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人物小傳(一)

本人是焦迷,特別喜歡焦叔的戲,顏值和演技都特別好。

本書中男主的原型是歷史上的賀蘭敏之,但是寫這個人物的時候,是結合著焦叔的形象去寫的。

看到電視劇《日月凌空》中焦叔飾演的賀蘭敏之,覺得他在這部戲中的戲份太少,不足以讓我了解這個人,所以我就去查了歷史上關于這個人物的很多資料。

而且我看過很多版本的關于武則天的戲,但凡有賀蘭敏之的戲份的,我都多看幾眼,單從歷史上對于賀蘭敏之的評價或者從顏值上來說,焦叔是最符合的。

我所了解的賀蘭敏之才華橫溢,高傲腹黑,一生風流。

本書雖然是穿越小說,但會盡可能地還原歷史,讓大家對賀蘭敏之有一個新的認識。

賀蘭敏之,字常住,貞觀十六年-咸亨二年(公元六四二年-公元六七一年),河南洛陽人,鮮卑族。

唐朝外戚大臣,武則天的外甥,韓國公賀蘭安石之子,母親為韓國夫人武順,也就是武則天的姐姐。他本人有唐朝第一美男子之稱。

年少英俊,風流倜儻,桀驁不馴,腹黑高傲。門蔭入仕,起家尚衣奉御,授太子左庶子,遷左散騎常侍、弘文館學士。

出繼外祖父武士彟,賜姓武氏,襲封周國公,拜太子賓客、檢校秘書監(jiān)。

“弘文館編《三十國春秋》一百卷”,“朝內(nèi)士子交游甚眾”,累官至蘭臺太史令、左散騎常侍,襲周國公。

數(shù)罪并罰,被發(fā)配到雷州,恢復賀蘭本姓。

咸亨二年(公元六七一年),授韶州刺史,坐罪賜死,時年二十九歲。

神龍元年(公元七零五年),唐中宗復辟唐朝,追贈秦州都督、太子少傅,歸葬于咸陽縣洪濱原。

對于賀蘭敏之的美貌與才情: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三·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敏之既年少色美。”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敏之韶秀自喜。”

《全唐文補遺·大唐故賀蘭都督墓志并序》:“沖襟朗鑒,風度卓然。瑤林玉樹,不雜風塵。鸞章鳳姿,居然物外。”

書中男二為李廉,史書上對于他的記載并不多,我是憑借著自己的了解而去描寫的。

李廉,字素節(jié),貞觀二十二年-天授元年(公元六四八年-公元六九零年),隴西狄道(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四子,母親為蕭淑妃。

他聰穎好學,深得李治的寵愛。初封雍州牧、雍王,遷岐州刺史、郇王。

他的母親蕭淑妃被武則天害死后,貶任申州刺史。乾封初年(公元六六六年),長年患病,不能朝集,降封鄱陽王,安置于岳州。

唐中宗李顯即位后,累封舒州刺史、許王。天授元年(公元六九零年),受到誣告,坐罪縊殺,時年四十三,以庶人之禮安葬,家人在雷州。

唐中宗李顯復位后,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許州刺史、許王,陪葬于乾陵。

凡是有武則天的戲中,一定少不了李治。

唐高宗李治,字為善,貞觀二年-弘道元年(公元六二八年-公元六八三年),祖籍隴西成紀,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個兒子,母親為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

貞觀二年(公元六二八年)六月,李治出生于東宮麗正殿。

貞觀五年(公元六三一年)封晉王,后太子李承乾與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

貞觀十七年(公元六四三年)被冊立為皇太子。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六四九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

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繼續(xù)執(zhí)行唐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jīng)濟制度,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

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

高宗還在廢立皇后問題上堅持自己的主張,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擾。

顯慶五年(公元六六零年)以后,高宗經(jīng)常頭暈目眩,影響處理政務。武皇后乘機開始參與國家大事。

高宗的健康狀況不佳,政權由高宗向武則天手中轉(zhuǎn)移的趨勢逐步形成。

唐高宗在位期間先后顯慶二年滅西突厥(公元六五七年)、顯慶五年滅百濟(公元六六零年)、總章元年滅高句麗(公元六六八年)。

高宗時期唐朝版圖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擴咸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三十二年。

弘道元年(公元六八三年),唐高宗去世于貞觀殿,享年五十六歲,葬于乾陵。廟號高宗,謚號天皇大帝。

天寶八年(公元七四九年)增謚為天皇大圣皇帝,天寶十三年(公元七五四年),再增謚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本人不太喜歡這個人物,在電視劇中的人設也并不討喜。為了功名利祿不擇手段,陷害忠臣,玩弄感情。

武三思,字承愿,貞觀二十三年-景龍元年(公元六四九年—公元七零七年),并州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人。唐朝外戚大臣,周國公武士彟之孫,武則天的侄子。

早年因他的父親坐罪,流放到偏遠的地方。后來武則天準許他回到長安,住在綾羅府,交由武懿宗照顧。

武則天有了權力后,但因為他是武則天的侄子而重新被武則天起用。

由右衛(wèi)將軍累進至兵部、禮部尚書,并監(jiān)修國史。天授元年(公元六九零年),武則天稱帝,大封武姓家族。

武三思被封為梁王,遷司空、同平章事,成為宰相。賜實封一千戶。武三思性格跋扈,善于阿諛奉承。

早在光宅元年(公元六八四年),武三思就屢勸武則天先殺掉韓王李元嘉和魯王李靈夔等。

垂拱四年(公元六八八年),武三思以韓王、魯王等和起兵反武的越王李貞、瑯邪王李沖等通謀,均賜死,并盡殺其黨羽,為武則天稱帝掃清道路。

版權:瀟湘書院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沙雅县| 德钦县| 桦甸市| 宁蒗| 徐州市| 上林县| 许昌县| 壤塘县| 迁西县| 香河县| 达日县| 岐山县| 慈利县| 辽阳县| 宜兴市| 凤冈县| 新龙县| 施秉县| 义乌市| 托克逊县| 德钦县| 绍兴县| 舞钢市| 板桥市| 邓州市| 库尔勒市| 巨野县| 南丰县| 红河县| 乳源| 于田县| 泽库县| 西平县| 行唐县| 林芝县| 沐川县| 湟中县| 洱源县| 溆浦县|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