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重生
薛家乃是益州數一數二的大族,如今薛家的家主是當朝御史大夫薛紹的父親。
而薛蘅正是薛紹的幼女,因兩年前在長安城與南陽王世子發生沖突,便被薛紹送回了益州老家。
因薛家主是薛蘅親祖父,薛父又是薛家第一人,隔壁六安王又是她的外祖父,所以雖是遠離父母,但也沒受到冷待。
日子倒過得無拘無束、逍遙自在,比在長安城中還舒坦不少。
薛蘅生得靈動慧黠、明眸皓齒。
有個秘密卻一直埋藏在心中,她是帶著前世的記憶到的這一世。
如今她還依然清晰記得,前世生于公元二零零四年,死于公元二零一九年,那日她正好十五歲。
回想那一日,她和同桌一起去學校查看中考分數。
得知被心儀的高中錄取后,正滿心歡喜的回家告訴父母喜訊。
誰知路過高樓時被樓上掉下的一塊磚給砸死了,她也永遠停留在十五歲那一年。
鬼使神差般再次睜開眼眸,竟成了還在襁褓中的嬰兒。
正獨自躺在搖籃之中吃著手指,嗷嗷待哺。
四周是淺色帳幔,暮色微涼。
細碎的暮光透過雕花窗桕映照在嬰兒的臉頰上,映得這般歲月靜好!
嬰兒卻目瞪口噤,恍如夢寐。
前世的牽掛,與今世的懵懂。
使得她,還想過咬舌自盡,了卻這一世的因果,可她還太小沒長出牙齒,無果而終。
直到滿月之時,她今世的父親給她取名薛蘅。
無獨有偶和她上輩子的名字一模一樣。
似乎她上輩子早夭,就是為了這輩子的重生,從此便接受了穿越的命運。
年紀漸長之后,薛蘅便也開始關心周邊事物。
她如今所在的朝代名叫大昭從未在真實歷史上出現過。
大昭各種制度類似于西周先秦時期,民風開放,對于女子的禁錮教條還在萌芽時期。
在大昭不論是平民亦或是貴族,女子都可協議離婚,寡婦可再嫁、情人可私奔,與男子同樣享有繼承權。
有名望的女子也如男子一般封侯進爵,得封邑。
就如薛蘅母親江夏郡主,江夏郡便是她的封地。
薛蘅前世就像是被設定了程序的機器人。
從小學開始參加各種補習班,各類比賽,上了初中之后為了考上最好的高中,每晚更是得學到凌晨時分,實在苦不堪言。
這一世薛蘅倒是從記事起整日招貓逗狗過得不亦樂乎,過起了上輩子夢寐以求的生活。
當然主要原因是她父親每日忙于政務,而母親每日都得督促她三個哥哥讀書習武,再無多余的精力分在她身上。
所以只能給她請了一些有名望的女先生來教導她。
薛蘅上輩子去了各種補習班,鋼琴、古箏、書法、繪畫、舞蹈、珠心算都有涉獵,但卻只入門,不精通。
這輩子又得學習琴棋書畫,心中實在厭煩。
忽有一日,薛蘅用自制的炭筆完成了一幅素描。
畫師便覺被薛蘅捉弄,便拿著她的畫去找江夏郡主告狀。
江夏郡主也知道她常常忽視小女兒,心有虧欠所以對薛蘅并不苛責。
這畫師與女兒相處不好,那她便給女兒找個好脾氣的畫師。
不過江夏郡主卻不準薛蘅在用炭筆作畫,每次將手弄得黑乎乎的倒是其次。
最主要的是素描實在不符合這時代的審美,江夏郡主擔心女兒被外面的貴女嘲笑是草包。
不過薛大人倒是很喜歡薛蘅的獨特畫藝,常夸薛蘅聰慧。
按理說薛蘅在這兒過得應當是神仙般的日子。
尤其是她父親和大哥前些日子立了大功,天子惠及家人便將她封了鄉君,食邑三百石。
問題是這般大的功勞,獨獨就封了她一人。
這大功本是她父親為大哥出仕準備的,天子僅僅是在口頭上稱贊了她大哥幾句。
還在私下傳出話來,說她大哥還需磨煉。
薛家三子,長子薛伯,次子薛仲,幼子薛叔。
薛紹與江夏郡主在薛伯身上耗費精力最多,薛伯也是三子中最有才干的一個。
乃是薛氏一門的麒麟貴子,可在出仕時遇見阻礙,意味著薛氏子弟的出仕之路都不會順暢。
好在大昭王朝,皇權勢微,相權勢大。
薛蘅相信她父親定能打破僵局,將薛家的繁華延續下去。
薛蘅如今在意的是她的婚約,她與德陽王世子幼時便定了娃娃親,但德陽王世子卻不是良配。
德陽王世長她四歲,與她庶姐薛琴自**好。
在她蹣跚學步之時,德陽王世子常常拿她解悶取樂。
比如從背后將她推到在地,然后與薛琴笑作一團。
卻和薛琴在見長輩來時,將她扶起來悉心安慰。
在她蹣跚學步、牙牙學語之時,還常常被世子和薛琴扣上一口黑鍋。
若薛蘅是個正常小孩兒,幼時未開心智不懂人心險惡,一定早忘了這些事。
但薛蘅的靈魂是來自21世紀的初中畢業生,有苦說不出的滋味她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她稍大一些的時候,常被世子“借刀殺人”。
在她被薛父送回老家的第一年,薛琴常常寫信給她。
明面上是關心她這個妹妹,實際上卻總是提起世子對她如何關懷備至。
薛蘅作為薛家嫡女,自然被那一兩句話激怒,在信中與薛琴爭風吃醋。
她只是在寫給薛大人信中寫道:
祖父祖母年邁,身邊需要至親陪伴。
女兒在益州見不到父母兄長,也無知心友人,若是庶姐能陪她聊天解悶就再好不過了。
薛大人看了信后便將薛琴送了益州,讓薛琴照顧嫡妹和祖父母。
自從薛琴不情不愿來了益州之后,世子便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對薛蘅頗有微詞。
信中說薛蘅將適婚年紀的薛琴誆回益州老家,實在是居心叵測。
在寫給薛琴的信中,為了安慰薛琴不停的為薛琴描述未來的美好場景。
還讓薛琴不要急著議親,等他與薛蘅成婚之時,便提出讓薛琴作為媵妾一同嫁入王府。
最近在薛蘅被封為鄉君之后,世子又給薛蘅寄出了一封書信。
信中的內容卻依然有弦外之音。
無非就是告訴薛蘅,如今被封為鄉君沒什么了不起,這反而是你薛家衰敗的開始。
現在你已經沒有了權臣之女的威風,就不要在他面前擺臭架子了。
薛蘅看過之后,將這封惡心得她想吐的信給燒了。
一旁的侍女小瑩卻被這表象給蒙蔽了,羨慕道:
“族人們都說天子開始忌憚薛家,德陽王世子真是體貼,如今還專程寫信來安慰鄉君?!?/p>