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品講述了生活在幸福街的兩代人,在歷經特殊時期到改革開放近半個多世紀的歲月中,他們的遭際和情感的故事。通過小人物的命運遭遇,廣闊而深刻、真實而生動地反映了中國當代的社會變遷。何勇說,幸福是和小伙伴們以及喜歡的姑娘一直生活下去;林阿亞說,幸福是既要長得漂亮,也要活得漂亮;陳漫秋說,幸福是能夠考上大學,改變自己和母親的命運;張小山說,幸福是掙下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黃國輝說,幸福是被兄弟、被其他人看得起……
何頓 ·社會 ·34.8萬字
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兩兄弟薩梅和拉德爾從死去的舅舅那兒得到了一份遺產——一塊采金地。可正當開采卓有成效時,一場地震使他們失去了采金地和到手的黃金。在一次打獵中,薩梅救起一個采金人。在這個采金人即將死去時,他將一張地圖——一座噴金的火山全圖留給了兄弟倆。為了金火山那唾手可得的黃金,兩兄弟歷盡千難萬險,幾乎把命搭了進去。然而,當金火山噴發的時候,卻將黃金噴向了空中,掉入了北冰洋浩瀚的海水中……本書是儒勒·凡爾納的最后一部作品,直到1989年才找到其手稿,此時,儒勒·凡爾納已過世八十四年。
(法)儒勒·凡爾納 ·社會 ·20.3萬字
這是一部很難定義的書。從娛樂角度來講,可看作一本言情小說,每對男女的愛情故事,精彩且揪心,結局意外且無奈;從歷史角度來講,堪稱一部女人的抗爭史,這個家族的三代女人,與歷史抗爭,與現實抗爭,有時輸,有時贏,滄桑厚重的歷史,反倒成了女人的陪襯;從社會學角度來講,這是一個遷徙的故事,所有種族的移民原因,無非是為了尋找機會實現自身價值,這是人類自我價值意識的覺醒;從文化角度來講,這是一部尋找之書,尋找家園,尋找歸屬,尋找慰藉。書似乎有點難懂,但道理簡潔明了,一言以蔽之:我們苦苦求索,無非是為了安頓皮囊和靈魂。
(加)張翎 ·社會 ·20.2萬字
對于這些命運交織的愛的命題,關于背叛,傷害,信仰,守護,自我,他人,過去未來,記憶與遺忘,原諒,寬宥,救贖,重建,等到它們像一顆一顆巨石,真實地砸向我,像巨斧,真正地從后腦把我劈開了,我倒地不起,我以為我完蛋了。后來,我才又逐一地,奮力撥開身上的落石,積塵,真實地感覺到,我必須響應,回想,理解,答復,求助,那些迎面而來,將我攔腰折斷的巨大提問。——陳雪。作者在自傳體小說《附魔者》出版后,生了一場大病,然后伴侶離開,生活陷入混亂。本書是作者的復出之作。作者以疾病與愛情為主題,以31萬字的篇幅書寫生死、愛情、命運和信仰,深刻地探討了人性。小說以自傳的敘述方式,將寫作推向“自毀與自我創生”。
陳雪 ·社會 ·31.2萬字
她是首屈一指的心理科醫生,他是名聲赫赫的犯罪破案專家。面對集體自殺的孩童、重重誘捕的密室、網癮爆發的少年、應激障礙的性侵案,兩人生死攜手,上演最驚心動魄的對峙!最深入人心的窺察!蟄伏二十年的秘密,那些未來得及說出口的告別,療養院里癡呆的父親,被深度催眠的富豪……撥開他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是真相大白于天下,還是更加波譎云詭的陰謀?恐慌,無處不在!危險,洶涌而來!他問她:你為什么當心理科醫生?她說:二十年前是心理科醫生救了我,我想去救更多人。她問他:你為什么要當心理科醫生?他說:因為你在這。
夏至 ·社會 ·20.3萬字
《東藏記》是當代女作家宗璞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小說《南渡記》的續篇,首次出版于2000年。該小說人物以明侖大學歷史系教授孟樾,夫人呂碧初和女兒孟離己、孟靈己等一家人為軸心,放射至孟樾教授的親朋好友同事周圍近百人,寫出從京城南下的一群知識分子,在抗日戰爭中的個人遭遇、情感經歷,以及心靈成長的歷史。該小說用溫情的筆調,來表現出中華民族的堅韌不拔和博大胸襟。2005年,《東藏記》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宗璞 ·社會 ·23.6萬字
本書以辛亥革命陜西起義前夕之歷史事件為寫作素材,氣魄宏大,立意高遠,探微鉤沉,再現了那風云變幻、豪杰四起、國家自在十字路口、四萬萬人民茫然四顧、不知何去何從之復雜歷史局面,讀之讓人不時生出身臨其境之感。本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革命演進過程中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和日常生活,讓人感受到他們才是革命波濤高潮迭起的始作俑者。書中絕少出現領袖級人物的運籌帷幄、演講家的慷慨激昂,用大量筆墨描寫普通人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思想感情情和知行實踐,還原革命二字的應有之義、展現農工兵學商靈魂深處的革新情結。
樟葉 ·社會 ·22.6萬字
《守望》是一部反映四川秦巴山區村莊脫貧攻堅的長篇小說。作品以剛到基層工作的年輕人銀亮為主人公,講述了他到川東北偏僻山村古井村擔任第一書記期間,被老區人民對脫貧致富、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守望深深觸動,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促使銀亮扎根古井村,以滿腔的熱忱,與當地的基層黨員干部一起,帶領古井村村民探索并走上了脫貧之路。在這期間,包括銀亮在內的古井村人也堅定了理想信念,實現了精神面貌的蛻變。
野果子 ·社會 ·22.7萬字
余華作品,被譽為中國的彌爾頓《失樂園》,榮獲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入選瑞士《時報》2000年至2010年這10年來全球最為重要的15本書。講述了江南小鎮兩兄弟李光頭和宋鋼的人生。李光頭的父親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頭出生。宋鋼的父親宋凡平在眾人的嘲笑聲中挺身而出,幫助了李光頭的母親李蘭,被后者視為恩人。幾年后宋鋼的母親也亡故,李蘭和宋凡平在互相幫助中相愛并結婚。雖然這場婚姻遭到了鎮上人們的鄙夷和嘲弄,但兩人依然相愛甚篤,而李光頭和宋鋼這對沒有血緣關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緣,他們在相互照顧中成長……本書榮獲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2008年),入選瑞士《時報》2000年至2010年這10年來全球最為重要的15本書。
余華 ·社會 ·40.5萬字
小說自四川荒蕪告急康熙頒布“填川詔”開篇,以主人公寧徙離閩進川遇飛人奪子為線索,以川東小城榮昌縣為主場景,濃墨重彩地描述了進川移民的大起大落。全篇貫穿了寧徙與土著士紳趙書林、閩西武士常維翰驚世駭俗的生死愛情,栩栩如生地描寫了土匪、戲子、族人、商賈、官宦、皇室等各色人物的善惡心態。人生的百般磨難,創業的萬般艱辛,演繹出大悲大憾的人間悲喜劇。填四川與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國移民史上的重大事件。長篇小說《填四川》藝術地講訴了一個客家母親和家族悲歡離合的故事,一個復蘇泱泱大省的史詩故事,一個小人物成為大英雄的故事。
王雨 ·社會 ·27.2萬字
故事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寫至世紀末,描述杭家人在經歷了抗日戰爭的血雨腥風之后又迎來了文化大革命這一動蕩的歷史時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杭家人經歷各種考驗,體現出前所未有的頑強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獨立人格精神。小說飄散出濃郁的茶文化浸潤的氣息。故事發生在綠茶之都的杭州,忘憂茶莊的傳人杭九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風流儒雅,卻不好理財治業,最終死在煙花女子的煙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長在封建王朝徹底崩潰與民國誕生的時代,他身上始終交錯著頹唐與奮發的矛盾。有學問,有才氣,有激情,也有抱負,但卻優柔寡斷,愛男友,愛妻子,愛小妾,愛子女……最終“愛”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門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經歷的是一個更加廣闊的時代,他們以各種身份和不同方式參與了華茶的興衰起落的全過程。其間,民族,家族及其個人命運,錯綜復雜,跌宕起伏,茶莊興衰又和百年來華茶的興衰緊密相聯,小說因此勾畫出一部近、現代史上的中國茶人的命運長卷。
王旭烽 ·社會 ·35萬字
《失聯》系列第三部《邊境之戀》主要講述了80年代末,東北中俄邊境地區發生的故事,故事圍繞著一群年輕人的愛情故事展開,時間跨越從70年代中期,一直到90年代初,表現了當時社會環境下,地區生活特色,時代風貌,封閉環境下的感情生活,以及家庭之間的恩怨矛盾。
發威 ·社會 ·23.3萬字
小說以孩子的全知視角,用大量真實可信的細節來呈現陷落之城的生活,淪陷區人們的生活遭際及奮勇抗爭,創造性地再現了以縣長張問德、醫生方渡等人民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抗爭以及為此付出的沉重代價,謳歌了中華民族固有的堅強、不屈、抗爭、奮斗、拼搏精神,譜寫了一部騰沖人民浴血奮戰反抗日軍侵略的抗爭史,一曲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涅槃重生的交響樂。
趙大河 ·社會 ·22.6萬字
詹姆斯·喬伊斯運用“意識流”手法寫成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最成功的意識流小說之一,具有強烈的自傳色彩,主要描寫都柏林青年斯蒂芬是如何試圖擺脫妨礙他的發展的各種影響,去追求藝術與美的真諦的痛苦過程,實際上是青年喬伊斯從覺醒走向成熟的心路歷程的寫照。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 ·社會 ·21.3萬字
這是作者的第一部原創長篇小說,通過描寫時代大潮下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塑造了一個不忘初心,追求夢想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代人的心靈歷練和成長。既是充滿大愛情懷的有筋骨、接地氣的人間煙火畫卷,又是抒寫人文精神,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心理小說。給不同年齡段的人們提供了一定的認識價值和審美理念,滿滿的人生勵志正能量。
褚乃賀 ·社會 ·31.7萬字
《騷動之秋》是一部反映在商品經濟大潮沖擊下,農村面貌和人際關系的巨大變化的長篇小說。既描寫了“農民改革家”岳鵬程在改革家鄉中的外部騷動:上級的關懷、運作的困難,以及不被理解和積極的支持;也描寫了岳鵬程個人和內心的騷動:父子沖突;婚外情和家庭矛盾的尖銳化;他的大膽、果斷、魄力、遠見等等,的確使鄉鎮企業有了較大發展,又的確在商品經濟的沖擊下,受到不正的社會風氣的影響,采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
劉玉民 ·社會 ·21.8萬字
《美》圍繞著兩個同樣來自學術界卻秉持截然相反的價值觀的家庭展開,其主要場景被設置在新英格蘭,也有部分情節發生在倫敦。小說通過貝爾西家和基普斯家之間發生在大洋兩岸的一系列文化戰爭與情感糾葛,聯結起從家庭生活、政治立場到個人、學術與政治領域的諸多方面激烈的觀念碰撞,將低劣的道德行為置于崇高的理想主義之中,試圖闡釋愛與美的意義,以及生活可能對其產生的種種影響,隨著貝爾西一家的解體,折射出我們這個不安定的時代的惶惑,直指家庭的核心。面對自由主義的廢墟和右翼保守主義的偽善,兩家的女主人琪琪·貝爾西和卡琳·基普斯之間的友情所體現的愛與美成為小說的又一重要主題。盡管她們的丈夫在學術領域互相爭斗,但她們的友誼卻超越了階層、政治和宗教觀念的差異,成為“唯一的聯結”。小說大膽、喧鬧的情節鋪墊,完美設置的或詼諧或尖刻的對白,對學術界的荒誕現狀入木三分的刻畫,無一不體現出扎迪·史密斯對宏大的、福斯特式主題的絕妙把控:友誼、婚姻、社會沖突、藝術性論戰的表達。就某種程度而言,這是一次借由布魯姆斯伯里式的寫作媒介賦予現代生活尊嚴與意義的英雄般的嘗試。
扎迪·史密斯 ·社會 ·31.8萬字
小說以二戰時期盟軍在意大利西西里登陸,解放意大利為背景,記述了主人公作為盟軍聯絡官在那不勒斯的所見所聞,刻畫了一幅幅戰爭背景下的意大利平民、美軍軍官、歐洲上流社會貴族的生動畫卷,凸顯了人性的多面,展現了戰后歐洲的精神狀態。
(意)庫爾齊奧·馬拉巴特 ·社會 ·21.7萬字
西班牙近年罕見現象級暢銷書,全球總銷量破150萬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爾加斯·略薩傾情推薦,HBO同名電視劇2020全球同步上映西班牙恐怖組織埃塔宣布永久停火的次日,畢妥利不顧子女反對,堅持搬回到丈夫遭埃塔分子殺害的巴斯克故鄉小鎮,她需要在死之前給自己一個交代:追查兇手、獲得道歉。畢妥利的回歸撕開了故鄉小鎮的平靜面紗,攪翻了蟄伏多年的沉痛往事。兩個家庭中的兩代人,深陷痛苦深淵無法自拔,命運各不相同卻都曲折坎坷,折射出的是痛徹心扉的民族記憶。錐心之痛如不滅的炭火,絕無遺忘的可能;有些道歉也許很難,但絕不能缺席。
(西)費爾南多·阿蘭布魯 ·社會 ·30.3萬字
“不朽是一種不值一提的幻想,一個空洞的字眼,一絲人們手持捕蝶網追趕的風……”關于道路與背棄、偶然與必然的小說,昆德拉音樂式小說典范之作。《不朽》是米蘭·昆德拉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昆德拉音樂式小說藝術的典范之作。小說交替講述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生活在巴黎、故鄉在瑞士的中年女人阿涅絲在瑣碎的日常、在與往事的迂回糾纏中決意抽身,準備獨自生活的故事;第二個故事是年邁的詩人歌德與年輕的情人貝蒂娜的交往;第三個故事是一個綽號叫魯本斯的男人的放蕩生活。三個故事交替進行,聯結出一個個命題:自我、故鄉、幸福、自由、必然性與偶然性、大的不朽與小的不朽、浪漫與放蕩、形象、年輕、永恒女性崇拜等等。
米蘭·昆德拉 ·社會 ·2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