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流蘇》是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作者濃縮了魯中丘陵地區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全景式地再現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偏遠農村的社會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廣闊背景下,小說以農家婦女張流蘇為主線,通過小山村中各色人物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眾多普通人的形象。背叛與守望,淚水與微笑,挫折與追求,保守與反抗,日常生活與社會發展變革,眾多沖突交織在一起,深刻展示了偏遠農村在社會發展大潮的沖擊下所走過的曲折道路,表現了普通小人物在社會大熔爐中精神觀念不斷得到淬煉獲得新生的艱難奮斗歷程。
韓飛 ·鄉土 ·24萬字
這是一部跨度長達70年的湘南百姓生活史。1949年深秋的一天,湘南禾倉李家大院正在進行滿女出嫁的坐歌堂會。歌堂會唱了三天三夜,本該晨曦一開,新娘上轎,卻在天光時傳來一聲轟鳴,炮彈落進白露河里,子彈打在新娘手上,一時間眾生慌亂如麻,而歷史的潮水已經變了流向……
肖建國 ·鄉土 ·25.4萬字
《福壽春》以閩東鄉村為背景,聚焦李福仁與常氏夫婦及其四個兒子——安春、二春、三春、細春——的家族沉浮。故事始于二春娶親時的短暫繁榮,卻在經濟壓力與人性弱點交織中逐漸走向衰敗。長子安春好逸惡勞,四處欠債;二春南下廣州闖蕩,卻因挪用家庭積蓄引發危機;三春游手好閑,淪為鄉間混混;幼子細春則試圖掙脫土地束縛,卻陷入更深的迷茫。常氏作為家庭支柱,以傳統農婦的堅韌與精明周旋于生計與倫理之間,卻在時代的碾壓下逐漸力不從心。小說以細膩的筆觸描摹鄉村生活的“永恒性”:從請神問卜的迷信儀式到土地征用引發的利益糾葛,從家族血脈的傳承焦慮到計劃生育政策的荒誕沖擊,每一處細節都折射出傳統與現代的激烈碰撞。書中既無田園牧歌的濾鏡,亦無居高臨下的批判,而是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呈現鄉村人在命運洪流中的掙扎與妥協。正如常氏為爭奪補償款時的矛盾行為,既顯露出人性的自私,又飽含生存的無奈,讓讀者在“是非曲直”的模糊地帶窺見鄉村的真實底色。《福壽春》以李福仁最終皈依佛門為終章,隱喻著傳統鄉村精神的消解與重生。這部作品不僅是對消逝中的鄉村生活的一曲挽歌,更以“東魂西技”的獨特筆法,將類型小說的可讀性與純文學的哲思融為一體。書中對常氏一家三代人的命運刻畫,既展現了傳統倫理的溫情與桎梏,也揭示了現代化浪潮下鄉村經濟與信仰的雙重困境。
李師江 ·鄉土 ·22.4萬字
長篇女性小說,冀中平原的清明上河圖。催人淚下的小說不在少數,可是,《日頭日頭照著我》讓讀者流下的淚水,已經超越尋常意義上的感動或是震撼,它源自于我們胸口不曾寒涼的熱血,不曾泯滅的真心,不曾被世事詭詐磨盡鋒芒的“高尚的沖動”。
唐慧琴 ·鄉土 ·21.8萬字
儒里趙村,江南一座簡樸而風景如畫的鄉村,號稱祖先是世代簪纓的高門望族。在這里,似乎天大的秘密都能守得住。趙伯瑜從小沒見過母親,與算命先生的父親相依為命。六十年代末的一個冬夜,他徹底成為孤兒,未曾謀面的母親卻突然傳來音訊。浩劫歲月中維持完整,時代變遷中悄然離析。《望春風》刻寫老家的村莊逐漸衍變的復雜過程,通過個人命運、家庭和村莊的遭際變化,描寫江南鄉村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運動,并展現它可能的未來。
格非 ·鄉土 ·20.6萬字
《草木志》是著名作家老藤創作的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長篇小說。本書圍繞由清代驛站演變而來的村莊——墟里村的振興發展,講述了干部“我”、邵震天等人在黨的鄉村振興戰略引導下帶領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驛站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驛路·遇見文旅融合項目,終于讓該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并走上了健康富裕之路。小說具有濃郁的東北邊陲地域特色,在深厚的鄉土文學傳統中探求藝術新質、更新敘事經驗,體現出“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
老藤 ·鄉土 ·21.1萬字
【女性成長+青春勵志+鄉村田園】人氣作家江愛路書寫三個女孩的田園奮斗史,紀小青、沈靜、童雪,三個女生同時踏入金花鄉,在貧瘠的土地上完成自我和他鄉的成長!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櫻桃樹,另一棵也是櫻桃樹。三個懷揣著不同夢想的女孩兒,做夢也沒有想到,她們會在金花鄉擁有共同為之奮斗的目標。大大咧咧的軟萌妹子沈靜,實則是個牛大膽,為了理想不辭辛苦毅然下鄉。沉著冷靜的理智女孩紀小青,分手后回鄉創業,雖然飽受爭議,但依然賭上一切從零奮斗。慵懶隨性的性感美女童雪,深陷情感抉擇,逃離家庭來到金花鄉想要獲得內心的寧靜。命運的交響曲一旦奏響,便不再是孑然一身,未來真的如此簡單嗎?她們真的做好準備迎難而上了嗎?
江愛路 ·鄉土 ·32.1萬字
描寫了從山東逃荒來的一個家庭,以父輩劉世昌,劉長河,關老五,丁大壯為一個時代的代表;又以劉珍珍、劉珠珠、周麗娜等,以及駐村工作隊為一個時代的代表,他們為了鄉村脫貧致富,為了鄉村的振興發展的自我責任感,和堅忍不拔的精神面貌,是這個時代的一股力量,也是對當下部分人的浮躁,和利益至上的一個有力的抨擊。
薛喜君 ·鄉土 ·20.6萬字
小說圍繞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展開故事,通過這個平凡家庭的坎坷經歷,折射出主人公勤勞、樂觀、寬厚、仁愛的美好品德。一場車禍奪走了一文的雙親,從此,十六歲的少年一文便擔起一個家的重擔,照顧妹妹一心、蓮曦。兄妹三人就這樣經歷各種磨難艱難地成長著,但他們并沒有被困壓倒。他們相互依靠,相互鼓勵,為生活奔波、為學習拼搏、為愛情努力。最終,憑借自己的智慧與善良,兄妹三人長大成人,并獲得各自的幸福。
阿惠 ·鄉土 ·24.5萬字
《秦腔》以一個陜南村鎮為焦點,講述了農民與士地的關系、農民的生存狀態,通過一個叫引生的“瘋子”的眼光,書寫了對農民沉重的負擔及農村文化的失落所寄予的深層憂慮與深切同情。作品以凝重的筆觸,解讀中國農村20年的歷史,集中展示了鄉村價值觀念和傳統格局巨大而深刻的變遷以及人際關系在傳統格局中的深刻變化,是“一卷中國當代鄉村的史詩”。本書歷時近兩年,四易其稿。是作者費時最長、修改最多、最耗心血的一部作品。曾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賈平凹 ·鄉土 ·43萬字
《天行者》是一部以農村民辦教師生活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它以大山深處的的一所鄉村小學為背景,生動真實地刻畫了鄉村民辦教師的群體形象,寫出了他們內心世界的多個層面,給人以強烈的思想和藝術的沖擊感。讀過這部小說的人,無不為作家筆下鄉村民辦教師們質樸堅忍、無私忘我的生存毅力和精神品質深深感動。
劉醒龍 ·鄉土 ·20.1萬字
這是一部集愛情、勵志、鄉土、人性、大愛為一體的長篇小說。家境貧寒的農村青年陳思農高考落榜,感覺前途渺茫,老同學郭紅秀不顧一切深愛著他,就像一道皎潔的月光照在他的心上。窮則思變,陳思農決定貸款創業,郭紅秀全力支持。當他成功后,沒有忘本,幫助鄉親們銷售農副產品,成為當地的名人。作品反映了新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振興鄉村,共同富裕,創建和諧美好的家園,是每個人的心愿,是時代的最強音。有夢想的人在哪兒都能成功,他們選擇在家鄉這片熱土上和命運抗爭,實現人生價值,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
李明誠 ·鄉土 ·24.5萬字
本書是賈平凹帶給文壇、帶給讀者的又一驚喜,作品不僅保持了作者以往的藝術特點,更是達到了新的文學高度。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帶燈”的女鄉鎮干部,她原名叫“螢”,即螢火蟲,像帶著一盞燈在黑夜中巡行。這個名字也顯示了帶燈的命運,拼命地燃燒和照亮,卻命里注定地微弱無力,終歸塵土。帶燈是鎮綜合治理辦公室的主任,她容貌美麗、孤芳自賞卻又有那么一點不合時宜,主要負責處理鄉村所有的糾紛和上訪事件,每天面對的都是農民的雞毛蒜皮和糾纏麻煩。農村的瑣事讓人心煩又讓人同情,帶燈在矛盾中完成著自己鄉鎮干部的職責,她既不愿意傷害百姓,又要維持基層社會的穩定。帶燈從一出場,就浮現著與眾不同的超然脫俗,她有豐富的內心和豐沛的情感,她更愿意在鄉間的山風樹谷中尋找安寧。2014年,《帶燈》獲評“2013年度中國好書”。
賈平凹 ·鄉土 ·29.9萬字
這是一部鄉村題材原創長篇小說,小說描寫了主人公周士毅在鄉村的三年創業經歷,他憑借著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的精神,從無到有,小有成就,并在此邂逅了屬于自己的美好愛情。整部小說生動地刻畫了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塑造了剛毅正直的主人公形象,表現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
袁美昌 ·鄉土 ·28.9萬字
本書由《丹桂》《土地》兩部作品構成,《丹桂》通過對主人公劉丹桂驚險曲折的人生經歷的描寫,展示了當今城市和鄉村,在新舊交替時期人的思想掙扎、迷惑、抗爭的心理歷程。作者以本人家鄉劉家橋桂花坪作為文學地標,運用傳統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刻畫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著重描述了丹桂被生活厄運逼入城市求生存,又歷經周折回鄉創業,建設家鄉的新女性形象。《土地》以鄂南為背景,全景式地展現了從“土改”前夕至今中國農村“土地”政策的沿革及農民的浮沉命運。刻畫了土地上掙扎的靈魂。以蚌殼嶺為背景,以農民為視角。勾勒出一副新中國農村歷史變遷的大全景。以第一人稱展示種田能手、長工徐土地,在歷史進程中各個關鍵時段的多舛命運,及求生存、求發展的艱難歷程。主人公以極大的寬容對待歷史的恩怨,歷經磨難而頑強地生活著,展示他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及頑強的生命力,同時反映了農民對土地自主權的渴盼和無奈。
劉明恒 ·鄉土 ·45.9萬字
這個集子的題材分兩部分,一是描寫鄉村生活的《煙村故事》,一是描寫打工生活的《國家訂單》、《白斑馬》等中篇小說。王十月的鄉土小說,繼承了沈從文、汪曾祺一脈的抒情小說傳統,在煙村故事系列中,作者傾心描繪了優美的田園風光和生活在那一片水土上的生靈,抒寫著人性中的溫愛與美好。作者筆下的鄉村,自然不是當下的農村,也不是過去的農村,而是一種理想化的鄉村生活。作者在這里要努力告訴讀者的是:我們還可以這樣活。而反映打工生活的小說,有被《人民文學》以頭條刊載的《國家訂單》,有描寫在金融風暴席卷下的普通中國工人命運的《九連環》,也有深入打工一族心理暗河的《白斑馬》,更有文字中透著內心疼痛的《不斷說話》……
王十月 ·鄉土 ·21.8萬字
往事如煙,往事并不如煙。一部《農民筆記》,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普通農民以及他的家庭從貧窮走向富裕的點點滴滴,客觀地再現了上世紀40年代以來關中農村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深刻地表現了渭北高原60多年來發展變化的方方面面。字里行間,講述著柴米油鹽、家長里短,洋溢著親情割舍、團聚歡樂,彌漫著政治風云、時代變遷、散落著民眾疾苦、百姓呼聲,記錄著地方習俗、民間風情。也許,它是中國現代史上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階段的縮影。
侯永祿 ·鄉土 ·39.3萬字
“這塊彈丸之地,四季交替,雨雪飄落,人如蟲蟻疲于奔命,到頭來兩手空空。”《土廣寸木》是作家魏思孝全新長篇力作,書名為“村莊”二字的拆解。村莊,是一個形容詞,是每一個面對生活不堪重負的人的處境寫照。“辛留村”的蕓蕓眾生與日常生活,如紀錄片鏡頭般徐徐展開。百余人物,年歲時節,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每一張面孔都有無盡的故事。《土廣寸木》在寫法上消弭虛構與非虛構的界限,挑戰的是傳統對于鄉村的想象式書寫。上篇“局部”聚焦人、物事、地點與時間,由此勾連出辛留村的人物譜系與世事百態;下篇“一年”則以老付與“我”這對母子的日常生活為主線,記敘村莊一年內的大小事務,涉及農事生產、婚喪嫁娶、基層政治等等,全景式描繪當下鄉村的真實景觀。《土廣寸木》如一部當代鄉村的文字紀錄片,充滿切近的細微觀察及深刻而具體的關懷。辛留村的生活圖景里,掩藏著歷史的幽靈,也展露著時代的惶惑。
魏思孝 ·鄉土 ·22萬字
《平樂縣志》是作家顏歌最新長篇小說,也是其“平樂鎮系列”終曲。全書共十四章,以平樂鎮東街為故事發生地,即將退休的縣志辦副主任傅祺紅和其兒媳陳地菊為雙主人公,串起一對青年男女的成長離合與小鎮生活的世相起落。這是一部以虛擬地方志形式寫就的平樂鎮文學檔案,亦是一部后現代的“三言二拍”。顏歌對三言二拍話本小說進行有意識的現代改造,用說書人的腔調展開敘事,加以各種舊體詩詞韻文以及四川方言的巧妙使用,融合古典與現代感,使得小說文本具有豐富的層次與空間,展現出對現代漢語和當代故事極強的重塑能量。
顏歌 ·鄉土 ·25.5萬字
小說以河洛岸邊的康百萬家族為原型,反映自1840年至20世紀20年代近百年間鄭氏家族幾代人如何順勢而為,積累財富成為中原巨富,后來隨著時局動蕩家族生意一落千丈,年輕一輩參與革命探求新生、運命浮沉的歷史進程。小說以人物命運、家族盛衰為明線,以社會變遷、民族危亡為暗線,表達深沉的家國情懷和人性悲憫,同時聚焦黃河岸邊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具有濃郁的黃河文化風情。作者把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與闡釋,內化到人物的言行舉止之中,如儒家的修身齊家、克己復禮、內圣外王以及為人處世之道、經商韜略等,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內在光芒。
高林照 ·鄉土 ·3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