,就會接觸到它們,通過對這些穴位進行按摩,就可以起到治病、健身、美容等多種效果。本書精選160個常用穴位,并詳細闡釋每個穴位的保健防病功效。明白每個穴位的保健真義,并在穴位上按按捏捏,就能起到防病調病的作用。
成向東 ·中醫養生 ·5.1萬字
本書以中醫學外治療法的艾灸療法為主,作者根據自己的專業和臨床經驗,精心總結了一套適合老百姓在家中就能自我治療的方法,不僅能有效的治療和祛除常見病癥,更具有安全無創傷、經濟花費少、無不良反應的特點,使健康之法走入千家萬戶,為百姓的健康筑起一道堅實的城墻。
養生祛百病編委會 ·中醫養生 ·3.3萬字
本書是一本養腎、護腎的實用保健書。全書從認識腎臟開始,從中醫的角度分別說明了腎臟的特點和功能,養好腎則牙齒固、頭發黑、腰腿不老。接著從養腎是一個系統工程的角度,書中重點介紹了如何運用簡便易行的方法來養腎、護腎,分別講解了養腎、護腎的食療方法,以及簡單易學的運動、按摩、足療、拔罐等養腎法,告訴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調節情緒來養腎,有哪些應該掌握的養腎、護腎細節。
賈民勇 孫秀全主編 ·中醫養生 ·8.2萬字
打破你對中醫的固有認知!別提到中醫就只知道草藥和李時珍了!聞名世界的中醫大咖,原來超級一根筋,張仲景、李時珍、孫思邈就愛和知識死磕,論寫書,他們可是最專業的!中國醫學伴隨我們老祖宗走過千萬年!有人的地方就有醫療活動,從炎黃到20世紀,從神農嘗百草到屠呦呦提煉青蒿素,中國醫學從遠古走上諾貝爾領獎臺,中間的傳奇歷程超乎想象!漫畫打破醫學次元壁,特意定制的人物形象、辛辣有趣的故事情節和犀利深刻的幽默吐槽,一本書通透中醫史,追溯中國醫學的前世今生,見證絕妙醫術的發展傳承!
胖樂胖樂著繪 ·中醫養生 ·2.6萬字
中醫學是我國一門獨特的醫學體系,幾千年來是人們預防、治療疾病,保健、康復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醫學的發展,中醫學仍然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人們在生病后也愿意去中醫院、服用中藥、運用中醫療法來治療常見疾病。本書針對不同病癥,配有簡單易懂的療法操作圖,圖文并茂、簡單易學、操作方便,讓你在家中就可以輕松治療常見病。
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 ·中醫養生 ·9.5萬字
介紹8種養生保健拔罐法,使您神清氣爽樂無憂。
肖樹明 ·中醫養生 ·4.6萬字
拔罐療法起源于民間,其發展由原來簡單直觀的經驗療法,到今天有中醫理論支撐。社會的進步,醫學領域不斷研究不斷加深對醫療器械的改革,拔罐療法正進一步向一門完善的學科發展,將成為傳統中醫藥特色療法中的主流療法。為了讓普通讀者掌握拔罐知識,本書作者吸取拔罐療法的精髓,獨創區域對癥療法,使讀者不必為找不到穴位的精確位置而煩惱,只要您按圖示操作就能使病痛得到有效治療。本書中教給讀者應用氣罐在家中治療人體疾病與生活中常見的病癥,全圖解形式讓您一看就能快速找到緩解和治療大病小疾的拔罐方法,輕松做到一罐在手、全身無憂。
養生祛百病編委會 ·中醫養生 ·5.2萬字
本書共六章系統地介紹了,系統的介紹了手部、足部、耳部反射區的基礎理論、按摩的基本手法,以及常見病、辦公室小癥狀、婦科病、男科病、中老年疾病的手部、足部、耳部反射區按摩方法。書中針對每種病癥選取相應的反射區進行按摩,并通過一個步驟兩幅圖,讀者能從反射區圖上準確定位,并能從真人演示圖上直接學習按摩方法。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全書的附錄部分,還總結了48種病癥、8種日常保健的反射區按摩速查表,讀者能夠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病癥的按摩方法,讓身體恢復健康。
齊山等 ·中醫養生 ·3.2萬字
跟《黃帝內經》學飲食養生,以黃帝內經中的飲食養生原則為主線,對現代人在飲食養生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細致講解,并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本書先總結了黃帝內經中的健康飲食觀,然后介紹了以黃帝內經中飲食養生原則為指導,通過飲食調理強健脾胃、腎、心、肝、肺,接下來介紹四季順時飲食養生,常見病癥如何通過飲食調理,以及特殊人群的飲食管理,內容全面、實用,適合關注健康的人群閱讀。
劉悅 馬麗平編著 ·中醫養生 ·7.5萬字
工作之余,勞累之后,享受一下按摩給自己帶來的樂趣;為自己愛的人做一次親昵的按摩,讓他在你的關愛下感受浪漫與溫馨。回家看看時,不只是洗洗筷子、涮涮碗,親自為爸爸、媽媽來做做按摩……想要享受這種輕松、健康,你就不能沒有這本書!本書帶領你真正走進讀圖時代,和抽象枯燥的大段文字說再見,300幅同步圖解,左邊按摩方法,右邊按摩圖解,而且還配有按摩指示箭頭,看圖就能直接操作。本書更是首次完美組合最有效的手、耳、足、脊柱按摩四部位,一本書可當四本書用!“一穴”起效,讓你輕輕松松、簡簡單單將健康握于指尖。
吳中朝 ·中醫養生 ·5.4萬字
健康長壽是人類的共同愿望,我國勞動人民在與疾病斗爭、維護身體健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明代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歷經27年編撰的《本草綱目》,記載有豐富的養生保健知識和方法。本書濃縮了國醫經典中的全部精華,詮釋了中華醫道和藥理,再現了古老的經方、秘方,指導現代人的日常食療和食養,是一本非常實用的現代家庭養生必備全書。
李杰 王信惠 ·中醫養生 ·4.9萬字
本書講述168種常見祛病食療方,辯證治療常見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等疾病及預防,且做法最為簡單的偏方,彩版編排,附有制作說明圖片,更為簡潔。書中所用偏方的材料都是常見食材,更適合實際操作。
王廣堯 ·中醫養生 ·4.6萬字
本書介紹了“常見小病的自我保健功法”及“無病到天年30妙招”,通俗易懂,簡單易學,且見效明顯。書中配有作者親自示范的示意圖,操作者只要能堅持常年操練就能達到宣通氣血,疏通經絡,改善周身氣血循環,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未病先防的功效。同時也可以調整人體失調的機能,祛瘀化滯,減輕和消除因組織破損而帶來的病痛,促進人體組織損傷的修復而達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劉曉鴻 ·中醫養生 ·3萬字
《周允嫻:簡易艾灸祛百病》由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周允嫻編寫,圖文并茂地闡述了應用艾灸祛除常見病。全書分為13章,前4章詳細的介紹了施灸材料的基本知識、艾灸治病養生的常識、艾灸療法的技巧解析以及艾灸療法與穴位的聯系,這些內容可使讀者快速地掌握艾灸的基本知識和艾灸具體操作的各方面內容;第5章至第12章則分別從日常小疾病,內科、外科、婦科、男科、皮膚科和兒科等常見病的艾灸治病方法;第13章則從保健美容的角度出發,教你如何用艾灸來美容保健。
周允嫻 ·中醫養生 ·9.6萬字
這是一本教你看懂痧象、自診疾病的保健書,孟獻威將多年臨床經驗實踐中搜集的數百張痧象圖大公開,手把手教你看痧象、學刮痧。看痧象測健康。人體反射區可反映全身的健康狀況,在手掌、面部、背部反射區刮痧,通過觀察痧象,自我檢測身體各個臟腑器官的健康狀況。根據痧象判斷疾病屬性,對癥施治效果更佳。痧象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觀察痧的顏色、形狀、面積、是否有結節,并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能判斷疾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再進行治療,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本書內容全面,不僅詳細介紹了多種慢性病、常見病如高血壓、高脂、糖尿病、頸肩腰腿痛等病的痧象分析和刮痧方法,而且還增加了改善亞健康、排毒美容、保養臟腑等刮痧保健的內容。
孟獻威 ·中醫養生 ·4.6萬字
本書是養心護心的實用保健書,全書從認識心開始,從養好心則神定、血順、睡眠好的角度說明了養心的好處,接著從五臟和諧才能延年益壽的角度說明了在中醫理論中心與其他臟腑的密切關系,重點介紹了如何運用簡便易行的方法來養心、護心,分別講解了養心護心的食療方法,以及各種簡單易學的運動、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等養心法。
賈民勇 孫秀全主編 ·中醫養生 ·8.8萬字
馮氏捏積療法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兒科開展了半個多世紀,臨床研究發現采用馮氏捏積療法配合相應的推拿手法對小兒厭食、便秘、營養不良、夜啼的治療及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咳喘病、鼻咽炎等病的防治取得很好的療效。本書介紹了馮氏捏積療法的起源、傳承、發展,馮氏捏積療法對小兒常見病的治療方法,以及捏積、推拿操作手法,并配有操作照片及手法視頻,操作簡捷、直觀,實用性、可操作性強。
鄭軍主編 ·中醫養生 ·6.5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了中華養生的發展歷程以及在當前生活中的應用,既有傳統中醫養生文化的歷史,也有歷代養生名人名言的介紹,更有具體的中醫養生和治病方法,如刮痧、拔罐、針灸、拍打、經絡穴位保健、太極、八段錦、導引術、中醫藥等,讓讀者通過本書對傳統中醫文化有系統全面的了解,并從中學習養生與人們生活的密切相關性,從而更加熱愛養生,熱愛生命。
常學輝 ·中醫養生 ·16.8萬字
頸、肩、腰、腿支撐起了我們的身體,但是也是最脆弱的部位。坐姿不正確、缺乏運動都會導致頸肩腰腿痛發病,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影響正常的生活,面對惱人的疼痛,除了就醫還有一種既簡單又實用的方法,那就是按摩。
柏立群 ·中醫養生 ·6.5萬字
《超簡單手療消百病全書》主要有兩大亮點:第一,介紹了相關的手診手療基礎知識,內容詳盡且通俗易懂,為初學者打開了進入看手診病、手療治病的大門;第二,詳細講解了不同種類的多種常見疾病的手診及手療方法,讓讀者不僅可以學到簡便實用的診病技巧,同時,還可以學到這種疾病的手療方法。另外,針對每種疾病的治療,我們還特別配備了手操保健的內容。大家既可配合按摩手部穴位來使用這部分內容,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也可以單獨進行手操保健,達到靈活手指、強身保健的目的。
高海波 于雅婷 ·中醫養生 ·1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