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引言 快速 便捷——引領性的輿論場(1)

7·23溫州高鐵事故發生的當天晚上20時27分,家住附近的網友“Smm_苗”就發現異常現象。正在家中看著打雷閃電景象的“Smm_苗”用手機拍下了照片,并發布微博說:“狂風暴雨后的動車這是怎么了?爬得比蝸牛還慢……可別出啥事兒啊……”

沒想到,這竟成了D3115次列車出事的第一個警告,同時也為調查出事時間留下了重要信息。

第一個從乘客角度證實動車脫軌的信息發出于20時47分。

被困車中的網民“羊圈圈羊”在微博上求救說:“動車D301現在脫軌在距離溫州南站不遠處!現在車廂里孩子的哭聲一片!沒有一個工作人員出來!快點救我們!”

“羊圈圈羊”在2個小時后獲救。在事故后的幾個小時里,她的微博被轉發了9萬多次,并成為媒體報道的依據。許多人都在跟進的評語里對她表示了鼓勵和祝福。

……

是的,網絡不能全信,但是正因為有了網絡與微博的監督,外界對于信息的真實程度反而更有信心!

這是微博的首要力量——公信力。

從2010年開始的微博大發展中,有人看到了民眾監督的進步,有人看到了公民社會的推動,也有人看到了國家安全的隱患,還有人看到了個人權利的過于膨脹……

觀察者們見仁見智,因為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擁有一個“麥克風”,其中蘊藏著向社會宣告所思所想的能量!

【中國式微博——微博元年的“微變革”】

如果有人在2010年后打印名片,很可能會在地址、電話、郵箱等之后加上一串微博地址,歡迎大家互加粉絲。當每篇博客都被“強制瘦身”然后安家于社交網絡上之后,其傳播速率的增長是驚人的,甚至成了2010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網絡新變化。

微博是2010年不能忽略的一個關鍵詞,或許對你來說,它還很陌生,但不少新聞事件的傳播形態,已經隨著微博的誕生而發生了轉變。

從下面的調查來看,國內的網民在跟上微博腳步的同時,還保留了自己的個性和喜好,并沒有一哄而上,從中可以看到他們對待微博所秉承的理性的態度和認真的精神。

測試分析(參與調查的讀者共464人)

您有微博嗎?

A.有,經常使用97人

B.有,偶爾使用246人

C.沒有,99人

D.沒聽說過,22人

分析:微博大熱在2010年

微博的大熱特熱是在2010年。僅僅一年的時間,微博就在中國網民的網絡生活中占據了半壁江山,這在互聯網發展的各個階段,都稱得上是一件“流行性感冒”一般的快速傳染事件。

在接受調查的464人當中,偶爾使用微博的人有246人,占到了53%,超過了半數;而經常使用的人和沒有微博的人分別為97人和99人,分別占總人數的20.9%和21.3%;而完全沒有聽說過微博的只有22人,0.05%的比例在其它數據面前顯得非常微弱。

而經常使用微博的人僅比完全沒聽過和不使用微博的人的總和少一個百分點左右。由此可見,微博不僅僅是一陣風潮,鐵桿粉絲的崛起也指日可待。

您常用什么手段上微博?

A.手機,100人

B.電腦,210人

C.不好回答,看當時什么方便用什么,33人

分析:用電腦上微博的人多,跟90后參與者多有關

除去不用微博的人,在使用微博的人當中,用電腦上微博的有210人,而用手機上微博的只有100人,電腦的使用人數是手機使用人數的兩倍還要多。

這種高比率超出形成的壓倒性趨勢,在其它問題上并沒有出現。可見,傳統的電腦使用者還是很難一下子改變為手機用戶的。

對于微博這類使用便捷、更新性強的信息平臺而言,智能手機應該是最匹配的首選,然而調查結果卻有點出乎我們的意料,這跟90后學生占很大比例有關。現在很多學生都過著上課聽講、下課抱電腦的生活,他們的位移半徑相對較小,所以電腦的運動性差也就很自然了。另外,智能手機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算是奢侈品,這也是導致這一結果的一個重要因素。

您常用的微博網站是?

A.新浪,180人

B.騰訊,102人

C.其它,61人

分析:與其知識量和信息量有關

一個微博的成功有其偶然性,但更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就調查來看,新浪微博無疑是最為成功的一個。據參與調查的新浪微博用戶說,自己其實非常不喜歡新浪微博的界面,覺得不方便操作,還給人眼花繚亂的感覺。但是一開始有很多名人加入,自己也就去湊了個熱鬧,后來又涌入了大量媒體人和公共知識分子,讓新浪微博的知識量和信息量一下子大了起來。

新浪微博用戶在464人的調查人群中顯得很突出,52.5%的占有率對于一個微博平臺個體來說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騰訊微博用戶有102人,占29.7%.;其它微博則平分61人,總和尚未超過騰訊。可見,投入大、運作早、挖名人、有爆點的微博策略還是有一定成效的。

您一般寫些什么?

A.新鮮事,132人

B.自己家的瑣碎事,116人

C.轉發別人的微博,95人

分析:大部分網民都有原創精神

用微博寫“新鮮事”的人占到總人數的38.5%.;寫“自己家的瑣碎事”的人也很多,占有率為33.8%;而偏好“轉發別人的微博”的只有95人,占27.7%。

從這些數據來看,大部分網友還是比較有原創精神的。不論是寫更有價值的“新鮮事”,還是以記錄為主要目的的“自己家的瑣碎事”,都是一個自發創作的過程。但這也暴露出另一個問題,正如在國內某門戶網站工作的小美所說,大部分網民的微博雖然以原創居多,但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網民對話題討論的參與度不高這一形成已久的事實。雖然互聯網是個大世界,但還是有不少人把眼光僅僅局限在自己身上。

您是否關注名人的微博?

A.很關注,74人

B.偶爾關注,180人

C.不關注,89人

分析:多數網民趨理性

這又是一個對比明顯的調查結果。“偶爾關注”名人微博的人數有180人,占總人數的52.5%;“很關注”者最少,有74人,占21.6%;“不關注”的居于中間位置,共89人,占總數的25.9%。

在對名人微博的關注上,多數網民表現出了非常理性的態度。名人并不是讓他們趨之若鶩的對象,雖然從當年的新浪博客到現在的新浪微博,都是打明星牌,采取以名人養人氣的推廣策略,但是多數網民對名人并沒有追星族一樣的狂熱,而是“擇其善者而從之”,自我依然是他們選擇信息的唯一標桿。

您認為微博的作用是?

A.純粹玩玩,娛樂而已,145人

B.及時發布信息,交流,互通有無,198人

分析:多數人上微博的出發點較為嚴肅

在受調查者中,有198人認為微博是“及時發布信息,交流,互通有無”平臺的占總人數的57.7%,成為大多數;而僅抱著“純屬玩玩,娛樂而已”心態的則有145人,占總數的42.3%。

網絡和網絡所傳播的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從一開始就飽受質疑,而網民的一些從眾、盲目的行為,甚至被冠以“網絡暴行”的頭銜。但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人上微博的出發點還是比較嚴肅的。但微博消息和所有的網絡訊息一樣,沒有什么甄別機制,所以某某人被“身故”的事件才會接二連三地發生,這時就需要粉絲們睜大眼睛了。

您今年手機上網的最主要目的是?

A.瀏覽新聞,87人

B.發微博,聊QQ,112人

C.玩游戲,32人

D.搜索,21人

E.音樂,24人

F.讀書,29人

G.其它,38人

分析:微博具備信息告知功能

87人和112人分別是數額最大的兩個群體,這表明用手機上網最多的還是瀏覽新聞和發微博、聊QQ,兩者分別占總人數的25.4%和32.7%,而玩游戲、搜索、音樂、讀書等其它活動全都要退避三舍。

由于微博具備一定的信息告知功能,因此分流了一部分以“瀏覽新聞”為主要網絡活動的人群,再加上聊QQ的人數,在總量上必然趕超去年人數最多的“瀏覽新聞”選項。這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網絡的信息傳播功能依然是最主要的,而微博的告知能力也不可小覷。

【微博是這樣“尋子”的——便捷的時效性與廣泛的傳遞性】

2010年9月,《鳳凰周刊》記者鄧飛在新浪和騰訊微博上發布了一張被拐兒童彭文樂的照片。

彭文樂于2008年3月丟失,家人在撕心裂肺的折磨和苦苦尋找的煎熬中度過了三年。隨后的每年春節,鄧飛都會把這條微博重發一遍,截至2011年春節,該微博被轉發了6000多次。

2011年2月初,一位關注此事的大學生通過尋親網站提供了重要線索;2月8日,公安機關借此線索,幫助其父彭高峰找到了被拐三年之久的兒子。

這一奇跡是在全國網友的“接力棒”中誕生的,在此期間,包括王菲、趙薇、鄭鈞等在內的明星也都轉發了此條微博。

這是眾網友齊心協力的結果,是民間力量的聚集與推動,更是微博“打拐尋子”的一次勝利。

2011年1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嶸在新浪網開設微博“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呼吁網友將在街頭看到的乞討兒童拍下,連同時間、地點等信息一并發上來,希望借此幫助家長尋找丟失的孩子。

短短的10天時間,該微博便吸引了57萬多博友的關注。

截至2月初,已有7000多張乞兒照片被上傳,信息以幾何裂變的方式快速增長。在此期間,經公安部門成功解救的兒童有6人,有2人正在進行DNA對比。

這場引發眾網友共同參與的行動,已逐漸發展成為一場全體社會力量的整合,包括網友個人、明星、專家學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間團體、資深媒體、公安部門等,以微博為媒介聚合在一起,形成了強大的傳播力量。

微博從博客發展而來,相似之處在于都是用文字、圖片等方式來表達自我,具有去中心化、草根性強和共建共享等共同的特征。

但從微博“打拐”等典型事件中,我們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微博的一些獨有特征——

特征一:構筑信息發布新渠道,簡短快捷,實時交流

后信息時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個人化”,大眾傳媒將重新定義為發送和接受個人信息系統。微博正為個人提供這樣一個平臺,用戶只要注冊成功便可發布信息,或評論、轉發、收藏別人的信息。

簡短寫作和即時發布促成了這種半廣播半實時交流的微博機制,打破了時空界限,因報道速度快、信息量大、傳播力度強而倍受青睞,資訊隨時更新,從而使傳統新聞升級為“每秒新聞”。

據不完全估計,全國流浪乞討兒童的人數約在100萬到150萬之間,能夠成功解救的卻極少。

據悉,2006年,一位安徽人沈浩曾發起過“撲克尋子”、“DV尋子”等行動,截至2011年已為800多個家庭找回了孩子。然而僅靠少數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而且相對而言,這些方法成本較高、速度緩慢、范圍有限。

而于建嶸設立的微博號召眾網友共同參與,只要身邊有一部能照相的手機,便可即拍即發相關信息,通過微博的傳播,短期內便可遍布整個網絡,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此舉方便快捷、時效性強、覆蓋面廣,每一位微博用戶都有可能成為事件的“第一記者”。

特征二:文本碎片化,無限裂變,互動性加強

相比傳統的博文寫作,微博更顯簡便,用戶無需長篇大論的敘述,只要通過只言片語的形式表達自我即可。

這些內容雖大多不成系統,文本呈碎片化狀態,但這一方式加快了交流速度,降低了交流成本,節省了交流時間,強化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感,互動性也大大加強。

微博的信息傳播過程可以看作一種“裂變效應”,隨著范圍的擴大,用戶間會逐漸形成一種相互影響的非組織群體關系。

特征三:內容個性化,自媒體特性突出,社會化程度高

相對其他媒體而言,微博更顯平民化與草根性。它面對全體公民開放,進一步下放話語權,保證參與者能夠充分表達自我,個人化與私語化特征更為明顯,為公民接近新聞、接近現場、接近媒介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

作為一種自媒體,微博的專業性雖無法與專業媒體媲美,但其傳播速度與傳播力量卻不容忽視。微博使信息發散式地延伸至社會的各個角落,覆蓋面更廣,影響力更大。

在微博“打拐”活動中,打拐已不再是部分人的責任,凡有心人皆可參與,每位網友提供的信息都可能為解救被拐兒童出一份力,每個人都可參與討論并發表意見。該活動已經從虛擬的互聯網空間發展成為一項現實的社會行動,全民參與使它產生了深刻的社會影響。

TIPS:微博的六大交流工具

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微博中的一些用語,以幫助我們去了解各種微博用語背后的行為與含義。

對于普通網民來說,只要在微博中參與交流、分享樂趣就足夠了;而對于希望用微博融入社會的企業和個人來說,則應該對這些用語做到細致的理解,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意義,做到這一點才能更好地利用微博。

Tweet:這種行為表示發布者發布了一個新的話題,而發布對象則是自己的所有關注者,其表現形式例如XX:我要玩微博啦!如果XX在Tweet中寫到了@某人的內容,那說明他特別希望這個人能夠看到該微博,并發表評論或者觀點。這種行為被定義為主動提及,對于被@的對象來說,XX的主動提及是具備非常高的價值的。

RT:ReTweet的縮寫,指轉發別人的Tweet的內容。RT行為表明發布者希望把某個話題分享給自己的朋友,此行為會對該話題產生二次傳播的效果。

評論:在你看到某個Tweet后,如果你對該話題感興趣,有自己的觀點,并且希望將該觀點釋放出來,與Tweet的發布者進行討論,你便會發表評論。

在新浪微博中,評論會出現在原話題的下方,而如果你希望在發表自己觀點的同時將該話題推送給自己的粉絲,則可以在發表評論的同時勾選發布一條新Tweet。這樣加了你的觀點的原話題,便會成為一條新Tweet被推送給你的粉絲。

私信:是指給某個微博朋友發私信。發私信的前提是對方設置了接收該平臺上所有人的私信,或者你們互為粉絲。私信的隱秘性較高,除了收發雙方,其他的人是看不到的。

標簽:標簽可以稱為你為自己貼上的標志,比如你很關注星座,你就可以給自己貼上“星座控”這樣的標簽。標簽越多,對自己的描述就越細致,但這也可能無法突出你所希望表達的重點。因此,給自己貼標簽時選三五個自己想要格外突出的,以方便他人了解自己就夠了。

熱門話題:熱門話題是當日在微博中被廣泛討論的話題,這些話題的關鍵詞會羅列在個人頁面的最右側,并按照順序排名。討論熱門話題較容易引起更多網民的興趣,這種行為就如同平時大家面對面交流一樣,交流雙方都會力求找到各方面的共同興趣,從而產生共鳴。

品牌:快樂文化
上架時間:2018-04-09 19:04:31
出版社:臺海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快樂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永年县| 晋宁县| 广南县| 兰州市| 玛沁县| 清水河县| 大新县| 无棣县| 昆明市| 临沂市| 河北区| 阿拉善右旗| 银川市| 建德市| 衡水市| 肇州县| 香河县| 紫云| 宜兴市| 尼玛县| 怀远县| 信宜市| 台东市| 宜城市| 安顺市| 平陆县| 耿马| 冷水江市| 苏尼特左旗| 黄龙县| 鸡西市| 大新县| 怀集县| 吉首市| 金湖县| 丹江口市| 开阳县| 高清| 乌海市|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