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李天飛解讀〈封神演義〉》是作者李天飛所著的解讀經典文學的作品,從《封神演義》和其他典籍中的各路神仙入手,以通俗有趣的語言講述他們的前世今生和傳奇故事,顛覆你對“封神世界”的認知,致力于構建屬于當代人的“神仙傳”;其中也包括對各種民間傳說的考證、辟謠等內容,力圖正本清源,為讀者講述一段完整可信的神話歷史;并在歷史長河和文學作品中對人類、文化和社會進行深層次思考。
李天飛 ·古典 ·21.1萬字
“三言二拍”,是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大全集,包括明代文學大師馮夢龍編著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小說大師凌濛初編著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三言二拍”總共兩百篇經典白話短篇小說,完整囊括了宋、元、明三代白話短篇小說精髓,書中的每一個故事,獨立精彩又跌宕起伏,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等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均源自“三言二拍”;“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深刻影響中國人價值觀的名言警句,同樣源自“三言二拍”。千百年俗世奇人奇事,盡在三言二拍;兩百篇經典短篇小說,寫透人間百態!作家大冰,強烈推薦:“于無常處知有情,于有情處知眾生。”
(明)馮夢龍 ·古典 ·37.5萬字
《聊齋志異選》在選輯過程中,著力挑選出其中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反映民間疾苦、揭露官場黑暗、抨擊科舉腐敗的憤世之作,也有闡釋人倫事理、頗具教育意義的寓意故事,更有謳歌美好人格、純潔愛情的佳美篇章。
(清)蒲松齡 ·古典 ·28.6萬字
《東周列國演義》是一部講述春秋戰國歷史的小說。起于西周末的周幽王被殺、周平王執政東遷,秦始皇統一天下,略述了五百多年的歷史,這一時期的人和事,在歷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幾乎是后世是非成敗的理論源頭,更是后人行事為人的標準和榜樣。小說通過豐富而生動的故事情節,贊揚了從善人流、賞罰嚴明、胸懷大度的王侯和忠貞、有勇有謀的將相,也贊揚了那些見義勇為、機智果敢的豪俠。小說也講述了一些昏聵、殘暴、荒淫無恥的帝王、諸侯等統治者與貪婪、奸詐、陰險的佞臣小人。《東周列國演義》分為四冊,共108回。此書為第一冊,包含了“第1回周宣王聞謠輕殺杜大夫化厲鳴冤”到“第27回驪姬巧計殺申生獻公臨終囑荀息”的內容。
(明)馮夢龍 ·古典 ·14.9萬字
《施公案》又名《百斷奇觀》、《施案奇聞》,是以清人施世綸(小說為施仕倫)生平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俠義小說。施世綸,字文賢,清康熙年代人。
佚名 ·古典 ·38萬字
《封神演義》是明代隆慶、萬歷年間創作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一百回,講述了武王伐紂的故事。前三十回著重寫紂王的暴虐,姜子牙歸隱,文王訪賢,得姜子牙之輔佐,武王才完成討伐紂王的大業。后七十回主要寫商、周兩國的戰爭,并且摻雜有宗教的斗爭,闡教幫助周,截教幫助商,各顯道術,互有殺傷,結果截教失敗,紂王兇而自焚,武王奪取天下,分封列國,姜子牙回國封神,使有功于國的人和鬼各有所歸。《封神演義》分為上、下冊。此書為下冊,包含了“第五十一回子牙劫營破聞仲”到“第一百回周天子分封列國”的內容。
許仲琳 ·古典 ·30.2萬字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是中國古代最負盛名的神魔小說之一。為明代許仲琳所編,約成書于隆慶、萬歷年間。全書共一百回。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斗智斗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
(明)許仲琳編 ·古典 ·58.9萬字
本書是清代譴責小說家吳趼人創作的經典作品。最初以連載小說形式刊于光緒三十二年上海的《世界繁華報》。作品反映的主要是晚清時期湖南、兩廣和福建等地區官場的黑暗現實。同時加上一些對當時官場現狀的高度概括和議論,具有警時省世的作用。就小說的寫作手法而言,作者采用的是寫真紀實。他把自己在當時官場的所見所聞,如實地記載下來,并用《儒林外史》的構篇方式,把它們由人及事地連貫下來。作者以“糊涂世界”為名,很可以使人深感其中的批判意義,這也正是作者在寫人記事的筆法中自寓褒貶的一種點露。它能使我們在讀這部小說時觀其事而知其意,取得一種溫故而知新的警示效應。由于發行有限,年代頗久,本書現已不易訪求。作者的筆觸上至省州臺撫,下及裁縫、媒婆、堂館,活畫出一幅是非顛倒、黑白不分的社會圖景,而這種糊涂渾噩的現狀,無不導源于吏治的混亂和官場的腐敗,在今天的讀者讀來,仍然很有啟發。
(清)吳趼人 ·古典 ·9.5萬字
楊家將故事,是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英雄傳奇故事之一。《楊家將演義》為明人編撰的一部楊家將小說,描寫了楊業、楊延昭、楊宗保等楊氏幾代人忠勇報國的事跡。小說在史實的基礎上,穿插了一些民間傳說,虛實結合。內容生動,情節曲折,人物刻畫栩栩如生,深受歷代讀者的喜愛。
(明)秦淮墨客 煙波釣叟校 秦淮墨客校閱 煙波釣叟參訂 劉倩校點 ·古典 ·15.8萬字
《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是一部短篇公案小說集,也被稱為《海公案》或《海忠介公居官公案》。全書以明朝浙江淳安縣知縣海瑞為主角,通過講述他審案斷獄的故事,展現了其剛正清廉、不畏權貴、斷案如神的清官形象。這些故事大多情節曲折,跌宕起伏,懸案迭起,引人入勝。作為明清公案小說的代表作之一,不僅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和民眾對于清官明察廉潔的向往。
(明)李春芳 ·古典 ·4.2萬字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由施耐庵著,羅貫中編次,施耐庵祖籍一說蘇州[1],一說今江蘇興化。《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深遠的影響。
(明)施耐庵 ·古典 ·40.9萬字
再版的《包公案》由《百家公案》、《龍圖公案》和《五鼠鬧東京》三部我國歷史悠久、流傳極廣、影響深遠的公案小說合集成。
安遇時 ·古典 ·37.5萬字
《封神演義》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神魔小說之一,主要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玉虛宮元始天尊為代表的闡教、碧游宮通天教主為代表截教諸仙斗智斗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人文社《封神演義》整理本初版于1955年,由古典部專家編輯校勘標點而成。1973年增加參校本修訂再版,至今仍是質量較好的《封神演義》大眾讀本。此次再版,重新排校,改訂以往遺留的疏誤之處,并增加著名畫家戴敦邦先生的系列插圖,以圖文并茂、閱讀體驗更佳的版本面貌推出。
(明)許仲琳編 戴敦邦插圖 ·古典 ·59萬字
本書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作者劉義慶。全書主要記載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當時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門閥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豐富真實,全面地反映了“魏晉清談”的風貌。本書行文言簡意賅,意境深遠,保留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名言,也對后世小說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陳岸峰 ·古典 ·14.5萬字
(明)馮夢龍 ·古典 ·35.7萬字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現以抄本傳世,初刻于嘉慶八年(1803年)。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于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此書為上冊。
(清)吳敬梓 ·古典 ·11.7萬字
劉絳仙和劉文卿是一對夫妻,二人同在班中做戲。二人只有一個藐姑,年方十四五,生得國色天香,也在學習唱戲。譚楚玉和朋友同去看戲,見到藐姑,心生愛慕之意。后來恰逢劉文卿開新戲班,需要招募小生,楚玉為了和藐姑在一起,放棄功名,前去戲班學唱戲。藐姑知道楚玉是為了她而來,她也對楚玉有愛慕之心。兩人私定終身。劉絳仙夫妻貪慕錢財,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有錢人萬貫。藐姑、楚玉雙雙投水殉情。藐姑和楚玉在水中得宴公神靈護佑,一息尚存,被莫漁翁救起,二人遂成婚配。楚玉在莫漁翁的幫助下,鄉會兩試俱登高魁,除授汀州司理。夫婦赴任途中在殉情投水的埠鎮,與藐姑之母相認。楚玉后來破賊有功,補漳南兵憲,為慕容石公雪恥,辭官后夫婦晚居嚴陵,與慕容石公共享天年。
李漁 ·古典 ·4.1萬字
《聊齋志異》是家喻戶曉、飲譽中外的清代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用凝練生動的文筆和浪漫恣肆的想象,創作了近五百篇人鬼狐妖的離奇故事,塑造了一大批異態紛呈的藝術形象,成為中國文言小說的代表之作。《聊齋志異》版本眾多,以朱其鎧先生主編的《全本新注聊齋志異》(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10月版)搜輯較為完備,校訂精審,李伯齊先生也曾參加注釋工作,因以之作為本書底本,從中選取精品近五十篇,輔以精確注釋;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從晚清《聊齋圖說》中選取了精美彩色插圖,圖文并茂,完美地展現了原著的風貌。一卷在手,可使讀者進入蒲松齡所構造的花妖狐魅的美麗藝術世界,領略在現實人生與奇幻想象之間情感和思維的穿越,品味文言文優雅、精練、生動的表現力。
(清)蒲松齡著 李伯齊 徐文軍選注 ·古典 ·22.8萬字
《明代筆記小說大觀》,收錄明代重要和常用筆記13種。所收多內容廣博,如《草木子》對天文星躔、律歷推步、時政得失、兵荒災亂以及自然界的現象、動植物的形態等均有涉及。又如《菽園雜記》多記明代朝野掌故,兼及作者故里太倉的人事、方言和風俗的記載和考辨等。
(明)葉子奇 黃瑜等撰 ·古典 ·207萬字
《八仙得道傳》分別敘述八位大仙修仙得道的詳盡過程,從夏商之交太上老君降生人間談起,直至宋代八仙大功告成同歸天府,歷時數千年之久。小說情節豐富,曲折動人,頗具吸引力。故事所敘八位大仙多來自人間,所謂“神仙本是凡人做”。他們都是經歷了千百年的修煉而成仙道。他們中有的是經過天仙轉世,有的是由動物變成人,再由人修煉成仙。他們生活的時代各不相同,但在小說中卻有師徒關系。此書為第三冊。
(清)峨眉無垢道人 ·古典 ·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