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侵權盜版聲明 更新時間:2019-03-01 14:17:06
- 后記
- 參考文獻
- 16.3 采用標準/規范方法對數據中心評估實例
- 16.2.3 采用經濟模型對數據中心評估
- 16.2.2 采用能效模型對數據中心評估
- 16.2.1 采用物理模型對數據中心評估
- 16.2 采用模型方法對數據中心評估實例
- 16.1 數據中心評估模型與標準
- 第16章 數據中心的評估
- 15.3.3 數據中心監控中心系統
- 15.3.2 數據中心的綜合安保系統
- 15.3.1 數據中心動力環境監控系統
- 15.3 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的監控與管理
- 15.2.2 KVM管理系統
- 15.2.1 數據中心的計算/網絡資源的管理
- 15.2 數據中心的IT資源的監控與管理
- 15.1.2 數據中心監控與管理系統的構成
- 15.1.1 數據中心監控與管理系統的功能
- 15.1 數據中心監控與管理系統概述
- 第15章 數據中心的監控與管理
- 14.4 數據中心煙氣控制
- 14.3 數據中心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 14.2.5 滅火器
- 14.2.4 氣體滅火系統
- 14.2.3 細水霧系統
- 14.2.2 水噴淋系統
- 14.2.1 消火栓系統
- 14.2 數據中心消防系統
- 14.1 數據中心消防系統設計理念
- 第14章 數據中心消防系統建設
- 13.6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發展趨勢
- 13.5.2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各設備的選擇
- 13.5.1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各設備的具體作用
- 13.5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產品選擇
- 13.4.2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規劃
- 13.4.1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拓撲結構
- 13.4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拓撲結構與規劃
- 13.3.3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支持空間構成
- 13.3.2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空間構成
- 13.3.1 數據中心布線系統的組成、等級及分類
- 13.3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概述
- 13.2.9 建筑群子系統的設計
- 13.2.8 管理子系統的設計
- 13.2.7 設備間的設計
- 13.2.6 干線子系統的設計
- 13.2.5 配線子系統的設計
- 13.2.4 工作區子系統的設計
- 13.2.3 確定綜合布線系統的等級
- 13.2.2 確定綜合布線系統的類型
- 13.2.1 研究建筑物的功能
- 13.2 綜合布線系統通用設計
- 13.1.4 綜合布線系統的構成
- 13.1.3 綜合布線系統建設的常用標準
- 13.1.2 綜合布線系統的特點
- 13.1.1 綜合布線系統的定義
- 13.1 綜合布線系統概述
- 第13章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建設
- 12.10.3 高熱密度數據中心空調系統設計實例
- 12.10.2 大型數據中心空調系統設計實例
- 12.10.1 中、小型數據中心空調系統設計實例
- 12.10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設計實例分析
- 12.9.4 其他高熱密度制冷方式
- 12.9.3 高熱密度封閉機柜
- 12.9.2 局部熱點解決方式
- 12.9.1 高熱密度區域解決方式
- 12.9 數據中心高密度制冷系統簡介
- 12.8.3 數據中心空調水系統的設計與計算
- 12.8.2 數據中心空調水系統的承壓設計
- 12.8.1 數據中心空調水系統的分類與選擇
- 12.8 數據中心空調水系統設計
- 12.7.4 數據中心空調風系統設計核算
- 12.7.3 數據中心設備布置
- 12.7.2 數據中心氣流組織
- 12.7.1 送風方式
- 12.7 數據中心空調風系統設計
- 12.6.5 雙冷源型機房空調系統
- 12.6.4 乙二醇冷卻型機房空調系統
- 12.6.3 水冷型機房空調系統
- 12.6.2 冷凍水型機房空調系統
- 12.6.1 風冷型機房空調系統
- 12.6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的常用方案
- 12.5.2 數據中心冷負荷工程的計算方法
- 12.5.1 數據中心冷負荷的類型
- 12.5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的負荷計算
- 12.4.4 數據中心機房必須采用專用的機房空調
- 12.4.3 數據中心機房的環境參數對空調的要求
- 12.4.2 數據中心機房的環境要求
- 12.4.1 數據中心機房的負荷特點
- 12.4 數據中心制冷空調選擇
- 12.3.7 按送風速度分類
- 12.3.6 按照使用目的分類
- 12.3.5 根據集中系統處理的空氣來源分類
- 12.3.4 按負擔室內空調負荷所用的介質分類
- 12.3.3 根據空氣處理設備的設置情況分類
- 12.3.2 根據空調冷(熱)源分類
- 12.3.1 空調分類
- 12.3 各類空調簡介
- 12.2.10 輔助設備
- 12.2.9 節流機構
- 12.2.8 蒸發器
- 12.2.7 冷凝器
- 12.2.6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常用壓縮機簡介
- 12.2.5 制冷劑、載冷劑和潤滑油
- 12.2.4 制冷原理
- 12.2.3 熱力學基本定律及其制冷技術的應用
- 12.2.2 基本名詞術語
- 12.2.1 制冷技術的發展歷史及應用
- 12.2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的基礎知識
- 12.1.3 數據中心的不良環境對IT設備的危害
- 12.1.2 數據中心IT設備對環境的要求
- 12.1.1 數據中心IT設備的發展
- 12.1 數據中心為什么需要制冷
- 第12章 數據中心的制冷
- 11.7 如何降低數據中心機房IT設備的零地電壓
- 11.6 數據中心UPS輸出端重復接地的探討
- 11.5 數據中心公用接地與單獨接地的探討
- 11.4.3 SPD的選用
- 11.4.2 建筑物的防雷
- 11.4.1 機房位置的設置
- 11.4 數據機房防雷的具體措施
- 11.3 數據機房防雷在建筑物防雷中的分類等級
- 11.2 雷電對電子設備的損害途徑及防護措施
- 11.1 數據中心機房防雷和接地系統的關系及系統設計依據、設計原則
- 第11章 數據中心機房防雷和接地矽統設計
- 10.11.3 數據中心防火電纜選擇與計算
- 10.11.2 數據中心防火電纜綜述
- 10.11.1 設計標準
- 10.11 數據中心電力電纜的選擇與設計
- 10.10.3 機架配電系統
- 10.10.2 UPS輸出列頭配電系統
- 10.10.1 設計標準
- 10.10 數據中心UPS輸出列頭配電系統和機架配電系統
- 10.9.4 數據中心UPS的電池配置計算方法
- 10.9.3 數據中心UPS電池的技術特性
- 10.9.2 數據中心UPS電池系統的基礎知識
- 10.9.1 設計標準
- 10.9 數據中心UPS電池系統
- 10.8.3 數據中心UPS的發展趨勢
- 10.8.2 數據中心UPS的關注熱點
- 10.8.1 數據中心大容量UPS的關鍵技術
- 10.8 數據中心UPS的關鍵技術﹑關注熱點及發展趨勢
- 10.7.5 數據中心UPS供電方案
- 10.7.4 數據中心常用大容量UPS的內部拓撲
- 10.7.3 三種UPS的原理及特點
- 10.7.2 UPS分類及定義
- 10.7.1 設計標準
- 10.7 數據中心UPS系統分類﹑原理及供電方案
- 10.6.7 低壓配電柜
- 10.6.6 低壓配電方式
- 10.6.5 低壓斷路器
- 10.6.4 低壓隔離電器
- 10.6.3 低壓熔斷器
- 10.6.2 低壓電器概述
- 10.6.1 設計標準
- 10.6 數據中心輸入低壓配電系統
- 10.5.6 數據中心ATSE的常見組網形式
- 10.5.5 ATSE應用中產生的問題
- 10.5.4 ATSE切換
- 10.5.3 ATSE分類
- 10.5.2 ATSE 產品定義及構成
- 10.5.1 設計標準
- 10.5 數據中心ATSE系統
- 10.4.4 柴油發電機組與其負載匹配
- 10.4.3 數據中心柴油發電機組容量選擇
- 10.4.2 柴油發電機組的工作原理、組成、應用分類
- 10.4.1 設計標準
- 10.4 數據中心柴油發電機組系統
- 10.3.7 不同規模的數據中心的高壓變配電系統構成
- 10.3.6 高壓配電一次接線典型方案
- 10.3.5 高壓變配電系統配電網接線
- 10.3.4 高壓變配電系統的主接線
- 10.3.3 高壓系統中性點運行方式
- 10.3.2 電壓選擇
- 10.3.1 設計標準
- 10.3 數據中心高壓變配電系統
- 10.2.3 服務器電源對于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設計的基本意義
- 10.2.2 服務器電源系統標準
- 10.2.1 服務器分類
- 10.2 數據中心IT設備及其電源系統
- 10.1.4 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的發展歷程
- 10.1.3 數據中心對供配電系統的要求
- 10.1.2 設計標準
- 10.1.1 內容約定
- 10.1 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概述
- 第10章 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
- 9.4 工藝要求
- 9.3 裝飾裝修主要內容及選材
- 9.2 裝飾裝修的主要功能
- 9.1 設計依據
- 第9章 數據中心裝飾裝修
- 8.4 數據中心選址的新思考
- 8.3 數據中心選址的關聯因素
- 8.2 數據中心選址標準
- 8.1 數據中心選址基本要求
- 第8章 數據中心選址指南
- 7.12 數據中心機房消防
- 7.11 數據中心機房給水排水
- 7.10 數據中心機房監控與安全防范
- 7.9 數據中心機房布線
- 7.8 數據中心電磁屏蔽
- 7.7 數據中心電氣技術
- 7.6 數據中心空氣調節
- 7.5 數據中心建筑與結構
- 7.4 數據中心環境參量要求
- 7.3 數據中心機房位置及設備布置
- 7.2 數據中心等級劃分
- 7.1 數據中心技術標準概述
- 第7章 數據中心的技術要求
- 6.4 數據中心容量規劃的實施細則
- 6.3.4 功率密度支點
- 6.3.3 綠色節能支點
- 6.3.2 成本支點
- 6.3.1 可用性支點
- 6.3 新一代數據中心容量規劃的關鍵支點
- 6.2 新一代數據中心需求成長模型
- 6.1.4 空間制約
- 6.1.3 制冷
- 6.1.2 供電
- 6.1.1 IT規劃
- 6.1 新一代數據中心容量規劃制約模型
- 第6章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規劃
- 5.3.2 數據中心投資回報法(ROI)
- 5.3.1 數據中心總擁有成本法(TCO)
- 5.3 數據中心的經濟評估方法
- 5.2.2 數據中心收益項目
- 5.2.1 數據中心成本項目
- 5.2 數據中心成本與收益項目
- 5.1 經濟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5章 數據中心的經濟模型
- 4.3 進一步研究數據中心能效模型
- 4.2.3 空調系統的能耗研究及其PUE計算
- 4.2.2 供電系統的能耗研究及其PUE計算
- 4.2.1 IT設備的能耗研究
- 4.2 數據中心能效模型及其研究
- 4.1 數據中心能效定量評價指標
- 第4章 數據中心的能效模型
- 3.6.3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可靠性模型
- 3.6.2 美國數據中心標準ANSI/TIA942—2005對可靠性/可用性的要求
- 3.6.1 中國國家標準GB 50174—2008對電子信息機房可靠性/可用性的要求
- 3.6 數據中心可靠性/可用性模型
- 3.5.4 混合系統的可靠性模型
- 3.5.3 并聯系統的可靠性模型
- 3.5.2 串聯系統的可靠性模型
- 3.5.1 可靠性基本模型
- 3.5 系統可靠性模型
- 3.4.3 可用性A(t)與故障率λ和修復率 μ關系
- 3.4.2 平均維修時間MTTR和修復率μ計算
- 3.4.1 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計算
- 3.4 可用性參數計算
- 3.3.2 可靠性和可用性分析方法
- 3.3.1 可靠性特性
- 3.3 可靠性和可用性分析
- 3.2 可靠性參數
- 3.1 可靠性研究的發展
- 第3章 數據中心的可靠性/可用度模型
- 2.2 數據中心的物理模型
- 2.1 網絡的融合及其網絡模型
- 第2章 數據中心的網絡及物理模型
- 1.7 本書重點研究內容
- 1.6 新一代綠色數據中心發展趨勢及其關注要點
- 1.5.3 困局之三:業務挑戰
- 1.5.2 困局之二:綠色與節能
- 1.5.1 困局之一:信息爆炸
- 1.5 數據中心基本現狀
- 1.4 數據中心建設原則與目標
- 1.3 數據中心建設基本內容
- 1.2 數據中心的功能演進
- 1.1.4 數據中心的興起
- 1.1.3 互聯網的發明
- 1.1.2 計算機的發明
- 1.1.1 電報與電話的發明
- 1.1 數據中心起源與定義
- 第1章 數據中心概述
- 前言
- 序
- 編委會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編委會
- 序
- 前言
- 第1章 數據中心概述
- 1.1 數據中心起源與定義
- 1.1.1 電報與電話的發明
- 1.1.2 計算機的發明
- 1.1.3 互聯網的發明
- 1.1.4 數據中心的興起
- 1.2 數據中心的功能演進
- 1.3 數據中心建設基本內容
- 1.4 數據中心建設原則與目標
- 1.5 數據中心基本現狀
- 1.5.1 困局之一:信息爆炸
- 1.5.2 困局之二:綠色與節能
- 1.5.3 困局之三:業務挑戰
- 1.6 新一代綠色數據中心發展趨勢及其關注要點
- 1.7 本書重點研究內容
- 第2章 數據中心的網絡及物理模型
- 2.1 網絡的融合及其網絡模型
- 2.2 數據中心的物理模型
- 第3章 數據中心的可靠性/可用度模型
- 3.1 可靠性研究的發展
- 3.2 可靠性參數
- 3.3 可靠性和可用性分析
- 3.3.1 可靠性特性
- 3.3.2 可靠性和可用性分析方法
- 3.4 可用性參數計算
- 3.4.1 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計算
- 3.4.2 平均維修時間MTTR和修復率μ計算
- 3.4.3 可用性A(t)與故障率λ和修復率 μ關系
- 3.5 系統可靠性模型
- 3.5.1 可靠性基本模型
- 3.5.2 串聯系統的可靠性模型
- 3.5.3 并聯系統的可靠性模型
- 3.5.4 混合系統的可靠性模型
- 3.6 數據中心可靠性/可用性模型
- 3.6.1 中國國家標準GB 50174—2008對電子信息機房可靠性/可用性的要求
- 3.6.2 美國數據中心標準ANSI/TIA942—2005對可靠性/可用性的要求
- 3.6.3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可靠性模型
- 第4章 數據中心的能效模型
- 4.1 數據中心能效定量評價指標
- 4.2 數據中心能效模型及其研究
- 4.2.1 IT設備的能耗研究
- 4.2.2 供電系統的能耗研究及其PUE計算
- 4.2.3 空調系統的能耗研究及其PUE計算
- 4.3 進一步研究數據中心能效模型
- 第5章 數據中心的經濟模型
- 5.1 經濟模型的基本概念
- 5.2 數據中心成本與收益項目
- 5.2.1 數據中心成本項目
- 5.2.2 數據中心收益項目
- 5.3 數據中心的經濟評估方法
- 5.3.1 數據中心總擁有成本法(TCO)
- 5.3.2 數據中心投資回報法(ROI)
- 第6章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規劃
- 6.1 新一代數據中心容量規劃制約模型
- 6.1.1 IT規劃
- 6.1.2 供電
- 6.1.3 制冷
- 6.1.4 空間制約
- 6.2 新一代數據中心需求成長模型
- 6.3 新一代數據中心容量規劃的關鍵支點
- 6.3.1 可用性支點
- 6.3.2 成本支點
- 6.3.3 綠色節能支點
- 6.3.4 功率密度支點
- 6.4 數據中心容量規劃的實施細則
- 第7章 數據中心的技術要求
- 7.1 數據中心技術標準概述
- 7.2 數據中心等級劃分
- 7.3 數據中心機房位置及設備布置
- 7.4 數據中心環境參量要求
- 7.5 數據中心建筑與結構
- 7.6 數據中心空氣調節
- 7.7 數據中心電氣技術
- 7.8 數據中心電磁屏蔽
- 7.9 數據中心機房布線
- 7.10 數據中心機房監控與安全防范
- 7.11 數據中心機房給水排水
- 7.12 數據中心機房消防
- 第8章 數據中心選址指南
- 8.1 數據中心選址基本要求
- 8.2 數據中心選址標準
- 8.3 數據中心選址的關聯因素
- 8.4 數據中心選址的新思考
- 第9章 數據中心裝飾裝修
- 9.1 設計依據
- 9.2 裝飾裝修的主要功能
- 9.3 裝飾裝修主要內容及選材
- 9.4 工藝要求
- 第10章 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
- 10.1 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概述
- 10.1.1 內容約定
- 10.1.2 設計標準
- 10.1.3 數據中心對供配電系統的要求
- 10.1.4 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的發展歷程
- 10.2 數據中心IT設備及其電源系統
- 10.2.1 服務器分類
- 10.2.2 服務器電源系統標準
- 10.2.3 服務器電源對于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設計的基本意義
- 10.3 數據中心高壓變配電系統
- 10.3.1 設計標準
- 10.3.2 電壓選擇
- 10.3.3 高壓系統中性點運行方式
- 10.3.4 高壓變配電系統的主接線
- 10.3.5 高壓變配電系統配電網接線
- 10.3.6 高壓配電一次接線典型方案
- 10.3.7 不同規模的數據中心的高壓變配電系統構成
- 10.4 數據中心柴油發電機組系統
- 10.4.1 設計標準
- 10.4.2 柴油發電機組的工作原理、組成、應用分類
- 10.4.3 數據中心柴油發電機組容量選擇
- 10.4.4 柴油發電機組與其負載匹配
- 10.5 數據中心ATSE系統
- 10.5.1 設計標準
- 10.5.2 ATSE 產品定義及構成
- 10.5.3 ATSE分類
- 10.5.4 ATSE切換
- 10.5.5 ATSE應用中產生的問題
- 10.5.6 數據中心ATSE的常見組網形式
- 10.6 數據中心輸入低壓配電系統
- 10.6.1 設計標準
- 10.6.2 低壓電器概述
- 10.6.3 低壓熔斷器
- 10.6.4 低壓隔離電器
- 10.6.5 低壓斷路器
- 10.6.6 低壓配電方式
- 10.6.7 低壓配電柜
- 10.7 數據中心UPS系統分類﹑原理及供電方案
- 10.7.1 設計標準
- 10.7.2 UPS分類及定義
- 10.7.3 三種UPS的原理及特點
- 10.7.4 數據中心常用大容量UPS的內部拓撲
- 10.7.5 數據中心UPS供電方案
- 10.8 數據中心UPS的關鍵技術﹑關注熱點及發展趨勢
- 10.8.1 數據中心大容量UPS的關鍵技術
- 10.8.2 數據中心UPS的關注熱點
- 10.8.3 數據中心UPS的發展趨勢
- 10.9 數據中心UPS電池系統
- 10.9.1 設計標準
- 10.9.2 數據中心UPS電池系統的基礎知識
- 10.9.3 數據中心UPS電池的技術特性
- 10.9.4 數據中心UPS的電池配置計算方法
- 10.10 數據中心UPS輸出列頭配電系統和機架配電系統
- 10.10.1 設計標準
- 10.10.2 UPS輸出列頭配電系統
- 10.10.3 機架配電系統
- 10.11 數據中心電力電纜的選擇與設計
- 10.11.1 設計標準
- 10.11.2 數據中心防火電纜綜述
- 10.11.3 數據中心防火電纜選擇與計算
- 第11章 數據中心機房防雷和接地矽統設計
- 11.1 數據中心機房防雷和接地系統的關系及系統設計依據、設計原則
- 11.2 雷電對電子設備的損害途徑及防護措施
- 11.3 數據機房防雷在建筑物防雷中的分類等級
- 11.4 數據機房防雷的具體措施
- 11.4.1 機房位置的設置
- 11.4.2 建筑物的防雷
- 11.4.3 SPD的選用
- 11.5 數據中心公用接地與單獨接地的探討
- 11.6 數據中心UPS輸出端重復接地的探討
- 11.7 如何降低數據中心機房IT設備的零地電壓
- 第12章 數據中心的制冷
- 12.1 數據中心為什么需要制冷
- 12.1.1 數據中心IT設備的發展
- 12.1.2 數據中心IT設備對環境的要求
- 12.1.3 數據中心的不良環境對IT設備的危害
- 12.2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的基礎知識
- 12.2.1 制冷技術的發展歷史及應用
- 12.2.2 基本名詞術語
- 12.2.3 熱力學基本定律及其制冷技術的應用
- 12.2.4 制冷原理
- 12.2.5 制冷劑、載冷劑和潤滑油
- 12.2.6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常用壓縮機簡介
- 12.2.7 冷凝器
- 12.2.8 蒸發器
- 12.2.9 節流機構
- 12.2.10 輔助設備
- 12.3 各類空調簡介
- 12.3.1 空調分類
- 12.3.2 根據空調冷(熱)源分類
- 12.3.3 根據空氣處理設備的設置情況分類
- 12.3.4 按負擔室內空調負荷所用的介質分類
- 12.3.5 根據集中系統處理的空氣來源分類
- 12.3.6 按照使用目的分類
- 12.3.7 按送風速度分類
- 12.4 數據中心制冷空調選擇
- 12.4.1 數據中心機房的負荷特點
- 12.4.2 數據中心機房的環境要求
- 12.4.3 數據中心機房的環境參數對空調的要求
- 12.4.4 數據中心機房必須采用專用的機房空調
- 12.5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的負荷計算
- 12.5.1 數據中心冷負荷的類型
- 12.5.2 數據中心冷負荷工程的計算方法
- 12.6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的常用方案
- 12.6.1 風冷型機房空調系統
- 12.6.2 冷凍水型機房空調系統
- 12.6.3 水冷型機房空調系統
- 12.6.4 乙二醇冷卻型機房空調系統
- 12.6.5 雙冷源型機房空調系統
- 12.7 數據中心空調風系統設計
- 12.7.1 送風方式
- 12.7.2 數據中心氣流組織
- 12.7.3 數據中心設備布置
- 12.7.4 數據中心空調風系統設計核算
- 12.8 數據中心空調水系統設計
- 12.8.1 數據中心空調水系統的分類與選擇
- 12.8.2 數據中心空調水系統的承壓設計
- 12.8.3 數據中心空調水系統的設計與計算
- 12.9 數據中心高密度制冷系統簡介
- 12.9.1 高熱密度區域解決方式
- 12.9.2 局部熱點解決方式
- 12.9.3 高熱密度封閉機柜
- 12.9.4 其他高熱密度制冷方式
- 12.10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設計實例分析
- 12.10.1 中、小型數據中心空調系統設計實例
- 12.10.2 大型數據中心空調系統設計實例
- 12.10.3 高熱密度數據中心空調系統設計實例
- 第13章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建設
- 13.1 綜合布線系統概述
- 13.1.1 綜合布線系統的定義
- 13.1.2 綜合布線系統的特點
- 13.1.3 綜合布線系統建設的常用標準
- 13.1.4 綜合布線系統的構成
- 13.2 綜合布線系統通用設計
- 13.2.1 研究建筑物的功能
- 13.2.2 確定綜合布線系統的類型
- 13.2.3 確定綜合布線系統的等級
- 13.2.4 工作區子系統的設計
- 13.2.5 配線子系統的設計
- 13.2.6 干線子系統的設計
- 13.2.7 設備間的設計
- 13.2.8 管理子系統的設計
- 13.2.9 建筑群子系統的設計
- 13.3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概述
- 13.3.1 數據中心布線系統的組成、等級及分類
- 13.3.2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空間構成
- 13.3.3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支持空間構成
- 13.4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拓撲結構與規劃
- 13.4.1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拓撲結構
- 13.4.2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規劃
- 13.5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產品選擇
- 13.5.1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各設備的具體作用
- 13.5.2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各設備的選擇
- 13.6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發展趨勢
- 第14章 數據中心消防系統建設
- 14.1 數據中心消防系統設計理念
- 14.2 數據中心消防系統
- 14.2.1 消火栓系統
- 14.2.2 水噴淋系統
- 14.2.3 細水霧系統
- 14.2.4 氣體滅火系統
- 14.2.5 滅火器
- 14.3 數據中心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 14.4 數據中心煙氣控制
- 第15章 數據中心的監控與管理
- 15.1 數據中心監控與管理系統概述
- 15.1.1 數據中心監控與管理系統的功能
- 15.1.2 數據中心監控與管理系統的構成
- 15.2 數據中心的IT資源的監控與管理
- 15.2.1 數據中心的計算/網絡資源的管理
- 15.2.2 KVM管理系統
- 15.3 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的監控與管理
- 15.3.1 數據中心動力環境監控系統
- 15.3.2 數據中心的綜合安保系統
- 15.3.3 數據中心監控中心系統
- 第16章 數據中心的評估
- 16.1 數據中心評估模型與標準
- 16.2 采用模型方法對數據中心評估實例
- 16.2.1 采用物理模型對數據中心評估
- 16.2.2 采用能效模型對數據中心評估
- 16.2.3 采用經濟模型對數據中心評估
- 16.3 采用標準/規范方法對數據中心評估實例
- 參考文獻
- 后記
- 反侵權盜版聲明 更新時間:2019-03-01 14: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