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東漢演義》是一代評書大家連闊如先生的代表作,主要講述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后,漢世祖劉秀率領三十六員云臺大將興兵討莽,攻關斬將,恢復漢室天下;后來更始皇帝即位,奸臣暗害劉秀,光武帝二次中興漢室的故事。此次出版為《東漢演義》的全本。在國家圖書館于鵬先生的幫助下,曾連載于《戲劇報》的《續東漢》被發現(連載時間1941年2月1日至9月18日),并經賈建國、連麗如、于鵬整理。全書增補十萬字,首次完璧呈現《東漢演義》。
連闊如口述 賈建國 連麗如 于鵬整理 ·古典 ·11.2萬字
《官場現形記》,晚清作家李伯元著,是我國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直面社會而取得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也是譴責小說的代表作,首開近代小說批判社會現實的風氣。作品以晚清官場為表現對象,集中描寫封建社會崩潰時期舊官場的種種腐敗、黑暗和丑惡的情形。這里既有軍機大臣、總督巡撫、提督道臺,也有知縣典吏、管帶佐雜,他們或齷齪卑鄙或昏聵糊涂或腐敗墮落,構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圖。
李伯元 ·古典 ·64.3萬字
《舌華錄全鑒》是晚明曹臣仿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創作的筆記小說,成書于萬歷四十三年四月之前。作者根據漢至明代資料和自己當時所見所聞,博采古今人士警言雋語,共一千多條,分為“慧語、名語、豪語、狂語、傲語”等十八門,只記言論而不取事跡,只記口談而不取筆札。
(明)曹臣編著 東籬子解譯 ·古典 ·21.3萬字
《反唐演義傳》系清代小說。題“姑蘇如蓮居士編輯”。一名《武則天改唐演義》,又題《異說南唐演義全傳》、《反唐女媧鏡全傳》,十四卷一百四十回。瑞文堂刻本內封橫鐫《評點薛剛三祭鐵丘墳全集》,中間書題《異說反唐演傳》,板心題《反唐全傳》。《反唐演義傳》敘薛丁山之子薛剛反唐事,從薛丁山葬父、武則天入宮受寵,薛剛大鬧花燈開始,敘至唐睿宗即位,薛家一門團圓為止。
(清)如蓮居士 ·古典 ·16.2萬字
《聊齋志異》是一部成書于清朝前期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它繼承了自干寶《搜神記》,唐、宋傳奇以來的歷代文言小說傳統,以寫花妖狐魅、畸人異行聞名于世,既是中國文學的瑰寶,更是世界文學的明珠。全書共有小說近五百篇,個個精彩,顯示出作者“聊齋先生”蒲松齡的才華之高。蒲松齡從二十幾歲開始撰寫《聊齋志異》,三十歲時初步成書,此后四十年間不斷撰寫新篇章,終寫成這部巨著。本書從《聊齋志異》原著中挑選的八十余篇小說,都堪稱藝術精品,以文學古籍刊行社手稿影印本為底本,參照康熙抄本、鑄雪齋抄本、異史本、青柯亭本修訂,特邀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聊齋》學會(籌)副會長、秘書長、聊齋學與中國小說研究中心現任主任李桂奎參與選篇、導讀撰寫及內容審訂,以精粹的語言幫助廣大讀者認識名著《聊齋志異》。此外,結合書中內容,附上了多幅原創插畫,讓讀者直觀感受“聊齋故事之美”。
(清)蒲松齡著 竹馬書坊校注 ·古典 ·17.2萬字
《閱微草堂筆記》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至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間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主要搜輯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當時代前后的流傳的鄉野怪談,或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全書雖然不乏因果報應的說教,但是通過種種描寫,折射出封建社會末世的腐朽和黑暗。如有一些描寫王公貴族、豪門富商、惡霸地主依仗權勢橫行不法的篇章。此書為第二冊。
(清)紀昀 ·古典 ·6.1萬字
《包公案》是我國歷史悠久、流傳極廣、影響深遠的公案小說集。共收錄包拯斷案故事100篇,部分題材來自民間的流傳,也有部分采錄自史書、雜記和筆記小說中的有關材料而加以編排敷演成篇的。每篇寫一則包公斷案的故事。其內容雖不連貫,但包公秉公執法、清正廉明、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卻貫穿全書。此書為上冊。
安遇時 ·古典 ·17.3萬字
《羅剎海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一篇充滿奇幻想象的文言文小說,作品主要講述了在古代羅剎國和海市蜃樓之間,馬驥和龍女的故事,內容反映了蒲松齡所處的時代和社會背景。繪本采用精折裝的裝幀方式,貫穿兩條主線:一條是折頁正面根據小說發展情節精心繪制插畫,搭配簡短文言文;一條是折頁背面《羅剎海市》精彩的文言文故事,搭配通俗易懂白話文及難點注釋。將完整的故事與圖融合在一起,巧妙地幫助讀者在閱讀中提升藝術品味與人文學識。
(清)蒲松齡 趙伯陶注評 ·古典 ·1.2萬字
《上古秘史》即《上古神話演義》,是清朝的最后一科舉人鐘毓龍所著的一部篇章恢弘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記體小說。本書非常詳細地介紹了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如: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共工觸天、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夸父追日、蚩尤之戰等……幾乎囊括了我們如今所知的所有上古傳說,可稱之為傳世之書。書中包括上古禮儀、姻親、秩序的確立,山川分野的遷徙演變,黃河發源的千古地貌奇想,鯀、禹治水的艱辛,夸父逐日的壯舉,相柳、三苗之禍亂,共工怒觸不周山、黃帝大戰蚩尤等上古有名戰役……堪稱“上古神話的百科全書”。本書幾乎網羅了中國所有上古時期神話,無論是家喻戶曉的盤古開天地、夸父逐日、女媧造人一類傳說,還是較少被提及的相柳之禍、三苗之亂等都有詳盡敘述。
鐘毓龍 ·古典 ·99.3萬字
“三言二拍”,是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大全集,包括明代文學大師馮夢龍編著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小說大師凌濛初編著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三言二拍”總共兩百篇經典白話短篇小說,完整囊括了宋、元、明三代白話短篇小說精髓,書中的每一個故事,獨立精彩又跌宕起伏,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等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均源自“三言二拍”;“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深刻影響中國人價值觀的名言警句,同樣源自“三言二拍”。千百年俗世奇人奇事,盡在三言二拍;兩百篇經典短篇小說,寫透人間百態!作家大冰,強烈推薦:“于無常處知有情,于有情處知眾生。”
(明)馮夢龍 ·古典 ·37.5萬字
《三俠五義》,作者清代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經典之作;是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俠義派小說的代表之作。由于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的故事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
石玉昆 ·古典 ·50.4萬字
《閱微草堂筆記》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至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間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主要搜輯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當時代前后的流傳的鄉野怪談,或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全書雖然不乏因果報應的說教,但是通過種種描寫,折射出封建社會末世的腐朽和黑暗。《閱微草堂筆記》具有鮮明的反理教傾向,這其中體現出作者對人性及社會問題的進步認識。此書為第六冊。
(清)紀昀 ·古典 ·4.1萬字
《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收錄唐五代最具代表性的各類筆記小說39種,其中如《酉陽雜俎》《唐國史補》《明皇雜錄》《開元天寶遺事》《玄怪錄》等,都是當時有名的著作。
(唐)段成式 牛僧孺等撰 ·古典 ·107萬字
《李天飛解讀〈封神演義〉》是作者李天飛所著的解讀經典文學的作品,從《封神演義》和其他典籍中的各路神仙入手,以通俗有趣的語言講述他們的前世今生和傳奇故事,顛覆你對“封神世界”的認知,致力于構建屬于當代人的“神仙傳”;其中也包括對各種民間傳說的考證、辟謠等內容,力圖正本清源,為讀者講述一段完整可信的神話歷史;并在歷史長河和文學作品中對人類、文化和社會進行深層次思考。
李天飛 ·古典 ·21.1萬字
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從漢靈帝黃巾起義寫起,到西晉三國統一為止,描寫了九十余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形象地再現了這一風云變幻的歷史時代,生動地揭示了統治集團內部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的關系。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是以毛宗崗本為底本、經過多次整理校訂而成的迄今國內發行量最大、最權威的版本,自面世以來,一直是市場上最受讀者歡迎古典文學名著之一。
(明)羅貫中 ·古典 ·63.9萬字
《初刻拍案驚奇》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奇書,共有短篇小說40篇,它以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擬話本”形式,描寫了眾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如商人由厄運而致富,讀書人由貧寒而成名;清官們斷案如神,貪吏們枉法如虎;惡棍們奸淫攬訟,騙子們爾虞我詐;青年們怎樣追求忠貞不貳的愛情,而封建禮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劇。語言通俗簡練;情節曲折起伏,撲朔迷離,然又合乎情理;人物內心刻劃細致入微,藝術形象栩栩如生,歷來評價甚高。
(明)凌濛初 ·古典 ·40萬字
《包公案》又名《龍圖公案》,今據民間口頭通稱改為《包公案》。收錄宋代包拯審案斷獄的短篇故事一百則,內容大都是包公明斷謀財害命、仗勢凌人以及奸盜詐騙等案,是中國古代文學三大公案之一,對后世公案小說的創作影響深遠。《包公案》在塑造包公睿智機敏、斷案如神、不畏權貴護佑弱者的完美形象的同時,更多是警示世人遵紀守法。《包公案全鑒》在保留《包公案》原著完整內容的基礎上,對生僻字進行了注音,對生僻難解的詞進行了詮釋,并利用“內文評析”版塊對故事情節進行深入剖析,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讀者的閱讀障礙。
(明)安遇時著 朱德盧解譯 ·古典 ·18萬字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著,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以主人公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從他為父親奔喪開始,到經商失敗結束。通過“九死一生”二十年聞的遭遇和見聞,反映了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前后到二十世紀初期的社會現實,暴露了封建社會總崩潰時期統治階級的腐敗和墮落;除官場外,還寫到了商場和洋場,客觀上揭示了整個封建社會的黑暗及其必然滅亡的命運。
(清)吳趼人 ·古典 ·54.6萬字
《八仙得道傳》分別敘述八位大仙修仙得道的詳盡過程,從夏商之交太上老君降生人間談起,直至宋代八仙大功告成同歸天府,歷時數千年之久。小說情節豐富,曲折動人,頗具吸引力。故事所敘八位大仙多來自人間,所謂“神仙本是凡人做”。他們都是經歷了千百年的修煉而成仙道。他們中有的是經過天仙轉世,有的是由動物變成人,再由人修煉成仙。他們生活的時代各不相同,但在小說中卻有師徒關系。此書為第二冊。
(清)峨眉無垢道人 ·古典 ·9.4萬字
現代人遭遇的各種騙術,早就有跡可循。本書是明代張應俞創作的詐騙小說集,又名《騙經》,是首部以騙子、騙術為主題的著作。書中歷述種種黑幕現象,發人深省。作品中所講的故事,上至官場科舉,下至市井細民,旁涉九流三教,無不機詐百出,善良人偶一不慎,即墮其穿中,小則受騙招災,大則家破人亡。作者每述一則故事,大多加按語加以剖析慨嘆。書中集中暴露了明朝社會生活中陰暗丑惡的一面,展示人性的邪惡與貪婪,不但警示世人杜騙、防騙,對明代當時的社會具有強烈的批判性,而且開拓了詐騙題材小說的新領域。作者有感于當時世道太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寫這部書的目的是想對社會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其中很多騙術套路流傳下來,如能看破其中玄機,即便在當今社會,也能避免受騙。書中故事的現實性,表現在它真實反映了晚明下層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真實細致地描幕了他們貪財貪色的一般心態。讀者可以對照自身,提高警惕。在當下各種騙術層出不窮的年代,本書無疑能起到一定的提示和警醒作用。
張應俞 ·古典 ·8.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