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8章 孩子需要掌握的應試技巧
- 第37章 考前焦慮需及時調整
- 第36章 孩子的學習力才是第一競爭力
- 第35章 《小升初的準備工作要做好》:家長在關注學校的同時要注意穩定心態
- 第34章 注意各個學科的學習側重點
- 第33章 有計劃地系統復習必不可少
第1章 序言
孩子的成長就像搭建一棟棟獨一無二的建筑。小學階段的教育就是地基,關乎孩子未來的成長。
有心理學家將小學階段的孩子形容成“逐漸凝固的水泥”,我們要在“水泥凝固”前讓他們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性格、心態等。很多家長在孩子即將進入小學時會焦慮、迷茫,不知如何給予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我們想要給孩子指引方向,就要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給予陪伴、關懷和照顧。那么,制訂一份適合孩子小學階段成長的規劃是極為重要的。做好規劃,孩子的學習將會更高效。
當然,制訂規劃不能一刀切,也不能由家長一方決定。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特性,與孩子一起來制訂規劃。制訂規劃要因人而異,更要因時制宜。
小學六年共分為三個階段。
1—2年級是低年級階段,是孩子系統、正規學習的啟蒙時期,同時也是小學的開端。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心智發育還不成熟,一切都在探索中學習,他們對父母有極強的依賴性。因此,我們要著重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我們要從細節出發,從生活和學習中的小事開始,逐漸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作息習慣。
3—4年級是中年級階段,是低、高年級的銜接期。在這一時期,孩子開始渴望自主做事,逐漸減弱對父母的依賴。這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力,增強記憶力、理解力的黃金時期。
5—6年級是高年級階段,既是小學的收尾期,又是初中的鋪墊階段。這個時期要格外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平穩地度過青春期早期,引導他們接受心理和生理上的變化。
這三個時期各有特點,且相輔相成,它們共同組成孩子的小學學習生涯。
本書從孩子不同年級的心理特點出發,將小學的學習按照年級規劃,幫助家長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你的孩子恰巧處于小學階段或即將進入小學階段,那么你可以從這本書中了解到不同年級的孩子需要如何規劃學習和生活,可以了解如何從學習習慣、學習心態、情緒管理、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等方面多角度提升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我希望看到這本書的你可以根據孩子的個體特點總結出最適合他的學習規劃。我們不追求最好,而是著眼于“適合”二字。最好的不一定最適合,而最適合的一定是最高效的。
見證和陪伴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給予孩子的最好教育。陪伴不僅僅可以給予孩子愛和希望,還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比如,一起面對可能出現的難題,一起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一起學著和自己不斷出現的負面情緒和諧相處,一起面對失敗和坎坷。
好的教育不僅包括我們陪伴孩子面對風和雨,和孩子一起走過荊棘與鮮花并存的路,還包括給孩子的每一個重要人生節點制訂好的規劃。
好成績是規劃出來的。希望我們都可以為孩子規劃好學習生涯,讓孩子擁有一個璀璨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