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本已有穩定的職業和社會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行為。經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的靈魂終于得到了的安寧。有人認為這篇小說的原型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這更增加了它的傳奇色彩。
(英)毛姆 ·社會 ·15.8萬字
講述舊中國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這部小說的現實主義深刻性在于,它不僅描寫了嚴酷的生活環境對祥子的物質剝奪,而且還刻畫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毀壞后的精神墮落。
老舍 ·社會 ·13.5萬字
這是一部半自傳性質的小說。作者主要是想通過記述自己三年的服刑經歷,給所有游走在法律邊緣的人一個警示,一遭入獄,終身悔恨。這部小說無關風花雪月,也不想博人眼球,只用戲謔的語言記錄作者真實的監獄生活。
生亦何歡 ·社會 ·9.9萬字
2021年諾獎得主古爾納代表作,我們在重復父輩的故事,逃不出原生家庭的輪回,真假交錯的敘事,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纂改了自己的人生經歷。_x000b_我感到胸口有硬塊,醫生告訴我可能是心臟病,而我的確有心病。離開非洲故土20年,我在英國的中學干著不喜歡的工作,和愛瑪的愛情也在平庸的日常摩擦中消耗殆盡。一封家書邀請我回國探親,他們在為我張羅相親的事兒。是的,我從未向他們告知英國的一切,在他們眼中,我還是個單身漢。此行我也另有目的,我想要母親打破多年的沉默,讓她說出父親的出走之謎……
(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社會 ·13.3萬字
太宰治所著的《潘多拉之匣》收錄《潘多拉之匣》和《維庸之妻》等兩部作品。《潘多拉之匣》流露出作者太宰治骨子里的抑郁,一貫對未來的迷茫,對生死的思索,但與《人間失格》的陰冷不同,《潘多拉之匣》的基調是溫暖的,俏皮明快的,呈現明顯透亮的光彩,處處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維庸之妻》是作者的短篇小說集,書中的同名之作是太宰的名篇。《維庸之妻》,暗喻“放蕩男人的妻子”。一個女人在自己丈夫酗酒,欠債,與女人私奔最后跳水自殺的情況下,一直維系著家庭,出門做女傭為丈夫還清債務。2009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第三十三屆世界電影節上,由根岸吉太郎導演、松高子和淺野忠信主演的同名電影《維庸之妻》榮獲最佳導演獎。
(日)太宰治 ·社會 ·8.3萬字
《金壇子》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斯蒂芬斯的代表作,由六個不同主題的故事組成。這是一部獨特的作品,融合了哲學、愛爾蘭民間故事和永遠繞不開的兩性探討。全書文筆幽默而不失優雅,在出版后即大受歡迎,曾多次重印。
詹姆斯·斯蒂芬斯 ·社會 ·9萬字
本書記敘了主人公秋峰在創業路上的坎坎坷坷和酸甜苦辣,他的創業經歷既具有獨特性,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說,秋峰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眾多知識分子的縮影,他們“下海”大多基于生活所迫,形勢變遷的使然;不能說是一種自覺、自發的附和,或是貿然而為的生活業態。
文劍 ·社會 ·18.5萬字
《呼蘭河傳》是蕭紅最負盛名的小說之一,1940年寫于香港。此作以蕭紅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為原型,藝術形式獨特。蕭紅嫻熟的回憶技巧、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回憶式”的巔峰之作。本次重版,以1941年上海雜志公司版為底本進行了重新校訂,版本更加完善可靠。另外,書前配有“導讀”,書后有“知識鏈接”,以給讀者以必要指引和知識的積累。
蕭紅 ·社會 ·15.7萬字
因為早戀發生爭執的母女倆,一覺醒來后卻身體互換。母親變成了17歲的女兒,高二的女兒變成了公司的總監。面對女兒男友的壁咚,母親該如何應對?面對一直求婚的男人,女兒該何去何從?愛情、事業、生活兩代人不同觀念的碰撞,引來了怎么啼笑皆非的故事……
一姐 ·社會 ·18.3萬字
《月亮與篝火》是切薩雷·帕韋塞的代表作品,本書的主人公鰻魚在厭倦了無休止的搜尋夢想和神話般的漂泊后回到家鄉。他驚喜于時間不曾經過他家鄉的山丘,而其他的都變了。童年的時光雖然艱辛但讓他回味。物是人非讓他再也找不到一種和諧來放歸自己的天性。百感交集中,他又踏上了旅程。
(意)切薩雷·帕韋塞 ·社會 ·9.8萬字
本書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羅特廣受贊譽的代表作《拉德茨基進行曲》的姊妹篇,是羅特的又一代表作。《先王冢》寫了特羅塔家族的另外兩支,從《拉德茨基進行曲》中的父子主題轉向母子關系,將故事引向另一個豐富的維度。羅特在不斷深入探究最神秘、最有決定性的人類關系的同時,對哈布斯堡王朝時期的德奧文化與歷史進行了具象而深刻的反思。特羅塔家族系列小說通過特羅塔一家人的起伏人生講述奧匈帝國的命運,折射了西方文明在近現代轉折時期的種種問題和困境,有著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
(奧地利)約瑟夫·羅特 ·社會 ·9萬字
白娟突然接到吳浩去世的消息,感覺天都要塌了。他們有六個孩子,當時大女兒九歲,小兒子才一歲半。此后白娟一個人帶著六個孩子,又當爹又當媽,學過馱馬,學過犁地……兩年后,公公去世,婆婆不愿意合在一起,還是一個人生活。善良的白娟看不過去,在自己忙得昏天黑地的同時,還要照顧婆婆。可兒十歲時突然懂事,心疼媽媽三十多歲就守寡,于是幫媽媽分擔家務的同時,還決心好好培養弟弟妹妹,并表示自己不會輕易嫁人。一路走來,家中光景不堪言說,幸好有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好政策,最終全家移民搬遷到一處國家統一規劃的城鎮式小區……
吉慶菊 ·社會 ·2.5萬字
一只頤指氣使的小黃澳洲鸚鵡名喚蜜糖弗蘭克林,一個女人因為它而接觸到了鸚鵡的世界,講述了他們之間的有愛故事。
瑪格麗特·弗洛伊德 ·社會 ·7.1萬字
《紙醉金迷》作為諷刺暴露現實之作,作品將批判的鋒芒直指抗戰勝利前夕的國統區的丑陋、卑瑣的世態炎涼。以抗戰勝利前夕,小公務員魏端本和他的“抗戰夫人”田佩芝在陪都重慶的命運起落為線索,寫盡迷失在虛榮腐糜的“金色迷夢”中的扭曲人性和世態炎涼。田佩芝,艷冠群芳卻又虛榮至極的一個女人,為了金錢和錦衣玉食,把丈夫送進了監獄而差點處以極刑;為了擺脫沒有錢的生活,丈夫可以不要,孩子可以不認,最后釣上了一個有錢有聲望的錢先生,眼看著就要成為萬人矚目的錢太太,抗戰突然勝利,她卻成了大漢奸的未婚妻和情婦。揭示了在特殊年代背景下,人性與金錢面前的迷失與掙扎。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張恨水 ·社會 ·6.1萬字
民國二十年(1931年),日軍踏破東北,沈陽改名奉天。大學生嚴大川在醫院殺死了一個日本兵,從此被迫隱姓埋名。在教堂看尸房里,他娶了單純的小玉寶,卻不知她早已暗藏心事。從富戶少爺到革命者,從一枚棄子到奉天保安總署情報組組長,他總有他的任務。從貧家孤女到花坊丑丫頭,從傀儡妻子到機敏女特工,她亦有著她的執著。國破家亡之年,生靈涂炭之世,唯有信仰與愛情,如磐石之堅,如蒲柳之韌。
趙彥之 ·社會 ·15.8萬字
《北雁南飛》是張恨水的一篇章回體小說,以作者少年時在江西三湖鎮私塾的讀書經歷為背景,描寫了少女姚春華與少男李曉秋的愛情悲劇,以真摯的感情,細膩的筆法,令人掩卷嘆息的情節,以及三湖鎮民風、民情、民俗的生動勾畫,為我們提供了曉清江南小鎮的社會情景以及學堂生活實錄,從這些描寫中不難尋覓到作家張恨水走過的足跡,是比較典型的舊式才子佳人小說。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9日),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張恨水 ·社會 ·5.3萬字
《逐夢時代》是中國青年作家茅立帥的長篇小說。作品講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來自浙江辛苦農村的沈守財不顧家人反對,走南闖北多次艱苦創業,最終成為知名企業家的勵志故事。作品反映了改革開放初期,浙江企業家高瞻遠矚、艱苦奮斗、不忘初心的蓬勃精神。主人公在功成名就之后積極投身于公益事業,致力于建設貧窮落后的故鄉小鎮,其廣闊的視野、胸襟和氣魄是廣大浙商群體的精神縮影。
茅立帥 ·社會 ·18萬字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根據親身經歷創作,大江文學的里程碑,一份尋求救贖的深刻記錄。隨著殘疾嬰兒的出生,身為父親的“鳥”陷入了道德困境。夢想去非洲展開探險之旅的他,深怕自己就此被這嬰兒拴住,可又不敢親手了結他的生命,于是選擇了逃避。鳥將新生兒棄置于醫院,一心盼望他衰弱而死,自己則鉆入舊情人火見子的溫柔鄉,用性與酒麻痹自己。陷入自我煉獄的鳥,該如何找尋人生的出路?“即使是在個人的體驗里面,只要一個人漸漸深入那體驗的洞穴,最終也一定會走到看得到人類普遍真實的近路上。”
(日)大江健三郎 ·社會 ·12.2萬字
很?一段時間,“上海制造”是優質時尚的代名詞。關于上海人的誤解,一是小氣,二是優雅。老克勒或者老金枝老玉葉,?裝筆挺,旗袍貼身,咖啡吃吃,舞跳跳,都是個別現象。春?過后,有人北上求學,有人南下深圳、海口,有人赴日本打黑工,有人移?澳洲,還有剩下的,隨老房子拆遷,散落到上海各郊縣,悲喜劇連環上潢。上海街頭,身家幾百萬的下崗工人、低保戶,滿目皆是。想得穿的,房子賣脫,報夕陽紅旅游團,回來蹲養老院,想不穿的,照舊勤謹度目,守著這一磚一木,將來留給子孫。本書記錄了幾個尋常上海人,以及他們平凡的驕傲與尊嚴。
路明 ·社會 ·10.1萬字
1894年3月17日,中美兩國簽訂《限禁來美華工保護寓美華人條約》,簡稱《華工條約》,是美國政府為限制、排斥在美華人而強迫清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此條約使得飽受欺凌虐待的在美華人處境更加艱難,引起中國人民強烈憤慨。本書共二十回,以此事件為背景,包涵三方面內容:赴美洲的華工被虐待的情況,上海等地反美華工禁約抵制美貨的情況,內容深刻悲壯。作者意在反對《華工條約》、反對帝國主義,主張國人同仇敵愾,共御外侮。
碧荷館主人 ·社會 ·8.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