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冬日里呼嘯的北風叫囂著,皚皚白雪落在墻上窗戶上,道路兩側栽種的紅梅枝頭堆著積雪,似乎在昭示著人們,春日還早,嚴寒并未遠離。
冬季獨一無二晴朗的一天,太陽剛升起,積雪上夜間凍起的薄冰還未融化,綴滿霜花的樹木在陽光下煜煜生輝。
只見一美婦人跪坐于案前,用白皙纖細的手指執了香箸,在案上擺著的博山爐里輕輕撥弄,絲縷般煙氣自孔隙中悠悠上浮,她織金繡鳳的衣袂鋪展在身后,繁復的云紋隱約著點點光輝。
這位便是當今的嫡親胞妹,整個大乾再找不出第二份尊貴的昭陽長公主,下嫁給了輔國公,膝下育有兩子一女。
“阿寧可起身了?”
昭陽長公主口里喚的阿寧,全名崔槿寧,正是她與輔國公的獨女福寧郡主,在一旁伺候著的乳母孔嬤嬤笑著答話。
“小郡主今日辰時便起了,巳時去了公府,說是長房九姑娘邀約一起賞雪品梅。”
孔嬤嬤口中所說的公府并非輔國公府邸,而是大乾四大國公為首的鎮國公府,如今的輔國公正是老鎮國公嫡次子,因著尚了昭陽長公主又乃當今八拜之交,特親封一等國公,如今的鎮國公自是老國公嫡長子,一門兩國公可見崔氏一族盛寵了。
“其實,要奴婢說,小郡主合不該去,今日外頭天寒地凍,何需這么折騰呢,咱公主府景色難不成還比不上公府。”
孔嬤嬤是昭陽長公主乳母,她雖不是崔槿寧的乳母,但也是打小看著她長大的,正所謂人心都是肉長的自然偏頗了些。
昭陽長公主自是懂孔嬤嬤,所以她并無責怪她之意,反而是粲然一笑開口嗔怪道。
“本宮難道還不知曉嬤嬤,您這么說,無非就是心疼阿寧,但阿寧她終究姓崔,即使身份再尊貴也是崔氏女,公府那兒自然也都是她嫡親的姊妹們。”
孔嬤嬤是宮里出來的老人,又打小服侍昭陽長公主,自然是明白昭陽長公主的,只要是為著昭陽長公主母女好的,她自然就不會再糾結了。
老鎮國公膝下共四子三女,其中嫡出的就是長房二房四房,三房一房是庶出,而嫡長女就是崔槿寧嫡親姑姑則當了慶王妃,兩個庶女雖是庶出,可各自都是嫁了高門侯府,庶二姑太太下嫁武安侯府,庶三姑太太則是下嫁宣平侯府了。
老鎮國公過身后長房承爵,嫡出一子一女,庶出一子一女,長子冊封鎮國公世子,二房就是崔槿寧一家,三房只兩女無子,四房嫡出一女一子,庶出一女,公府的人丁不算興旺。
“阿寧你如今好了,遷出了公府住在公主府,萬事不擾的,我和七姐姐可就躲不過了。”
這若論血緣親疏,崔槿寧與長房嫡女崔槿沅四房嫡女崔槿紓自然是更加親的。
現下開口道的正是崔槿沅,她穿了件金織木槿紋赤色襦裙,梳了個彎月鬢,鬢上還戴了一套水頭極好的紫翡翠頭面,項上戴碩大的夜明珠墜子,雙腕各套了一個寶石鐲子。
長房襲爵加之國公夫人邵氏娘家又乃書香門第,累世官宦,崔槿沅又是嫡女自然穿戴的都比府中其他姑娘好多了。
“九妹妹說的不錯,近兩日綠綺苑又鬧個不停,聽聞三伯父竟有了休妻念頭。”
崔槿寧聽到這消息,秀麗的眉頭微微緊蹙,有些難以置信,但也只是簡單問了問。
崔槿紓細說了,崔槿寧這才了解了事情始末,原來,是因為她那好三叔寵妾滅妻惹出的事,三房還真是一日不得安寧。
“休妻?哪就有那么容易,不管怎么說,三嬸嬸終歸是三叔三媒六聘中開大門迎娶的正妻,若為了個上不得臺面的妾,就把正妻休回娘家,先不說外頭了,就是祖母都不會輕饒他。”
聽到這里,三人相視一眼皆嘆了一口氣,公府里的幾房向來都是和氣安樂的,偏偏三房一直雞犬不寧不得片刻安生。
“既來了就留下用個午膳,小廚房新做了菜品,你們今日可真真有口福了。”
崔槿寧和崔槿紓自然不愿意這大冷天折騰,現下有的吃自是樂得自在了。
此刻已臨近午時中,崔槿沅房里伺候的丫鬟早已恭候,只等崔槿沅吩咐傳膳。
“傳膳。”
只聽一聲令下,外面侯著的小丫頭們就魚貫而入,手里各自端著紅漆描金海棠花金盤,盤里各式各樣的佳肴。
崔槿沅的一等丫鬟之一司琴先拿著銀針一道道檢驗,再領著小丫頭們布膳,待布膳完又輕輕揮了揮手,小丫頭們各自規矩的迎面俯身退了下去。
屋內只留幾個大丫鬟伺候,皆站立在姑娘們身側。
“你們嘗嘗這道山筍小肴,這是一大早莊子新送來的,現從園子暖棚里采摘的鮮嫩竹筍頭,拌上以調香秘料腌制過的小菜,最是爽口不過!”
這時節酷寒,若非有暖棚,哪能吃到這般鮮嫩的筍,這筍還當真是稀罕物了。
三人用了膳,再由著各自的大丫鬟服侍,用茶漱了口,這才離開珊瑚八仙桌,坐紅木雕云紋嵌理石羅漢床上聊天。
“姑娘萬福,奴婢見過郡主見過七姑娘。”
來人正是崔槿沅另一大丫鬟喚作弄棋的,只見她行了禮后,將手上的鎏金信筏遞上。
崔槿沅接過來翻開看了看,眼角微微揚起莞爾一笑。
“慶王府送的拜帖,嫣表姐辦了場梅園宴,請了各位貴女,我猜是姑母想借此相看。”
京都有著四大公子,為首的自是太子,其次便是慶王世子、輔國公世子和鎮國公世子。
四大公子中,只有太子已經定了太子妃人選,正是慶王府的嫡長女榮安縣主李樂嫣。
太子穩坐儲君之位,李樂嫣嫁入東宮將來就是大乾的皇后,慶王府自然水漲船高。
“眼看著太子殿下定了親,嫣表姐已經有了歸宿,姑母自然就操心起珩表哥的婚事了。”
慶王世子李樂珩作為京都的四大公子之一,身份尊貴為人又潔身自好自然吃香的很,現下這嫡親的長姐又即將入主東宮了,自然更受各世家青睞。
“郡主,長公主請您回去,應是有事要交代。”
崔槿寧的大丫鬟之一鈴蘭從外頭走進來,先給三人見了禮,接著才開口道。
崔槿沅和崔槿紓自然知道,昭陽長公主現下找崔槿寧定是因寧王府這場宴會。
崔槿寧就帶著鈴蘭、海棠、薔薇和芙蓉回去了,崔槿紓知道自己母親必然也會找她,便也和崔槿沅告辭一聲了。
“母親您找我?是不是為著慶王府梅園宴?”
昭陽長公主坐在正廳,身上一襲織金色二十六尾鳳凰繡裙,裙擺盤了一圈拇指蓋大紅寶石,腰上綴個翠綠文佩,鬢上是逼近皇后規格的鳳鳥點翠。
“一場宴會罷了,你若愿去就賞個臉去,全當給你姑母和你嫣表姐面兒了,若不愿就不去,晾他也沒人敢說什么。”
昭陽長公主不愧是宮里的,氣勢都與旁人不同。
崔槿寧才注意到下首的人,這位姑姑瞧著不過三十歲上下,倒是保養得宜,她戴的是一整套實打實的金玉頭面,穿的是描了銀線花紋的深紫色錦袍,那上面貼了細碎的珍珠。
“母親,這位是?”
昭陽長公主看她終于瞧見,一手端著茶盞,慢悠悠的飲了,才不急不慢開口。
“這位是徐姑姑,你外祖母宮里二等女官,你外祖母說了,往后就給了你,徐姑姑以后就是你院里的掌事姑姑。”
昭陽長公主介紹后,徐姑姑立刻福身行禮。
“郡主萬福。”
崔槿寧打眼瞧了,很是滿意徐姑姑的恭敬,而站在她身后的海棠等人也很有眼力見禮。
崔槿寧又陪著坐了會,待到昭陽長公主乏了,這才起身了,帶著徐姑姑她們回去了。
只見走過了二門的小穿堂,上了抄手游廊,眼前便豁然開朗處處皆是雕梁畫棟,珍花異草,另有曲水小溪經廊下蜿蜒而過,如若仙境一股。
正紅朱漆大門頂端懸著黑色金絲楠木匾額,上面龍飛鳳舞地題著三個大字“宣寧居”。
“鈴蘭,傳所有人到前廳,本郡主有事要說。”
鈴蘭屈身應聲,片刻后就將宣寧居所有人聚集到前廳,所有丫鬟婆子規矩的俯身。
崔槿寧端著白玉盞飲了口,白玉盞里是仙米釀,精選當季的糯米發酵,以枸杞、蓮子點綴,熱熱的喝下暖身又暖心。
“這位是徐姑姑,她原先是外祖母宮里的,外祖母慈愛將人賜給了本郡主,日后徐姑姑便是宣寧居掌事姑姑,你們必得聽從徐姑姑管教。”
下首的丫鬟婆子皆應聲是,無人敢置喙,崔槿寧環視了一圈挑了兩個丫鬟出來。
兩個丫鬟不知她要做什么,嚇得厲害渾身瑟縮,但還算恭敬跪在下首聽候。
“你們倆叫什么名。”
聽崔槿寧只是問了她們名,兩個丫鬟這才松口氣,鈴蘭見著兩個丫鬟嚇得一身冷汗,只得替她們回答了。
“回郡主話,這兩個小丫鬟不是咱府里家生子,是外頭的,剛進府所以什么都不懂。”
崔槿寧聽后點了點頭,收起面上威嚴的神情,兩個丫鬟這才敢開口說自己的名字。
“人間有味是清歡,回郡主奴婢名喚清歡。”
“問渠那得清如許,回郡主奴婢名喚清如。”
崔槿寧實是未曾想到,自己宣寧居竟還有這么兩號人物呢,眼神亮著望向她們。
“不錯不錯,清歡、清如,你們日后就跟著徐姑姑,晉升做宣寧居二等丫鬟。”
聽到崔槿寧這話,清歡清如竟然都愣住了,還是鈴蘭推了,這才反應過來趕緊謝恩。
“奴婢謝郡主賞識。”
下首的那些小丫鬟們見著,各個面上都流露出艷羨,只覺得清歡清如兩姐妹實在是好運氣,這就得了郡主青睞。
這丫鬟分為一二三四等級,一等丫鬟是貼身服侍,二等丫鬟負責打掃主子臥室也能管理一些簡單事務,三等丫鬟則就是配合二等丫鬟做事,打掃內宅衛生,而這四等丫鬟就負責洗洗衣服、打掃院子什么,算最下等丫鬟,還有就是院里的掌事姑姑。
“好了,都退下吧。”
眾人退了出去,清歡清如也帶著徐姑姑下去安置了,崔槿寧寬衣解帶準備小憩一會。
崔槿寧有午后小憩的習慣,每日小憩,都是四個大丫鬟輪流守在榻前伺候的。
今日輪到海棠了,鈴蘭便和薔薇芙蓉去外間守著了,內室里獨留海棠伺候崔槿寧。
“郡主,奴婢就在這伺候,您有事知會一聲就是。”
內室中燃著銀骨炭,這種炭相比黑炭更加耐燒并且不生煙,這樣的金貴自然產量不多,所以多是皇親貴族享用,就連宮里也只有妃位以上的才能用。
崔槿寧今日起了大早,故而這會困乏的很,沒一會就睡了,海棠不敢大意,打著精神在一旁或繡帕子或添炭,時不時還悄聲打簾摸摸崔槿寧抱著的手爐。
“鈴蘭姐姐,徐姑姑那我們已經安排妥帖了,您可還有什么差事交給我或者清如的嗎。”
清歡清如安置好了徐姑姑,便前來找鈴蘭,鈴蘭瞧她們兩個不驕不躁的樣暗自點頭。
清如跳脫,目前還需歷練,清歡瞧著沉穩倒是可以用起來,鈴蘭這般想著。
“清歡,你年長些想必懂得比你妹妹多些,郡主例來冬日里用的都是銀骨炭,可這銀骨炭是宮里的恩賜,徐姑姑是用不得,但徐姑姑是太后娘娘宮里出來的金貴人怠慢不得,你支了銀子去外頭買些同等的紅蘿炭吧。”
清歡知道這件事是個肥差,鈴蘭這么信任她,她的心里頓感無上感激。
“是,鈴蘭姐姐安心,我定將差事辦的穩當,我自幼生長于京都之中,對這些物價很清楚,必不讓人坑了。”
鈴蘭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心里暗暗想到,不愧是自家郡主眼光獨到,親自挑的人果然好,配的她們宣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