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英雄不問出處
宋政和四年,即公元1114年,農歷六月中旬。
在鄆城東南的黃泥岡上,四野無云,熱氣蒸人,囂塵撲面。
萬里乾坤如甑,一輪火傘當天。
此時,一個身材挺拔,不過弱冠之年的男子,正坐在松林中休憩。
他手里握著一柄樸刀,穿一件褐色的短衣,敞著衣領,露出了較為結實健碩的肌肉。
由于天氣酷熱難耐,年輕人不由得取下頭上的竹笠,為自己扇著風,等到陰涼一些后,再繼續趕路。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忽然,年輕人聽到了一首帶著歡快氣息歌謠。
遠遠的望過去,只見是一個尖嘴猴腮,獐頭鼠目的漢子,挑著一副擔桶,唱上岡子來。
此情此景,為何如此熟悉?
這年輕人伏下身子,便看見不遠處的松林中,一大群人正在交談。
似乎都是客商,一伙是販棗子的,一伙則是挑著十幾副擔子,不知做的什么行當。
那挑著一副擔桶的漢子過去乘涼,販棗子的七個人便圍了過去,要買酒喝……
智取生辰綱!
見到這一幕的年輕人頓時恍然大悟。
他,名為秦牧。
秦牧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他是一名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穿越者!
大概在一個月前,正在進行軍訓的秦牧,遭逢百年難得一見的雷雨天氣,空中浮現出一道雷劫一般的漩渦,把秦牧卷入其中。
那個漩渦,姑且算是時空亂流。
當秦牧清醒過來的時候,已經身處于北宋末年。
出身武術世家的秦牧,有兩把子氣力,武藝非凡,所以能在這個時代混口飯吃。
一開始的秦牧,找了一處富人的府上當門客,勉強能填飽肚子,直到碰上了“小旋風”柴進,他這才意識到,事情并不簡單。
水滸?
北宋末年?
這可是一個時勢造英雄的世界。
梁山一百單八將且不說,按照歷史的發展趨勢。
十幾年后,女真人的鐵騎勢必南下蹂躪大宋。
靖康之變,使東京汴梁淪陷,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余人,被金軍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
雖不至于讓“華夏膻腥”,卻同樣是使人痛心疾首的時代。
最可恨的是,“完顏構”那廝只知道偏安一隅,根本就沒有收復失地,光復祖宗基業的魄力,甚至冤殺岳飛。
趙構,廟號是“宋高宗”,但是與歷朝歷代的高宗皇帝相比,趙構無疑是相形見絀的。
其他皇帝且不說,李治、劉奭、乾隆,哪個不比趙構強?
有鑒于此,秦牧認為自己有必要韜光養晦,趁著亂世即將開啟的時候,再造華夏。
辭別了柴大官人后,秦牧便提著一柄樸刀,只身一人前往梁山泊,打算找機會干掉王倫,自己上位。
沒想到在黃泥岡這里,碰上了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的事情。
如之奈何?
秦牧想了一下,決定見機行事。
別的穿越者,一般都自帶系統,秦牧并沒有……
他怎能不小心謹慎一些?
若是有機會的話,秦牧未嘗不可將楊志收入麾下。
“倒也!倒也!”
一陣嬉笑聲傳來,秦牧抬眼一看,只見晁蓋、吳用等人已經用蒙汗藥,成功迷倒了楊志一行一十五人。
隨后,他們從松樹林里推出七輛江州車兒,把車上的棗子丟在地上,將整整十一擔金珠寶貝都裝在車中,遮蓋好后,叫聲“聒噪”,便匆匆離開了黃泥岡。
包括楊志在內,一眾軍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原本送給蔡京的生辰綱,被這一伙盜賊劫走,都無可奈何。
由于楊志喝的酒少,所以清醒最快,只是踉踉蹌蹌的,一時間還難以站穩。
楊志掃了一眼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睡得跟死豬一樣的眾人,不由得一臉崩潰的神色,咬牙切齒的道:“上天哪!為何要這樣對待我楊志?”
“我已立下軍令狀,要替梁中書將生辰綱送往東京,而今金銀財寶已經悉數被賊人劫走,教我如何是好!”
“唉!”
長嘆一聲后,楊志悲憤欲絕的道:“現在我是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這岡子上尋個死處。”
話音一落,楊志就撩開衣角,將樸刀架在了自己的脖頸上,準備橫刀自刎。
“壯士且慢!”
忽然,楊志的身后響起了一道清朗的叫聲,來者正是旁觀已久秦牧。
見到這個突然出現的年輕人,楊志不禁遲疑不定的看著他,問道:“你是何人?”
“在下秦牧,江湖上的諢號‘小白龍’。足下可是青面獸楊志嗎?”
秦牧的這綽號,是自己取的,畢竟行走江湖,哪能沒有一個響亮的諢號?
“正是。”
“楊兄這般人物,為何要尋死?”
“唉!兄弟有所不知。”
楊志怨憤不已的道:“想我楊志,三代將門之后,五侯楊令公之孫!也曾任殿帥府制使,卻不幸因失陷花石綱而丟官。”
“窮困潦倒的時候,我連祖傳的寶刀都要當街叫賣。”
“還讓一個潑皮欺負到頭上,真可謂是虎落平陽被犬欺!”
“于是我一怒之下,殺了潑皮牛二,因而被刺配大名府,幸好得到梁中書的賞識,提拔我為管軍提轄使。”
“他命我護送生辰綱,我是兢兢業業,唯恐有失,不料還是百密一疏,一疏忽成千古恨!”
“現在生辰綱已經被賊人劫取,教我如何向梁中書交代?”
頓了一下,楊志仰天長嘯道:“我還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
對于楊志來說,他所遭遇的困境,可謂是“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只找苦命人”!
楊志而今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了。
對此,秦牧只是搖搖頭道:“楊兄,此言差矣。”
“大丈夫生為人杰,死亦鬼雄!”
“自楊老令公起,楊家名將輩出,可謂是大宋的擎天之柱,定海神針。為何到你楊志這里便沒落如斯?”
“你有抱負,有能力,夠勇猛,也不乏膽識,為什么不能出人頭地,光耀門楣?”
“我……”
楊志欲言又止。
秦牧則是大手一揮,慨然道:“錯的不是你,而是這個世道!”
“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像你楊志這樣的人不受重用,一身所長不能施展,簡直是天理難容!”
言罷,秦牧又朝著楊志伸出了自己的手,正色道:“楊兄,你可愿與我一起,開創一個新的世道嗎?”
“新的世道?”
楊志有些遲疑。
秦牧罵的是奸臣,是貪官污吏,而非皇帝,并不代表他就一定有反意。
“不錯。”
秦牧意味深長的道:“楊兄,豈不聞英雄不問出處?”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昔日,漢高祖劉邦不過是一個泗水亭亭長。
“在未發跡前,光武帝劉秀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農民,蜀漢劉備不過是涿縣一個織席販履之徒。”
“誰會想到,今日籍籍無名的小人物,他日是否會成為名動天下的大英雄?”
“你現在所受的百般苦難,說不定是上蒼在磨礪你的心志,欲降下大任于你!”
楊志聞言,信服的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二人的手,終于是握在了一起,久久沒有松開。
對于秦牧為自己所展望的未來,楊志未嘗就沒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
只因楊志已經意識到,自己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野心勃勃,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