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低燒2月
- 我的中醫之路研究生篇
- 桂芍先生
- 2034字
- 2025-01-05 16:35:51
“哈哈,師傅,讀書人的事,怎么能說抄襲呢,這叫借用。”我也開始和師傅開起了玩笑。
“呵呵,你這性格,倒是和你十師姐有些相像。”一提起十師姐,師傅的眼中似乎閃過一絲惋惜。
只是這神情轉瞬即逝,當時的我,感覺可能看錯了,倒也沒太在意。
我正想繼續發問的時候,一個患者走進了診室。
這是一個年約二十幾歲的女士。
“請問你哪里不舒服?”師傅開口直接問道。
“我已經低燒兩個多月了。”女士說話顯得有氣無力。
“那有治療過嗎?”望而知之謂之神,只是師傅看了看女士濃妝艷抹的面色,便直接放棄了。
“看了很多醫生,跑了不少醫院,有些考慮風濕性疾病,有些考慮免疫性問題,有些考慮感染性毛病……”
女士一邊說,一邊拿出一疊厚厚的化驗單,繼續說道:
“做了很多檢查,也抽了很多血,什么血常規、瘧原蟲、胸部CT、自身抗體等等都做了,但都沒有查出明確的原因。”
師傅對這些化驗檢查不感興趣,反倒是我,拿起這一大疊的單子看了看。
“用了很多抗生素,也吃了不少激素,依舊沒有把體溫降下來。后來西醫沒法子了,讓我來找中醫看看”。
女士的語氣似乎有些絕望,但仍繼續說道:
“后面我就去看了中醫,你看這些都是中醫開的方子。”
女士又拿出了一疊厚厚的中醫處方單。
這次師傅倒是認真看起了每一個方子,我也把腦袋湊過去看了看。
有從清熱解毒著手的,有從和解少陽診治的,也有從瀉下攻積論治的……不過看樣子效果都不佳。
“舌頭伸出來,我看一下。”師傅認真看完方子后,對著女子說道。
女士快速伸出舌頭,又立馬伸了進去。
看著師傅無奈的表情,我知道需要我出馬了。
“女士,麻煩你伸舌慢一點,我還沒看清呢。”
“哦。”這次女士倒是乖乖照做了,把舌頭伸的老長。
“把舌頭往上翹一下,我看看舌下絡脈。”
我繼續說道。
女士聽話地照做了。
“伸手出來,我把個脈。”師傅開口說道。
五分鐘后,師傅把完了女士雙手的脈象。
“你來摸一下。”師傅對著我說道,表情有些嚴肅。
真不愧是名老中醫,平時的時候和藹可親,看病的時候一絲不茍。
“好的。”
我伸出自己的中指在對方的掌后橈骨莖突處定關,然后放下食指和無名指,定好寸、尺二部。
我閉上眼睛,三指按在對方手腕的寸關尺三部,細細診起脈來。
可能被師傅嚴肅的表情嚇到了,通過脈象我感覺女士似乎很是緊張。
“你不要緊張,放輕松,深呼吸一下。”我微笑地對著女士說道。
“好的。”女士深深吸了一口氣,而后緩緩地吐出。
中醫對脈診的要求很是嚴格。
《內經》言:“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
也就是說,診脈的時間,以清晨(平旦)未起床,未進食時為佳。因為這個時候,機體內外環境比較安定,脈象能比較準確地反映機體的基礎生理情況,同時亦比較容易發現病理性脈象。
但臨床實踐過程中,這樣的要求很難做到,特別是門急診的患者,要及時診察病情,就不能拘泥于平旦。
因此對于大多數無法做到“平旦診脈”要求的患者,醫生在臨證過程中,保持患者就診時體內外環境的相對穩定,盡可能排除非疾病因素對脈象的干擾顯得尤為重要。
比如當患者心情緊張時,設法使其安定下來,而后再切脈,才能診出“有過之脈。”
不過過了三四分鐘,我看患者依舊在重重的呼吸吐納,我就覺得該我出手了。
“現在端正地坐好,聽我的口令。”我對著女士繼續說道:
“慢慢地放空思想,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雙臂,緩緩地感受自己的胳膊變得沉重起來。”
我的聲音變得低沉起來,再次強調道:“你感覺到自己的胳膊重重的……重重的……你終于感覺到自己的胳膊變得沉重起來……越來越沉……沉重的再也不想抬起來了……”
看到女士的呼吸變得平緩起來,面部的表情也慢慢放松下來,我就適時打斷了進一步的催眠。
再一把脈,脈數卻無力。
師傅倒是對我刮目相看了一眼,沒想到我還有精力學習催眠。
想來是個愛學習的娃,看來每天的功課還不夠,得加倍了。
“除了低熱,你還有其他什么癥狀嗎?”看到師傅對我使眼色,看來師傅又想考考我了。
“容易疲勞,平時也特別會出汗,有時還會有些胸悶。”女士想了一會才說道。
“那口干嗎?”我再次問道。
女士點了點頭。
接下來我又問一些月經史、個人史等之類的信息。
末后,我便將目光轉向師傅。
“你怎么看呢?”師傅對著我提問道。
“爐煙雖熄,灰中有火,我覺得這是一個余熱未清,氣津兩傷的證候。”我思考了一會回答道。
師傅不語,示意我繼續說下去。
“此人傷于外感,經治療后我猜是余邪留戀,里熱未清而氣津已傷。余熱未盡,故長期低熱;熱阻氣機,所以時有胸悶;熱傷陰津,因此口干多飲;久病耗氣,因此疲勞。”
我感覺說的有理有據,繼續說道:
“所以當以竹葉石膏湯清熱生津益氣。”
說完,我便直勾勾地看著師傅。
“你這是把昨天的理法方藥又背了一遍吧。”
師傅搖了搖頭,緩緩地說道:
“這不應該清熱生津,而應該補中益氣。”
“什么!”我很是驚訝道:“師傅,這哪里看出來需要補益中氣了。”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應該飲食不規律吧。”師傅將目光轉向女士。
“是的,平時工作忙,饑一頓飽一頓的,有時候來不及吃飯就隨便啃個饅頭或泡個面什么的。”女士如實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