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中醫悟性論

為“醫”消得人憔悴。

每天總感覺看書時間不夠用,每天總感覺好多知識點記不住,每天總懊悔以前沒用功學習。

挑燈夜讀、懸梁刺股、砸壁借光、囊螢映雪更是常態……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今年的寒冬來的更早了些。

當然也意味著中醫研究生考試也到來了。

寒窗苦讀數十載,就是為了在考場上奮筆疾書,胸有成竹。

呼……

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考試終于結束了。

緊繃的神經也一下子放松下來。

接下來就是等待結果的審判。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待成績一出,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擺在我面前。

好消息是,我分數線上了心儀的中醫藥大學。

壞消息是,我心儀的導師有十個人報,我需要披荊斬棘干掉其余九個才能上位。

可惜,時間太緊,還未打聽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便已經到了導師面試的日子。

一間教室內,伍老,也就是我心儀的導師,站在講臺上,言簡意賅地說了面試流程。

早上理論,下午實踐。

還真是夠簡單的說明,還未等我認清周圍的對手,伍老便給每人下發了一張試卷。

試卷也很簡潔,就一道題,只是,一看題目就令我很懵:請你談談對中醫悟性的理解。

我很好奇,伍老呀,你不應該考中醫四大經典嗎?摸一摸我們理論基礎是否扎實?

或者考一考臨床醫案也行,探一探我們實踐知識是否過關?

只是,對中醫悟性的理解,這是什么情況。

我撓頭抓癢,實在是不知該從何下筆?

自從高考以后,哪還寫過命題作文呀。

我環顧四周,除了二三個已經動筆,一副下筆如有神的樣子,其余幾個也依然是一臉問號。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

還有四十分鐘……伍老的聲音響徹在教室內。

不行不行,得靜下心來,不然我就和心儀的導師失之交臂了。

心若冰清,天塌不驚,萬變猶定,神怡氣靜。

我的心開始慢慢變得平靜下來。

不過該怎么寫呢?

此時的心靈,仿佛一片湖泊,毫無波瀾。

突然,起風了,一絲絲漣漪開始蕩漾。

福由心至,相由心生

靈感一來,文思如泉。

于是,我握起筆,洋洋灑灑的文字躍然紙上: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很多人都說學中醫需要悟性,那什么是悟性呢,有些人說的玄之又玄。

很多人覺得說的越玄,此人的中醫水準越高。

更有人說中醫需要悟性,更需要悟道,那什么是道呢?

道可道,非常道。

我以前也聽別人講中醫,說中醫,說的那叫一個玄乎,現在想來,大部分都是廢話。

仰望天文,俯察地理,觀各類生物,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中醫很多都是通過自然變化來呼應人體,所謂天人相應也。

內經言: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

以大自然而言,那即是熱空氣上升為云,冷空氣下降則雨,如此便是風調雨順。

那人體如何風調雨順呢?如果我們把大氣運行圖搬入臟腑學說,就可以將人體簡化為肝左肺右,腎下心上,土溉四旁的一個簡易生理模型。

那怎么去理解這個簡易的生理模型呢?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又是升降之樞紐,那么脾胃生化之物灌溉四臟,腎相當于地,具有封藏的特性,可以把一些營養物質埋藏在地中。肝,東方木,屬地之氣,需要升發,一方面肝具有疏泄升發之象,另一方面通過脾胃升降中的升之力升發。心是陽中之陽,屬天,把地之氣吸收成為云,即木生火。肺屬金,金具肅降之象,屬天之氣,通過脾胃升降中的降之力沉降,即天氣下為雨,即金生水。

因此從整體來看,脾胃對于整體的升降至關重要,肝是局部的升,肺是局部的降,腎具地性,封藏肺降下的天之氣(陽)即溫腎,而后有地之氣上升(陰)即養心,心具天性,既收上升的地之氣,而后有天之氣(陽)下降。

所以這一系列的升降出入,就是人體的風調雨順。正如內經所言: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那么根據人體的周流圖,我們可以很簡單地來描述一些病癥的治法。

如果是因為肺氣不降而出現咳逆,那么我們可以通過斡旋脾胃,右路斂降的方法來治療此類的咳逆。

再比如是便秘呢,考慮右路不降,那我們可以通過左路升發的藥物來達到左升右降的周流思路。所以很多便秘的人我們會用到開宣肺氣的藥物,道理就在于此。這個治法呢,有一個名字,我們稱之為提壺揭蓋法。

這就是通過大自然的風調雨順來感悟人體的風調雨順。

陰陽相得,其氣乃行。

中醫離不開陰陽,人體可以陰陽轉換,陰陽互根互用等。

大家都看過太極圖吧。

它給了我們兩個思路來看病。

中醫治病要么祛邪氣,要么補正氣。

我們還是以比喻來說明吧。

比如一個人中土比較濕,那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治療。

如黃元御法,既然中土濕了,那直接用祛濕的藥物將濕氣排出去,而后稍微加點健脾的藥物。濕氣沒了,自然中土就慢慢康復了,這是從祛邪氣的角度著手;

而彭子益法,他認為脾主運化水濕,中土濕了,那我就用健脾的藥物就可以了呀,中土健運,自然能夠祛除水濕,這是從補正氣的角度看待。

你看兩個思路兩個方子,雖然方子完全不同,但都能治療同一個疾病。

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講到人體的水火。

大家都看到過燒水吧,火在下面燒,水開始沸騰,水蒸氣才會上涌。人體的生理過程也是如此。

為啥我們會口干,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腎陽不足,水不能沸騰,水蒸氣不能上潮于口,所以口干,這時候怎么辦,不能單純滋陰了,而是應該補腎陽。陽氣充足自然就水精四布,口干自然就好了。

所以臨床上,我見過好幾個口干的患者,都是通過補陽的方法治好的。

再來說一說人體內的水。

我們先來看一個張仲景的條文:

傷寒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小便不利用五苓散,為啥會小便不利,因為膀胱氣化不利,不能夠氣化成尿液,所以這種情況下的小便不利,我們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但我們從不同角度看,因為氣化不利,不能固攝水液,水液大量滲出為尿,這不就是尿崩癥嗎?所以一些尿崩癥患者也可以用五苓散作為主方。

所以中醫嘛,不能死背條文,有些小便利可以用五苓散,有些小便不利也可以用五苓散。

為啥會有臟腑循時辰運行呢?這正是應驗了黃帝內經之言: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也。

我們知道,凌晨一點到三點是肝經當令。那有什么臨床意義呢?

比如一個失眠患者,總是凌晨一點到三點這段時間醒來,這時候你開方的時候就要考慮是不是加點養肝柔肝疏肝的藥物呢。

值得注意一點的是,有些人如果經常凌晨一點到三點醒來,你就要好好體檢了,很有可能是肝膽疾病,這在臨床上得到過驗證。而且,如果你懂穴位的話,就會發現,這些人會在后背膀胱經或肝膽募穴上會有壓痛。

很多疾病我們都能取類比象。

我們說一說常見的便秘吧。

我們可以把糞便比作一艘船,船要航行,需要啥?無非就是風(動力)和水(載體)。如果沒有水,對便秘來說,無非就是水結冰了(太冷),就是冷秘,或者水蒸發了(太熱或者水少了),就是陰虛秘或熱秘;如果沒有風,對便秘來說,就是風停了或者風力不夠,對人體而言,推動大便前進的力少了,無非就是氣虛秘和陽虛秘,當然還有就是風停了,為啥會停,就是風被堵住了,就是所謂的氣(滯)秘。

那怎么治療呢?氣虛秘用黃芪,氣(滯)秘用木香,陽虛秘用肉蓯蓉,冷秘用附子,熱秘用大黃,陰虛秘用阿膠,而后可以加點養血潤腸的藥,配合一些宣肺理氣的藥。

便秘的治療就是這么簡單……

版權:創世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山县| 象山县| 微山县| 曲松县| 会宁县| 观塘区| 沙坪坝区| 扶绥县| 淮安市| 栖霞市| 基隆市| 老河口市| 永定县| 健康| 冷水江市| 阜平县| 黔西县| 同仁县| 凌海市| 田东县| 昌黎县| 莱阳市| 广昌县| 措勤县| 吉首市| 同仁县| 金阳县| 陆川县| 百色市| 新泰市| 柘城县| 明光市| 巴彦淖尔市| 富顺县| 崇仁县| 博湖县| 台中市| 绥宁县| 襄城县| 独山县| 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