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臣以為太尉大人不宜掛帥征討梁山……”
“你住嘴!”
見到李綱打算勸諫自己,不讓高俅掛帥出征,陛臺之上的趙佶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呵斥了一聲。
李綱見狀,不禁哀嘆一聲,無奈的低下了頭。
高俅有什么能力,朝野上下的人都心知肚明。
讓高俅踢踢球,寫一手好書法還行,命他出任二路討虜兵馬大元帥,率領大軍剿滅梁山賊寇,那不是誤國誤民的事情嗎?
但,眼看著趙佶執(zhí)意要抬舉高俅,包括李綱在內,都忍不住有些氣餒,不敢再進言勸阻。
高俅知曉自己能力,怕辦砸了大事,于是硬著頭皮出列道:“官家,臣保舉一人,他定可輔助臣剿滅梁山賊寇,擒殺秦牧!”
“何人?”
趙佶一時間來了興致。
畢竟,高俅有多少本事,趙佶也是心里清楚。
能有一個善于領兵作戰(zhàn)的將領從旁協(xié)助,甚至是代替高俅指揮大軍作戰(zhàn),那是最合適不過的。
高俅要做的,就只是躺贏,去游山玩水一般的撿功勞而已,還是那種頭功、大功!
“官軍,此人名為呼延灼,祖上是我大宋河東開國名將呼延贊,家傳鋼鞭之法,并以其慣用兵器‘雙鞭’聞名,有萬夫不當之勇!”
高俅畢竟是當朝太尉,對于內外禁軍廂兵中排的上號的將領,還是耳熟能詳?shù)摹?
這呼延灼,之前就拜到了高俅的門下,很是識時務,又有能耐,所以高俅能看重呼延灼,對他委以重任。
一聽說是開國名將的后代,趙佶點了點頭,深表贊許的問道:“呼延灼何在?”
“回稟官家,呼延灼現(xiàn)任蔡州(汝寧郡)都統(tǒng)制,在蔡州以及鄰近的郡縣剿滅賊寇,治軍有方。”
“讓他即刻入京面圣。”
“諾!”
數(shù)日后,得到旨意的呼延灼,馬不停蹄的從蔡州一路趕到了汴京,并隨同太尉高俅進入垂拱殿覲見趙佶。
只見呼延灼生得相貌堂堂,滿臉英雄氣,一看就是很有本事的人。
趙佶龍顏大悅,于是冊封呼延灼為征寇大將軍,并御賜了一匹踢雪烏騅給他當坐騎。
為了保險起見,呼延灼引薦陳州團練使“百勝將”韓滔及潁州團練使“天目將”彭玘為正副先鋒,共同討伐梁山。
……
這個時候的秦牧,還不知道汴梁那邊的事情。
不過,這也是可想而知的。
梁山軍的動靜鬧得那么大,僅僅是半個月的時間,數(shù)萬兵馬就席卷山東四州二十一縣。
朝廷那邊要是不派出禁軍前來征剿,或者派人招安,還有道理嗎?
秦牧率領著的萬余人馬,在清風寨休整期間,還招攬了不少青州境內的賊寇,以及青壯。
像是桃花山的大寨主,綽號“打虎將”的李忠,以及二寨主“小霸王”周通,領著七八百人的小嘍啰,投奔了秦牧。
白虎山上的孔明、孔亮二人,都跟著下山,帶上幾百個小嘍啰到清風寨投到了秦牧麾下。
已經(jīng)分別攻陷了濟州、兗州各個城池,麾下兵馬壯大起來的楊志、魯達、晁蓋,都紛紛趕來跟秦牧合兵一處。
沒過多久,秦牧就在清風寨召集了三萬余人的軍隊……
多嗎?
多!
這已經(jīng)足夠秦牧攻陷包括青州、登州、密州在內的京東東路的各個州縣了。
于是,秦牧率軍浩浩蕩蕩的離開清風寨,兵臨青州城下。
而在這個時候,慕容彥達已經(jīng)聚集了青州、齊州、密州、沂州、登州、萊州、濰州以及淮陽軍,七州一軍,總計一萬二千余人的廂兵,駐防于青州城。
“咚!咚!咚!”
沉悶而又充滿肅殺之氣的戰(zhàn)鼓聲,在青州城外的曠野之上響起。
負責守城的官兵,看著外面黑壓壓的一大片人頭,宛如無邊無際的浪潮一般,頓時都被嚇得心驚膽戰(zhàn),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不過,在梁山軍的中軍大纛之處,秦牧終究是沒有下達攻城的命令。
梁山軍缺乏攻城器械,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秦牧有更好的辦法,能攻破青州城。
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此時,在秦牧的授意下,武松騎著一匹高頭大馬,來到城外,正好就在官軍的弓弩射程之外,大聲喊道:“秦明將軍何在?我家將軍想跟你陣前一會!”
“談論一些故事,豈不美哉?”
一聽這話,城頭之上的慕容彥達,不禁將狐疑的目光放在了秦明身上。
這一次,官軍的主將,還是秦明。
因為秦明原本就是青州指揮司統(tǒng)制,手握兵權,又有人望,他雖然在壽張吃了敗仗,成了梁山軍的手下敗將,但是朝廷要對他革職查辦的詔令,并沒有頒布下來。
所以,即便是青州知府的慕容彥達,依舊沒有資格撤換秦明。
再者說,偌大的京東東路,各個州縣的將領中,實在是找不出任何一人,比秦明更能領兵打仗的。
綜上所述,論資歷,論能力,論軍職,實在沒有一人能比得上秦明。
所以,秦明節(jié)制各州廂軍乃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話是這么說,慕容彥達對秦明還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
畢竟根據(jù)之前壽張之戰(zhàn)逃回來的士兵說,秦明、黃信二人已經(jīng)被梁山賊寇生擒,怎么好端端的回來了?
難道,那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嗎?
偏偏還有不少平日里對秦明不滿的人在慕容彥達耳邊彈劾,說秦明已經(jīng)背地里投靠了梁山賊寇,跟秦牧關系匪淺,極有可能跟梁山賊寇里應外合,奪了青州城……
這讓慕容彥達不禁深感憂慮。
看見了慕容彥達對自己投來充滿質疑的眼神,秦明忍不住心中暗恨,同時一手扶著女墻,沖著城外的武松高聲道:“兀那賊將,我跟你家將軍秦牧不熟!何來故事可談?”
“你休要在這里無的放矢中傷我!”
聽到這話的武松,調轉馬頭,折返回了梁山軍的方陣中。
站在一邊的慕容彥達若有所思的問道:“秦統(tǒng)制,你跟秦牧都姓秦,該不會是兄弟親族?或是有什么親戚關系?”
“知府大人切莫誤會。”
秦明搖搖頭道:“幾百年前,或許我跟秦牧有些瓜葛,畢竟都姓秦。但是,我之前的確不認識他,更別談什么兄弟親族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